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叫门天子

推荐阅读:社恐我装的,凶手我追的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全民船娘:我的船娘全是BUG级!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和前女友分手后!天降京都大小姐剑道仙宗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太虚剑主!和离后,矜贵夫君跪求我原谅

    朱元璋罕见的暴怒了!

    “天子叫国门,那可是边防重镇啊,岂能为了一己私利而大开城门!

    “为了自己安危致天下百姓于不顾!致大明江山于不顾!

    “朱祁镇该死!

    “堂堂大明天子,被俘不学习崇祯以身殉国也就罢了,居然为了自己的性命叫边关守将开城门!朕的大明,朕的后世子孙,怎么会有这般胆小之人!

    ……

    朱棣大喝一声:“好!就不应该开城门,打仗从来都不是儿戏!

    “身为大明天子,身穿黄袍,居然为了外族而扣响自家城门,这朱祁镇脑子被猪吃了吗?

    赢政,李世民,刘彻,刘邦所有皇帝均难以置信看着他。

    为了一己私利扣响城门,天子威严何在?!

    这朱祁镇同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尽是华夏败类!

    宋徽宗宋钦宗好歹是被动而亡,朱祁镇则是……

    “宋朝靖康之耻,明朝天子叫门。”

    “这是华夏历史上的两大耻辱时刻,堂堂天子,居然会为了自己性命,致大明江山于不顾,不过绝今,贯古是肯定的!”

    朱元璋长叹一声:“还不如给朕来一个杨广胡亥之类的暴君,说不定朕还不会这么生气!

    “天子叩国门啊!!朱棣心中很是不平静。

    不称臣,不纳贡,不割地,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是他在位时定下的,后世子孙莫非只是以为说说不成?!

    视频中,镜头转动。恢宏壮丽的朝堂之上。

    群臣在位,皇位无人,皇位旁孙太后临朝主政。

    朝堂下,此时已经是兵部尚书的于迁高声叫道:“瓦刺以陛下威胁,索取万般好处和京师城,此事绝迹不可。”

    “臣请令,遵英宗皇帝为太上皇立监国成成王为帝,可挡瓦刺之胁下一到、无数朝臣站了出来臣请令,遵英宗皇帝为太上皇立监国都王为帝!

    良久,孙太后点头:“可!

    接下来,在朱祁钰支持下,兵都尚书于迁总览防御大权,来应对授下来的瓦刺大军。

    命令工部加急打造兵甲武器同时朝南国都紧急调动一批武器。

    命令两京,山东中原的卫所士卒前来京师勤王。

    命令吏部组织百姓将通州的数百万石粮食运到京师。

    命令户部提前发放半年军饷俸禄,以鼓舞士卒士气。

    命令各大将军守好城门,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命令工部组织百姓泥瓦匠前往城楼加固城墙,开通新九门,深挖城壕。

    命令斥候远探,了解瓦刺军动向。

    命令军队前往土木堡收集遗留的武器装备,共获得头盔九千余顶,甲五千余件,火枪一万余杆火铳两万多只,火箭四十多万枚、火炮八百余门,极大缓解了京师的武器紧张情况。

    所有的事情在于迁的命令下有条不紊进行着。

    正如历史所记载的那样。

    每逢劫难,泱泱华夏历史,总有人站出来护卫国家。

    两百年前,是文天祥,而现在,是于迁!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于迁心情是紧张的。

    土木堡一战,大明的损失实在太大了。

    皇帝朱祁镇被俘虏了,这是耻辱,但是这种耻辱是虚的。

    战死的二十万人马,才是实打实的损失!

    朱祁镇北伐时带走了整个朝堂高官。

    六部头头都带去了,数十位朝廷勋贵也带去了。

    二十万大军,三大营大部分精锐也带去了。

    然后,土木堡被瓦刺军包围,水源粮草切断,一战之下,所有东西全没了,二十万大军没了!

    明初精锐三大营:神机营,三千营,五军营被瓦刺全歼,死伤殆尽,数万柄火枪火统被瓦刺俘获。

    这直接导致如今的京师只剩留守的四万军队可用。

    北伐时,朱祁镇仓促起兵,将京师周围所有卫所都抽掉一空,这才堪堪凑齐二十万军马。

    所以现在,哪怕于迁想要调兵勤王,也要从远处的山东中原南都调兵。

    太远了!而瓦刺军近在咫尺!

    好在还有沿海的备倭军,内陆的备操军,江浙乘船而来运送粮食的军队,这些备用军加起来,外加京师自备兵力,从百姓中征募的猛士,也勉强能够抵御敌军。

    不仅仅是大军全灭,北伐时朱祁镇还将朝堂上所有部门六部的头部长官全带去了。

    然后,六个部门尚书死了,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邓栗、翰林院学士张益、通政司左通政龚全安、太常寺少卿黄养政等这些朝堂上的中流砥柱都死了!

    整个大明!最精锐的能臣干将死伤惨重,这对大明,对京师的打击太大了。

    也是因为六部尚书的死,于迁才能从兵部左侍郎升为兵部尚书。

    最重要的是!几十位大明勋贵!十几位能征善战的大将军,也全死在土木堡。

    英国公张辅死了,成国公朱勇死了,泰宁侯陈瀛死了。。。。。。

    正是因为大明勋贵的死,无人能够指挥剩余的军队,于迁这个兵部尚书才会被朱祁钰临时赋予主持防御之事。

    不然,按照大明制度,兵部尚书是不能直接指挥军队的,所以现在初次领兵的于迁很紧张。

    偶尔闲暇时间于迁甚至在想,他们都死了,为什么朱祁镇还活着?

    于迁知道这个想法不对。

    圣贤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于迁还是按耐不住心中的愤怒。

    北伐前,整个朝堂都反对,文官反对,勋贵反对,连军队的士卒都不想打。

    北伐后,整个朝堂都死了,文官死了,勋贵死了,连军队的士卒都死伤殆尽。

    可你还活着!凭什么?!!!

    凭什么你自己一个人的错误要让其他所有人来承担!

    凭什么你一个人的冲动,后果要让整个大明江山社稷来承担?

    他们都死了,你为什么还活着?

    “朕是大明皇帝!所有事情,朕说了算!

    于迁的脑海中又浮现了北伐前朝堂上朱祁镇的话,一句话将所有人的劝告化为乌有。

    是啊,你是大明皇帝,整个大明都是你家的,你家的事情,你说了算。

    可你叩国门的时候可曾想过你是大明皇帝?招降边城守将的时候可曾想过你是大明皇帝?!

    以前你确实是大明皇帝,但从今天开始,你,就不是了!你不配做大明的皇帝!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54/54967/230082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54/54967/2300824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