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封禅祭天
推荐阅读:吞噬神王、七零:炮灰知青只想吃瓜看戏、末世:从红月开始、我靠发疯拯救了主角团、末世:丧尸爆物资,我的爆率有亿点强!、极道器尊、穿到十年后,冷戾夫君把我宠懵了、替嫁太监三年,哥哥们跪求我原谅、穿成炮灰就流放,搬空王府一路浪、大明伪君子、
“卧槽这些刁民,时刻想着害我政哥!难道他们不知道隔墙有眼、有耳吗?不会以为说出来就没人看见、听见了?”</p>
“我们大中华十几亿人可看着呢!所以这些儒生的马没了!”</p>
“赞赞赞!”</p>
“腐儒!”</p>
网友们听着这些儒生的窃窃私语,义愤填膺了起来。</p>
勇敢牛牛不屑地发言,“他们哪里有资格代表天,怎么就认为天不会认可政哥?”</p>
“能代表天的,也就只有未知的神了,他们能私自代表神发表意见?”</p>
这发言一出,瞬间得到了一大片人的认可。</p>
“没错没错!”</p>
“加身份证号~”</p>
“赞同!”</p>
在吐槽过那些妄自尊大的儒生后,忽然有些网友疑惑了起来。</p>
“泰山封禅有什么意义啊?”</p>
“为什么要在泰山?”</p>
一些人表示不解。</p>
很快,立马就有网友解答了起来。</p>
“很简单嘛。”</p>
一名叫十一的网友解释道,“古人崇拜东方、苍天、太阳、高山。”</p>
“泰山又是五岳之首,是中原东部地区最高的山,在那里即能第一时间看到太阳升起,也可以让皇帝与天近距离的沟通。”</p>
“那些儒生认为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山,所以人间的最高帝王也应到这座最高的山,去祭祀至高无上的天、天帝、上帝。”</p>
“好取得上天的承认,证明自己是上天之子,是代表上天行使管理天下的人,即皇权天命、君权神授!”</p>
“秦皇大大上泰山,应该就是想要得到上天的承认,然后好告诉天下百姓,自己皇权是合理的、合法的、权威的!”</p>
随着这位叫十一的网友的讲解,瞬间一大片不清楚的人恍然大悟,明白了泰山封禅的意义。</p>
证明自己是天子的意义?</p>
网友十一继续道,“当然泰山封禅也不是谁都能做的。”</p>
“泰山被古人视为是直通帝座的地方,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p>
“春秋时代,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桓公想要行封禅之礼,都被名相管仲以祥瑞不现即天帝不承认而阻止,鲁之季孙氏也有泰山之旅,结果被孔子嘲讽。”</p>
“这些说明了他们不够格,封禅也不是能随便举行的哈!不过,秦皇大大明显是够格的,嘻嘻~”</p>
他这么一说,网友们纷纷笑了。</p>
“哈哈,这倒是。”</p>
“说的没错~”</p>
在他们心目中,统一天下,作为第一位皇帝的秦始皇的确是有这个资格,要是他都没有的话,那后世谁还能有。</p>
就在他们议论纷纷之时,斥退诸多儒生的嬴政眼露无奈。</p>
他和文武大臣们又商量了一下,见众人还是说不出具体的过程……</p>
“众卿……”嬴政犹豫了一下,问道,“既无章程,以朕大秦祀天之礼行之如何?”</p>
李斯、蒙恬等大臣先是一愣,随后又恍然。</p>
既然选不出具体的方案,又要表示郑重,这个方法倒是可以。</p>
众人连连点头,然后在李斯的带领下,齐齐喊道,“陛下英明!”</p>
得到了众大臣的认可后,嬴政用洪亮威严的声音喊道,“来人……”</p>
他把命令传了下去,一边派人去准备封禅大典的事物,一边让人通知当地官员,去泰山修筑一条行车道路出来。</p>
一个个人动员了起来。</p>
时间流逝,天黑了下来。</p>
一座大宅子内,灯火通明的厅堂中,身穿黑服的嬴政正跪坐在案几后,手中拿着一个竹简,似乎是在看着奏章。</p>
网友们议论了起来。</p>
“秦始皇好勤奋啊,都外出了还看奏章?”</p>
“嗯,我听说政哥每天都要看送来的奏章,每天一百二十一斤,不看完不休息呢,我都怀疑政哥是不是累死的?”</p>
“嘶,我写一点作业都要烦死了,政哥牛逼,厉害!”</p>
一堆佩服的评论出现。</p>
不过这时,有人注意到了嬴政脸上的表情有些不对。</p>
和白日里威严沉稳的表情不同,在空无一人的厅堂内,他的眉头紧皱,脸上隐隐有些犹豫不安,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事情。</p>
这会,他竟失神到了连手中的竹简都忘了看。</p>
“咦,政哥这是怎么了?”</p>
“不知道……”</p>
有网友猜测道,“该不会是为了白天的事?”</p>
其他网友一愣,但最后这么一想,还真有可能。</p>
“看来,政哥并不像他白天表现的一样无所谓啊,看似随意处置了封禅大典,实则对封禅大典很在乎。”</p>
一名叫小学历史毕业的网友说道。</p>
“什么意思?”有网友不解。</p>
小学历史毕业解释道,“关于这场封禅大典,后世有着一段记载,说封禅所用之礼皆秘之,世不能记也。”</p>
“简单的说,就是封禅大典用的礼仪全程都隐藏了起来,不能记录下来。”</p>
“很明显,政哥在齐鲁这里,有些失去了往日的信心,他担心自己用的秦国祭祀天帝的礼仪,不符合封禅大典的要求,也不能得到天下士人的认可。”</p>
“估计他还担心,上天会不会认可他的祭祀。”</p>
听着他说的话,网友们选择性忽略了上天认可的问题,关注到了天下士人认可这点。</p>
一些网友不解了,“士人说的是那些儒生?”</p>
“关那些儒生什么事?”</p>
另一位网友解释道,“那当然有关系,封禅仪式在那些儒生知识分子的眼里,是统一天下,立下大功的圣贤才能做的政治行为,意义非常的重大。”</p>
“而只要举行了封禅仪式,就可以让那些知识分子承认秦国才是天命所归,能起到稳定天下人心的作用。”</p>
“例如六国明明已经统一,但底下却还有一些没有心悦诚服的顽固分子。”</p>
“要是人心稳定了,说不定那些人就会放弃造反!”</p>
怕其他人不明明白,他又继续解释了一句,“嗯,就是秦时明月里的那群人。”</p>
“卧槽,你这么一说,我瞬间懂了。”</p>
“666,秒懂!”</p>
网友们恍然大悟。</p>
“本来还觉得天明他们蛮正义的,现在忽然感觉怪怪的。”</p>
“同,加一!”</p>
这时,小学历史毕业好奇道,“说起来,秦朝之所以会灭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内部空虚、无兵可调,跟那镇守边关,防备匈奴、异族人的百万大军有关?”</p>
“我曾听闻过一些不知真假,让我身心彭拜、热血翻涌的话!”</p>
“传闻秦始皇曾对大将王剪下达过一个命令,说不论秦国有什么危难,都不准回朝勤王,不准他们把兵从边关撤回,免得匈奴他们趁机侵占华夏大地?”</p>
“秦可灭,华夏不可亡?!”</p>
“还有秦始皇临终前的遗言……”</p>
“朕以始皇帝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之基!</p>
“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p>
“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p>
随着他的发言,网友们脸露动容,心中震撼,虽然不知道这个消息的真假,但他们还是瞬间感觉热血上涌。</p>
在思绪复杂中,众人望着犹豫、迟疑、不安的秦始皇,不由感到了遗憾。</p>
“可惜,唉,看政哥那副表情,真想去安慰安慰他,告诉他他做的已经够好了,后世也很好。”</p>
“是啊,好可惜,这播放的终究只是过去,我们并不能影响什么。”</p>
他们很是遗憾。</p>
看着在灯火映照下,隐隐有些彷徨的秦始皇,网友们恨不得冲进电影里,和对方好一通交流,好安慰一番他。
“我们大中华十几亿人可看着呢!所以这些儒生的马没了!”</p>
“赞赞赞!”</p>
“腐儒!”</p>
网友们听着这些儒生的窃窃私语,义愤填膺了起来。</p>
勇敢牛牛不屑地发言,“他们哪里有资格代表天,怎么就认为天不会认可政哥?”</p>
“能代表天的,也就只有未知的神了,他们能私自代表神发表意见?”</p>
这发言一出,瞬间得到了一大片人的认可。</p>
“没错没错!”</p>
“加身份证号~”</p>
“赞同!”</p>
在吐槽过那些妄自尊大的儒生后,忽然有些网友疑惑了起来。</p>
“泰山封禅有什么意义啊?”</p>
“为什么要在泰山?”</p>
一些人表示不解。</p>
很快,立马就有网友解答了起来。</p>
“很简单嘛。”</p>
一名叫十一的网友解释道,“古人崇拜东方、苍天、太阳、高山。”</p>
“泰山又是五岳之首,是中原东部地区最高的山,在那里即能第一时间看到太阳升起,也可以让皇帝与天近距离的沟通。”</p>
“那些儒生认为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山,所以人间的最高帝王也应到这座最高的山,去祭祀至高无上的天、天帝、上帝。”</p>
“好取得上天的承认,证明自己是上天之子,是代表上天行使管理天下的人,即皇权天命、君权神授!”</p>
“秦皇大大上泰山,应该就是想要得到上天的承认,然后好告诉天下百姓,自己皇权是合理的、合法的、权威的!”</p>
随着这位叫十一的网友的讲解,瞬间一大片不清楚的人恍然大悟,明白了泰山封禅的意义。</p>
证明自己是天子的意义?</p>
网友十一继续道,“当然泰山封禅也不是谁都能做的。”</p>
“泰山被古人视为是直通帝座的地方,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p>
“春秋时代,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桓公想要行封禅之礼,都被名相管仲以祥瑞不现即天帝不承认而阻止,鲁之季孙氏也有泰山之旅,结果被孔子嘲讽。”</p>
“这些说明了他们不够格,封禅也不是能随便举行的哈!不过,秦皇大大明显是够格的,嘻嘻~”</p>
他这么一说,网友们纷纷笑了。</p>
“哈哈,这倒是。”</p>
“说的没错~”</p>
在他们心目中,统一天下,作为第一位皇帝的秦始皇的确是有这个资格,要是他都没有的话,那后世谁还能有。</p>
就在他们议论纷纷之时,斥退诸多儒生的嬴政眼露无奈。</p>
他和文武大臣们又商量了一下,见众人还是说不出具体的过程……</p>
“众卿……”嬴政犹豫了一下,问道,“既无章程,以朕大秦祀天之礼行之如何?”</p>
李斯、蒙恬等大臣先是一愣,随后又恍然。</p>
既然选不出具体的方案,又要表示郑重,这个方法倒是可以。</p>
众人连连点头,然后在李斯的带领下,齐齐喊道,“陛下英明!”</p>
得到了众大臣的认可后,嬴政用洪亮威严的声音喊道,“来人……”</p>
他把命令传了下去,一边派人去准备封禅大典的事物,一边让人通知当地官员,去泰山修筑一条行车道路出来。</p>
一个个人动员了起来。</p>
时间流逝,天黑了下来。</p>
一座大宅子内,灯火通明的厅堂中,身穿黑服的嬴政正跪坐在案几后,手中拿着一个竹简,似乎是在看着奏章。</p>
网友们议论了起来。</p>
“秦始皇好勤奋啊,都外出了还看奏章?”</p>
“嗯,我听说政哥每天都要看送来的奏章,每天一百二十一斤,不看完不休息呢,我都怀疑政哥是不是累死的?”</p>
“嘶,我写一点作业都要烦死了,政哥牛逼,厉害!”</p>
一堆佩服的评论出现。</p>
不过这时,有人注意到了嬴政脸上的表情有些不对。</p>
和白日里威严沉稳的表情不同,在空无一人的厅堂内,他的眉头紧皱,脸上隐隐有些犹豫不安,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事情。</p>
这会,他竟失神到了连手中的竹简都忘了看。</p>
“咦,政哥这是怎么了?”</p>
“不知道……”</p>
有网友猜测道,“该不会是为了白天的事?”</p>
其他网友一愣,但最后这么一想,还真有可能。</p>
“看来,政哥并不像他白天表现的一样无所谓啊,看似随意处置了封禅大典,实则对封禅大典很在乎。”</p>
一名叫小学历史毕业的网友说道。</p>
“什么意思?”有网友不解。</p>
小学历史毕业解释道,“关于这场封禅大典,后世有着一段记载,说封禅所用之礼皆秘之,世不能记也。”</p>
“简单的说,就是封禅大典用的礼仪全程都隐藏了起来,不能记录下来。”</p>
“很明显,政哥在齐鲁这里,有些失去了往日的信心,他担心自己用的秦国祭祀天帝的礼仪,不符合封禅大典的要求,也不能得到天下士人的认可。”</p>
“估计他还担心,上天会不会认可他的祭祀。”</p>
听着他说的话,网友们选择性忽略了上天认可的问题,关注到了天下士人认可这点。</p>
一些网友不解了,“士人说的是那些儒生?”</p>
“关那些儒生什么事?”</p>
另一位网友解释道,“那当然有关系,封禅仪式在那些儒生知识分子的眼里,是统一天下,立下大功的圣贤才能做的政治行为,意义非常的重大。”</p>
“而只要举行了封禅仪式,就可以让那些知识分子承认秦国才是天命所归,能起到稳定天下人心的作用。”</p>
“例如六国明明已经统一,但底下却还有一些没有心悦诚服的顽固分子。”</p>
“要是人心稳定了,说不定那些人就会放弃造反!”</p>
怕其他人不明明白,他又继续解释了一句,“嗯,就是秦时明月里的那群人。”</p>
“卧槽,你这么一说,我瞬间懂了。”</p>
“666,秒懂!”</p>
网友们恍然大悟。</p>
“本来还觉得天明他们蛮正义的,现在忽然感觉怪怪的。”</p>
“同,加一!”</p>
这时,小学历史毕业好奇道,“说起来,秦朝之所以会灭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内部空虚、无兵可调,跟那镇守边关,防备匈奴、异族人的百万大军有关?”</p>
“我曾听闻过一些不知真假,让我身心彭拜、热血翻涌的话!”</p>
“传闻秦始皇曾对大将王剪下达过一个命令,说不论秦国有什么危难,都不准回朝勤王,不准他们把兵从边关撤回,免得匈奴他们趁机侵占华夏大地?”</p>
“秦可灭,华夏不可亡?!”</p>
“还有秦始皇临终前的遗言……”</p>
“朕以始皇帝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之基!</p>
“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p>
“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p>
随着他的发言,网友们脸露动容,心中震撼,虽然不知道这个消息的真假,但他们还是瞬间感觉热血上涌。</p>
在思绪复杂中,众人望着犹豫、迟疑、不安的秦始皇,不由感到了遗憾。</p>
“可惜,唉,看政哥那副表情,真想去安慰安慰他,告诉他他做的已经够好了,后世也很好。”</p>
“是啊,好可惜,这播放的终究只是过去,我们并不能影响什么。”</p>
他们很是遗憾。</p>
看着在灯火映照下,隐隐有些彷徨的秦始皇,网友们恨不得冲进电影里,和对方好一通交流,好安慰一番他。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50/50886/212724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50/50886/2127249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