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 一百六十八 东南入手

一百六十八 东南入手

推荐阅读:一千零一个诡异夜重生到60年代被过继叶罗丽:遁后所有人穷追不舍仙界消失:诸仙恐慌杀穿万界不好啦大佬们又在装柔弱白莲青春莫流意外中奖后,爱情也跟着来了宝可梦:从真新镇开始让你重生当辅助,没让你当主角啊九天太清宫

    镇江府衙里,哈剌歹、孟祺、刘汉杰等人端坐,相顾无言。
    良久,哈剌歹说道:“按照丹阳经验,约莫年底,镇江必破,诸位可有良策?”
    孟祺摇头叹道:“只可惜荆湖行省水师不能南下,否则谁胜谁败尚不好说。”
    荆湖水师不是不能动,是不敢轻动,万一战败,宋军逆流而下,不但荆湖危险,连四川都会被牵连。
    至于怎么应对宋军进攻,诸人都是无计可施。
    对方就跟你拼命,你能怎么办?
    惆怅时,一兵进来,道:“副帅,刘万户领水军靠岸。”
    “他不守水寨,登岸所为何事?”哈剌歹问道。
    传令兵道:“言奉元帅之令,接应大军过江。”
    哈剌歹道:“便让诸军收拾,次第出城登船,莫要起了争执。”
    颇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不知不觉,哈剌歹心中留下了阴影,不再想与宋军打了。
    各将都有这种感觉,立刻回营收拾家当,准备跑路。
    不一刻,刘杰进城,把阿塔海的命令给了哈剌歹。
    元军并未设置暗语,哈剌歹见印信无误,内容是先蒙文后汉文,便收下了。
    刘杰说道:“副帅,末将以为先走者暂停于焦金二山,协助水军守住水寨,以防南军截断江面。”
    哈剌歹想了片刻,道:“拨一万刘汉杰的新附军驻扎二山,再来渡本部人马。”
    城中三万大军,八千本部人马,两万两千新附军,先调一万守水寨,再留一万断后,安排简直完美。
    到的傍晚,前锋到江边登船,把二百余船挤的满满当当,一趟就去了二山。
    第二天拂晓,水师返回,三千蒙古兵先登船,监押着最紧要的天雷,以及大批兵器甲胄。
    去年六月,忽必烈下诏尽收江南兵器,数以十万计的兵器存储于镇江府内,此时都要转运出去,非短时间可行。
    “副帅,为免便宜南军,不若先送去水寨之中?”刘杰提议。
    仿佛为了证明刘杰意见的正确性,城外爆炸声大作。
    发现元军要跑路,宋军开始了强攻。
    “可!”哈剌歹没有多想,当即应允。
    下午,又把三千匹战马运了,还有两千北地汉军监押的大批兵器,孟祺为首的文官随行。
    倒不是说武将不想走,而是怕军兵群龙无首突然崩溃,不得不留下压阵。
    眼看到了金山前,刘杰咧嘴笑道:“参议,可会游水?”
    “最近学了学,只是不甚精熟。”孟祺回道。
    “参议倒是有心了。”刘杰笑道:“只是宋皇仁慈,定然不让参议游水过江。”
    孟祺脸色一变,喝道:“贼子,胆敢背叛国朝。”
    “无可奈何罢了。”周围水手逼过来,刘杰道:“为免伤亡,参议束手就擒罢。”
    孟祺能怎么办?他一个文官不缺以死报国的决心,可惜刘杰不允许他死。
    对他来说,每一个俘虏都是一份功劳,多多益善。
    这时,后面的船上响起了喊杀声,随着一阵扑通扑通的跳水声,又响起各种骂娘声。
    内应不演了,摊牌了。
    元兵想要接管船只,却发现被包围了,而且宋船上的弩炮已经张开。
    丧家之犬何以言勇?
    投了。
    城头上,元兵看到这一幕,立刻禀报哈剌歹。
    “贼子,非得碎尸万段不可!”哈剌歹只能放嘴炮。
    他一艘船都没有,还能游过去打刘杰?
    船上,赵存忠看着一匹匹战马,眉开眼笑,说道:“刘统制辛苦,凭借此功,再进一步不难。”
    “全是将军功劳。”刘杰谦虚道。
    赵存忠说道:“莫要谦让,官家赏罚分明,必有嘉奖。”
    想想当了许久的太仆寺监,却只有百余匹马,实际与驿卒无异,如今好了,有公马母马,未来可期啊。
    镇江城外,杨镇龙加强了攻势,同时又拨出一部人马往镇江西边赶去,增强伏兵的力量。
    果然,到了夜间,元军出城,摸黑往西而去。
    对他们来说,活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汇合建康府守军然后渡江而去。
    哈剌歹当然知道会有伏军,然而派出去探路的军兵都是有去无回。
    不是宋军截杀,而是自己跑了。
    什么是兵败如山倒?这就是。
    出城的两万大军,只用了三十里,就没了一万五,哈剌歹毫无办法,只带心腹亲卫先跑为敬。
    待刘汉杰发现哈剌歹不见了,这个气啊。
    “全军止步!”刘汉杰怒吼道:“各将官全部散开,收拢军兵。”
    “将军,可是要决一死战?”有亲兵傻乎乎地问道。
    “夯货!”刘汉杰一脚踹过去,道:“投降啊,人越多,待遇越好,这都不知道?”
    然而到得天亮,不过收拢了两千多军兵。
    不是将官不努力,而是军兵跑的太散,聚不起来。
    后方,宋军拉出一张大网,不断收拢着元兵。
    溃兵没了组织,对军队构不成威胁,对地方危害犹大,必须全部肃清,免得成为土匪抢盗。
    三日后,一万五千余俘虏回转镇江,开始修建城池。
    为了防止城内有内应,百姓被驱散,城内也是拆的坑坑洼洼狗啃一般,加上城外的数十万间民居,没有个月不能恢复。
    同时为了防止扬州的阿术渡江来攻,各江心洲以及沿岸都要驻扎军队,这一下子杨镇龙没了进取的能力。
    而江万载集中注意力攻略安庆府,也没有能力追击李恒,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元军渡江而去。
    对此,皇帝表示很可以。
    歼灭再多的元军,最终目的还是收复失地,如今江南东路全部入手,临安可以宣称高枕无忧。
    而且江南东路,江浙路都是人口聚集之地,即便被元军来回蹂躏,剩余的人口依旧很多。
    人口、土地,这是国家强盛的基础,只是百姓隐藏于深山老林之中,田舍损毁严重,需要下大功夫治理。
    最主要的是,长江防线漫长,需要大量的军兵驻守,没有一两年不可能再次发动进攻。
    当然,元军是不甘心失败,荆湖路依旧保持骚扰,只是元军就战疲惫,其实力度不大。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9/9995/575664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9/9995/575664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