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零文艺时代 > 第九十九章 过年了

第九十九章 过年了

推荐阅读:六十年代,开局就要我娶媳妇恶雌娇又软,众兽夫轮流跪求我宠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我不是小混混之三人行欢迎来到枉死城黑欲人生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为了英雄老婆,成为邪恶大反派金丹重生,校花却要悔婚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

    自家老爹能这么开明想得通,宋远航惊喜之余,也多了份感悟:千万别想当然地替别人做决定。
    按常理来说,自家老爹种了一辈子地,对大城市特别是首都,应该是敬畏多于向往,对于去那里生活,大概率是望而生畏,是抗拒的。
    但没想到老爹竟然一点都不排斥,反而跃跃欲试。
    至于习不习惯,待一段时间后,还想不想继续待,那就是另一码事了。
    勇于尝试,不排斥新环境新事物,这一点自家老爹还是让宋远航很佩服的。
    看来过完年回去,得抓紧时间找人打听买房的事儿了。
    “马上就大年初一了。远航,你去把鞭仗挂上,咱们烧纸,辞旧迎新了。”
    “我也烧火下饺子去。”
    宋大娘也端着刚包好的饺子汤圆忙活开来。
    大年初一凌晨这顿饺子是必须吃素馅的。
    其实是主要用来祭祀,因为一会儿大家还要睡觉,更多是意思一下,吃一两个就行。
    “好嘞。”
    挂鞭炮用的竹竿,是从年集上买回来的新竹竿。
    不仅带枝带叶,讲究的人家,还会在上面用红线挂上枣子、铜钱和花生,美其名曰摇钱树,图个人财两旺的好兆头。
    宋远航挂好鞭仗后,将竹竿按老爹的指示,插到磨眼中间,这是要一直放到正月十五以后才能取下来的。
    不一会儿。
    宋老汉也端着祭祀用的红木盘来到了院子中间。
    盘里有刚煮好的饺子汤圆。
    还有红枣、芋头、栗子、柿饼、糖块和苹果,反正家里最好的东西都要摆出来。
    毕竟过年祭祀是头等大事。
    宋远航知道老人家讲究这个,乖乖地跟在他爹身后,看着老人烧纸钱,布贡品,等老人跪下磕头时,他也赶紧跪下,诚心诚意地磕了三个头。
    “点炮,祝咱家来年也是竹子挂鞭节节高。”
    “嗯,也祝您和娘身体健康。”
    宋远航又跪下,给爹娘磕了头,拜了年,这才去点上鞭炮。
    听着噼里啪啦的炮竹声,吃上两个白菜豆腐馅水饺和红糖汤圆,今晚的守岁辞旧就算完成了。
    他现在可以先睡上一小觉,明天一早再去各家拜年。
    “砰砰砰!”
    迷迷糊糊中,宋远航听到敲门和说话声。
    他拿过床头的手表一看,才早上五点半,不过这个点确实已经要开始拜年了。
    越早越显得你有诚意心里重视。
    外面的说话声,听着像是传文。
    宋远航抹把脸,赶紧起床穿衣。
    出去一看,果然是宋传文带着弟弟妹妹还有他媳妇,一脸喜气洋洋地正跟宋远航爹娘说话呢。
    “六爷,过年好。”
    一看他出来,宋传文带着弟弟们,立刻呼啦跪倒一片。
    鲁省过年就这样,辈分小的膝盖不值钱。
    不过讲究的人家,都会提前在堂屋地上铺好草席,防止来拜年的人磕头时弄脏衣裳。
    “过年好,你们快起来,还没吃饭?来,每人先吃个鸡蛋,垫巴一下,咱们一会儿拜年去。”
    大年初一的早上,会先用桃树枝条熬水煮鸡蛋。
    拜年来的早的,就会被主人家邀请,这个时候是不能拒绝的。
    宋大娘煮了三十多个鸡蛋,就怕来的人多不够分。
    煮桃枝的水也不能倒,要用来洗脸漱口,有驱邪纳福的说法。
    前几年光景不好的时候,许多小孩不到五点,就巴巴地起来,跑去给人家拜年,就盼着能多讨个鸡蛋吃。
    不过那时候哪家也不舍得多煮,最多就煮三两个应应景,先到先得。
    宋传文他们吃鸡蛋、喝茶的工夫,宋远航也用桃条水洗漱好了。
    他今天也换了身崭新的中山装。
    新年新气象嘛。
    因为昨晚熬夜,眼睛有些肿,宋远航便把金边眼镜也戴上了,帅气中又凭添了几分斯文,越发显得与众不同。
    “远航,你们拜年时,记得绕点路,先去村西你大姑奶奶家一趟。”
    临出门拜年前,宋老汉叫住宋远航,特地叮嘱一声。
    “好。”
    父亲一说,宋远航就想起这位大姑奶奶是何许人了。
    她是宋氏一族现在辈分最高的人,今年已经九十多岁了,膝下八女一子,一共生了九个孩子。
    在去大姑奶奶家的路上,宋远航不由得想起以前看过的一部电视剧。由李明启老师主演,高满堂编剧,杨亚洲导演的《家有九凤》。
    当时看电视时觉得匪夷所思,一个女人竟然生了九个孩子。
    回到八十年代后,有时听听老辈的故事,就知道一家有六七个孩子都是常事,生八九个的也有,但很多时候孩子会立不住,最常见的还是兄妹五六个的家庭。
    宋远航这种独生子在村里反而是异类。
    这和他母亲身体不好有关。
    从这一点上来说,宋远航还是很佩服自家老头的,没因为香火不旺对他娘吆三喝四,反而一直是相濡以沫。
    想想父亲会同意去燕京生活也就不奇怪了。
    这其实是一个挺开明的老头。
    到了大姑奶奶家,自然是免不了磕头拜年说吉祥话。
    老太太身子骨还挺好,宋远航他们过去的时候,老太太正坐在火盘前抽旱烟呢。
    “你是个有出息的,也没忘了本。”
    老太太摩挲着宋远航的手,很是开心,还要留他们在家吃饭。
    宋远航哪里能应呀。
    “大姑奶奶,我还得去二爷家看看,就不留了,等过两天我再来看您。”
    宋远航这话倒不是瞎客套。
    他琢磨了一路,越想越觉得《家有九凤》的故事很值得写出来。
    朴远他们不是嫌他在故纸堆里找故事吗,那这回他就把时间线提前一些,写一写动荡年代和当下的故事。
    而大姑奶奶作为一个生了九个孩子的母亲,肯定是有很多外人无法体会的感触和心路。宋远航想趁着过年在家,多找他老人家聊聊,为写作积累些素材。
    “那感情好啊,我可记着了哈。”
    “到时我要跑得太勤,问的太多,您可别嫌我烦。”
    “哪能呀,这人老了,就希望能有人陪着说说话,远航,你啥时来都行。”
    从大姑奶家里出来的时候,太阳已经露出了头,红灿灿的朝霞漂亮极了,映在人的脸上,越发显得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8/8784/57278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8/8784/572784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