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公之于众

推荐阅读:一千零一个诡异夜重生到60年代被过继叶罗丽:遁后所有人穷追不舍仙界消失:诸仙恐慌杀穿万界不好啦大佬们又在装柔弱白莲青春莫流意外中奖后,爱情也跟着来了宝可梦:从真新镇开始让你重生当辅助,没让你当主角啊九天太清宫

    商国使者只是一个小插曲,如此着急离开,恐怕是在当晚就和汉国成功签署了某些协议。

    至于协议内容,恐怕也只有商国使者本人,以及汉王和汉国内阁高层知晓。

    齐鲁使者可不相信,商国使者匆匆而去,又如此神秘,只是明面上那五千匹战马贸易那么简单。

    毕竟除了那些战马,还有一些大箱子,看上去沉甸甸的。

    这里边总不能装的是盐铁粮食之类,毕竟汉国目前缺的就是这些东西。

    想到此番前来战马没有买到,却买了一大堆军械,那些箱子中的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暗中在震惊汉国竟有如此之多的军械之余,齐鲁二使也在猜测汉国隐藏的实力。

    因为在虎豹骑出现那一刻,他们发现这支重骑全副武装,一看就是刚刚打造出来的崭新盔甲。

    “许是汉国接连大胜,所获得的缴获太多,自己用不上罢。”

    姜或隐隐觉得事情绝不简单,但也只能朝这方面去想。

    各国都派遣使者前来大汉,最警觉的无非是燕国。

    得到消息的燕国,在今日一早便派出了使者,来往汉郡打探消息。

    不过汉燕正值交恶,边境上更是陈兵数万对峙,燕国这位使者一进入汉郡,就显得扭扭捏捏。

    以至于天未亮就出发的使团,一直到正午时才到达。

    此人名叫杨适,说起来还是燕国宰相杨清平的亲侄。

    此番被派往汉国,无非是一次镀金行为。

    当杨适一进入汉国国都,听闻是燕国使者,一些百姓便围了上去,都叫嚷着滚出去。

    这番动静,更是引来了刚刚被迁到京城的李家人(辽国)。

    李成栋的儿子李光直接带着李家子弟,将燕国使者直接围在了朱雀大街上。

    并由其领头,更多的汉国学士和百姓也参与进来,不让杨适进入王宫。

    杨适虽然对这趟汉国之行有些消极,但也是血气方刚,否则也不会在两国关系紧张的时候接下任务了。

    被一大群汉人围着,杨适也不慌张,直接冷声道:“汉国难道都是一群刁民不成?”

    周边的汉民瞬间不乐意了,李光趁这机会,沉声道:“燕王肖明悖离天道,竟在渔阳之会上做出禽兽之事,天下人当共诛之!”

    一个文学院的学士也是嘲讽道:“如此风口浪尖,燕国还假惺惺地派你来我大汉,莫不是想要下战书不成?”

    杨适没有理会学士的话,而是将目光移向有些熟悉的李光,仔细打量了一番,将之认了出来。

    他冷笑一声,语气鄙夷:“我道是谁,原来是辽国的亡国奴,怎么?你们做人惧怕我大燕,如今做了狗傍上汉国,便以为能在我大燕面前狂吠了不成?”

    杨光面色一沉:“便是做汉国的狗,也比做那山野禽兽要强,肖明所为,我李家之人,及辽地之民,与肖家当不共戴天!”

    说完,他便走到车驾面前,双手长开,拍了拍胸脯。

    “今日燕狗要想过此路,便先从我李光身上碾过去!”

    “对,算上我一个!”

    “燕狗要么滚蛋,在战场上见真章,要么就从我们李家人身上碾过去!”

    有了李家的带头,其他汉国国民也是指指点点。

    “渔阳之会后,谁还敢相信燕国人?”

    “在这个时候派使者来我大汉,鬼知道是不是想行刺我圣君?”

    “不错,当日若非吕将军神勇过人,恐怕连圣君也着了肖明的道!”

    “嘿……圣君有上天眷顾,燕国宵小之辈岂能轻害?”

    一文学士走上前来,加入李家人的队伍,亦是拍了拍胸脯。

    “你等燕人,便只会做那苟且之事?今日不从我等身上轧过去,便是燕人没种!”

    杨适面色阴沉得能拧出水来,他有想过此行汉国并不顺利。

    一路扭捏,便是在想着如何应对汉国的羞辱。

    不曾想到,第一关便如此之难。

    远处,不知有多少汉国官宣在冷冷地看着这边,等待着他的选择。

    要么只能知难而退,灰溜溜地回燕国。

    要么,就真的就这么轧过去!

    但若是真的轧过去了,自己这帮人,也就别想活着回去了。

    此番前来的任务,无非是打探他国使者的口实。

    就在杨适进退两难之际,一道雄浑的声音响起。

    “这不是杨兄么?令尊身体可好?”

    杨适寻声望去,却是一身戎装,每月回枢密院行履行公事的李珅。

    他先是一喜,随之一愣,最后眉头紧锁,冷冽道:“李珅,亏我杨某还把你当做楷模,却不曾想你竟敢叛国。”

    李珅闻言,脸色一阵不自然后,恼怒道:“我李珅什么人,别人不知晓,难道你杨适不知道?”

    他惨然一笑:“燕国什么样子,你作为杨家子弟比我更清楚,如何能实现我李珅的毕生抱负?”

    杨适冷然道:“这难道就是你叛国的理由?”

    李珅叹了口气:“我这是叛国?投效大汉,如何能说是叛国?更何况,我李珅走到今天这一步,与令尊和令叔脱不开关系!”

    杨适呵斥道:“叛国便是叛国,哪来那么多理由?”

    李珅突然哈哈一笑,指着自己道:“我李珅之理想,以及所行之事,天下皆知,若要叛国,寻求高位,当年在齐鲁时有的是机会。”

    “回到燕大燕,渔阳、燕郡,如今匪患尽除,我李珅问心无愧。”

    “为燕国练出数万强兵,不论如何,我李珅也无愧于大燕。”

    “可是,就在渔阳之会前,令尊和令叔,以及王上找到我,让我带着军中精锐,立下军令状,化为死士,刺杀汉王!”

    “若不成,便自行了断!”

    “到现在,我们的家人,还在燕王的掌控之中,以此为威胁!”

    “不少兄弟的家人,已经遭受迫害!”

    话音一落,现场一片哗然。

    就连杨适,也是瞠目结舌,一脸的不可置信。

    “燕国的世家门阀,以及肖家,自诩名声,却在渔阳之会,做出这么多禽兽之事?”

    “为了害我大汉圣君,这燕国可真是不择手段,连自己人都不放过!”

    “燕国自诩注重声明,却不曾想,从国君到大臣,皆是一帮沐猴而冠之辈!”

    李珅的话,让渔阳之会,燕国那最后的遮羞布也被扯了下来!

    其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谋杀他国国君!

    李光愤然道:“诸位也听到了,我父亲带回来的话一分不假,我王李显,便是不堪逼迫,最后才自刎的。”

    “而今日李将军所言看来,就算我王不自刎,那燕王也定然会下死手!”

    “这渔阳之会,完全就是燕国针对三国,想要一网打尽的圈套,且蓄谋已久!”

    这等事,在数十年间确实时常发生。

    但近些年来,由于各国稳定,已不是死一个国君便能解决的事。

    所以,这种事已经鲜少发生。

    通常在重大动乱后,趋于稳定时,便是崩坏的礼仪秩序开始逐渐重新建立的时候。

    而现在,正是天下礼仪秩序重新建立之时,这燕国竟然在这风头,行此等恶心之事!

    杨适张了张嘴,有些不信:“我王……我二叔和爷爷,怎会行这等伎俩?”

    那句“沐猴而冠”,直接诠释了燕国上下君臣此次行为。

    一个一向以道德为标榜,注重名声的国家,却做出这种事来,不是沐猴而冠又是什么?

    李珅也不再多言:“杨兄,我还是劝你回去,燕国外渔阳之会所行之事,天理难容,莫说是汉燕之间,便是辽地之民也无法原谅。”

    “这天怒人怨之事,并不是国家利益那么简单了,我不知你来汉国有何目的,不过可以想象的事,即便你去了王宫,也没有人会理你。”

    “还是趁早回去,备战。”

    此言一出,无不透露了一个消息,汉国已与燕国不死不休,近来必有一战!

    一切外交手段,再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69/69422/2908766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69/69422/2908766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