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孟西白

推荐阅读:狼群行动山村孩子王穿越成小姑娘,圣上封我为大国师穿成温柔炮灰大师姐噬锤快穿大佬的灭世日记重生之青樱回来后整顿后宫星穹铁道:仗着师父华为所欲为!兵王令武龙青春烙印

    “明日我们便上朝献策。”王陆道。

    “如此急?”公孙鞅看着书写到一半的竹简,“再过两日,等新策全部整理妥当再面见秦王也可。”

    王陆摇头:“我瞧新策已经完成大半,余下不过是一些细枝末节而已。”

    “况且秦王必有自己的主见,与其冲突修改,不如一块讨论。”

    “王兄说的是。”

    王陆指着一堆竹简道:“公孙兄今日列个总纲,明日一块上朝。”

    之后便不打扰公孙鞅,王陆起身去嬴政府上,简单说了下献策的事,他欣然答应。

    虽有追问下去,但王陆不答,只说明日上朝便可知道。

    ……

    ……

    一月二十五。

    王陆乘坐着嬴政的马车停在公孙鞅家门前,将一箱书简搬上,而公孙鞅手中拿着的是浓缩后的新策总纲。

    “公孙兄,能否让我看看?”

    “自然可以。”

    王陆有心阻止,却苦于没有借口。

    稍许后,嬴政又打开书箱,取出新策的第一卷翻阅。

    “这新策……彩!”

    “尤其这分田于民,大大激励了百姓耕种的热情。为自己而种,总要比为他人种地更用心,还有……”

    嬴政对公孙鞅的政策赞不绝口,王陆则在一旁微微松口气。至少他不讨厌,没有立刻取消献策的打算。

    “只是……”嬴政突然停下夸奖,犹豫道,“这新策想变成新政必然阻力不小。”

    王陆心又提起来,生怕嬴政考虑之后觉得弊大于利,调转马车不去上朝了。

    “政公子,强国就必然困难重重。若政公子作为主推人都犹豫不决,这新策就更难落实。”

    嬴政神情一肃:“于秦国有益的,自然该大加推崇。”

    “我以后不会了。”

    “如此便好。”

    ……

    和平常一般无二的上朝。

    公孙鞅要献策的消息在他们等候时,已经传遍文武百官。

    而听着众官员窃窃私语,公孙鞅道:“我觉得今日上朝献策莽撞了些,应该私下面见秦王。”

    “那可不行。”真要私下偷偷摸摸地献策,那些贵族只会怨恨一人,而上朝,嬴政在大庭广众之下支持公孙鞅,那这口锅就得一起抗。

    “公孙兄,集思广益,参与的人越多,这新策就能越完善。”王陆哄道。

    “倒说的也对。”

    秦王到,听身边的公公说公孙鞅等三人在门外候着,就先将他们召了进来。

    “你们三人有新策要献?”秦王道,朝中最近也无大事,先听他们的新策未尝不可。

    公孙鞅毕恭毕敬将总纲呈上,秦王接过。

    殿下所有人都静静候着,等着秦王开口。

    约一盏茶的时间。

    秦王慢慢放下书简,是嬴氏一脉独有的面无表情,让人看不出他的态度。

    “公孙鞅,你拿回去念给大家听听。”

    公孙鞅重新拿回,清了清嗓子,将新策总纲一字一句念出。

    一共二百多点的字。

    惊得堂下一些如芈庐等贵族一脸不满。

    屡次想要开口打断,但又忍了下来。

    王陆看他们这般,就知道自己这把,稳了!

    “以上便是新策总纲所有。”公孙鞅道。

    “臣以为相当不妥!”芈氏下的一个有贵族身份的官道,“废除井田制无异于违背祖宗的决定。”

    “秦国自建国以来,一直沿用此法,从未出过问题。”

    “凭何一才来秦国数月的人,就敢献上这样的新策?”

    “臣以为其心可诛!”

    另一人,是秦国传统贵族“孟西白”中的孟氏,他也道:“臣也以为不妥。公孙鞅年轻气盛,急于立功可以理解。但国策是一国根基,稍稍变动,影响得是秦国上下的百姓。不可不慎重。”

    其他人没表态,反正没有一个人支持新策。

    秦王听完这些,又看向嬴政:“政儿,你觉得新策如何?”

    ——问得好。王陆没想到秦王能与自己这般默契,就该问嬴政,让殿下那些贵族好好看清楚了,嬴政是站在他们对面的。

    “彩!”嬴政就答一字,气势铿锵。

    “臣以为兹事体大,还是容后再议。”仲昂知道自己位卑言轻,可现在这关头,不说不行。再继续下去,政公子的敌人就从成矫一派变成了整个秦国贵族。

    “臣也以为此事牵连秦国百姓福祉,不是一日就能定下的。”左娄也出来帮腔。他都想好等下朝后狠狠骂嬴政一通。

    “这就是诸位的意见?”秦王开口,殿内所有人安静下来。

    “寡人倒是觉得这新策未尝不可。”

    “大王三思!”

    “大王三思……”

    “大王英明!”王陆喊得贼大声,愣是盖住百人之音。分田于民得罪贵族,讨好百姓;但后面还有酷刑得罪百姓。只要秦王推行此条新策,必然一边不讨好。

    说不定,贵族和百姓同时暴起,愣是推翻了秦王室,成立新的“赵钱孙李……”国。

    灭秦,灭秦,又不是说把秦国上上下下杀个鸡犬不留,只要秦国的国号没了,秦国不再叫秦国,按史书的记法,秦国也算灭了。

    仔细想想,公孙鞅这条新策说不定真能助自己一步登天。

    秦王让众人安静下来,随后道:“一月后就是国论。不如这样,将此新策放在国论上让诸子百家来评析,若是不妥,则就此作罢。若是过了,则推行新策为新政。”

    “如何?”

    秦王都这么说了,谁还敢直接反对。

    也就都答应下来。

    “大王,国论由王陆主持,而今他又支持公孙鞅。届时恐怕会有徇私舞弊的可能。”

    “说的不无道理,”秦王道,“既然这样,那就提前定下规矩,国论之上,王陆可主持,却不准亲自下场辩论,也不许借他人之口,如何?”

    “大王英明。”

    而王陆人呆住,新策的第一个目标——拉开嬴政与秦国贵族们之间的关系,已经达到;但这第二目标——激怒秦国贵族和秦国百姓,引发暴动,哪怕不能直接灭国,也至少会使整个秦国元气大伤,国运折损。

    可第二目标的前提是必须新策推行下去,成为新政。

    只有切实地损害贵族与百姓的利益,他们才能团结起来反抗。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65/65224/2744373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65/65224/2744373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