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童生案首

推荐阅读:六十年代,开局就要我娶媳妇恶雌娇又软,众兽夫轮流跪求我宠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我不是小混混之三人行欢迎来到枉死城黑欲人生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为了英雄老婆,成为邪恶大反派金丹重生,校花却要悔婚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

    第104章 童生案首

    衙役来报喜,用一个盘子托着文书,上面盖着红绸,前面一个人敲着锣,进村子之前先放了一挂鞭炮,然后走两步敲一声‘嘡’,一声声敲在参加考试的人心里。

    古代读书不易,能考中功名更是不易,虽然只是童生,也是很荣耀的事情,所以古代人对待给读书人报喜这件事上,仪式感非常的强。

    两位衙役,一个人托盘,一个人敲锣,来到村子里之后,并没有先报出姓名,而是先等一等,等村子的人来的更多,等村子的里长和族长都来了,他才能宣布。

    柳一一站在院子口,抓住秦三郎的手里都是汗。

    万氏更是满脸的期待,紧张的双手交叉的关节都发白,就连秦玉叶也东张西望的,脸上带着期盼。

    “他三婶儿,这次咱们村子就你家四郎去参加考试了,莫不是他考中了,你家四郎真是文曲星下凡,学问好的很,将来再考中个秀才,进士啥的,你就跟着享福。”

    “就是,他三婶儿,你可真有福了,家里两个童生,总要出一个秀才的,咱们就等着你摆席面了。”

    村里的邻居们都巴结奉承着万氏,万氏一脸得意的样子,仿佛她家四郎真的得了童生一样。

    踮起脚尖推了秦玉叶一把:“去看看你爹,咋还不回来,没听到村里的锣声么……”

    秦三柱这次没参加考试,要是他参加考试了,指不定他们家双喜临门呢。

    万氏左右扫了一眼,看到不远处的孙氏,当年她可是风光的很,如今终于轮到她了。

    孙氏淡薄的眼神对上她的时候,轻哧了一声:“只是童生,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家可是个秀才。”

    此时,张里正和秦老族长也都出来了,跟衙役简单行了个礼后。

    秦老族长乐呵呵的捋着胡子一脸的笑意,别看张里长做药材生意家中有钱,他们秦家也不赖,尽出读书人。

    “官家,可以报名字了。”

    衙役又‘嘡’的一声敲了一下锣,左右看了看,四周环视了一圈,看着眼前的这些人,也没有谁长的多富贵的,是不是中童生的人没在啊,要不他再等等?

    此时,柳一一捏着秦三郎的手都僵了,心里焦急,忍不住嘟囔道:“咋还不宣布那,等的心焦。”

    这会儿秦三郎倒是很沉得住气:“无妨,反正名单已经出来了,是你的跑不了,不是你的着急也没用。”

    柳一一斜睨了他一眼,真是皇上不急急太监:“那你手心还出汗。”

    秦三郎淡淡的扫了她一眼,目光落在他们交叉的双手上:“你捏疼我了。”

    柳一一顺着他的眼光落下,赶紧松手,拿起他的手吹了吹,上面有一排指甲印,确实很深,深的都快破了:“你不早说,疼吗?”

    “不疼。”秦三郎也不敢说疼,他好歹是个男人,没那么娇气。

    此时,只听衙役终于开始大声的宣布:“童试案首,淮阳县秦张村,秦君笙。”

    秦君笙,是秦三郎的大名,他哥给起的,只因他的声音像是笙萧一样好听。

    只不过在家里,家人都叫他三郎,只有在外面,他才会用大名。

    “三郎,真的是三郎,一一,真的是三郎。”甄氏惊喜不已。

    虽然俩孙子,可甄氏还真就偏心秦家三郎。

    柳一一这才知道,秦君笙就是秦三郎,更是差点跳起来,只见她一把抓住秦三郎的胳膊:“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是你,三郎,你真厉害。”

    秦君笙深深的瞅了柳一一一眼,看着她开心的样子,心里也充满了喜悦。

    只是到底比柳一一沉稳多了,轻轻拍拍柳一一的手,清朗的眼神只是划过一丝淡淡的笑意便恢复坦然,面色如常,十分沉得住气。

    “准备些赏银,我去请他们来屋里坐坐。“

    柳一一忙欢喜的点头:“我去烧水,不知道一吊银子够不够,奶奶那里还有,我去拿。”

    柳一一看到秦三郎如此沉稳,便去厨房开始烧水,家里没有茶叶,她抓了把糖撒了进去。

    “秦君笙是谁?我咋记得四郎的大名叫良生呢。”

    “怎么不是良生?官家是不是报错名字了?”

    有人突然这么一问,衙役还专门瞅了瞅文书:“没错啊,秦君笙,你不识字,我可是识字的。”

    就在大家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考中案首的人到底是谁的时候,就看到秦三郎从院子门口的阴影下,慢慢的走了出来。

    脸上带着淡淡的笑,神色平常,来到衙役们的面前,抱拳行了个半礼,神色清朗,气度从容:“小生便是秦君笙。”

    读书人参加考试的时候,府衙那边都有备案的,类似于准考证的东西,上面还有画像,考完之后,备案交到府衙存档,只要考中童生,府衙这边做好路引,相当于身份证,带画像的。

    衙门的人送文书和路引过来,便意味着,这些读书人有了身份,就可以继续下一场考试了,下一场考试,进聊城,再下一场,进京。

    秦家二郎大名良文,四郎大名良生。三郎大名君笙。

    秦君笙报完名字后,衙役拿出路引对比了一下,点点头:“是你。”

    忽而就看到此衙役拍了一下额头:“你是不是有个哥哥中过秀才,若是我没记错的,也是我报的喜信儿。”

    此时,甄氏拿着一吊铜板走了过来:“是的是的,这位大人,还认得老身?”

    衙役自然是认得,秦张村考中秀才的人不多,更何况人家孙子还是第一名,他给亲自报的喜讯自然是印象很深。

    “老夫人有福气啊,孙子们都有出息,恭喜恭喜啊。”

    村子里的人都很意外,他们甚至不都知道秦君笙是什么时候参加考试的,竟然一下子考中童生,真是令人吃惊。

    “大娘,你可真有福气,你家三郎一看都不是凡人,自带福气。”

    甄氏也开心:“都是菩萨保佑。”

    “都去家里喝茶,请,请。”秦家老族长也张罗衙役往家里喝茶,此时,他忽然想起甄氏的上上签,意味深长的扫了柳一一一眼,难不成签上说的是真的。

    孙氏也高兴起来,她怎么也没到秦三郎也参加考试了,而且还考中了,跟他哥一样,如果真的这么又出息,以后可得好好照顾他了。

    “喝茶,都进屋里喝茶,都来,都来。”

    “二嫂,恭喜恭喜啊,你家三郎有出息,跟他哥一样有才啊。”

    报喜的衙役,族长,里正,村子里的人都跟着甄氏,秦君笙进院子去了,柳一一又是端茶倒水,又是拿点心,开心的脚不沾地。

    这些人都进屋子之后,原本人声鼎沸的万氏家门口,一下子没有几个人了。

    刚才捧万氏的几个邻居,表情也都讪讪的,不知道怎么安慰万氏,很有眼色的溜了。

    万氏气得脸色发白,头沉脚轻,扶着大门摇摇欲坠,恨恨的看着孙氏院子里的人,眼底都是怒火。

    她不明白,为什么,为什么秦三郎去参加考试,又为什么他会考中童生。

    明明家里都是两个读书人,凭什么孙氏比她更好命。

    “娘,咱们回去。”秦玉叶感觉很无趣,小心翼翼的上去搀扶万氏。

    万氏却一把甩开了她,瞪大双眼,咬牙切齿:“去,去把你爹,你弟给叫回来,一个两个的没出息,这书不用读了,没得丢人现眼。”

    万氏扶着胸口,跌跌撞撞的跑回屋里,把刚才准备好的糕点,茶水全都摔在地上,扑在椅子上大哭起来,哭她怎么如此命运不济,家里两个男人都这么没出息。

    此时二房甄氏院子里,热闹非凡。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65/65485/2753911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65/65485/2753911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