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真是大企业家 > 第245章 地产布局

第245章 地产布局

推荐阅读:一千零一个诡异夜重生到60年代被过继叶罗丽:遁后所有人穷追不舍仙界消失:诸仙恐慌杀穿万界不好啦大佬们又在装柔弱白莲青春莫流意外中奖后,爱情也跟着来了宝可梦:从真新镇开始让你重生当辅助,没让你当主角啊九天太清宫

    宋妍希真还就比较靠谱…

    叶秋说完后,也就认认真真去负责赛道计划了。

    而叶秋自己,和张兴老邓开始接收大京城作价28亿的三千亩宅基地。

    这边也要单独成立一个地产公司,专门负责来开发这一片地,目标还是做个综合型地产。

    这边倒是交给张兴他们负责,由于是用小爱电视的名义拿到的。

    电视那边占股40,张兴他们掏20亿占20。

    宋,杨,叶等三家掏40亿现金占剩下的40。

    这意味着小爱电视从拿到这块地,什么都不干,净赚40亿。

    也就是说,用28亿高科技名义拿下的这块地,初步评估值100亿。

    2月29日!

    所有人齐聚大京城,这里就包含了小爱电视的厂长严学义,杨剑斌,宋老头等人。

    土地位于二环内,目前去掉支付给官方的28亿外,还剩下32亿用来搞开发。

    至于新地产的名字,随便取一个就好。

    叶秋这一手产业转移的操作,倒是轻松让小爱电视实现超四十亿的净利润,这还是不考虑未来房地产增值的情况了。

    “秦家那边就靠个软件产业园的名义,全国到处拿地,咱们这,也算是开启抢地模式了!”

    杨剑斌大笑道,这么大宗地,在不搞暗箱操作的情况下,还能低价拿下来,确实堪称奇迹了。

    叶秋笑了笑道,“今年内,我们完成其余几个一线城市的土地储备后,也就暂时不往住宅发力了。”

    一行人坐在叶秋自己买下的一个私人会所内,聊着关于地产的一些打算。

    叶秋现在,除了沪城的1998外,基本经常落角的地方,都会建个私人会所。

    名字嘛,不要太简单,从1998到2010往上排就好,反正不重名。

    其中最豪华的是广城,八层高的楼,整体改成了私人会所,还是他最早买下来的。

    而京城这边的会所,是位于铜锣古巷的一处八百平四合院建成的。

    环境自是极好。

    现在也没人说他奢侈什么的了,主要就是钱太多了。

    这不,随便一手资产转移按他个人小爱电视的股份,就能赚16亿左右。

    目前大家产业都多,看似散的厉害,但核心都串在了一起。

    2000年了,除了国企买卖,最赚钱的毫无疑问就是地产了。

    小老板靠卖房赚钱,大资本集体囤地。

    在土地这一块,大家基本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叶秋计划,在四大一线城市囤积超一万亩的宅基地后,也就不会再使用高科技名义拿地了。

    “你想怎么做?”

    杨剑斌好奇的问道。

    大家喝着茶,不经意之间聊着赚钱的小事。

    “我计划在四大地产外,再联合成立一家商业地产集团!”

    叶秋分析道:“这个世界,最稳定赚钱的方法永远是收租!我们早前就都接触过商场,

    我计划建一家城市综合体的商业地产集团,避开大家都争得激烈的市中心,

    在城市的边缘或稍次一点的地方拿大宗土地,集商业住宅,大型商场,学校或医院等联合开发,目标就是打造第二城市综合体!”

    “你这是越搞越大啊!”

    张兴乐道,只要是赚钱的事,他都兴奋。

    “商业地产?”

    宋老头略一思索:“你打算怎么做,国内目前可还没有做这一块的。”

    “正是因为没有,才是我们的机会。”

    叶秋道:“四大地产联合养一家商业地产,前期就凑40亿,后期需要的投入,

    再通过银行,股市来集资,咱们要想在地产上不走人情世故,那就必须开发出一种别人来求我们的商业模式。”

    叶秋清晰的知道,商业地产的好处就在于通过周边设施的搭建,来直接抬升土地的价值。

    也就是2000亩的地,我拿1200建公共设施,用来改善周边环境。

    剩下的800亩用来开发商业住宅,那价值,将直接飞升。

    只不过,这一切需要极大的资本来运作,否则非常容易因为资金断链而导致集团崩盘。

    这也是叶秋让四大一线地产公司联合成立的原因了。

    以他们的实力,只要放弃争抢那些黄金地盘,在次一点的位置,肯定没人抢得过他们。

    当然,商业地产还只是一个计划,目前就是先消化完几大一线城市的土地先。

    对这一点,倒是都没意见,不过,按叶秋的想法,因为这些地产公司的成立,基本就是用来开发单一地块的。

    压根没必要开发出来就卖。

    直接囤在自己手上既可,银行贷款利息问题,租给小爱电视的内部员工既可。

    这些房子,不在手上放个五年八年,叶秋压根不考虑卖出去。

    卖也是卖给集团内部。

    这倒是没啥意见!

    毕竟不考虑开发更多的土地,他们是不会缺资金的。

    房地产的核心利润其实不在建房子,而在建房子的这个时间差上。

    最简单的,土地00年买下来,官方还是按00年的房价市场拍卖,而拿下土地到开售。

    这期间,怎么滴都要一年。

    这其中的房价涨幅才是地产商的真正利润。

    当然,后面从香江学回来的一月拿地,二月奠基,三月卖楼花。

    这完全就是通过最大化的利用资金周转率来赚钱了。

    好处是10亿可以花出一百亿的效果。

    坏处是风险大,利润点不高。

    房价要是出现下跌,十家有九家要面临破产清算。

    而叶秋设计做商业地产就不同了,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慢。

    但一旦熬过去了,做成了,那就是真正的躺在家里数钱了。

    他向来注重的就是长远收入。

    拿这三千亩地来说,拿地28亿,开发80到120亿左右。

    马上卖,也就赚个一二百亿。

    这还是考虑建成一年后再销售的情况。

    他放在手里十年,起码要多赚1000亿。

    有几家房地产十年可以赚到这个钱。

    所以,他在这个方面,跟其它人想的压根不一样。

    我只靠囤地建房,十年下来我每家地产利润都要超过一千亿。

    妥妥的一线大地产商了!

    既然这样,何必要去牺牲利润靠资金周转,借银行贷款来赚钱了。

    有这四家地产在手,完全可以自己培育一家万达那样的商业地产集团了。

    这才是他在地产业的布局,完全采用的就是四顶一模式。

    有五家一线地产集团在手,那感觉,想想就不错!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71/71314/299267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71/71314/2992670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