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世 > 第八十二章 宴后

第八十二章 宴后

推荐阅读:社恐我装的,凶手我追的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全民船娘:我的船娘全是BUG级!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和前女友分手后!天降京都大小姐剑道仙宗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太虚剑主!和离后,矜贵夫君跪求我原谅

    在酒宴上,人人都对赵德昭恭敬有加,时不时就有人前来敬酒。赵德昭来者不拒,渐渐的基本上弄清了谁是谁。
    不得不说,李光睿这个人还是很谨慎的,今日在场的就没有党项其他七部的什么人,基本上都是拓跋氏一脉。
    李光睿将五州之城,尽数封给了自己的亲族,至于其他七部则是随便划一块地方,给他们做牧场,每年还得给他上供。
    这些功课赵德昭早就做过,今日一确定,心里的大石头也就落了地。
    他手里还有几张空白圣旨,掌握了大量的财富。只要趁着党项兵力空虚,集合力量打下一座大城,到时候封官许愿、分化瓦解,要党项其他几部兵马跟随他征战,想来不会很难。
    想到此处,赵德昭心情不由明媚了几分,举着酒杯来到厅中,高声说道:“今日是夏王大喜之日,我敬夏王一杯。祝夏王旗开得胜,再立新功。”
    说罢一饮而尽,堂下诸人纷纷站起身来,轰然叫好,也都向李光睿敬酒。
    一片哄闹声中,赵德昭回到自己的座位,总觉得有些不自在,就像自己被什么野兽盯上了一样。
    在堂下众人之中寻找,发现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目光与他甫一接触就立时躲开。
    赵德昭留了心,问身边的李继筠道:“我瞧着那位少年英伟不凡,不知是哪家的子弟?”
    李继筠乃是李光睿钦定的继承人,李光睿的王位迟早也会落到他的手里。
    本来还对这位东京来的殿下有些提防,小半天接触下来,发现赵德昭毫无架子,警惕之心顿时去了八分,反倒生出了几分亲近之意。
    他打了一个酒嗝,笑着回禀,“他是我的从弟,名叫李继迁。因他父母死得早,我父亲一直把他当做亲生的儿子一样带在身边抚养。”
    “原来是他?”赵德昭心里一惊,面上却是不露声色。“难怪,原来也是将种。”
    “他还小,当不得殿下如此赞誉。”
    赵德昭将此事略过,依旧和李继筠、李继捧两兄弟谈笑风生。只是余光一瞥间,早就将那边李继迁的一举一动纳入眼中。
    按原来的历史,李继筠早死,李继捧继位之后将五州之地献给了赵光义。赵光义被天上掉下来的这一个大饼砸得晕头转向,喜不自胜。
    一面对李继捧封官许愿,一面安排兵马去接收五州之地。
    要不是反了一个李继迁,宋朝纳入这一块版图,勉强也能算一个大一统王朝了。
    晚宴到三更方散,林月心扶着醉醺醺的赵德昭回到了馆驿当中。
    “关门。”
    张敦掩上房门,与杨励默契的坐在赵德昭两侧。
    赵德昭接过林月心端来的茶,咕噜咕噜漱了一下口,慢条斯理说道:“未免李光睿起疑,我们明天一早就走。大军出动这么大的动静,瞒不过我们。等李光睿离了老巢,咱们再来抄他的后路。”
    张敦勇猛,杨励老成,但都不善谋划。赵德昭说什么,他们就遵照执行,并无异议。
    林月心眨巴着大眼睛欲言又止。待二人走后,赵德昭一把将其拉到腿上坐下,柔声问她,“你有什么话想说?”
    “殿下,我在想李氏经营百年,总不会一些见识都没有。只是一个出兵的由头,就获封王爵,难保他们不会多想。”
    赵德昭“嗯”了一声,点头说道:“那又如何?难道他们还敢抗旨不尊?”
    “婢子是怕他们有了防备,我们急切间难以成事。若是战事进入焦灼,李光睿回师来救,我们兵少,他们兵多,若据城而守,咱们可就功亏一篑了。”
    赵德昭心中一凛,他又何尝没有这个担心?之所以表现出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那也不过是演给麾下看的。
    正所谓气可鼓而不可泄,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由不得他三心二意。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命若不眷顾于我,如之奈何?好了,你也不要多想。今晚好好休息,明日一早我们就回去准备。”
    “婢子服侍殿下宽衣……”
    看着林月心含羞带怯的模样,赵德昭有些心猿意马,终究有了心事,没有做得太过,只是少不得一番口舌纠缠。
    此事先按下不表,却说李光睿待赵德昭一行人回了馆驿之后,便屏退左右,只留下几个心腹之人商议。
    “爹,我瞧着殿下平易近人,没有什么架子,莫不是我们多想了。”
    李光睿看着眉飞色舞的二儿子李继捧,心中失望之色一闪而过。
    转头又问大儿子,“继筠,交代你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李继筠回道:“已经按爹的吩咐,取库中金银分给了各位首领,要他们三日之内带兵来夏州汇合。只是还没有收到信使回报。”
    李光睿不置可否,又问,“我留四千兵马给你,你能保银州无恙吗?”
    李继筠一愣,“爹是怕吐蕃犯边,还是怕大辽趁火打劫?”
    吐蕃和辽国他这个大儿子都想到了,偏偏卧榻之侧的大敌却没有提,这让李光睿有些心累。
    扫视了一眼堂下众人,竟无一人能解他之忧,李光睿忍不住幽幽一叹。
    “伯父何必烦恼?五州之城固若金汤,只需三千人马固守城池,管他谁来,若无万兵马,两三月之间决计不能破城。”
    李光睿精神一震,循声望去,目光恰好与李继迁黑漆漆的双眸对上。
    “你年轻识浅,哪里就敢说这样的大话?”
    李继迁昂然道:“我受伯父大恩,愿领兵三千驻守夏州。若夏州有失,侄儿提头来见。”
    李光睿老怀大慰,这个侄儿不说驻守绥州、静州,单单拿与宋国接壤的夏州说事,显然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担忧。
    正要一口答允下来。只听得李继捧出言讥讽道:“你倒是滑头,想要贪天之功。夏州紧靠着宋国,哪里来的敌人?”
    李继迁不理李继捧,紧抿着小嘴,目光灼灼地盯着李光睿。
    “也好,今年你也十三了,历练一下也不错。你拿我的兵符去与李丕禄交割,要他留三千兵马与你统带。”
    李继捧:“爹,我也可以为你分忧……”
    李光睿一摆手,没让自己这个儿子说下去,只道:“我意已决,不必再议。”
    李继迁喜不自胜,接过兵符,连夜骑马直奔夏州而去。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9/9349/567105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9/9349/567105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