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奖励(2)

推荐阅读:六十年代,开局就要我娶媳妇恶雌娇又软,众兽夫轮流跪求我宠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我不是小混混之三人行欢迎来到枉死城黑欲人生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为了英雄老婆,成为邪恶大反派金丹重生,校花却要悔婚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

    王安石自幼聪明,既有才华,又能实干,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政治家。

    从小就爱学习,过目不忘,跟随父亲游走各地,深刻体会基层实际生活,也奠定了新法的基础。

    但是,这也造就了王安石嫉恶如仇、固执己见、恃才傲物等品性。

    王安石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

    一开始在地方任职,颇有政绩,得到上上下下的一致好评。

    在变法之前甚至被别人称为当世圣人。

    而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

    宋仁宗宝元初年,年仅二十岁的司马光考中进士甲科,可谓功名早成。

    然而,他却不以此自满自傲,而是提出了自己的志向。

    贤者居世,会当履义蹈仁,以德自显,区区外名何足传邪。

    这一席话反映出青年司马光不图虚名,立志以仁德建功立业,成圣称贤。

    此后,他也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

    这也让司马光与王安石所站在的立场是截然不同的。

    司马光比王安石大2岁,同样都是21岁左右中进士,同样的满腹经纶、治政有方。

    在王安石成为宰相前,司马光和王安石的关系是非常要好的。

    两人常与欧阳修、包拯等人一起谈天论地,指点江山。

    而在变法之后,两人虽然是政敌,互相打压,但是,从两人的私德来讲,却是光明正大的。

    关于变法之争,他们没有个人的恩恩怨怨和私利,而有为国为民的耿耿忠心和君子之争。

    司马光说:光与介甫,趣向虽殊,大归则同。

    王安石也说: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在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曾有人劝司马光说王安石坏话。

    面对此情此景,司马光却一口回绝了他们,说道:王安石没有任何私利,为什么要这样做?

    君子和而不同,这样才能形容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关系。

    想到这里,司马光对于王安石的奖励更加期待了起来。

    ……

    就在这时,画面之中已经转换到了王安石的面前。

    画面之中,王安石与夫人相对而坐,微微昂首,等待着自己的奖励到来。

    同样的金光突然出现在王安石和他夫人的面前,声音同样从空中传来。

    “十大名相盘点,第七名王安石。”

    “文坛领袖,变法名臣。”

    “奖励寿命五十年,人物光环:令行禁止。”

    “人物光环:令行禁止属于光环效果,当王安石正在做对国家有利之事时,他所下达的法令将会被完美执行,其他人无法破坏。”

    “寿命奖励当即生效,人物光环:令行禁止当即生效。”

    等到声音结束之后,王安石面前的光球微微闪烁,直接没入了他的体内。

    在众人的面前,王安石的容貌跟前面获得奖励的人一样,变成了一位气质坚毅的中年人。

    而他的身上同样金光一闪,仿佛有一圈光晕围绕在他的身上,之后慢慢消失。

    感受到这个时候自己的身体已经变得年轻,王安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旁边王安石的夫人也是面带笑容,微微颤抖的双手也体现了她的激动。

    特别是在第二项奖励出来之后,王安石就更加无法压抑自己的激动之情。

    他觉得自己的理想又有了希望。

    他刚才本来就打算余生的日子里在为大宋拼搏一次。

    现在有了诸天视频,他的理想实现的几率高了许多。

    深吸了一口气,王安石逐渐平复好了自己的激动。

    他一只手握住自己的夫人的手,另一只手轻轻的在夫人的手背上拍着。

    等到夫人也平复好自己的心情,他才想起自己好像还有什么事没做。

    王安石与夫人对视一眼,随后双双向天空深深的鞠了一躬。

    在鞠躬的同时,王安石也回忆起了自己的一生。

    。。。。。。

    王家最开始也是书香门第,年少时候的他就已经才名远播。

    在成长的岁月里,他跟随父亲宦游各地,在江西、四川、广东、江苏、河南都留下了足迹。

    那也是他形成自身观念的的一段时间。

    他开始广泛接触全国各地各阶层的人民。

    他们身上的坚强、善良、隐忍和困苦都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同时王安石也从这些人身上了解到了大宋底层的弊端。

    少年时期的万卷书和万里路是王安石一生中极为重要的精神财富。

    他犹如刚破土的竹笋般贪婪地吸收着来自圣贤所着诗书中流传千古的至理,又灌溉以山野田园之间独有的民间智慧。

    而在王安石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王益扮演着最为重要的启蒙老师角色。

    他不但教育王安石识文断字,也向王安石灌输为人、为官之道。

    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

    至此之后,王安石就有了自己追求的人生境界。

    求学,当立追圣贤,为官,敢当天下事。

    但他少年的幸福时光却并没有那么长,父亲王益卒于江宁府通判任上。

    那一年王益四十六岁,而王安石正好十八岁。

    整个家族一下子陷入内外数十口,无田园以托一日之命的落魄局面。

    守孝之后,二十一岁的王安石参加了科举考试。

    之后便是做官,跟他的父亲一样,四处做官。

    直到四十八岁,王安石开始了他的变法之旅。

    如今,他五十六岁,长子病逝,他也辞职在家。

    而变法还没有进行完全。

    这一番回忆,更加坚定了王安石的决心。

    等到鞠躬完成,王安石的眼神里已经充满了锐利的光芒。

    另一个北宋世界。

    雄心大志的宋神宗赵顼由于对西夏战事的惨败,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病情恶化。

    大臣们乱成一团,王珪等人开始劝赵顼早日立储。

    赵顼在那时已经有不祥的预感,无奈地点头同意了。

    不久前,神宗六子赵佣,改名为煦,被立为太子,国家大事由皇太后暂为处理。

    赵顼一生都在追寻自己的理想,他希望重建强盛的国家,再造汉唐盛世。

    当这些梦想破灭之时,赵顼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赵顼此时正躺在床上,观看着王安石的视频。

    看着看着,赵顼就陷入了回忆,他想起了自己刚刚登上皇位的时候。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54/54967/2300869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54/54967/2300869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