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小气

推荐阅读:饥荒年代:我靠空间发家致富!禅境觅心:修行之路穿成年代娇娇女,靠空间带飞全家宿舍求生:给我配校花,我拿校花孵金蛋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偏执爱恋神医归来:十个女囚要我负责刚上高三,系统说校花暗恋我30年?我是清冷师尊惨死的女儿冥王出狱

    寒暄后。
    彭春花道:“我这几天经常看到秦奶奶做这个,婆婆说你们卖到供销社,这能卖多少钱啊?”
    李峤稍稍震惊,奶奶告诉他们的吗?“一个.......阿谨知道,你问他吧,是他送过去的,我也不太清楚情况。”她快要脱口的话,转了个弯子。
    奶奶若说了,彭春花不会向她打听价钱。
    从奶奶那问不出才来问她的吧?
    彭春花心里犯起了嘀咕,老的少的都把事儿往秦谨身上推,故意不想告诉她,怕她抢他们家发财的门路吗?
    乡里乡亲的,这也太小气了!
    她虚笑一声道:“赶明儿见了他问问。”
    彭春花敷衍两句后,借口走了。李峤送其出门,随即又关上。
    秦老太太:“幸好你没有告诉她实话,要不啊,你阿婶一家得眼红的睡不着觉了。”
    李峤忽然有点担心道:“回头我得问问同学,要是被村里人进供销社看到了我们编的花瓶,对他会不会有影响。”
    “成,现在有份正式工不容易,可别连累人家丢了饭碗。”秦老太太道。
    祖孙两忙到傍晚才收工。
    天黑透了秦谨还未回来。
    李峤打着手电筒往村口的方向照。
    “李峤。”
    李峤电筒一转,灯光落在来人身上。
    是杜欣欣和王囡囡。
    两人神色疲惫,裤脚上沾满了泥,两手揣兜,胳膊里夹着本书。
    “你们下工了吗?我们家阿谨怎么没跟你们一起回来啊?”李峤道。
    “我们两个负责烧饭,提前回来的。他们早着呢。对了,这周学英语了吗?你就在这里教我们读行不行?省得大晚上冷飕飕的往我们那跑了。”
    “行啊。”李峤进屋点上煤油灯,又为两人各到一茶缸热水,奢侈的放上糖。整理出所需要记的笔记放置一边。
    这才拿出英语书,教两人读新学的知识。
    隔壁的秦老太太都快睡着了,听到读书声惊坐而起,辨认出孙媳妇的声音后,神色严肃的支起耳朵。
    李峤结束了领读,轻声道:“记下了吗?”
    “记下了,这么晚打扰你,你还肯耐心教,实在不知道该怎样感谢你。”
    “举手之劳而已,不足挂齿。你们明天还要接着劳动吗?”李峤道。
    “嗯,听说要扒一个月,结束又该种春茬的花生和玉米了,种子下地,还有的忙呢。哎!真羡慕你可以专心上学。”
    李峤不知道如何安慰,干巴巴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先苦后甜嘛。”
    “哈哈,咱们也是这么安慰自己的,时候不早了,我们走了啊。”
    “好。”李峤送两人出门,叮嘱道:“路上注意安全啊。”
    “诶。你回去吧,外头挺冷的。”
    李峤等着她们的身影被黑暗吞没,才转身进院子反栓上门。
    径直来到厨棚,往灶膛内添了两把柴,扔两个红薯进去,留给秦谨回来吃,这才进屋洗漱睡觉。
    也不知道秦谨何时下工,第二天她醒的时候,屋子里没有人,桌子上放着一摞笔记本,知青们一大早送来的?
    李峤穿衣起床问秦老太太:“奶奶,阿谨上工了吗?”
    “是啊,刚走不到半个钟头,就在刚刚,韩知青送了书来,你看看,有没有送少,少了中午有人回来烧饭你好过去拿。”
    李峤:“不会少。”韩庭办事她放心,其实他们几个人都挺不错的。
    不像村里人,总跟人斤斤计较。
    就王囡囡一开始有点瞧不上她,总跟她抬杠,但相处久了,熟悉了,便没那么多事了。
    “今儿你坐中巴车上学吧,十几里路,拎着麻袋走不方便。”秦老太太道。
    李峤也有此打算,白日里和秦老太太关门继续编织。
    日落西山,李峤收拾书包,带上一个星期的干粮,背上装满手工的麻袋,告别秦老太太,独自踏上上学的路。
    刚行至马路牙子,于凤骑着自行车来了。
    见到她十分热情道:“峤峤啊,这是去上学吗?我刚好要到供销社买点东西,上来,带你一程。”
    “谢谢阿婶,心意领了,我拿的东西多,车子不好放,就不麻烦你了。”李峤道:“你今天咋没去扒河沟啊?”
    村里除老弱妇孺,有点力气的都出去扒河沟了。
    于凤做活一向积极。
    今儿竟然赋闲在家,还有空逛供销社。
    稀奇!
    赶巧中巴车来了。
    李峤伸手挥停车子,提着麻袋上车,不忘和于凤打招呼:“阿婶,再见啊。”
    车内寥寥几人。
    李峤随意找一个位子坐下,付车费后,这才腾出空朝后望,于凤蹬飞自行车,像追赶中巴车一样。
    是为弄清她把编织品具体卖给谁吗?
    快到供销社,李峤喊停中巴车。
    径直来到供销社。
    在里头逛了一圈,和高大刚碰上面,将东西交给他。
    “今天东西挺多的啊,我正想跟你说让你多弄几个呢。”
    李峤:“好些是我婆奶奶编的。”秦老太太别看年纪大了,眼睛也不太好使,但脑子灵活。
    手工活,她只看一遍就能记住。
    甚至还会花心思创新。
    “哦,之前不是说以后你对象来?”高大刚道。
    李峤:“队里组织扒河沟,脱不开身。”
    “这样啊。”高大刚照旧带她进办公室给她结账:“本来打算下个月开始扣的,但主任让给你开个批条,你以后拿来的东西就算正规。不用怕别人举报。这已经是扣过的钱,你数数。”
    李峤高兴的不得了,她正担心这事儿呢。她接过钱直接装包里:“不用数,太谢谢你了,本来我们村里有些人看到我做手工,还知道拿到供销社,我就有点怕你有麻烦。”
    高大刚笑笑,坐下写了个批条并盖章给她:“如果有人举报你,你拿出这个来,检查的人看了不会说啥的。”
    李峤无比感激:“真谢谢你。”她默默的想:等我的发达了,少不了也会帮你。
    ........
    李峤离开供销社不久。
    于凤就进来了,她见过秦家编制品完工后的样子,仔细找着,最终让她在一处柜台发现了,里头插着大红色的塑料花。
    别说,花一放进去,显得稻草上了不少档次。
    她上前一问价格。
    最便宜的都要两毛。
    贵的三毛五。
    有个带花形的圆筒子,竟然要四毛钱。
    谁会花这么多钱买这玩意啊?
    正打眼的功夫,好几个穿着讲究的妇女过来问价。
    很干脆的就掏钱买了。
    柜台一凉,于凤又上前:“同志你好,这个东西我家里也有,能拿来你这卖吗?”
    “没批条我们这不收。”
    “咋样才能有批条?”
    “这我就不知道了。”
    “是不是得找你们领导请示?”于凤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时有生意上门,营业员顾着卖货收钱,她问了几遍对方都不搭理她。
    她耐心等着对方忙清继续问。
    结果下工时间到了,营业员东西收得比兔子还快:“你有事明儿再来打听,我下工了。”
    于凤:“......”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5/5639/37323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5/5639/373230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