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显摆
推荐阅读:快穿:成了绿茶炮灰女配、快穿:恋爱脑是病,得治!、这不是克苏鲁、末世降临:社恐丧尸她只想周游世界、足球:一首梨花香,足坛最强前锋、不知微醺、末世,大佬开着房车四处旅游、异【源】、你在海岛求生,我在海岛建国!、命运编织者:我能看透御兽命运!、
“你觉得呢?”</p>
苏云没有回答李德謇的疑惑,而是问李承乾。</p>
李承乾抬头看了看这座新建起来的城池,然后拍马过去,到了城下,拔出腰间佩剑,在城墙上凿了一下。</p>
一些砂砾和粉末掉落下来。</p>
蔡新仔细看城墙,一块块不规则的石头堆在一起,缝隙处有褐色的填充物。</p>
“不对啊,这石块不规则,这样建造起来的城墙不稳固。”</p>
袁梅也仔细看了,心中有同样的疑问。</p>
“建造城墙很费时间,因为要烧砖,一块一块叠在一起,如果不平整,就会不稳固。”</p>
“或者用条石,打磨成石砖,再一块块垒起来,这样必须开山挖石,更费时间。”</p>
袁梅说的这些是古代建造城墙的基本操作,很费时间,也很费人力,这也是为什么建造城池那么困难的缘故。</p>
程处亮得意地说道:“这就是苏兄的高明之处,他发明了一种东西,可以把这种乱七八糟的石头黏在一起,而且照样稳固。”</p>
李承乾凿下一些粉末,拿在手里捏了捏,说道:“姐夫,你让他们烧制了水泥?”</p>
秦怀道笑道:“还是太子殿下聪明,跟着苏将军读过书就是不一样。”</p>
苏云笑道:“没错,就是水泥,我用水泥把乱石堆在一起,只要基地宽厚,城内侧有坡度,就可以足够牢固。”</p>
不规则的石头虽然有水泥,也不能完全垂直砌墙,会不稳固,所以采取底下宽厚,上面窄一点的修建方式。</p>
当然,外面一侧不能有坡度,要不然敌人可以爬上来。</p>
蔡新猛然想起苏家庄的城墙,说道:“是不是和苏家庄那种一样?”</p>
苏云说道:“不错,就是这种。”</p>
蔡新和袁梅都去过苏家庄,这么一说,马上就明白了。</p>
“难怪呢,如此一来,可以就地取材,五万士兵一起动手,建造起来肯定快。”</p>
袁梅恍然大悟。</p>
城内一个官员,带着僚佐走出来迎接,此人是当地刺史上官虎。</p>
“微臣拜见太子殿下、苏将军。”</p>
“刚才没来得及迎接,微臣有罪。”</p>
程处默几个人知道苏云要来,所以早早去了十里外迎接,刺史上官虎却不知道,所以现在才来迎接。</p>
“刺史辛苦了,我听说你协助各位将军建造城池很积极,我会禀明父皇,为你请功。”</p>
李承乾出言抚慰,给上官虎画个大饼。</p>
上官虎大喜,拜道:“微臣谢太子殿下。”</p>
太子向皇帝请功,肯定会有功劳奖赏。</p>
最重要的是,这可是当朝太子啊,跟他搞好关系,以后的仕途就有指望了,大大的指望。</p>
李承乾走在最前面,苏云随货,一行人进了城内。</p>
城内的房屋都建造起来了,有了这座城池,原本散居的大唐百姓纷纷搬进来。</p>
以前在这了的唐人,会受到吐蕃、吐谷浑和羌人的骚扰。</p>
现在有了城池防卫,不用惧怕外族骚扰。</p>
苏云特意交待,城内多建造一些水泥房子,分给百姓住。</p>
穿越前,苏云一辈子也买不起一套房,现在到了大唐,手握大权,苏云要给没钱的百姓分房子。</p>
“哇,这个哨塔好高啊。”</p>
魏叔玉抬头看到一座十层高的水泥楼,30多米的高度,在古代是很吓人的。</p>
城池高20米,这座楼高30米,比城墙高出10米。</p>
“诶?这座城楼不一样?用的是石条?”</p>
袁梅发现这座哨塔的材料不一样。</p>
李震说道:“不错,因为这座哨塔几乎是笔直的,所以用了石砖,不过主体结构用的是钢筋和水泥,站在哨塔顶上,可以看到城外的情况。”</p>
“我想上去看看。”</p>
蔡新抬头望了望。</p>
“上去看看。”</p>
苏云也想看看周围的地势。</p>
下了马,一群人爬上了10楼,顶端的位置不大,仅能站下十几个人。</p>
到了这样的高度,有种身在云端的感觉。</p>
“我第一次站在这么高的地方。”</p>
蔡新低头看着脚下的房屋,人变得好小。</p>
袁梅远眺西南边,指着远处的雪山说道:“炎炎夏日,那边居然还有雪?”</p>
李承乾马上解释道:“因为地势高,温度低,高山的积雪终年不化。”</p>
袁梅听得一愣一愣,李承乾现在说出来的东西,她感觉很难理解,李承乾越来越像苏云了。</p>
李震指着南边的一处石头房子说道:“半年前,我们的兵马抵达这里时,吐蕃的兵马也陆陆续续抵达。”</p>
“刚开始,他们来的人不多,后来慢慢增兵了。”</p>
魏叔玉眯着眼睛,却什么都看不见,这货近视眼,能看见就怪了。</p>
“太远了,看不清。”</p>
袁梅实力很不错,但也看不了那么远。</p>
苏云从袖子里拿出一根单筒望远镜,拉伸一下,然后看向石头房子。</p>
灰色的石头房子一栋连着一栋,底下是吐蕃的士兵,还有一些牛皮帐篷。</p>
还有一些将领在走来走去,其中一个人看起来很熟悉。</p>
苏云嘴角微微翘起,笑道:“呦,那不是禄大人吗?”</p>
透过望远镜,苏云清晰地看到禄东赞这货站在石头房子前面,远眺这边的城池。</p>
“禄东赞?他也在这里?”</p>
李承乾惊讶道。</p>
魏叔玉没见过望远镜,惊讶道:“苏将军好眼力,这么远也能看见?”</p>
苏云把望远镜递给魏叔玉,笑道:“你也能看见。”</p>
魏叔玉摆弄几下,他学着苏云的样子,眯着一只眼睛远眺,但是</p>
“啊?怎么越看越小?”</p>
魏叔玉脸皱成一团,发现根本看不见什么东西。</p>
李承乾笑道:“魏大人,你拿反了。”</p>
说着,李承乾帮魏叔玉倒过来,然后再看。</p>
果然,魏叔玉能清晰地看到远处的房子和士兵。</p>
“好神奇啊,苏将军居然有如此神奇的”</p>
正当魏叔玉激动的时候,他发现秦怀道和程处默一帮人默默地拿出了自己的望远镜,人手一个,苏云出征前给的。</p>
“魏大人,孤陋寡闻了。”</p>
程处亮狠狠秀了一把,以前总是魏叔玉说他们老程家不读书没文化没见识,这次轮到魏叔玉没见识了。</p>
“哦,你们都有啊。”</p>
魏叔玉有些失望地说道。</p>
李德謇晃了晃手里的望远镜,笑道:“苏将军给的,人手一个,城内的将校都有。”
苏云没有回答李德謇的疑惑,而是问李承乾。</p>
李承乾抬头看了看这座新建起来的城池,然后拍马过去,到了城下,拔出腰间佩剑,在城墙上凿了一下。</p>
一些砂砾和粉末掉落下来。</p>
蔡新仔细看城墙,一块块不规则的石头堆在一起,缝隙处有褐色的填充物。</p>
“不对啊,这石块不规则,这样建造起来的城墙不稳固。”</p>
袁梅也仔细看了,心中有同样的疑问。</p>
“建造城墙很费时间,因为要烧砖,一块一块叠在一起,如果不平整,就会不稳固。”</p>
“或者用条石,打磨成石砖,再一块块垒起来,这样必须开山挖石,更费时间。”</p>
袁梅说的这些是古代建造城墙的基本操作,很费时间,也很费人力,这也是为什么建造城池那么困难的缘故。</p>
程处亮得意地说道:“这就是苏兄的高明之处,他发明了一种东西,可以把这种乱七八糟的石头黏在一起,而且照样稳固。”</p>
李承乾凿下一些粉末,拿在手里捏了捏,说道:“姐夫,你让他们烧制了水泥?”</p>
秦怀道笑道:“还是太子殿下聪明,跟着苏将军读过书就是不一样。”</p>
苏云笑道:“没错,就是水泥,我用水泥把乱石堆在一起,只要基地宽厚,城内侧有坡度,就可以足够牢固。”</p>
不规则的石头虽然有水泥,也不能完全垂直砌墙,会不稳固,所以采取底下宽厚,上面窄一点的修建方式。</p>
当然,外面一侧不能有坡度,要不然敌人可以爬上来。</p>
蔡新猛然想起苏家庄的城墙,说道:“是不是和苏家庄那种一样?”</p>
苏云说道:“不错,就是这种。”</p>
蔡新和袁梅都去过苏家庄,这么一说,马上就明白了。</p>
“难怪呢,如此一来,可以就地取材,五万士兵一起动手,建造起来肯定快。”</p>
袁梅恍然大悟。</p>
城内一个官员,带着僚佐走出来迎接,此人是当地刺史上官虎。</p>
“微臣拜见太子殿下、苏将军。”</p>
“刚才没来得及迎接,微臣有罪。”</p>
程处默几个人知道苏云要来,所以早早去了十里外迎接,刺史上官虎却不知道,所以现在才来迎接。</p>
“刺史辛苦了,我听说你协助各位将军建造城池很积极,我会禀明父皇,为你请功。”</p>
李承乾出言抚慰,给上官虎画个大饼。</p>
上官虎大喜,拜道:“微臣谢太子殿下。”</p>
太子向皇帝请功,肯定会有功劳奖赏。</p>
最重要的是,这可是当朝太子啊,跟他搞好关系,以后的仕途就有指望了,大大的指望。</p>
李承乾走在最前面,苏云随货,一行人进了城内。</p>
城内的房屋都建造起来了,有了这座城池,原本散居的大唐百姓纷纷搬进来。</p>
以前在这了的唐人,会受到吐蕃、吐谷浑和羌人的骚扰。</p>
现在有了城池防卫,不用惧怕外族骚扰。</p>
苏云特意交待,城内多建造一些水泥房子,分给百姓住。</p>
穿越前,苏云一辈子也买不起一套房,现在到了大唐,手握大权,苏云要给没钱的百姓分房子。</p>
“哇,这个哨塔好高啊。”</p>
魏叔玉抬头看到一座十层高的水泥楼,30多米的高度,在古代是很吓人的。</p>
城池高20米,这座楼高30米,比城墙高出10米。</p>
“诶?这座城楼不一样?用的是石条?”</p>
袁梅发现这座哨塔的材料不一样。</p>
李震说道:“不错,因为这座哨塔几乎是笔直的,所以用了石砖,不过主体结构用的是钢筋和水泥,站在哨塔顶上,可以看到城外的情况。”</p>
“我想上去看看。”</p>
蔡新抬头望了望。</p>
“上去看看。”</p>
苏云也想看看周围的地势。</p>
下了马,一群人爬上了10楼,顶端的位置不大,仅能站下十几个人。</p>
到了这样的高度,有种身在云端的感觉。</p>
“我第一次站在这么高的地方。”</p>
蔡新低头看着脚下的房屋,人变得好小。</p>
袁梅远眺西南边,指着远处的雪山说道:“炎炎夏日,那边居然还有雪?”</p>
李承乾马上解释道:“因为地势高,温度低,高山的积雪终年不化。”</p>
袁梅听得一愣一愣,李承乾现在说出来的东西,她感觉很难理解,李承乾越来越像苏云了。</p>
李震指着南边的一处石头房子说道:“半年前,我们的兵马抵达这里时,吐蕃的兵马也陆陆续续抵达。”</p>
“刚开始,他们来的人不多,后来慢慢增兵了。”</p>
魏叔玉眯着眼睛,却什么都看不见,这货近视眼,能看见就怪了。</p>
“太远了,看不清。”</p>
袁梅实力很不错,但也看不了那么远。</p>
苏云从袖子里拿出一根单筒望远镜,拉伸一下,然后看向石头房子。</p>
灰色的石头房子一栋连着一栋,底下是吐蕃的士兵,还有一些牛皮帐篷。</p>
还有一些将领在走来走去,其中一个人看起来很熟悉。</p>
苏云嘴角微微翘起,笑道:“呦,那不是禄大人吗?”</p>
透过望远镜,苏云清晰地看到禄东赞这货站在石头房子前面,远眺这边的城池。</p>
“禄东赞?他也在这里?”</p>
李承乾惊讶道。</p>
魏叔玉没见过望远镜,惊讶道:“苏将军好眼力,这么远也能看见?”</p>
苏云把望远镜递给魏叔玉,笑道:“你也能看见。”</p>
魏叔玉摆弄几下,他学着苏云的样子,眯着一只眼睛远眺,但是</p>
“啊?怎么越看越小?”</p>
魏叔玉脸皱成一团,发现根本看不见什么东西。</p>
李承乾笑道:“魏大人,你拿反了。”</p>
说着,李承乾帮魏叔玉倒过来,然后再看。</p>
果然,魏叔玉能清晰地看到远处的房子和士兵。</p>
“好神奇啊,苏将军居然有如此神奇的”</p>
正当魏叔玉激动的时候,他发现秦怀道和程处默一帮人默默地拿出了自己的望远镜,人手一个,苏云出征前给的。</p>
“魏大人,孤陋寡闻了。”</p>
程处亮狠狠秀了一把,以前总是魏叔玉说他们老程家不读书没文化没见识,这次轮到魏叔玉没见识了。</p>
“哦,你们都有啊。”</p>
魏叔玉有些失望地说道。</p>
李德謇晃了晃手里的望远镜,笑道:“苏将军给的,人手一个,城内的将校都有。”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51/51159/213686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51/51159/2136868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