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三国会盟

推荐阅读:一千零一个诡异夜重生到60年代被过继叶罗丽:遁后所有人穷追不舍仙界消失:诸仙恐慌杀穿万界不好啦大佬们又在装柔弱白莲青春莫流意外中奖后,爱情也跟着来了宝可梦:从真新镇开始让你重生当辅助,没让你当主角啊九天太清宫

    肖明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今日他哪怕拼着得罪宰相,也要将对汉国事宜定下来!

    他站起身来,当着文武朝臣的面,竟是微微躬身。

    “诸位爱卿,汉国为三国之首,并坐拥三郡之地,人口已不下于大燕!”

    肖明的举动,并没有让燕国朝臣惊讶。

    毕竟在燕国就是如此,王与世家共治,每一代燕王对他们这些朝臣都十分礼遇。

    让他们脸色微变的,是肖明的话。

    杨清平惊讶道:“汉国什么时候已经坐拥三郡之地?”

    闻言,肖明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堂堂大燕宰相,莫说对天下大势要了然于胸,这杨清平老糊涂了不成。

    汉国与燕国同在咸州,他居然连辽东之事都不清楚。

    他声音微冷道:“相国难道不知,上次汉国已收复辽东四县?”

    杨清平摇了摇头:“辽卫以割让领土的条件,换来汉国救兵之事老臣自然知晓,只是不曾想到,这汉国居然还将辽东也收复了一半。”

    在这些人的思维中,汉国还是那个微弱的汉国,那个任胡人欺凌的汉国。

    他们绝不会想到,汉国居然会将领土扩张到辽东。

    因为辽东一片平坦,根本无险可守!

    如果将汉国换做他们,他们绝对会舍弃这辽东之地。

    在他们看来,辽东易攻难守,徒耗驻守兵力,甚是鸡肋。

    窝在居庸关中据关而守,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肖明点了点头:“不错,如今咸州八郡,汉国实际上已经占据一半,半死不活的辽卫只能任他驱使!”

    “根据我大燕的探子来报,那建奴人已向汉国服软,契丹也与汉国达成某种协定。”

    “现在的汉国,已没了胡人之患,又是三国之首,接下来所要对付的,不是辽卫,便只有我燕国!”

    肖明的话在宣事殿中回荡,重重地打击在燕国朝臣心头。

    他们这才蓦然发现,那个从来只被燕国当做旗子的汉国,如今已然崛起到了这等程度。

    燕国已经很多年没有真正打过仗了。

    而这些世家门通过外交手段,换来了燕国的安逸发展。

    正所谓无敌国外患者,又无居安思危者,国恒亡!

    燕国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

    花费十年打造的铁浮屠,竟然只是为了用来作为威慑他国的摆设。

    杨清平面露惭愧之色:“倒是臣等失职了。”

    他一下就理清了利害关系,如今燕国是不得不出手了。

    好在燕国准备多年,利刃在手,现在再面对崛起的汉国,也为时不晚。

    燕国的实力,依然值得让汉国忌惮!

    肖明知道自己达到了目的,脸色微微缓和,连忙安慰了杨清平一句。

    然后又担忧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相国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杨清平想了想,微微笑道:“王上莫要忘了,我大燕最擅长的是何事?”

    肖明心神领会,眼睛不由一亮。

    燕国这些年来的安宁,完全是利用他国的矛盾换来的。

    就如那三国,以往明知道燕国的野心,却也只能乖乖听话。

    因为胡人的威胁,要比燕国更大!

    齐国那边,更是如此。

    齐鲁之间的矛盾,正如商周两国一样,乃是不可调和的世仇。

    肖明双眼微眯,突然想到了什么:“相国,孤倒是想到了一个主意……”

    ……

    当日燕国朝议结束后,三支使团向北出发,目标自然是北边的三国。

    待第二日,三支使团都到达了目的,给三国传达了来自燕国的消息。

    “为商议对胡事宜,大燕将在渔阳成县举行咸州会盟,望辽、卫、汉三国国君亲至!”

    在接到这个消息过后,奚政顿时觉得这燕国还真是有意思。

    几十年来,燕国对胡政策从来都是在以三国为长城,作壁上观。

    如今汉国两次取得对胡人的大胜,接连收复上谷全境,以及半个辽东,这燕国终于坐不住了。

    恐怕商议对胡事宜是假,威慑汉国是真!

    下面的大臣都劝他不要去,这明显就是燕国的阴谋。

    但奚政心中想的是,如果不去,岂不是说明汉王无胆?

    而且此次会盟是以商议对胡事宜为借口,暂要是缺席,燕国也会因此来攻击汉国缺乏大义。

    不论如何,这成县他奚政都是必须要走上一遭的!

    “王上,辽卫那边派来使者。”

    严甫从外面走进御书房,小心翼翼地说道。

    奚政顿时来了兴趣:“哦?他们可有说什么?”

    严甫从怀里掏出两份帛书,恭恭敬敬地呈了上来。

    接过帛书,奚政迅速扫过,嘴角微微上扬。

    这辽卫两国,竟然开始向汉国施压了。

    自上次一战,辽卫两国已经被汉国打残。

    如今怕的就是汉国兴兵攻打,那么他们将没有任何抵抗的余地。

    燕国此次提出会盟,让他们有了一丝希望。

    想来那前往两国的燕国使者,也带去了燕国的意思。

    那就是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汉国!

    汉国如今太过于强势,对其他三国来说都是巨大的威胁!

    燕国不敢轻易兴兵,所以打算通过这等手段,来达到一个平衡。

    帛书上洋洋洒洒几百字,大多数是一些恭维之言。

    但其中无不透露着大义,将汉国捧上道德的制高点。

    辽、卫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希望他奚政,能够以大义当先,去参加此次会盟。

    如果不去,那么就是他奚政没有大局观,汉国没有大义,当被三国共讨之!

    “这辽卫的国君还真是有意思,难道他们真以为,我汉国派兵攻打,这燕国会伸以援手?”

    对于燕国的脾性,奚政太清楚不过了。

    如果燕国真有那等魄力,这么多年来早就将咸州一统,而不是在这玩什么外交平衡。

    燕国国内的情况,锦衣卫早就打探了清楚,

    现在燕国的那些大臣向肖明妥协,不过是感受到了汉国的威胁。

    但最终结果,居然也只是用这等老办法来制衡汉国!

    若换做奚政,绝对不会容许身边有这么一个威胁崛起,应该尽快将之按死在摇篮中!

    这就是奚政与燕王的最大不同。

    奚政有那个魄力,去说服朝臣兴兵打仗,而汉国的臣子,也是目光长远之人。

    这才有了大破建奴,巧退契丹的大胜!

    并换来了如今汉国的安宁!

    那燕国这么多年的安宁,确实是通过外交换来的,但外交的前提便是国力!

    国力是一个国家的剑,剑在手中就有外交的资本,但这剑不能光不用。

    尤其是在这乱世中,这剑如果成了摆设,那就会生锈!

    燕国忽然很强大,但奚政并不害怕。

    汉国的剑,每天都在打磨。

    在这打磨的同时,已有乌桓和建奴饮血。

    没有饮血的剑,又怎能称得上是一把好剑?

    在他看来,燕国的剑虽然在打磨,却从未出鞘。

    没有人见过这把剑的威力如何。

    这成县会盟,奚政肯定是会去的。

    “哼,这肖明想要通过会盟,来威胁我汉国。”

    “却不知我汉国,最不怕的便是威胁!”

    奚政将帛书排在桌案上,目光灼灼!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69/69422/290876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69/69422/2908761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