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都市言情 > 表妹万福 > 第127章 众口合一

第127章 众口合一

推荐阅读:六十年代,开局就要我娶媳妇恶雌娇又软,众兽夫轮流跪求我宠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我不是小混混之三人行欢迎来到枉死城黑欲人生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为了英雄老婆,成为邪恶大反派金丹重生,校花却要悔婚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

    “我高家缺个闺女,小鱼儿就极好!所以老夫要多个孙女了,劳烦大师给定个好日子,此事早定了老夫也好安心!”

    高老国公本就稀罕金玉,加之道归老和尚刚才那番话,他就着急起来。

    像是金玉会被别人抢走一样!

    “老国公有福了!”

    道归老和尚这话显然意有所指,大家又不约而同看向金玉。

    “借大师吉言!”

    高老国公笑的欢喜,道谢自然也真诚。

    就是一旁的永定侯夫妇也忍不住欢喜。

    他们本就喜欢金玉,听道归老和尚这样一说,喜爱之意更胜几分。

    “是桩喜事,满施主命里旺亲,与国公府有亲缘,极好!”

    接着,道归老和尚又如是说道。

    这可是大大的吉言!

    给老国公,和永定侯夫妇喜的不知如何是好!

    从这点可以看出,他们对道归老和尚的话深信不疑。

    他们只是这个朝代的缩影,这里基本上人人信奉神鬼之事,也特别崇敬和尚。

    尤其像道归老和尚这样的得道高僧,他的话简直是一语难求!

    所以,他说的话人们都谦卑受领,并奉若神旨。

    “四日后是个极好的日子,宜结亲安家,且双双两好,国公爷若是着急,便可定为这日行认亲礼。”

    四日后,也就是四月十六日,双月双日,确实不错!

    而且被道归大师这么一说,老国公那是喜的满脸红光,咧着嘴直乐呵。

    “好好好!就定四日后的日子,劳烦大师!”

    “无碍!”

    “大师若是得空儿,认亲那日可否贵临我高府赐福?”

    国公爷捋着胡须邀请道归老和尚。

    若是平日,他没有这个自信敢开口。

    一则是道归名声在外,连见一面都难!

    二则是他曾拒绝过当今的邀请,所以一般人请不动他。

    今日实在是机会难得!

    高老国公见他对金玉另眼相待,才敢开这个口的。

    他这话一出,包括俞川越在内的所有人,都盯着道归大师。

    好奇他是拒绝?

    还是答应?

    “能为满施主赐福是老衲荣幸!”

    这话,是道归大师笑着对金玉说的。

    显然,他答应了老国公的邀请。

    “多谢大师赏脸!”

    激动的高老国公,立马起身感谢道归大师。

    “金玉多谢大师厚爱!”

    见此,金玉也起身屈膝行了一礼。

    “满施主多礼!”

    看向金玉,道归老和尚笑的格外仁慈,那双清明的双眼也满是关爱之色。

    此时的他,一点也不像得道高僧,倒像个疼爱孙女的老祖父。

    一桩喜事有了着落,最开心的莫过于高老国公。

    他老人家端起杯子不停的挨个儿敬酒,除了满爹外,他敬酒最多的是道归老和尚。

    说起喝酒,道归老和尚来者不拒,且面不改色,越喝越精神!

    他喝酒的样子跟喝水没任何区别。

    好像连酒精也不敢在他面前作乱一般!

    难道,这就是得道高僧的好处?

    金玉见了,心里暗想。

    “这可是包子?”

    一轮酒喝下来,到归老和尚拿起包子笑问金玉。

    虽然隔着桌,可金玉正好与他对坐,所以两人说话倒也方便。

    不过金玉有点疑惑。

    他怎么就知道这是包子?

    “正是,大师可尝尝味道如何!”

    金玉说完,道归大师也不客气,就咬了一口包子。

    满嘴的肉香和麦香味儿混合,在加之发面松软香甜的口感,倒是让他眼前一亮,连连点头。

    “极好!”

    道归大师再看向金玉时,眼里都是笑意。

    可他也没问别的。

    比如说包子的做法!

    比如是哪位大厨做的?

    ……

    他不但是一代得道高僧,还是个心明眼亮之人!

    不该说,不该问的他一个字也不提。

    这也是得道高僧修出来的修养!

    修行,修的不光是道行,还有心和眼。

    道归大师身上充分的体现了这点。

    “大师若是喜欢吃,回头我上山教寺里膳食房的师父们做包子,素馅包子味道也很不错的!”

    道归大师不问,金玉却主动提出来。

    这话里信息很多!

    也明明白白告诉道归大师,这包子是她做的。

    更甚者,也间接承认了她与高家,还有凌白合作开食铺的事。

    “老衲替寺里众僧感谢满施主!”

    道归老和尚依旧没和金玉客气,笑着就答应。

    不过看金玉,眼里的关爱神色更胜,人也笑的更加和善。

    “十六过后也没别的事,那我二十那日上山,去寺里教师父们蒸包子。”

    “可,老衲在寺中恭候满施主。”

    道归本就慈眉善目,对谁人都笑脸相迎,可对金玉,不光真心喜爱,还非常有耐心,几乎有求必应。

    或许,这就是他们一老一小的缘分!

    满家这边热热闹闹的为金玉庆生辰,外面也是热闹非凡。

    当然,外面不是指满家门口,而是整个京城。

    难道发生什么大事儿?

    大事算不上,倒是一件新鲜事!

    是什么新鲜大事儿呢?

    当然是新吃食的出现,引起京城百姓的狂热。

    狂热到什么地步呢?

    就这么说!

    用人山人海虽然有点儿夸张,可东西南北四市大铺子都人满为患,且铺子外面挤满了要购买馒头包子的人。

    由于开业的限购策略,一些大户人家差奴仆下人抬着框子来排队购买包子馒头。

    为了吃的,他们甚至让全府下人出动,去排队购买。

    夸张吗?

    不!

    这才哪儿到哪儿!

    有些人家把家里的下人分成四队,让他们分别在四市的铺子里去排队购买。

    这或许真有点儿夸张!

    可也是事实。

    一人限购两个包子馒头,这让大家对新鲜食物报以好奇的同时,也被包子和馒头的口味深深折服。

    于是,准备充分的食材,根本满足不了京城人们对包子馒头狂热的需求。

    所以,午时刚到,四市的铺子就关门谢客!

    因此,刚开业的‘众合食铺’也一炮而红。

    众合,众口合一。

    名号自信又响亮,仅仅几个时辰就响彻京城。

    馒头包子的反响,确实验证了这一点。

    大街小巷都在议论众合食铺,话题自然离不开包子馒头。

    有的说包子好吃!

    有的说馒头香甜!

    你争我论,这便成了京城最火热的话题。

    而且居高不下,日日如此。

    普通人议论议论就罢了!

    可有些人不但念叨,还起了别的心思。

    比如,他们会暗中打听这铺子是谁家开的?

    包子馒头又是为哪位大厨发明的?

    这位大厨能不能为己所用?

    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暗中不少人在猜测打听,原因只有一个。

    就是看着日进金斗的众合食铺眼红!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51/51662/2154788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51/51662/2154788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