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玄幻魔法 > 大周浮生 > 第一百四十九章 吏治问题

第一百四十九章 吏治问题

推荐阅读:遇上你,是我此生的幸运震惊!小师妹的空间逆天异世猎爵:从接肢神尸开始逆天炼丹师真的是个小废物爹跳崖娘殉葬,这家没我要完蛋快穿:这个小可怜我要他幸福无限流:预兆空间与十棺全职之魂技万千香色撩人梦

    第150章 吏治问题

    不得不说,裴术确有几分文笔,除了几首童谣之外,黎珩还获赠了他此前闲暇之时所写的话本《蒸骨记》。

    抱着试试的态度,黎珩除了安排娄仲厚将裴术所写的童谣暗中传播出去之外,还在捕盗司衙门中登记过的街头说书人中,挑选出了几位民间影响力不小的老说书先生来宣讲话本。

    也是意外之喜,《蒸骨记》经这些说书先生之口讲出后,在民间造成的反响远远超出那几首童谣。

    这话本和平日说书人常说的任侠故事不同,乃是现今大周少见具有刑名元素的话本,情节跌宕曲折。

    话本中的故事,令原本百姓之中沉默的大多数对主人公悲惨的经历深感共鸣,舆论风向也因此一变,此前那首童谣刚刚掀起的波澜被迅速消弭于无形。

    这日一早,叶烜前来拜见黎珩,将廖四五等人的供词一五一十的向黎珩汇报了上来。

    “……案犯详细交代的所有内情已尽在此,属下再三核对过这几人的供词,确认其真实可靠。幕后指使者显然极为谨慎,留下的痕迹微乎其微,已是查无可查。”

    靠着娄仲厚率领的民间耳目打探消息,捕盗司出面拿人的模式,几日功夫下来,城中类似廖四五这般散布童谣的泼皮闲汉们被一扫而空。

    不过早先传播童谣的源头尚未找出来。

    这也在黎珩预想之中,一般的蠢货,可作不出来这等水平的童谣。

    “既然这几人再审无益,暂且将他们关押起来。待过了节之后,将他们送往登峰,使其在矿洞中做两年矿奴,以儆效尤。”

    这几人虽然对幕后黑手的意图并不知晓,但都在明知其不怀好意的情形下选择了散布童谣,自然得对其作以惩处。

    既然也算是未造成严重后果,只是让他们去矿洞里劳作个两年便罢,也算是从轻发落了。

    想来他们送去矿里做两年苦役之后,若是还有命活着,定然会痛改前非,老老实实做人。

    “属下遵命!”

    叶烜领命,顿了顿,试探问道:

    “那这幕后之人是否还要追查?”

    “不必了,现在廖四五等人这条线索断了,对方既然手尾干净,想必早有准备,再查也查不出来什么,你们暂且不用管了。”

    这幕后黑手愿意花钱雇佣人来散布童谣,又从头到尾没有留下一丝手尾,必然不是普通的差吏的一时起意,黎珩认为,这是一场针对他而来的阴谋。

    之前若是任其发展了起来,百姓被裹挟之下,自己的坏名声可就坐实了。

    所幸这次发现得早,处理得当才将其消灭于萌芽之中。

    黎珩心中又在柳岑头上记了一笔,除了柳岑,他想不到谁还有这么做的动机和能力。

    “遵命。”

    叶烜听闻黎珩所言,应了一声,转身便要退下去安排。

    “不急走,捕盗司这几日来也是辛苦,后日就是元辰节了,去府库领些银钱犒赏众人,我已给罗诚交代过了。”

    听闻黎珩此言,叶烜神色微愣,旋即恭敬应道:

    “主公仁德,属下代捕盗司上下谢过主公体恤!”

    “行了,退下。”

    摆了摆手,黎珩示意他退下去。

    待叶烜离开后,黎珩拿起了桌案上的一叠纸稿仔细翻看了起来。

    这上面所记载的皆是历史上历代城守给九溪各衙下达的政令。

    这些天来,他一直没有闲着,他在思考为何九溪各衙差吏贪渎成风,出现了如此严重的贪腐现象。

    最初他以为只是一部分差吏的私欲作祟,但在他翻看了理政司存放的档案典籍并实地了解过后,才发现也不尽然。

    随着岁月迁移,领内人口变化,以及历史遗留下来的律令越来越多,九溪各衙建立之初确立的差役员额早已不满足使用。

    另一边,本来人手便不够用,各衙主官手上还有约定俗成给吃空饷的虚编,更是雪上加霜。

    按道理说,各衙之间既然存在严重的人手不足现象,这个时候应该重新厘定职责。

    但不知道哪一代大老爷一拍脑门,认定乃是各衙差吏偷奸耍滑所致,强令各衙不得随意增减差役员额。

    这剩下的差役想要完成任务,便要靠自掏腰包雇佣帮闲来解决。

    这就带来了两个严重的问题。

    其一是这雇来的帮闲鱼龙混杂,素质堪忧,进了衙门,便自觉有了官身,是“官老爷”,对于原本同样一文不名的百姓们看不起了起来。

    其二是底层差吏们本来就不多的俸禄雇佣了帮闲之后,所剩的部分,养活一家人确实困难。

    两个问题一齐出现,差吏们自然不敢忤逆上面的老爷们,自然只能靠盘剥自身所辖范围内的百姓,收取一些规费来维持生计。

    这伸过一次手,便再难遏制,后来就会有无数次,陋规就成了惯例,只收取规费不在其他事项上下其手都已经算得上模范差吏。

    整体风气都坏了,就算有好人,在这个环境下待久了自然难以免俗,与之同流合污了。

    所谓民之治乱在于吏,国之安危在于政,这个问题就成了黎珩手头首要需要解决的大事。

    想起前日杜彬与娄仲厚联名报上来的清单,刑狱司抓捕这一百余名差吏手中竟然拿出了六万余两来赎罪,他就齿冷。

    九溪治下百姓不少吃饭都困难,而这次差吏手中收缴来的六万余两全部买粮的话,以往年的粮价,都够买一万人吃一年的口粮!

    若是按照此前自己那种赈济灾民的做法,这个数字还能再翻一倍!

    而这,或许仅仅是这群差吏手中收入的冰山一角。

    黎珩暗自咬牙,眼神愈渐凌厉。

    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将这种不良风气彻底扼杀在自己手中。

    他已令理政司厘定各衙具体工作内容,并对现有差役员额摸排。

    他要将目前所有帮闲全部纳入各衙经制之中,当然若是发现不满足条件者,或是不能恪守职责,便逐一剔除,绝不姑息。

    ……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9/9355/84580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9/9355/845808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