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未来发展

推荐阅读:一不小心掉到富贵人家穿书后成了顶流女明星和男配HE了四大家族:禁欲大佬宠上天我在暴力城市当刑警小师妹天生神力,一拳就能捶破天我靠表情包杀成一字并肩王!一人之下:带着十四亿人成仙笔友来信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撩你又不肯,我死遁后你疯什么?

    既然省下了上亿军费,那就要好好谋划,怎么用这笔钱!

    “让魏元忠,姚崇,宋璟来紫宸殿见朕!”

    李重俊吩咐一声。

    “诺!”

    立刻有宦官应声而去。

    魏元忠三人,匆匆来到紫宸殿,见到李重俊。

    “参见圣上!”

    三人行礼!

    “不必多礼,坐!朕有事与你们商议!”

    李重俊道。

    三人跪坐在席上,目光看向李重俊,等待他说出下文。

    “朕刚刚接到来自张仁愿的奏报,与突厥人作战,取得了胜利,张仁愿还想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

    “这样一来,对突厥进可攻,退可守,有受降城在,还能节省上亿钱的经费!”

    “朕同意了他的请求,同时,这笔省出来的钱,应该怎么用,用到什么地方?”

    李重俊道。

    “恭贺圣上,真是天佑大唐,臣也觉得应该同意张公所请,我便能够以此为跳板出兵!”

    “然后,再联合外蕃,消灭突厥人,永绝后患指日可待!”

    “自此,也不用担心边疆不得安宁了!”

    魏元忠笑道。

    “你说的很对,突厥和吐蕃,是我大唐的两大边患,要是能铲除突厥,便少了一个心腹大患!”

    “边患要除,但内政也要搞,眼下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确保大唐境内,国泰民安!”

    “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只有我们内部安定下来,才能对外用兵,否则,外患不停,内乱又起!”

    “那我大唐将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李重俊道。

    “要想稳定内部,除了基础建设外,臣以为应该澄清吏治,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朝廷用人任人唯亲,不考虑个人的才德,不考虑是否能够胜任所受官职。”

    “以至于不少奸佞小人,通过关系得到升迁,导致整个衙门,甚至朝廷乌烟瘴气!”

    “不仅对治理天下毫无益处,相反还会成为大唐的祸害!”

    “这帮人平日违法乱纪,诬陷他人,陷害忠良!”

    “除了窝里斗以外,什么都不会,长此以往,大唐早晚亡于这些人之手!”

    “臣奏请圣上,虽资高考深,非才者不取!不徇私情,奉公守法!如此才能安定天下!”

    宋璟提出治理天下的准则。

    宋璟历经武后执政时期,奸佞小人横行,不少有才能的大臣,被诬陷致死,甚至家破人亡!

    贪污腐败更是不用说,无数人趋炎附势,掏空心思贿赂官吏,以此达到想要的目的。

    就连宋璟本人,也因为得罪这些小人,而受到了排挤,被贬到外地。

    要不是李重俊想起了他,他这一辈子就算老死在外地,也无法再回到长安。

    各地苛捐杂税增多,克扣军饷也是常有的事。

    以至于内部乌烟瘴气,外患不停,常常劫掠大唐边境。

    大唐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改变这个局面,就必须先改掉任人唯亲的恶习!

    将没有能力,却只知道溜须拍马,趋炎附势的人罢免,选择有能力的人接替。

    “宋卿所言极是,从即日起,凡是尸位素餐之人,一律罢免,选贤能者任之!”

    “谁要是再任人唯亲,不顾大唐律法,朕绝对不会轻饶!”

    李重俊当即表态。

    “圣上理应给我们做个表率,皇亲国戚当中,就有不少人,是没有能力,却依靠关系身居要职者!”

    “臣请求罢免他们,并削减他们的封地,选贤能者接替他们,这样所属衙门才能正常运作。”

    姚崇也发表了意见。

    “可!”

    李重俊点了点头,同意了姚崇所请。

    他那帮亲戚,有能力的留下继续任用,没能力的赶回家去,每月按时领津贴。

    “圣上,地方各道每年派来京师的朝集使,都会随身带了不少珍宝,四处送礼,结交权贵。”

    “许多官吏权贵收礼受贿,使者也多有因此得以晋升,这样的风气必须杜绝。”

    “臣奏请勒令所有礼品一概退回,以绝侥求之路,削杀收礼受贿之风。”

    宋璟再次提议道。

    “准!从今往后,再有受贿之官吏,一律严惩不贷!”

    “三位爱卿,可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李重俊同意了宋璟所请。

    “圣上,臣请求精简衙门机构,裁减多余无用官吏,把武后以来无用官吏一律裁撤!”

    “如此一来,各司其职,能够有效的提高效率,大大节省各衙门多出的支出。”

    “这些多出的支出,可以用来奖赏有功之臣!”

    “除此之外,大唐应该大力发展改革农业,让粮食产量大大增加!”

    姚崇再次提议。

    自武后执政以来,许多衙门增设了许多官职。

    这些官职除了养闲人外,没有丝毫的用处,每年却要从国库里拨出大批的钱财,来给他们发薪水。

    大唐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自足没有问题,但随着土地不断兼并,边患不断!

    每年要花出的钱更是天文数字,户部更是年年赤字!

    如今大唐的商业不太景气,朝廷的重心都放在农业上,轻视商业的发展。

    要是按照这个局势发展,根本无法给朝廷制造创收,也就只能节源了。

    裁减没有用,拿死工资的官吏,便成了当务之急!

    “姚卿说的对,此事便交由姚卿你来办!”

    “除了农业发展,朕觉得商业发展,也是必不可少!”

    “朝廷应该对商业重视,只有经济发展起来,才能更好的提高生活品质。”

    “朕需要大唐变得有钱,有足够多得钱,这样大唐的子民,才会富足!”

    李重俊划重点,以后发展的方向,应该偏向商业。

    “圣上说的对,商业发展,提升大唐的经济,应该当成首位!”

    魏元忠附和道。

    随后,李重俊和他们又商议了一番,应该怎么来做,才能更好的发展商业经济。

    除了国内经济外,李重俊还提出要做好对外贸易。

    除了丝绸之路外,应该再另外开辟一条道路,比如,通过海洋来做世界贸易。

    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将大唐所拥有的货物,通过航海路线,远销世界各地。

    然后,再从世界各地购买大唐没有的货物,运送回来售卖。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66/66917/281345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66/66917/2813457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