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玄幻魔法 > 萧梁帝业 > 第142章 储备告罄

第142章 储备告罄

推荐阅读:六十年代,开局就要我娶媳妇恶雌娇又软,众兽夫轮流跪求我宠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我不是小混混之三人行欢迎来到枉死城黑欲人生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为了英雄老婆,成为邪恶大反派金丹重生,校花却要悔婚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

    “本王考虑考虑。”
    “这也要考虑啊。”
    萧绍瑜没有马上答应。
    论资历,范伯勋升参军是足够的。
    毕竟刘广升都已是王府参军了,何况护驾有功的他呢。
    他的任务是带好王府卫队,在王府卫队更换番号前,他只能是卫队长。
    范伯勋多少能猜出一些原因,只是他难免多想:
    “这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呢?
    菲姐!我和菲姐享受了同样的待遇!
    考虑得越久,是不是代表着感情越深呢?”
    他自觉发现了新大陆,立马更正回话:
    “殿下慢慢考虑,标下一点儿都不急,卫队长当着也挺好的。”
    陆子瑰看得一头雾水,想不出来卫队长哪里比参军好。
    他全当是范伯勋的自我解围。
    这时,萧绍瑜言归正传,问道:
    “子瑰兄,军中曾有传闻说父皇身有不适,不知现在如何了?”
    当初,为迷惑谢宣怀,梁帝有意释放迷雾,暗示自己龙体憔悴不可久。
    透过御赐锦囊,他早已猜出传闻有误。
    此刻相问,他意在表达对梁帝健康的关心,兼顾人伦之情。
    近年,诸皇子忙于夺嫡争储,曾几何时关心过梁帝呢?
    所以,萧绍瑜要打感情牌,赢得梁帝的好感。
    闻言,裴邃也看向了陆子瑰。
    显然,他也听到了军中传闻,并于心中,默默祈祷着。
    “陛下,您可要龙驭万年啊,大梁不能没有您!”
    诸王皆结党争储,自成一派势力,彼此间水火不容。
    一旦梁帝驾崩,南梁则有分裂之危。
    同时拥有长江上、中、下游广袤国土,南梁尚可与北魏南北对峙,维持均势。
    分裂若成,小国林立,势必为北魏所乘。
    裴邃的担忧,极具战略眼光。
    三国鼎立,诸葛亮联吴抗曹,便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对峙。
    蜀汉占据长江上游,吴国占据长江中下游,分长江为二。
    最终,难挡司马氏统一的步伐,遑论长江数分。
    在吴蜀联合的数十年中,除维持抗曹大局,两国间亦有利益冲突。
    裂土自立的南梁诸王,势必延续曾经的对立,联合抗魏必然无法达成。
    最大的可能是,各自称臣于魏,彼此间征伐不休。
    继分裂之后,先有手足相残,待筋疲力尽,必为北魏所吞。
    此南梁不可失梁帝也。
    “九殿下、裴刺史尽可宽心,陛下龙体康泰。
    所谓传闻,当属魏军细作所为,谣言也。”
    陆子瑰笑着回道。
    自伏击破产,梁帝每日皆要召开御前军议,主持防务。
    正是在梁帝的亲自指挥下,梁军主力顽强防御着元沐的疯狂进攻。
    作为后营主将,陆子瑰每日皆须出席御前军议,自然知晓梁帝无恙。
    也就是说,梁帝通过每日露面,化谣言于无形。
    “这就是帝王心术么?”
    萧绍瑜心中领悟真谛,又问道:
    “依子瑰兄之见,元沐尚可攻伐多久?”
    此问之前提,建立在梁军防御有余的基础上。
    梁军兵力充足,粮草无虞,萧绍瑜有此判断是很正常的。
    “九殿下当问,我军尚可防守多久?”
    陆子瑰面色凝重,沉声回道。
    他的回答与萧绍瑜所想,大相径庭。
    “战局何以至此?”
    陆子瑰不可能信口胡言,故萧绍瑜甚为不解。
    “可是,军中弩箭不足、刀枪等损耗过重。”
    据战阵经验,裴邃作出了判断。
    “已近告罄。”
    陆子瑰颔首肯定。
    斩杀数名魏军,刀剑便被磨去锋刃,不可再用。
    枪戟则因或折断、或无锋,而不可用。
    弩箭本是消耗品,它的不足是很好理解的。
    这些因素,战前梁帝必然有所考量,兵器储备亦必然充足。
    有所准备,还出现此类问题,只能说明战局烈度超出了梁帝之预判。
    通常伤亡数万,魏军多会凭借骑兵的机动优势,选择远遁。
    而此战,元沐不依常理,不惜伤亡,大有死战到底之势。
    “元沐欲以镇戍、州郡之兵,耗尽我军兵器储备,后以台军重骑争胜。”
    裴邃再作判断。
    闻言,陆子瑰面露惊诧,说道:
    “陛下所言,亦如是。”
    战局如此,当务之急便是如何快速补充梁军兵器储备。
    裴邃转首抱拳,谏言萧绍瑜:
    “九殿下,请命范太守即刻尽发新昌全郡兵器储备,支援陛下。
    并请范太守督匠作,抓紧赶制,补充消耗。”
    顿丘乃梁军屯粮重地,备用兵器亦必囤积于此。
    已现兵器不足,梁帝却未派人前往顿丘调拨。
    裴邃判断,梁帝必于战前,将顿丘囤积尽数调往大营。
    故他才请调新昌储备。
    而新昌储备乃范雍十年经营所积,也是新昌战力的保障,他是不会轻易拿出来的。
    毕竟以其一郡之地,想要补充十年所积,实属不易。
    新昌一郡,每年百姓服役是有定数的。
    将民力用于补制兵器,必然影响民生工程,比如修路、固堤、建渠等。
    十年间,范雍出于保命的需求,将新昌民力多用于军事。
    此后十年若再如此,将有更多百姓逃离新昌。
    人口的大量流失,同样是致命的,这将大幅降低新昌的战争潜力。
    之前,裴邃所率豫州兵未入顿丘,就是不想刺激范雍。
    此时若调新昌储备,与兵入顿丘无异,范雍必受刺激。
    为应急,使梁军免遭溃败,裴邃惟有请萧绍瑜出面,或有可能说服范雍。
    至于传诏建康,调拨江南储备。
    其一,远水解不了近渴。
    其二,梁帝未发诏令,应自有考量,裴邃不会妄言。
    萧绍瑜乌眉深锁,他深知,此举无异于让范雍自废武功。
    他不愿置范雍于此险地。
    然战局至此,若不支援,最好的结果便是京营遭受重创,战力大损。
    最坏的结果,则是京营尽殁,梁帝直属兵权丧失。
    届时,南梁必乱。
    这同样不是萧绍瑜所愿,覆巢之下无完卵。
    故他所思,支援梁帝势在必行,关键是不能尽发新昌储备。
    给范雍留有退路,便是给他留有退路,这一点是不能动摇的。
    “应该有两全其美之策,本王再想想。”
    萧绍瑜心绪急转,寻策破局。
    《梁书·武帝纪》载曰:
    高祖军中兵器储备告罄,帝思补充之策。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5/5479/366556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5/5479/366556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