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稷下学宫震动

推荐阅读:中医:一句玩的花,白丝校花直接社死!捐功勋!败家产!掀翻假死夫君棺材板穿成炮灰妹妹,天天生命倒计时天命傀相浪子回头:我能预见未来妻女死祭,渣总在陪白月光孩子庆生刚离婚,老婆就跪求复合造化炉开局被借子,我无敌全靠女神努力!龙族:你好路明霏

    一切都在按照秦川的计划执行,没有丝毫偏差。

    渭阳君的刺杀,更像是小打小闹,并未在秦川的内心深处激荡起任何的波澜。

    当日下午。

    咸阳城的大街小巷便贴满了告示,同时秦王昭告天下,大秦即将实行科举制。

    本该引人注目的国家,在这一刻,更成为天下侧目的对象!

    咸阳街头。

    面对着一面高墙之上的告示,瞬间吸引了很多人,他们议论纷纷,好不热闹。

    “这上面写了什么?”

    “仁兄不识字!?写的多清楚,我大秦开春开始便要实行科举制啦,而后每年一次。”

    “科举制什么意思啊?”

    “按照告示上面的解释,便是天下士人可以来秦国考试,通过了考试,就能入秦廷为官,这便是科举。”

    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惊叹,众人仿佛明白了什么。

    咸阳城的文人见到这告示,疯狂了。

    恨不的奔走相告,一时之间街头巷陌,但凡是有人丁的地方,都在传扬。

    此时,在一家无名酒肆的二楼,秦川正惬意的坐在其中,身边,还有三个年轻小子。

    嬴政坐在秦川正对面,蒙恬蒙毅分别坐在左右两侧。

    桌面上摆满了酒菜,但秦川却只喝茶,于他而言,喝酒不仅伤身,而且误事。

    “师傅可是为天下士人谋福祉啊。”

    嬴政喝了口酒。

    他今日一袭白衣,腰间配着把短剑,格外丰神俊朗,十分潇洒俊逸。

    方才走过街头的时候,甚至不少小娘侧目相望,不忘搔首弄姿,暗送秋波。

    可惜嬴政并不感冒!

    至少在目前这个年龄,他对女人并不感兴趣。

    相比之下,蒙恬蒙毅倒是很识趣,皆穿了褐色的衣服,他们可不想盖过太子的风头。

    “师兄说得对,师傅此举,真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师傅定然会被历史所铭记!”

    秦川喝了口茶,然后便狠狠皱眉,有些诚惶诚恐的说道:

    “三个臭小子不学好,什么时候开始学会拍人马屁啦?哪怕有再大的功绩,只可别人说,不可自己说!”

    秦川要的是明哲保身,或者留下自己这条命。

    举凡不是君王,能干出惊天动地大事的,基本上都不得好死,这似乎已经成了定律。

    三个人相视一笑,蒙恬使坏道:

    “师傅,不关我们兄弟俩的事儿,是师兄先起的头,我们只是附和而已。”

    嬴政作势要打,吓的二人缩头缩脑。

    秦川微微一笑。

    如这样的日子,该珍惜的时候便要珍惜,可以打打闹闹,等政儿做了秦王,在朝堂之上,便不允许这般。

    “最近一段时间训练,都辛苦啦,为师今日请客吃饭,除了犒劳你们,还有个问题想要考考你们。”

    之所以来的人中没有王贲。

    是因为秦川对他们培养的侧重点不同。

    王贲天生骁勇,乃是绝代将才,秦川有意要把他培养成大秦的白起第二。

    而蒙恬蒙毅头脑活络一些,什么事情都可以接触,秦川便要让他们先解读天下。

    秦川逃出了山东六国舆图,画在纸张上,墨迹已经干了,十分便于携带。

    将酒菜推到桌子一角,秦川将舆图展开,然后不疾不徐的说道:

    “推行科举,实际上是在与六国进行一场无形的战争,此战争没有硝烟,却完全不亚于实战。”

    对人才的争夺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将军、好的谋士,可以抵得上几十万雄兵!

    “你们几个来看,我大秦没有太多的精力在列国同时宣传科举,最好能让一国士人皆对科举心驰神往,引他国士人一同前来,尔等说说,为师该从哪一国入手?”

    在兵法上,这叫擒贼先擒王!

    三个人陷入沉思,都在认真的思考着,列国势力犬牙交错,欲要先攻破哪一国,倒真是不好抉择。

    “师傅!”

    率先说话的是蒙恬,他经过反复思忖,将目光对准了赵国:

    “弟子认为,当先瓦解赵国,令我大秦间客入赵国推崇科举,引赵国士人前来,令赵国朝堂之上,只有武将而没有文臣。”

    “为何是赵国?”

    秦川面带笑意,不管徒弟们说的是谁是错,他总要给这些孩子长知识的机会。

    蒙恬继续说道:

    “赵国乃我秦国死敌,赵武灵王之后,赵国铁骑甲天下,而后今岁被我大秦武安君白起灭于长平。”

    “如今秦赵边境,摩擦不断,三天一小战,半月一大战,赵国对我秦国复仇之心,依旧不死。”

    “此为我大秦当下面对最主要的敌人,瓦解赵国,可令列国闻风丧胆。”

    听起来似乎也并无道理

    秦川没急于的发表见解,扭头看了看蒙毅,脸上的表情不知道该如何形容:

    “蒙毅呢?”

    “师傅,弟子与蒙恬看法不同,弟子认为,当先用科举瓦解楚国。”

    楚国!?

    这两兄弟同父同母,见解却大相径庭。

    不等秦川发问,蒙毅已经抢着回答:

    “楚国本为疆域最大之国,鄢郢之战后,楚国国力大为衰弱,但其对我朝堂影响,却依旧十分巨大。”

    蒙毅联想到了刚刚发生的内乱。

    楚国秦国时常联姻,这导致大秦后宫,诸多嫔妃都来自于楚国的王室。

    这才是内乱的根源!

    “师傅,楚有三户,屈、景、昭,除此之外,各姓氏皆不受重视。”

    “早年间我丞相张仪,便是被楚国昭阳刁难,其对外客文人,没有丝毫的尊重。”

    “以科举制瓦解楚国,会让秦楚之间形成反差,让我秦国揽天下之才的大国气象,被列国世人所熟知。”

    蒙恬蒙毅,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都很有道理,也都有理可寻,但是却没说到点子上。

    “政儿呢?”

    秦川对嬴政充满期待,他对嬴政传授的机会最多,教给嬴政的也最多。

    嬴政理应该有自己的见解!

    “弟子认为应是齐国”

    齐国!?

    这个答案是蒙恬和蒙毅没想到的,齐国与大秦并不接壤,所谓远交近攻,齐国似乎并不是好的选择。

    “理由!”

    面对秦川的质问,嬴政显的尤为从容:

    “因为齐国有一座稷下学宫,此乃士人的圣地,只有稷下学宫震动,天下士人才会倒向大秦”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51/51679/2155367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51/51679/2155367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