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科举取士

推荐阅读:神豪系统:从选择开始年代:从四合院开始制霸之路与主角相爱相杀的那些事咒回:脑花弃子,百年后苏醒无敌断绝关系后,马甲大佬杀疯了穿越斗罗:我激活合成系统月计星铁,独属于安吉拉的新生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百倍消费返现系统海贼之成为究极生命体的科学家

    李世民对苏云拟定的科举制度十分满意,这样既可以选取寒门中的有才之士进入仕途,又可以把所有官员变成自己的学生,真是绝妙的计策。</p>

    “解试由各州进行,然后是省试,由各道进行,此事又吏部主办,最后是殿试。</p>

    殿试则于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及定出名次。考试完毕,再由吏部在长安城培训三个月,最后外放做官。”</p>

    苏云仔细说了科举的流程,李世民十分赞同。</p>

    长孙皇后赞叹道:“女婿啊,岳母我真想知道,这么好的主意你是怎么想出来的?”</p>

    房玄龄点头道:“我也想知道,这么巧妙的计策,姑爷居然能想出来,而且还设计好了,真是天才啊。”</p>

    九品中正制度的弊端大家都知道,但没有人提出一个完整的取代方案。</p>

    就算隋炀帝杨广推出了科举制度,但那个科举制度实际上也不是考生完全自己报名考试,还要地方官,或者地方大族推荐。</p>

    苏云这个方案完全取代了世家大族的推荐作用,让考生有了自主权,考生和皇帝直接联系,媒介就是科举考试。</p>

    “姑爷,你到时候也会参加科举?”</p>

    杜如晦意味深长地问道。</p>

    苏云点头说道:“我当然要参加科举了,我跟岳母大人说过,我有凌云之志,也有治国之才,我不参加科举,那是朝廷的重大损失。”</p>

    李世民鄙夷道:“你搞钱的技术一流。”</p>

    苏云笑道:“那岳父大人的意思是,我这辈子赚钱就算了,不用入朝为官?”</p>

    长孙皇后立即说道:“女婿误会了,你一定要参加科举,你这样的人才不做官,李二会怪罪的。”</p>

    “那李二天天想着你入朝为官呢,都想疯了。”</p>

    李世民嘴角抽了抽,感觉这个老婆太偏心了。</p>

    杜如晦说道:“这科举制度是姑爷定的,考试内容也是姑爷定的,那姑爷去考试,魁首肯定是姑爷啊,那还考什么?”</p>

    李世民也发现了不对,说道:“没错,所有的东西都是你小子定的,你去考试,那不是作弊吗?”</p>

    苏云笑道:“老杜,那你想出一套制度来,考试的内容也由你来定,如何?”</p>

    杜如晦语塞,他没有这个本事。</p>

    长乐公主说道:“老杜,苏哥哥有这个实力,为什么不能考?再说了,如果论真才实学,苏哥哥可以不用考试,直接入朝为官。”</p>

    这话不假,就凭苏云的能耐,科举考试不过是走形式罢了。</p>

    就算苏云不参加考试,入朝做官也绰绰有余。</p>

    李世民捏了捏长乐公主的脸蛋,说道:“胳膊肘往外拐,就知道你的苏哥哥。”</p>

    科举制度内容都定了,李世民也下了狠心要推行下去。</p>

    九品中正制度的弊端太大,世家大族的势力也太强,必须想办法解决。</p>

    想想以后所有官吏都是自己的学生,李世民就忍不住激动起来。</p>

    </p>

    太极殿。</p>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周公公让太监们给各位大臣分发册子,上面写着:科举取士。</p>

    众人都拿到了册子,认真地看了起来。</p>

    程咬金打开册子,看了半天,还是转头问柴绍:“驸马爷,这写的什么呀?”</p>

    柴绍说道:“皇上说要取消九品中正制度,实行科举取士,科举的流程和办法就是这里说的。”</p>

    其他大臣看完后,开始嗡嗡的议论。</p>

    基本和上次一样,赞成的大臣说很好,不赞成说这是擅改祖制。</p>

    “各位爱卿,这是朕与朝中大臣日夜商议后拿出来的替代方案,这个科举制度可以有效地选拔有才之士进入朝堂为官。”</p>

    “至于流程和考试内容,就在这里,你们仔细看看。”</p>

    韦秀走出来,反对道:“皇上,这是科举取士啊,隋炀帝杨广曾经推行过,后来导致隋朝灭亡,这是亡国之策。”</p>

    崔成器也反对,说道:“皇上,万万不可以施行科举,这是亡国之策。”</p>

    其他世家大族的大臣纷纷反对。</p>

    李世民静静地看着他们说完,然后开口道:“朕意已决,科举制度就这样施行,今年是第一年,准备一年,明年开春举行州试,夏季各道考试,秋季殿试,无须再议!”</p>

    说完,李世民起身就走了。</p>

    韦秀和崔成器很愤怒,但是除了愤怒之外,他们也没办法。</p>

    世家大族今非昔比,他们反对也没用。</p>

    “这怎么办?以后官吏的任用不经过我们家族推荐了。”</p>

    “没办法,我们现在反对也是无用,不如让我们的族人也按照这个准备。”</p>

    “可是我们那些族人不学无术,这么短的时间,如何准备?”</p>

    世家大族急了,魏征却很高兴,认为这是一个高明的决策,实在是太高明了,高明得不像是李世民的决策。</p>

    魏征暗戳戳地把房玄龄拉到一旁,问道:“中书令,你老实说,这科举取士真是皇上制定的?”</p>

    房玄龄吃了一惊,马上说道:“当然是皇上制定的,皇上英明神武,能想出这样的计策不是很正常吗?”</p>

    魏征诡异地一笑,说道:“哦,是啊,好正常啊。”</p>

    房玄龄转身就走,不理会魏征的纠缠。</p>

    </p>

    长安城。</p>

    报纸马上刊登了李世民决定推行科举取士的国策,报纸上还详细地刊登了如何科举取士,考试的内容。</p>

    一时间,长安城和洛阳城的文人士子欢呼雀跃,纷纷赞叹李世民是圣明君主。</p>

    “我朝不以门第,而以真才实学,这给我们打通了翻身的通道啊。”</p>

    “我还以为这辈子只能依附于豪门,没想到有这样的机会。”</p>

    “皇上圣明。”</p>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大唐,所有读书人都知道自己有了新的出人头地途径,都很高兴。</p>

    </p>

    李世民坐在两仪殿,手里拿着奏折,房玄龄在旁边说道:“皇上,这是长安的士子给您的歌功颂德书,这是洛阳的,这是益州的,这是荆州的,这是扬州的”</p>

    桌上摆着好几本读书人写给李世民的肉麻赞美诗文,都说他施行科举制度是英明圣武的决策。</p>

    李世民翻着歌功颂德书,心中十分爽快。</p>

    “苏云这小子的计策真好,科举制度还没有施行呢,天下文人已经归心于朕。”</p>

    “好啊,如果科举制度顺利施行了,那天下的文人和官吏都会依附于朕,而不是世家豪门。”</p>

    “从此以后,豪门望族将日渐没落,天下再无可以抗衡皇权的势力了。”</p>

    房玄龄笑道:“驸马爷这次科举应该可以拿到第一名。”</p>

    李世民嘿嘿奸笑:“朕不能让他得到第一名,朕要好好收拾他一番。”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51/51159/2136857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51/51159/2136857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