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四名

推荐阅读:吞噬神王七零:炮灰知青只想吃瓜看戏末世:从红月开始我靠发疯拯救了主角团末世:丧尸爆物资,我的爆率有亿点强!极道器尊穿到十年后,冷戾夫君把我宠懵了替嫁太监三年,哥哥们跪求我原谅穿成炮灰就流放,搬空王府一路浪大明伪君子

    第二天,各个帝王的等待中终于到来了,十大盛世盘点,第四名。

    “历史十大盛世盘点!”

    “制作者,李云!”

    “历史十大盛世第四名,开皇盛世。”

    “开皇盛世,一个被历史忽略的盛世,一个被遗忘的盛世,王朝时间短,盛世被遗忘,开皇盛世一个朝代的鼎盛时期,下一王朝用了百年时间追赶!”

    “开皇盛世,开创者隋文帝杨坚,结束了华夏南北朝四百年乱世,实现了南北统一,称帝后励精图治,让国家繁荣富强。”

    “政治上,结束了南北朝百年的乱世后,隋文帝改制朝廷体制,几百年的混乱,让国家官制混乱不堪,所以隋文帝制定了一套新的体制。”

    “在中央,设立五省六部,即内侍省、秘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和尚书省。”

    “六部为吏,兵,礼,工,户,刑。”

    “其中内侍省是宦官机构,自不用说,秘书省是管理书籍和历法,此二省用途不大。”

    “最重要的是门下省、内史省和尚书省,三省处理国家大事,三高官官皆称宰相,互相牵制,权力集中于皇帝,加强了中央集权。”

    “开创了科举制度,打破了世家垄断人才选拔的制度,科举制度一直发展了上千年,直到清朝灭亡。”

    “科举制度让很多有才之士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

    “地方上,简化行政机构,废除郡县,改为州县制,所有地方官员均有朝廷任命,吏部选拔与任用,禁止地方官录用幕僚和佐吏,大大节省了国家开支。”

    “吏治方面,罢免了贪污官员多达上百位。”

    “为了吏治清明,让百姓长治久安,隋文帝制作了开皇律。”

    “开皇律废除了一些酷刑,并说明百姓若有冤屈,可以直接上告朝廷,并规定各地死刑判决必须经过朝廷审核决定,这样地方上滥杀无辜的大大减少了。”

    “经济上,采用大索貌阅和输籍法。”

    “大索貌阅,就是说按照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特征进行核对,看看是否谎报,如有不实,保长(十户为一保,相当于村里的大队队长或者小队队长)。”对,没错那时候就有进行体貌特征的检查了。

    通过检查,大量黑户被查了出来,不用说这些黑户都是世家豪强藏起来的,这样大大增加了国家的人口和以后的赋税收入。

    “所谓输籍法,就是给每个家庭或者每个成年男人给他们一百亩田,然后规定每年的正月,上面派人来检查,确定这一户有多少人,按照规定缴纳的赋税定额,这样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最后是轻徭薄赋,减轻百姓的负担。”

    “百姓人口增加,约有人口四千六百多万,后世大唐用了一百年时间才追赶上来。

    “军事上,改革府兵制,采用离间计分化突厥,让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被突厥尊称为圣人可汗。”

    “隋文帝的开皇盛世,让全国安宁,编户大增,仓储丰实,社会空前稳定,史称开皇盛世。”

    ……

    开皇盛世,李云对于开皇盛世,怎么说呢,可以说是成也开皇败也开皇。

    第一就是,隋文帝得天下,太容易了,他接手的北周已经差不多统一了北方,他还是北周的丞相。

    接手北周时,完全是兵不血刃,没有宫廷政变,没有较大的叛乱,完全是很和平的手段,攻打南陈,当时陈后主几乎没什么抵抗,千里长江没有防备,隋军轻而易举的就打到了南陈都城下,几乎没有太大的伤亡就灭了南陈。

    开皇盛世,是继承北周留下的丰厚的基础上开创的,但并不否认隋文帝,他是个优秀的帝王,他还十分怕老婆。

    但是隋文帝个人,他猜忌大臣,皇帝嘛,哪个没有猜忌大臣的,但是一个两个就算了,那可是有很多个啊。

    隋文帝做了个梦,梦中十八个小孩打他,然后惊醒找人解梦,十八子,十八子,加起来就是一个李字,然后隋文帝开始诛杀李姓大臣。

    李渊要不是独孤皇后求情,又是隋文帝侄子,恐怕难逃一死。

    历史上隋文帝杨坚,绝对不会像现在的后世这样,低调的吓人。

    如果去专门研究那段历史,大多数人对隋文帝都不会有太多的了解,毕竟它的后世唐朝的光芒太盛了。

    还有就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明太祖,明成祖这些是最耳熟能详的。

    这些皇帝,在后世普通人眼中,也都比隋文帝更加知名。

    甚至于隋文帝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在后世的名气,也要远比隋文帝来得响亮,毕竟亡国之君,都黑出翔来了。

    根据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纪要记载。

    唐太宗曾经让大臣们评价国隋文帝,好多人都说隋文帝是个工作狂,废寝忘食,算是个好皇帝。

    但唐太宗并不认为隋文帝是一个好皇帝,甚至还瞧不起隋文帝,为什么呢。

    第一,唐太宗时期名臣辈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是让历代人臣的膜拜的人物。

    什么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秦琼等等一些文臣武将。

    再看看隋文帝,虽然有能干的高熲、正直的李德林。

    但是他们都远远不及房谋杜断有存在感,况且文帝身边还围绕着一些扯后腿的小人。

    而且隋朝时期不少能臣,都被隋文帝猜忌至死。

    当然了,仅仅只是这些的话,隋文帝还不至于让李世民这么鄙夷。

    第二,最让李世民看不上隋文帝的事儿,就是在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饿殍遍野,在官仓里满满当当都是粮食的情况下,隋文帝竟然带领百姓逃荒,而不开仓周济难民。

    李世民当然瞧不上隋文帝这个想把粮食留给后代的守财奴,因为在他李世民眼中,爱惜粮食超过爱惜子民的,哪是好皇帝能干出来的事儿?

    隋文帝干得出这种事儿,当然不是好皇帝,李世民还觉得,正是因为隋文帝留下的遗产太过丰厚,才让儿子隋炀帝有了折腾到亡国的本钱。

    ……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54/54967/230080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54/54967/2300804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