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我大唐又得重宝啊!
推荐阅读:宇宙的终极意义、都市阴阳圣医、灾后第六年,我靠发豆芽攒下农场、春衫寒、修真界甩锅第一、参加高考,开局公布可控核聚变研、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人在截教写日记,通天被玩坏了、这个杀手我不当了、以庶换嫡?重生嫡女艳冠满京都、
七八十个时辰都未必弄完的事,就算是两个人同时抄写,那也得三四十个时辰,要知道一天也就十二个时辰而已,这得不吃不喝不睡整整三四天!</p>
立即就有人想到这样高效出书的好处。</p>
他们已经隐隐约约体会到这个好消息之妙。</p>
也有人联想到,之前那发给长安城读书人群体的两本书。</p>
于是有大臣问道:</p>
“陛下,天底下真的有如此神奇之法?”</p>
“莫非前段时间的《莺莺传》和《卢照邻诗集》,也是用此法制作而成的吗?”</p>
李世民含笑道:</p>
“不错,正是如此。”</p>
当李世民亲自确证之后,众臣再度一阵哗然!</p>
许多文臣都收到了《莺莺传》和《卢照邻诗集》,他们还稀奇这俩人怎么弄出来那么书,可以广为赠送,要是抄写的话他们得花多少钱啊!</p>
原来是这么回事。</p>
就是元稹和卢照邻这两个人,用了这最新技术。</p>
想到这两人的名气,许多人的心思立即火热了起来。</p>
有大臣问道:</p>
“陛下,不知道这印刷出书的成本如何?是否比抄写省钱许多?”</p>
李世民笑道:</p>
“这是自然,否则怎么又有资格叫好消息?这印刷术出书,现在出一百本的成本,有不一定比以前出一本的时候高!”</p>
此言一出,众臣中轰然都炸了!</p>
天底下居然还有如此简便的制书之法?</p>
要知道,元稹和卢照邻这两个人,原本名气很小,也就是很小范围内有人知道罢了。</p>
而且两人还受到了世家的打压,就是原本有名气的人,被世家打压了之恐怕也得变得无人问。</p>
可是这两个人发了几千本书,一下子就把两个人的名气炒起来。</p>
现在元稹和卢照邻真的是长安最炙手可热的大诗人大作家。</p>
谁不高看他们两眼?</p>
就是在朝上的文臣,很多人都非常欣赏这二人的才华,想和这二人结交。</p>
而他们能够打破世家封锁,让自己的名气暴涨的关键,就在于他们能够快速拿出几千本书出来!</p>
现在这技术居然就在陛下的手中。</p>
而且陛下颁发这印刷术的成品,即那本大唐律法,一看就知道,陛下是要推广这个技术。</p>
这岂不是说,他们这些人也有机会将自己的着作广为发放,在读书人当中流传!</p>
光是想到这里,许多文臣心里面就已经兴奋起来!</p>
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等人,他们的见识更深一层。</p>
得知这个消息后,他们激动的手指都在颤抖。</p>
“陛下,恭贺我大唐又得重宝啊!”</p>
长孙无忌这些人马上就得知了这印刷术的关键。</p>
如果这印刷术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制书,让出书更加方便之后,那么每个人都可以自己编书,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更多人。</p>
否则的话,以原有的那种抄写效率,想要教会更多人实在太难了!</p>
更别说口授那种方式,可以说是效率极其低下。</p>
更重要的是。</p>
这印刷术还可以一定程度上打破现在的教育垄断,让教育不再局限于世家当中,更多寒门子弟都可以崛起,这将大大有利于削弱世家,增强皇权!</p>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等人大臣干脆就跪了下来。</p>
“陛下洪福!让大唐拥有此宝物!”</p>
见大唐众臣都在祝贺,李世民也是哈哈大笑,十分开心。</p>
他今天就是有点显摆的意思。</p>
搞个印刷术,震惊震惊他们。</p>
之前都是李世民他自己被李昊震惊。</p>
现在见部下大臣们震惊,李世民感到非常畅快。</p>
李昊这技术还真好用。</p>
当然,李世民最后也没忘提李昊的名字。</p>
毕竟这技术还是李昊发明的。</p>
众臣得知是李昊搞出来的技术,对李昊也是更加敬畏。</p>
李昊搞出来这么多神乎其神的技术,在众臣的眼中,不免都有一些神化的光环。</p>
李世民和众臣商讨了一下。</p>
应该如何推广这造纸术和印刷术。</p>
众臣给出了不少意见,许多大臣自告奋勇,要负责推广。</p>
当然,李世民知道,这些大臣是想借这个机会,推广自己的诗集,他们也想过把大诗人的瘾。</p>
李世民还准备和郑丽婉合作。</p>
这项技术本就要推广于整个大唐,商家在其中将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p>
足足商量了一个早朝。</p>
这才算把推广之事基本确定下来。</p>
整个朝上都是喜气洋洋,每个文臣都能从中分到一杯羹。</p>
便是武将们,也都觉得这是大好事,值得开心。</p>
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是兴高采烈。</p>
谁没有个立言的想法?</p>
想让自己的话传遍整个大唐乃至千秋万世,实在太难了。</p>
但现在有了这印刷术,似乎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p>
因而就算是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是脸上抑制不住喜色。</p>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见房玄龄和杜如晦身为宰相,为了能出书的事兴高采烈,心中却有一些不喜。</p>
这两名宰相未免有些失态。</p>
身为宰相,应该更多的从国家方面考虑,而不是只考虑到自己的名气,更别说等印刷术普及之后,再想复刻元稹和卢照邻那样的情形就难了,毕竟谁都可以出书,那你的书也就不值钱。</p>
但李世民不方便提醒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两名宰相。</p>
也不适合日后专门提醒这二人。</p>
此事倒是难以解决。</p>
李世民摇摇头,也不再想此事。</p>
先随这二人去。</p>
然后就退了早朝。</p>
回宫里的路上,李世民寻思着,自己应该多去找找李昊。</p>
去李昊府的收益实在是太大。</p>
李昊随便拿出来一项技术,都足以改变整个大唐!</p>
而且李昊那里享受非常舒适。</p>
好酒好菜都有,可比御膳房强多了。</p>
想到这里,李世民就备了马,去找李昊喝酒。</p>
……</p>
李昊府。</p>
李昊正弄了几个烤红薯,和李冠英围着火炉边烤火边吃。</p>
李冠英不知道这红薯是何物,但是吃起来实在太甜,而且入口即化,实在是天下美味。</p>
这时下人通报,陛下来了。</p>
李昊不晓得李世民来干嘛,见李世民大步走进来,于是招呼李世民一起过来。</p>
李世民见李昊如此悠闲,不禁羡慕说道:</p>
“李昊小友,还是你轻松自在啊,哪像是朕,天天忙个不停,不知道有多少事等着朕决策,一件事做错了可能都会殃及无数百姓。”</p>
说着已经到李昊旁边坐下。</p>
此时是冬末早春时节,天气尚还寒冷,有一个火炉烤着,那滋味别提多舒服了。
立即就有人想到这样高效出书的好处。</p>
他们已经隐隐约约体会到这个好消息之妙。</p>
也有人联想到,之前那发给长安城读书人群体的两本书。</p>
于是有大臣问道:</p>
“陛下,天底下真的有如此神奇之法?”</p>
“莫非前段时间的《莺莺传》和《卢照邻诗集》,也是用此法制作而成的吗?”</p>
李世民含笑道:</p>
“不错,正是如此。”</p>
当李世民亲自确证之后,众臣再度一阵哗然!</p>
许多文臣都收到了《莺莺传》和《卢照邻诗集》,他们还稀奇这俩人怎么弄出来那么书,可以广为赠送,要是抄写的话他们得花多少钱啊!</p>
原来是这么回事。</p>
就是元稹和卢照邻这两个人,用了这最新技术。</p>
想到这两人的名气,许多人的心思立即火热了起来。</p>
有大臣问道:</p>
“陛下,不知道这印刷出书的成本如何?是否比抄写省钱许多?”</p>
李世民笑道:</p>
“这是自然,否则怎么又有资格叫好消息?这印刷术出书,现在出一百本的成本,有不一定比以前出一本的时候高!”</p>
此言一出,众臣中轰然都炸了!</p>
天底下居然还有如此简便的制书之法?</p>
要知道,元稹和卢照邻这两个人,原本名气很小,也就是很小范围内有人知道罢了。</p>
而且两人还受到了世家的打压,就是原本有名气的人,被世家打压了之恐怕也得变得无人问。</p>
可是这两个人发了几千本书,一下子就把两个人的名气炒起来。</p>
现在元稹和卢照邻真的是长安最炙手可热的大诗人大作家。</p>
谁不高看他们两眼?</p>
就是在朝上的文臣,很多人都非常欣赏这二人的才华,想和这二人结交。</p>
而他们能够打破世家封锁,让自己的名气暴涨的关键,就在于他们能够快速拿出几千本书出来!</p>
现在这技术居然就在陛下的手中。</p>
而且陛下颁发这印刷术的成品,即那本大唐律法,一看就知道,陛下是要推广这个技术。</p>
这岂不是说,他们这些人也有机会将自己的着作广为发放,在读书人当中流传!</p>
光是想到这里,许多文臣心里面就已经兴奋起来!</p>
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等人,他们的见识更深一层。</p>
得知这个消息后,他们激动的手指都在颤抖。</p>
“陛下,恭贺我大唐又得重宝啊!”</p>
长孙无忌这些人马上就得知了这印刷术的关键。</p>
如果这印刷术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制书,让出书更加方便之后,那么每个人都可以自己编书,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更多人。</p>
否则的话,以原有的那种抄写效率,想要教会更多人实在太难了!</p>
更别说口授那种方式,可以说是效率极其低下。</p>
更重要的是。</p>
这印刷术还可以一定程度上打破现在的教育垄断,让教育不再局限于世家当中,更多寒门子弟都可以崛起,这将大大有利于削弱世家,增强皇权!</p>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等人大臣干脆就跪了下来。</p>
“陛下洪福!让大唐拥有此宝物!”</p>
见大唐众臣都在祝贺,李世民也是哈哈大笑,十分开心。</p>
他今天就是有点显摆的意思。</p>
搞个印刷术,震惊震惊他们。</p>
之前都是李世民他自己被李昊震惊。</p>
现在见部下大臣们震惊,李世民感到非常畅快。</p>
李昊这技术还真好用。</p>
当然,李世民最后也没忘提李昊的名字。</p>
毕竟这技术还是李昊发明的。</p>
众臣得知是李昊搞出来的技术,对李昊也是更加敬畏。</p>
李昊搞出来这么多神乎其神的技术,在众臣的眼中,不免都有一些神化的光环。</p>
李世民和众臣商讨了一下。</p>
应该如何推广这造纸术和印刷术。</p>
众臣给出了不少意见,许多大臣自告奋勇,要负责推广。</p>
当然,李世民知道,这些大臣是想借这个机会,推广自己的诗集,他们也想过把大诗人的瘾。</p>
李世民还准备和郑丽婉合作。</p>
这项技术本就要推广于整个大唐,商家在其中将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p>
足足商量了一个早朝。</p>
这才算把推广之事基本确定下来。</p>
整个朝上都是喜气洋洋,每个文臣都能从中分到一杯羹。</p>
便是武将们,也都觉得这是大好事,值得开心。</p>
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是兴高采烈。</p>
谁没有个立言的想法?</p>
想让自己的话传遍整个大唐乃至千秋万世,实在太难了。</p>
但现在有了这印刷术,似乎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p>
因而就算是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是脸上抑制不住喜色。</p>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见房玄龄和杜如晦身为宰相,为了能出书的事兴高采烈,心中却有一些不喜。</p>
这两名宰相未免有些失态。</p>
身为宰相,应该更多的从国家方面考虑,而不是只考虑到自己的名气,更别说等印刷术普及之后,再想复刻元稹和卢照邻那样的情形就难了,毕竟谁都可以出书,那你的书也就不值钱。</p>
但李世民不方便提醒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两名宰相。</p>
也不适合日后专门提醒这二人。</p>
此事倒是难以解决。</p>
李世民摇摇头,也不再想此事。</p>
先随这二人去。</p>
然后就退了早朝。</p>
回宫里的路上,李世民寻思着,自己应该多去找找李昊。</p>
去李昊府的收益实在是太大。</p>
李昊随便拿出来一项技术,都足以改变整个大唐!</p>
而且李昊那里享受非常舒适。</p>
好酒好菜都有,可比御膳房强多了。</p>
想到这里,李世民就备了马,去找李昊喝酒。</p>
……</p>
李昊府。</p>
李昊正弄了几个烤红薯,和李冠英围着火炉边烤火边吃。</p>
李冠英不知道这红薯是何物,但是吃起来实在太甜,而且入口即化,实在是天下美味。</p>
这时下人通报,陛下来了。</p>
李昊不晓得李世民来干嘛,见李世民大步走进来,于是招呼李世民一起过来。</p>
李世民见李昊如此悠闲,不禁羡慕说道:</p>
“李昊小友,还是你轻松自在啊,哪像是朕,天天忙个不停,不知道有多少事等着朕决策,一件事做错了可能都会殃及无数百姓。”</p>
说着已经到李昊旁边坐下。</p>
此时是冬末早春时节,天气尚还寒冷,有一个火炉烤着,那滋味别提多舒服了。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50/50896/212764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50/50896/2127648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