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李昊的预言,必将成真!
推荐阅读: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抢我人生?重生七零,我嫁军少走巅峰!、傲世狂帝恩仇录、禅境觅心:修行之路、诡玲珑、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都市:开局送金砖,秒升大宗师、大师兄万岁!、摆烂后,满级大佬成了团宠真千金、穿成唯一远古圣雌被强制索爱、
“如果你是天节军中的一员,难道你会死板的只认虎符,而不认自己是大唐人的身份吗?”</p>
李世民闻言脑海中猛然闪过一道闪电!</p>
李昊直接说出判断:</p>
“其实,罗艺他根本就没有掌握天节军,很可能是用了一些欺骗的手段,让天节军认为他们仍然是在为大唐征战,所以才让罗艺侥幸占领了幽州!”</p>
“因而你用不着这么大费周折,只需要派人去戳穿罗艺的谎言,那些天节军自然会砍了罗艺的头来邀功。”</p>
李昊的这一判断瞬间让李世民变色。</p>
这个推测另辟蹊径,却似乎直捣黄龙,直指事物本质!</p>
在常人看来,罗艺既然已经占领了幽州,自然是对麾下的天节军指挥如意。</p>
可是仔细推测,却可能是罗艺用了某种理由欺骗天节军,这才得以占领幽州!</p>
倘若这个推测成真,对局势的影响极大!</p>
李世民手心里都是汗。</p>
他左思右想,斟酌了许久。</p>
终于再度说道:</p>
“问题在于,先生你只是猜测,就算这猜测再怎么合理,终究也只是猜测而已,如果猜错了呢!”</p>
“这一仗还是要打,而且要尽全力去打!”</p>
“不过先生之言也颇有道理,朕自然会派人去劝说天节军中人。”</p>
李昊满脸无语的说道:</p>
“陛下,我刚刚说过,如果你只是派人去劝降,那很快这件事就会平定。”</p>
“可偏偏如果你派大军去打罗艺,才会出问题!”</p>
“原因很简单。”</p>
“一旦天节军和你派去的唐军交上手,在战场上,双方岂能轻易手下留情?天节军乃是精锐之师,一旦对唐军造成重创,手上沾了杀害唐人的血,那天节军该如何处之?”</p>
“他们杀唐军的罪孽已经造下,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他们会不会害怕你的处罚,追究他们杀唐军的罪名?”</p>
“那时候,他们归降是死,造反还有一线生机,你说他们会怎么办?”</p>
“我敢断言,只要唐军一到幽州,天节军不反也得反!”</p>
“这……”李世民猛然愣住了!</p>
李昊的话,每一句都像是鞭子一样,抽打在李世民的心上!</p>
李世民原本以为李昊只是军事天才,可没想到,李昊对人心政治竟然也如此洞若观火!</p>
寥寥数言,便将天节军和罗艺的关系,剖析的一清二楚。</p>
按李昊所言,派遣大军的确不妥,一旦交手,就会陷天节军于不义。</p>
若按李昊计策而行,只需要两三个说客,偷偷潜入幽州即可兵不血刃的平息这场叛乱。</p>
这等数言平战乱的计策,放眼历朝历代,也是极为罕见的大智慧。</p>
可李世民犹豫再三。</p>
他李世民如何能赌?</p>
哪怕李昊说得再精妙,可是一旦错过用兵的时机,等罗艺发展起来,再攻打罗艺就会更困难!</p>
而且天底下人看你连罗艺都制不住,就会有野心家跟风揭竿而起,把大唐搅个稀巴烂!</p>
最终,李世民咬了咬牙。</p>
“先生,朕不能信你!”</p>
“为将者,慈不掌兵!”</p>
“朕依旧认为,这是叛乱,必须抓住最佳时机平息,但愿朕不会错!”</p>
说罢,李世民带侍卫离去。</p>
只是离去的时候,脚步轻浮,差点在门槛上摔了一跤,证明了李世民心中的慌乱。</p>
李昊耸耸肩,他倒无所谓。</p>
以他的性格,能顺口给李世民提上这么一嘴,就算是给面子的了。</p>
至于李世民信不信,那是李世民的事。</p>
李冠英在一旁听二人对话,却已是冷汗遍体!</p>
不仅仅是惊骇于李昊分析之精妙。</p>
更在于其背后的残酷!</p>
陛下的那句慈不掌兵,意思便是……</p>
宁肯错杀天节军,也不能错过平息叛乱的时机!</p>
李冠英非常相信李昊的那一番话,尽管那只是远隔千里之外的推测,但李冠英一样认为那就是实情!</p>
急得李冠英连忙晃动李昊的胳膊。</p>
“李昊,你快去劝劝陛下,那两边军队可都是咱们大唐人啊!”</p>
见李冠英这般缠人,李昊摊手说道:</p>
“我不都已经告诉陛下,做决定的人是他,你要劝,应该劝他才是。”</p>
李冠英又急又无奈。</p>
只是在心中默默许愿。</p>
希望上天能保佑大唐平安无事。</p>
但心底却又知道。</p>
李昊的预言,必将成真!</p>
……</p>
李昊这一分析,在李世民回宫商议战事的时候传遍了整个朝廷。</p>
臣子们立马就分成了两派。</p>
一派以魏征李靖为首,认为李昊所说是真!</p>
他们这一派人,跪在地上,求李世民不要出兵,甚至愿意亲自前往幽州当说客,不惜身家性命!</p>
但这一派却是少数!</p>
更多的臣子认为,必须要尽快平叛!</p>
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能赌!</p>
哪怕牺牲大唐士兵的性命,也要以最稳妥的方式平叛!</p>
最多就是多用攻心之策,让天节军倒戈。</p>
但该打仗还是得打仗!</p>
长孙无忌甚至认为,这是李昊在嫉妒他长孙无忌执掌军队,所以故意力阻出征!</p>
长孙无忌虽然是百官之首,权势极大,可是素来极少执掌军队,缺乏兵权。</p>
这是他的最大硬伤。</p>
这一仗便可以成为他长孙无忌把手伸向军队的一个机会。</p>
就算难打,长孙无忌也要力劝出兵。</p>
许多臣子仅仅只是看长孙无忌的面子,也得劝陛下出兵。</p>
因而。</p>
仅仅只是半个时辰后。</p>
李世民就做出了最终决定。</p>
出兵!</p>
魏征和李靖恨不得以头抢地,替那些无辜的将士们泪流不止!</p>
其他大臣是觉得还是稳妥起见,也不能说李昊一定推测正确。</p>
有世家中人担任的官员,则在心里暗暗咒骂李昊。</p>
这小子怎么这么爱出风头。</p>
远隔千里之外,居然对幽州罗艺叛乱有如此见识,当真是厉害。</p>
所以越发期望李昊推测失败。</p>
就不信你真能预测的那么准,只要你不准,你的锐气就得受挫,以后就可以拿这件事来笑话你!</p>
而坐在龙椅皇座上,李世民心在滴血!</p>
如果李昊推测为真,那他李世民岂不是错杀天节军。</p>
可是李世民毫无办法!</p>
只能这么做!</p>
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所率领的军队,接到圣旨之后,立马就赶往幽州。</p>
这之后,无论是哪一派,都在极其焦急的等待战事消息。</p>
只有李昊在长安城享受人生。</p>
没事组织人演演小品,逛逛街,签签到,偶尔还能吃上一口巧克力冰激凌,过着轻松愉快的日子。
李世民闻言脑海中猛然闪过一道闪电!</p>
李昊直接说出判断:</p>
“其实,罗艺他根本就没有掌握天节军,很可能是用了一些欺骗的手段,让天节军认为他们仍然是在为大唐征战,所以才让罗艺侥幸占领了幽州!”</p>
“因而你用不着这么大费周折,只需要派人去戳穿罗艺的谎言,那些天节军自然会砍了罗艺的头来邀功。”</p>
李昊的这一判断瞬间让李世民变色。</p>
这个推测另辟蹊径,却似乎直捣黄龙,直指事物本质!</p>
在常人看来,罗艺既然已经占领了幽州,自然是对麾下的天节军指挥如意。</p>
可是仔细推测,却可能是罗艺用了某种理由欺骗天节军,这才得以占领幽州!</p>
倘若这个推测成真,对局势的影响极大!</p>
李世民手心里都是汗。</p>
他左思右想,斟酌了许久。</p>
终于再度说道:</p>
“问题在于,先生你只是猜测,就算这猜测再怎么合理,终究也只是猜测而已,如果猜错了呢!”</p>
“这一仗还是要打,而且要尽全力去打!”</p>
“不过先生之言也颇有道理,朕自然会派人去劝说天节军中人。”</p>
李昊满脸无语的说道:</p>
“陛下,我刚刚说过,如果你只是派人去劝降,那很快这件事就会平定。”</p>
“可偏偏如果你派大军去打罗艺,才会出问题!”</p>
“原因很简单。”</p>
“一旦天节军和你派去的唐军交上手,在战场上,双方岂能轻易手下留情?天节军乃是精锐之师,一旦对唐军造成重创,手上沾了杀害唐人的血,那天节军该如何处之?”</p>
“他们杀唐军的罪孽已经造下,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他们会不会害怕你的处罚,追究他们杀唐军的罪名?”</p>
“那时候,他们归降是死,造反还有一线生机,你说他们会怎么办?”</p>
“我敢断言,只要唐军一到幽州,天节军不反也得反!”</p>
“这……”李世民猛然愣住了!</p>
李昊的话,每一句都像是鞭子一样,抽打在李世民的心上!</p>
李世民原本以为李昊只是军事天才,可没想到,李昊对人心政治竟然也如此洞若观火!</p>
寥寥数言,便将天节军和罗艺的关系,剖析的一清二楚。</p>
按李昊所言,派遣大军的确不妥,一旦交手,就会陷天节军于不义。</p>
若按李昊计策而行,只需要两三个说客,偷偷潜入幽州即可兵不血刃的平息这场叛乱。</p>
这等数言平战乱的计策,放眼历朝历代,也是极为罕见的大智慧。</p>
可李世民犹豫再三。</p>
他李世民如何能赌?</p>
哪怕李昊说得再精妙,可是一旦错过用兵的时机,等罗艺发展起来,再攻打罗艺就会更困难!</p>
而且天底下人看你连罗艺都制不住,就会有野心家跟风揭竿而起,把大唐搅个稀巴烂!</p>
最终,李世民咬了咬牙。</p>
“先生,朕不能信你!”</p>
“为将者,慈不掌兵!”</p>
“朕依旧认为,这是叛乱,必须抓住最佳时机平息,但愿朕不会错!”</p>
说罢,李世民带侍卫离去。</p>
只是离去的时候,脚步轻浮,差点在门槛上摔了一跤,证明了李世民心中的慌乱。</p>
李昊耸耸肩,他倒无所谓。</p>
以他的性格,能顺口给李世民提上这么一嘴,就算是给面子的了。</p>
至于李世民信不信,那是李世民的事。</p>
李冠英在一旁听二人对话,却已是冷汗遍体!</p>
不仅仅是惊骇于李昊分析之精妙。</p>
更在于其背后的残酷!</p>
陛下的那句慈不掌兵,意思便是……</p>
宁肯错杀天节军,也不能错过平息叛乱的时机!</p>
李冠英非常相信李昊的那一番话,尽管那只是远隔千里之外的推测,但李冠英一样认为那就是实情!</p>
急得李冠英连忙晃动李昊的胳膊。</p>
“李昊,你快去劝劝陛下,那两边军队可都是咱们大唐人啊!”</p>
见李冠英这般缠人,李昊摊手说道:</p>
“我不都已经告诉陛下,做决定的人是他,你要劝,应该劝他才是。”</p>
李冠英又急又无奈。</p>
只是在心中默默许愿。</p>
希望上天能保佑大唐平安无事。</p>
但心底却又知道。</p>
李昊的预言,必将成真!</p>
……</p>
李昊这一分析,在李世民回宫商议战事的时候传遍了整个朝廷。</p>
臣子们立马就分成了两派。</p>
一派以魏征李靖为首,认为李昊所说是真!</p>
他们这一派人,跪在地上,求李世民不要出兵,甚至愿意亲自前往幽州当说客,不惜身家性命!</p>
但这一派却是少数!</p>
更多的臣子认为,必须要尽快平叛!</p>
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能赌!</p>
哪怕牺牲大唐士兵的性命,也要以最稳妥的方式平叛!</p>
最多就是多用攻心之策,让天节军倒戈。</p>
但该打仗还是得打仗!</p>
长孙无忌甚至认为,这是李昊在嫉妒他长孙无忌执掌军队,所以故意力阻出征!</p>
长孙无忌虽然是百官之首,权势极大,可是素来极少执掌军队,缺乏兵权。</p>
这是他的最大硬伤。</p>
这一仗便可以成为他长孙无忌把手伸向军队的一个机会。</p>
就算难打,长孙无忌也要力劝出兵。</p>
许多臣子仅仅只是看长孙无忌的面子,也得劝陛下出兵。</p>
因而。</p>
仅仅只是半个时辰后。</p>
李世民就做出了最终决定。</p>
出兵!</p>
魏征和李靖恨不得以头抢地,替那些无辜的将士们泪流不止!</p>
其他大臣是觉得还是稳妥起见,也不能说李昊一定推测正确。</p>
有世家中人担任的官员,则在心里暗暗咒骂李昊。</p>
这小子怎么这么爱出风头。</p>
远隔千里之外,居然对幽州罗艺叛乱有如此见识,当真是厉害。</p>
所以越发期望李昊推测失败。</p>
就不信你真能预测的那么准,只要你不准,你的锐气就得受挫,以后就可以拿这件事来笑话你!</p>
而坐在龙椅皇座上,李世民心在滴血!</p>
如果李昊推测为真,那他李世民岂不是错杀天节军。</p>
可是李世民毫无办法!</p>
只能这么做!</p>
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所率领的军队,接到圣旨之后,立马就赶往幽州。</p>
这之后,无论是哪一派,都在极其焦急的等待战事消息。</p>
只有李昊在长安城享受人生。</p>
没事组织人演演小品,逛逛街,签签到,偶尔还能吃上一口巧克力冰激凌,过着轻松愉快的日子。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50/50896/212762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50/50896/2127629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