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李二的书店

推荐阅读:六十年代,开局就要我娶媳妇恶雌娇又软,众兽夫轮流跪求我宠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我不是小混混之三人行欢迎来到枉死城黑欲人生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为了英雄老婆,成为邪恶大反派金丹重生,校花却要悔婚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

    抱着看热闹的一干人,当翻到后面对方的大量四书五经书籍印本,都是吃惊无比。

    因为最外面的三钱一本,他们可以理解,因为一本书也才一千字而已。

    然而后面的几个书架子,摆放的是着名的四书五经,每一本书的价格也才十五钱啊。

    最主要的每一本书的字体都是一模一样,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可是十五钱真能买到一本诗经吗?

    另价格低廉的让人难以置信,估计笔墨纸砚所消耗的成本都值三四钱了,不算请人抄撰的成本。

    也难怪刚开张,书店立即是被百姓们围得水泄不通。

    “掌柜的,我要买一本诗经。”

    “论语,有没有论语,我买一本回去给我孩子读一读,以后说不准也能出个状元。”

    “哇,那么厚的一本书真的才十五钱。”

    结账后,看到厚厚的一本论语,果真花了十五钱买到了。

    如果是请人抄撰,没有七八十钱没法抄出来。所以寒门子弟们都是借书回家,自己抄撰。

    一些考不上功名的读书人,除了教书以外,很多都是给人写信,或者是抄书过日子,抄书已经发展成一个热门的行业。

    现在看到书店开张,摆出那么多书,他们很好奇究竟是请了多少读书人来抄撰。

    于是,当见识到大唐书店里面书籍后,大唐书店彻底火了,无数人抢着购买店里的书籍。包括千字文,包括四书五经,包括九章算术!

    即便是摸不着头脑的一些书籍,也一本没有给剩下,全被卖光了。

    有甚者,不在乎几十文钱的价格,直接一口气购买几十本,仿佛要搬光藏书阁的书库。

    然而他们发现,书店源源不断从后面搬了出来,存货很是充分,根本不能动摇分毫。

    有好事者在门外数了数大唐书店一共卖出的书籍,一天下来至少卖了几千本,让他们感觉不可思议。

    就算请几百个抄书先生,也不能一天抄十几本。

    几千本书籍的藏量,按照一个抄书先生一天能抄两本来看,除非是请几千个书生来抄书。

    很多的二手贩子,打算购买一大批,等藏书阁没书了,再转手以双倍的价格卖出去,一来一去赚个两倍不是香吗。

    可是第二天,藏书阁继续开业。

    大量的书籍,重新摆在柜台。和昨天一模一样的书籍,甚至是一样的数量。

    本来想看藏书阁笑话的一些二手贩子,笑容顿时凝固在了脸上。

    无论如何,怎么也不敢相信藏书阁会拿出那么多书籍赔本卖给百姓们。

    了解内情的一些世家子弟们,都是脸色发白,将情况汇报给了自己家中。

    短短的几天,卖出了数万本书籍!!

    大唐朱雀街的藏书阁的大名,从门门果实向外传播,短时间内传播到了大江南北。

    寒门士子们的情绪酝酿已久,终于是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很多人长期以来被士族子弟们压在头上的阴霾一扫而空。

    便宜而且藏书丰富的大唐藏书阁,是李二照搬了皇家藏书阁印制出来,藏书量可想而知。

    五层高的塔型藏书阁,现在被改成了藏书阁,塞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

    大量书籍的扩散,士族们也是心生恐慌。很多人派人大量购买书籍,企图是买完藏书阁里面的书籍,让寒门士子无法购买。

    然而他们发现,书籍源源不断搬了出来,如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眼看无法买光,很多士族都是不敢置信。要知道即使是请人抄撰,一天也顶多能抄一本。

    一天供应几千本,岂不是要请几千人来抄书吗。

    而且,书籍上面的字体十分工整,不像是快笔抄写出来,每本书的字体几乎一模一样,似乎是有名的书法家写出来的一般。

    大量的书籍出现,成为了寒门士子的狂欢日。

    他们终于不用跟别人借书,终于能够熟读大量关于其他方面的书籍,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量。

    要不是不能长时间滞留在藏书阁,很多寒门士子估计会不舍得买,而是一整天站在藏书阁观看完才回去,省了一笔费用。

    各地的寒门士子,也如同闻鸡而动,在藏书阁开张的第三日,利用门门果实跨越几千公里,为得是买到自己喜欢的书籍。

    张新,便是其中千里迢迢跑来长安买书的其中一人,省吃俭用的花费了一百钱,买到了好几本自己非常喜欢的书籍。

    他本是江南江陵一代的小地主,家中有十几亩土地,不用给别人种田,所以所以算是小有温饱。

    但双亲为了供他读书,可谓是耗费了家里的积蓄,几乎每餐只能吃一点麦子粥,过得很清苦。

    为了出人头地,他从前年开始,上京考取功名,落榜了三次。

    虽说如此,但没有挫败他的斗志。

    自知自己知识量不够,他多次跟自己朋友们借书来抄,屋内摆放了好几十本他自己亲手抄撰的书籍。

    本来听说长安城里能买到当今世上所知道的任何书籍,张新是不怎么相信。

    作为读书人,哪有人会愿意将自己的书籍拿出来卖啊,除非是山穷水尽。

    然而发现昔日的同僚,拿了几本刚买到的书在他面前炫耀,张新惊呆了。

    他拿出了手上所有的余钱,亲自跑了一趟长安。

    当跨越那一扇门,瞬间从扬州来到长安,第一次体验的张新,感觉惊奇而梦幻。

    以前听闻很多人能够一步来到长安,他不是很信,亲自体验才明白一点也不假,就是要花费十钱的过路费让他有点若肉疼。

    但尽管如此,他也明白门门果实有多方便。

    他不是第一次来长安,三次参加科举的时候,从江陵跑到长安,不仅花费了一个多月的功夫,而且盘缠都花了好几贯。

    而现在仅是花费10钱,即可省去大量的功夫,他当然认为一点也不贵。

    逛着朱雀街,他发现一年不见朱雀街变陌生了。

    商业十分的繁华,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跟去年相比,陌生而熟悉。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52/52160/217132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52/52160/2171325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