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写折求援 整理百姓

推荐阅读:重生八零小娇妻,被高冷硬汉宠爆了穿越之开局觉醒阴阳眼医道真仙大唐:李世民的头号打手身为宇智波,暴揍火影很合理吧岁月逆流重返十八律剑宝可梦:隐藏进化,精灵秒变神兽我家卧室通七零,拿下疯批当老公一笙慕君

    “咚咚咚咚咚……”

    手持菜刀开始疯狂地在案板上摩擦。

    陈默将生葱剁成葱沫,又把碎肉剁成肉沫。

    将面粉混合一定量河水和成面团后。

    用头盔上的方印做模具,盖出一个又一个正方形的云吞皮。

    不过由于方印本身有弧度。

    导致云吞皮的形状并没有特别工整。

    但陈默也不在意。

    反正是他自己做着吃,长得丑再丑也没人喷。

    把水一烧,把云吞一下。

    等到水再次沸腾起来后。

    一碗热气腾腾的灌汤云吞就算完成了。

    “诶,有东西吃!”

    突然!

    就在陈默刚刚给自己盛出碗云吞准备吃饭时。

    刚刚完成例行巡逻的邹杨刚好回到帐篷区中。

    看到有东西,立马过来把碗偷了过去。

    从腰间抽出匕首扎起一个云吞往嘴里送去。

    不料刚入口。

    云吞里的热汤就烫的邹杨语无伦次道:“陈大人,你这云吞都煮成片汤了!”

    “你懂什么,那叫灌汤云吞,里面没汤能叫灌汤吗?”

    又拿起个碗给自己盛了碗新的,陈默多拿双筷子递给邹杨。

    自己则坐到她旁边道:“情况怎么样?一切正常?”

    “没什么大事,就是有些太安逸了,让人觉得有点不太习惯。”

    从来没像最近这样清闲和舒适,邹杨甚至感觉自己如今不是在镇守边关。

    反倒是在某个大城里当太守或者知府。

    不过陈默却没有她那么轻松的心情。

    一边吃,一边冷静道:“珍惜,如果我没判断失误的话,这个冬天咱们应该能安然无恙的渡过。

    不过等开春后,鳌拜应该就要跟我们决一死战了。”

    “那么快?难道皇太极已经打算不惜代价要夺下大同了吗?”

    表情略有惊讶,邹杨嘴边的云吞咬到半截。

    陈默则头也不抬地吃道:“正面祖大寿迟迟不投降,皇太极拿关宁锦防线没有丝毫办法,所以他肯定会不惜代价让鳌拜进攻大同。

    试图打通从东面进攻北京的通道。”

    “且时间站在我们这边。”

    “小道消息,陕西巡抚孙传庭已经剿灭叛乱,崇祯也准备派遣洪承畴率京城禁军支援孙传庭。

    一旦各路大军齐聚陕西,农民起义军根本无力抵抗。

    到时候势必鸟作兽散,势力被打的支离破碎。”

    “而只要农民军被镇压,陕西明军就能回过头来北上抗敌。”

    “一个祖大寿已经让皇太极焦头烂额,到时候再加上孙传庭,洪承畴,还有禁军总兵卢象升,皇太极但凡不是个傻子,肯定会在开春时不惜代价发起进攻。

    在关宁锦无法被突破的前提下,他想攻入京城,除了命鳌拜死磕大同,没有任何其他选择。”

    “既然如此,那要不要我上折子给朝廷,让皇上增援些兵马过来拱卫大同?”

    下意识想要向朝廷求援,邹杨想法挺好。

    陈默笑了一声,摇摇头道:“让他支援大同?别做梦了,当初忽悠我来大同走马上任时说此地有数万兵马,百姓超过五十多万。

    结果我到这一看,兵不过千,人不过万。

    很显然,这里的兵马百姓早已不知道被带到什么地方去了。

    不过折子可以写。

    兵他没有,那就支援点粮食、被褥什么的。”

    “行,我等会就给朝廷写折子,正好也到了要回访的时候,得把大同城的情况向皇上如实禀报。”

    执行自己钦差的职责,邹杨已经想好该怎么向崇祯报告这边的情况。

    而陈默对此没有任何兴趣。

    反正写好写坏,崇祯都不会给丝毫实质性好处。

    撑死发道圣旨。

    名义上升职加薪,实际上毫无卵用。

    所以他从开始就没把崇祯奖赏的事情放在心上。

    只是等吃饱喝足之后。

    突然跟邹杨提醒道:“对了,等会你把全城百姓都集中起来,白吃白喝那么长时间,他们也该开始付出点代价了。”

    “遵命。”

    举起碗,邹杨把汤喝完后。

    立刻起身去前去各个居民区中。

    而陈默等她走后。

    自己则借着吃饭的功夫,开始思考下一步该继续做什么。

    从时间上来看。

    在开春之前,雁门关内应该不会再有什么大规模的动作。

    这也就等于是给了他差不多三个多月的发展时间。

    既然时间上比较充分,那他就可以将一些周期长的事情提前安排出来。

    首先。

    军队训练!

    这个不用多说。

    开春后大同城能不能承受住镶黄军雷霆一击并且彻底将鳌拜消灭。

    就看这个冬天自己能训练出多少具有战斗力的新兵了。

    其次是由于秋雨即将频繁来临。

    考虑到上次大同城中出现水淹的情况。

    陈默打算把城外的蓄水沟扩大成护城河。

    再修建几道地下排水渠。

    争取不会再发生上次那种大面积积水情况。

    除此之外。

    陈默还打算积极发动百姓。

    让他们去出城寻找粮食。

    毕竟吃的东西永远不嫌多。

    尤其是要组建新军,经费方面肯定要往军事开销上倾斜。

    这样一来。

    用来购买粮食的经费势必会被减小。

    再加上马上入冬。

    除开土豆、萝卜、白菜这种耐寒农作物外。

    其他像玉米,红薯等农作物暂时都无法播种。

    根据统计。

    眼下大同城内共有士兵加百姓多人。

    土豆、玉米、大米、红薯、面粉共斤。

    各种蔬菜斤。

    按每名士兵每天6两,劳动力3两,孩童一两-05两来计算。

    保守估计。

    这批粮食再加上库存的干粮饼。

    大概能坚持15天左右。

    而十五天后。

    还会有一批土豆成熟。

    数量大约在斤左右。

    靠着这批土豆。

    再利用工资从商店里进一大批干粮饼。

    坚持到腊月二十八应该问题不大。

    而到那时。

    城中土豆又再度成熟。

    如此循环下来。

    陈默之前判断的储备粮足够坚持到过冬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但问题就在于过了从现在起十五天后直到开春。

    由于入冬后农作物种类缺失。

    大同城内百姓和士兵至少还要再吃一个半月到两月土豆、白菜、干粮饼。

    长期吃这种东西显然不太健康。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73/73768/309693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73/73768/3096930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