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给太子灌茅台 > 第234章 印刷术的正确用法

第234章 印刷术的正确用法

推荐阅读:六十年代,开局就要我娶媳妇恶雌娇又软,众兽夫轮流跪求我宠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我不是小混混之三人行欢迎来到枉死城黑欲人生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为了英雄老婆,成为邪恶大反派金丹重生,校花却要悔婚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几天后,李二直接派人建出了一家大型的印刷坊。

    几百个人的印刷规模,一天可以印刷成千上万本书籍。

    “话说你印制那么多的书出来做什么。”而得知此事的陈玄,感觉不解。

    “呵呵,朕也想效仿国师,在长安建几个大型的学塾。届时,国子监可直接从学塾招到大量的学子。”李二笑着说道。

    “一个学塾也用不了那么多。”

    一天几千本的分量,一个月能有几十万本的规模。

    整个长安城内虽然是有几十万的人口,但孩童也才几万人。

    “有备无患嘛。”

    印刷术的强大功能,让李二见猎心喜,恨不得花上几十万贯,印制出大量的书记出来。

    “可是因为你的缘故长安城的纸价,因为印刷坊的需求,纸张已经炒到了十几钱一斤了。”陈玄说道。

    百姓们本来舍不得买纸,现在价格翻了两倍,民生收到了大量的影响。

    本来陈玄也不知情,但他的印刷坊其实也受到了影响,听人汇报才得知此事。

    大唐的造纸技术,相对于汉朝时期,尽管有了改进,产值不仅高了数倍,而且能制作出书写专用的纸张。

    然而相较于现代的工厂来说,产量仍然是太低了一点。

    纸张的金贵,好多的百姓无福享用。

    印刷术能大大降低书籍的成本,但印制一本书的所有成本,也得十几钱。

    如果换做是人工抄撰,单单支付抄书的读书人,一天都得二十多钱的工钱,所以一本书要比印刷花费好几倍的成本!!

    “没事,朕相信价格慢慢会跌落下来。”李二摆手。

    大唐地大物博,因为需求几万斤的纸张或许能短时间内影响价格,但他相信很快各地的造纸坊会加大产量供上来。

    门门果实,使得长安能够衔接各地,不愁纸张不够用。

    “嗯,随你便。其实印制了书籍多了也无妨。我感觉你可以考虑开一间书店,低价卖出贩卖惠及百姓。”陈玄笑道。

    “国师说的在理。”

    李二双眼一亮,本来书籍印制太多也不是一回事。

    他的用意是想要将书籍分享给百姓们观摩,然而不知道是用什么方法分发出去。

    以书店的方式,即可低价将印刷的书籍大量卖给百姓们。

    百姓们手上的钱不多,要价不能太高。

    本身李二也不是想要靠书来赚钱,让其染上铜臭味。

    所以即使是每本书会亏一点,李二感觉也能接受。

    反正长安城的学塾要筹备一两个月,因此印制的书籍可以先卖给百姓们。

    他会让百姓们明白,读书识字会比以前容易。

    “陈兄所说的书店,是卖书的地方,我其实也是第一次听闻有人拿书出来卖,要是被读书人知道,可能一部分会难以接受。”李承乾道。

    跟很多世家手上拥有大量的藏书不同哪一个不是把书籍视若宝贝,毕竟抄撰一本得花好多钱,所以很多的寒门弟子,经常会互相借书来赏阅。

    皇宫中存储着大量的书籍,藏书繁多,大概一万多本。

    每一本书如果印制十本,将会有十几万本以上,是周朝一直流传至今,皇室所收集到的藏书,是华夏的瑰宝。

    可以说它们是文明的种子,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但是主要以四书五经,九章算术等常用书籍为主。

    书籍能够低价贩卖出去,让寒门子弟能够有机会读多点书,极为有利于科举。

    或许从明年开始,考取功名的寒门子弟数量会有一个大幅度的增长不可。

    李承乾很好奇世家们当得知了印刷术的存在,会有什么反应。

    说到底,世家能硬悍皇室的基本,在于大唐太依赖他们了。

    而一旦百姓们跟世家开始争抢科举,世家的优势是有,但也不是非用他们不可。

    李二将书店设在了朱雀街的一家门店,主要是留给需要对外营业的是印刷术发展而形成的书店。

    前期,李二已经花了五万贯。除了印制了十几万本的书籍,然后是各种原材料和人工的成本。

    在大唐,几万贯可不是小数目。

    李二感觉除了烧钱意外,但它会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让老百姓们读书识字。

    所以,对于让李承乾管理报社方面他个人也是非常同意的。。

    除了后世的电子印刷,活字印刷术已经算是非常完善了。拿到大唐,自然没什么问题。

    初步要印刷的书籍,早已准备妥当。除了是基本用于启蒙的书籍,再加上四书五经!

    因为等几本启蒙读物内容比较简短,只是复印成薄薄的一本只有十几页,所以每本的价格只卖了成本价的三钱,感觉会是最便宜的书籍。

    在大唐可谓是非常的便宜了,要知道没有印刷手段,单靠抄书先生抄一本书至少要花费十几钱。

    所以,在李二筹备完毕后,名为大唐藏书阁终于是正式开张。

    当三钱能买到一本书的口号打响了出去。在人流量非常大的朱雀街,可谓是一石激出千层浪。

    “怎么可能,区区三钱能买到一本书?呵呵了,怕是请人抄撰的钱都不够。”

    “现在纸价很高,五钱怕是本钱都不够。”

    “去看看去,如果三钱真能买到一本书,价格如此低廉,我可要买几本回去。”

    虽然是不信,但很多人也被调动了好奇。其中很多是民众,三钱一本书对于他们而言,简直是如获至宝。他们谁不想自己的子孙后代参加科举,光宗耀祖。

    即使只能认识几个字,对于每个人都是收益终生的。满足了三餐后,接下来百姓们期待的是对于知识的掌控。

    “原来是千字文。”

    原来促销价格三钱一本的书籍,发现薄薄的才二十页,明白了为什么只卖三钱的原因了。

    抱着看热闹的一干人,当翻到后面对方的大量四书五经书籍印本,都是吃惊无比。

    因为最外面的三钱一本,他们可以理解,因为一本书也才一千字而已。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52/52160/217132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52/52160/2171324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