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都市言情 > 半岛电影人 > 第72章 德国票房

第72章 德国票房

推荐阅读:社恐我装的,凶手我追的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全民船娘:我的船娘全是BUG级!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和前女友分手后!天降京都大小姐剑道仙宗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太虚剑主!和离后,矜贵夫君跪求我原谅

    夏天西瓜熟,摘西瓜赵明诚最喜欢干,他带着虎头在菜园里摘西瓜。

    “能抱动吗?”

    他拿着摘下来的西瓜,用手拍了拍,又用手指弹几下。

    “抱着把。”

    虎头太小抱不动。

    听到沈大姐喊他:

    “小郑给你发短信,说:想你。”

    沈父、沈母都不在家。

    沈父马上要退休,工作的劲头反而比以前足,临近退休反而拼命工作。

    赵明诚也理解沈父这种心理,不服输、不服老、非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工作几十年,退休下来就要闲着,这比杀了他还要难受。

    沈母现在也忙,赵明诚和沈银河9月初就要结婚。

    10月下旬,沈宝莉也要结婚,12月沈大姐的大姐生孩子。

    她也清闲不下来。

    今天去见男方家,商议陪嫁的事,还有婚礼筹备。

    赵明诚左手抱着虎头,又手夹着西瓜。

    他有事不背着沈大姐,有时沈大姐也要看他手机。

    “忙着,让她好好在家。”

    沈大姐一边回信息,一边吐槽:“姑娘给你做情人,也是倒霉。”

    郑裕美回釜山后,两个人就打过三次电话,时间都不长,就几分钟,平时发的短信也很少。

    她怕打扰赵明诚生活,还有她怕被沈大姐发现。

    其实沈大姐早就知道,只是没有告诉郑裕美罢了。

    把西瓜洗一洗放进冰箱,等凉透的时候拿出来吃。

    “她就是年轻,等以后有男朋友就好了,我有这个自知之明。”

    沈大姐现在也有些嫌弃他,工作的时候拼命工作,闲下来后,就在家里宅着,平时在家很邋遢,在楼下打游戏,能玩一天。

    女人有时就是这样,男人总在家她们嫌弃,不在家又说男人不顾家。

    要不是郑裕美给他发过暧昧短信,沈大姐以为他有情人是欺骗她的。

    什么情人能容忍几个月不见,打电话、发短信一直在敷衍?

    他和电影圈的人,每隔几天就要在家里聚餐一次,每次都是胡吃海喝,然后聊电影,还有社会、生活乱七八糟的。

    沈大姐现在正式晋升后勤部长,专管财政和伙食。

    “我看这个姑娘不错,你怎么对人家这样?”

    沈大姐搞不懂,他到底如何想的?

    “年轻女孩的慕强心理,这一切都是规则,她得到自己想要的,就要有所付出。”

    “我属于被动接受一方,虽然得到女孩的身体,也付出金钱的代价。”

    “你虽然知道我有情人,但是你默许,可是你得到财政大权,你损失,同样也得到。”

    “我得到,同样也有损失。”

    “她得到,同样也有损失。”

    逻辑没有问题,事情本质也是这样,不过赵明诚把事情看的太透,沈大姐反而感觉他恐怖。

    像他这样的人,生活没有乐趣,在家带孩子,真比出去见情人更快乐。

    沈大姐已经31岁,按照韩国算法,她33岁,现在也不相信爱情,不过能和赵明诚结合,对她而言,是最优选择。

    西瓜一个多小时冰镇好,沈大姐把西瓜切一半,另一半赵明诚自己吃。

    他吃西瓜就是豪,用勺子挖着吃。

    因为家里有菜园、果树,他们吃水果几乎自给自足。

    用勺子挖一块正中间的,这块最甜。

    虎头在他旁边眼睛圆溜溜的盯着,嘴里奶声奶气说:“爸爸…,吃,吃,吃…。”

    “给你吃,拿着。”

    把挖出来的西瓜递给虎头,小家伙用小手拿着吃。

    他就跟小猪一样,特别上食。

    人家9个多月大孩子,也就长70到75公分左右,虎头现在身高已经81公分,体重135公斤。

    高出别人家孩子一大截,去医院检查啥病没有,就是营养过剩。

    出生到现在几乎没生病,就发一次高烧,两天以后就好。

    就是有点多动症,太淘气,现在会走,四处溜达。

    “要,要,要。”

    一大块西瓜,很快就吃完,现在还要。

    虎头和他一样,都喜欢吃西瓜。

    再给他挖一块。

    沈大姐在旁边说:“吃完这块别给了,晚上尿多。”

    正在吃西瓜,手机响了。

    “李姐给你打的电话,这个李姐是谁呀?”

    “李美敬,cj娱乐公司的社长。”

    李美敬打电话没别的意思,就是祝贺他,《燃烧》观影人次突破200万,问他有没有新项目?

    《燃烧》7月11日在韩国上映,截止目前上映21天,今天8月1日,电影振兴委员会统计出20天的票房。

    《燃烧》统计出观影人次人,原本预计100万观影人次,在上映8天后,就已经打破。

    《燃烧》不止在韩国票房不错,欧洲和北美票房成绩都已经超过预期。

    欧洲票房最高的不是法国,也不是西班牙,而是德国。

    法国票房821万欧元。

    西班牙票房309万欧元。

    德国票房836万欧元,德国还比法国晚上映一周。

    德国晚上映一周的票房,反而比法国多15万欧元。

    《燃烧》有一点独裁的影子,德国观众看《燃烧》,就像看自己国家的事,特别是崔成勋这个角色,激情、诱惑力的演讲,留着小胡子,特别像德国的小胡子。

    70年代美国学者做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名叫《浪潮》,这个实验结果就是,我们变成独裁,只有5天时间。

    《燃烧》有一点《浪潮》的影子,结果就是人类进入集体后,智商是减弱的,每个人都有依赖性。

    《燃烧》教会中这些女人,她们都依赖崔成勋,所以他才能这么轻而易举控制着她们。

    《燃烧》在世界各地上映,引发激烈的讨论,美国70年代《浪潮》的实验,再次被拿出来说事。

    不止宗教、金融、政治等等话题,还有独立个体和集体性话题。

    特别是关于人类的欲望。

    英国《卫报》就报道,当我们是尹正男时,能否控制住自己的欲望?

    尹正男做空自己的国家,道德上肯定被批评。

    但是换位思考,当我们成为尹正男时,我们每个人的选择,会不会和他一样?

    《卫报》做出统计,统计人群就是观看《燃烧》的观众。

    得出结果情理之中,又有些意外。

    567的观众选择尹正男同样的道路。

    351的观众选择不会做空自己的国家。

    82的观众选择弃权,他们也不清楚自己如何选择。

    每个人都是利己的,多数人选择与尹正男一样,这点在情理之中。

    意外就是《卫报》发现英国的新问题,英国民众对国家归属感减弱。

    这点不是刚发现,而是早就发现,人们发现英国精英阶层,更偏向美国。

    贝克汉姆、英国演员、金融人士,或者其他精英阶层,大部分选择去美国生活、工作。

    英国演员更向往好莱坞,金融人士向往华尔街,贝克汉姆就是想多赚钱。

    这时电影届还有很多经济、文化学者发现,《燃烧》这部电影就是一个宝库,可以发掘的东西很多。

    比如亚洲很多观众知道,亚洲金融危机不是西方媒体说的那样。

    西方媒体说是亚洲国家金融系统有问题,一遇到点困难,经济就要崩溃。

    《燃烧》告诉人们,资本追逐回报,亚洲金融危机确实与苏联解体、美国互联网高速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

    通过数据分析,确实有很多金融公司,从1994年开始从亚洲撤资,转而投资美国互联网。

    然后就是熟知的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

    赵明诚不想再找投资,他现在有足够的资金拍摄《调音师》。

    法国、西班牙、韩国目前为止票房分成,他最少能拿110万美元。

    加上手里的钱,还有录像带版权分成,足够凑出来200万美元。

    拍摄《调音师》他节省一些开支,有200万美元应该够。

    这样他可以卖发行权、录像带版权、电视台播放权,《调音师》的版权还在他手上,以后视频网站兴起,还有网络播放权收益。

    要比为别人打工,强很多。

    他把自己的想法说给沈大姐听。

    沈大姐支持他这么做,成立一家工作室就行,租十几人工作的办公室,用不了多少钱。

    成立自己的公司,制作电影更加自由一些。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74/74268/3121071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74/74268/3121071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