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玄幻魔法 > 萧梁帝业 > 第139章 国防政策

第139章 国防政策

推荐阅读:灯灭:第一夜【九尾神狐】从梁山开始,霸占三国我去相亲让高冷大领导彻底失了控神级大佬:穿越异世界风水大医仙本就神王重生,睁眼又获神豪系统重生之带着全家发家致富1977川西坝子耕猎记孤独摇滚!属于老兵的孤独!一怪长百年寿命,我直接杀崩末世

    “车垒外增设鹿角。”
    裴邃继续下令。
    以车为营垒,以鹿角为路障,确是阻挡骑兵冲锋的便捷途径。
    显然,裴邃认为魏军分兵来袭,已是必然。
    “报!”
    又一哨骑疾驰而回,尚有一段距离便大声禀报:
    “魏军重骑近万,朝我军攻来!”
    其后数里外,烟尘漫漫,蹄声阵阵,沉闷至极。
    人马皆着重甲,列阵密集,他们已然进入冲锋状态,转瞬即至。
    “弓弩手,预备!”
    裴邃疾呼。
    随之,令旗摆动,传令兵奔驰于阵内,大声重复着军令:
    “弓弩手,预备!”
    闻令,弓弩方阵向前,箭弩上弦。
    其阵前的步兵方阵,则取蹲姿,让开视线。
    顷刻间,魏军重骑已近鹿角外围,距阵二百步。
    密集阵型如山压来,视觉冲击力极为震撼。
    “弓箭抛射!”
    裴邃果断下令。
    二百步是弓箭的最大有效射程。
    此时下令,箭射入魏阵时,魏军距梁阵应在一百五十步左右。
    显然,裴邃有意提高杀伤力。
    须知弓箭手只有射一轮的时间,射完便须退后。
    嗖嗖嗖!
    数千利箭升空,迅捷划过抛物线顶点。
    在重力的加持下,它们以更快的速度射向冲锋中的魏军。
    尽管如此,它们对魏军造成的实际杀伤,仍然极为有限。
    大部分箭支,为重甲所挡。
    “看来,对付魏军重骑须得用重箭。”
    萧绍瑜注意到了问题的关键。
    寻常箭支无法射穿重甲,这便是杀伤力有限的根源所在。
    而重箭,必以膂力过人者射之,时人称之为天赋。
    普通梁军兵卒,是难以胜任的。
    刻苦训练可以强化臂力,却有上限。
    “蛋白质摄入不足,练得越狠反而适得其反。”
    穿越前,萧绍瑜还是一位健身达人。
    从科学增肌的角度分析,蛋白质的摄入低于消耗,肌肉总量是在减少的。
    长此以往,肌肉越练越少,力量势必下降。
    惟一的效果,是增加肌肉的耐力。
    所以,科学的讲,此绝非天赋,而是一个后勤供应问题、经济问题。
    亦因此,南梁京营六军,情况要好于州郡兵。
    在营养上,士族子弟是有优势的。
    而他们身上缺少的,则是刻苦训练的作风。
    没有充足的训练,蛋白质也变不成肌肉。
    所以,京营六军亦无营级建制(千人)的重箭兵。
    不成规模,实战效果并不明显。
    “弩箭直射!”
    魏军距梁阵五十步,弩兵依令扣动扳机。
    比之普通箭簇,弩箭射速胜其十倍,穿透力要更强。
    同时,它对臂力的要求亦更低,便于普及。
    噗通、噗通!
    在密集弩箭的打击下,魏军重骑纷纷落马,终于对其造成了有效杀伤。
    射完一轮,同弓箭兵,弩兵也退出了前阵。
    直面魏军的前阵,交给了步兵方阵。
    重甲步兵持重盾在前,皮甲步兵持长枪于后,他们目视着魏军的迫近。
    骑枪的锋芒,烈马的奋进,骑兵的呐喊。
    气势远胜轻骑,堪称恐怖狰狞。
    想想后世重型坦克,开足马力,列阵疾驰的震撼画面。
    便知此刻梁军步兵,所承受的心里压力,何其之大。
    所幸,阵型仍保持着密集状态,足见训练之有素。
    “放箭!”
    退出前阵,并重新列阵的弓箭兵,发起了新的一轮箭袭。
    裴邃的目标,不在于杀伤,而在于扰乱魏军的视线,提高长枪兵的先手率。
    千钧一发,先刺出长枪者胜。
    砰砰砰!
    疾驰中的魏军,裹挟着强大的动能,撞向了梁军车垒。
    “步兵上前,弓箭抛射!”
    站在最前面的重甲步兵,以重盾顶住车垒,试图将魏军挡在阵外。
    天上有弓箭助战,身后则有皮甲步兵,整齐而凶悍的刺出长枪。
    “刺!”
    随着长枪的刺出,魏军再次大批落马。
    刺穿重甲者有,却是少数。
    多数是以力道,击翻魏军。
    如此足矣,落马的魏军将毙于后续冲锋的马蹄。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相伴而生的。
    魏军的巨大冲击力,通过车垒传到重盾,再传到重甲步兵。
    被撞翻者有之,强行顶住却吐血者亦有之。
    那些顶住冲击,未受钝伤者,迅速靠拢填补缺口,维持住阵型的稳固。
    钝伤者,则迅速爬起,重新列阵。
    稍事喘息,以备填补缺口。
    刺出的长枪,多无法承受反作用力,纷纷折断。
    丧失了远程打击力的披甲步兵,果断弃枪。
    他们撤后列阵,纷纷抽出腰刀,以备近战。
    后备的皮甲步兵,则列阵向前,继续刺杀魏军。
    野蛮与血性的碰撞,持续着,依旧持续着。
    渐渐的,车垒不再完整,重甲步兵顶在了最前方。
    他们以付出巨大伤亡为代价,维持着梁阵的完整性。
    魏军的伤亡,同样是巨大的。
    他们的伤亡,多数来自于后续骑兵的践踏。
    是梁军的顽强,抵挡的坚决,方才造成了这种局面。
    若重甲步兵防线被魏军突破,保持前冲的魏军,是不会出现大量践踏伤亡的。
    其中,弩兵的巨大杀伤力,有利的支援了前阵。
    若是没有他们的存在,无论重甲步兵,还是皮甲步兵,皆将承受更大的伤亡。
    也许,梁阵已然被攻破。
    “在缺乏重骑的情况下,重甲步兵与弩兵须优先发展。
    当然,弩车等重型器械亦应优先发展。”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萧绍瑜默默总结着经验。
    此次出兵仓促,裴邃军中并未携带重型器械。
    是巨大的伤亡,弩兵的杀伤力,让萧绍瑜想到了重型器械。
    同时,他也想到了南北两宋,尤其是南宋岳家军。
    北宋时,宋军大量装备重甲步兵,亦不缺乏弓弩及重型器械,却屡屡败于辽、西夏之骑兵。
    可见,以步兵为主的军队,守有余而攻不足。
    南宋的岳家军,以俘获的马匹,编练8000骑兵,号“背嵬军”,后又编练“游奕马军”。
    于1140年颖昌大战,岳家军以此两支骑兵,与金军骑兵进行了大规模骑兵会战,并最终获得胜利。
    可见,败骑兵者必是骑兵。
    两宋与南梁的情况类似,皆失去了北方的牧马之地,大规模发展骑兵是不现实的。
    “暂取守势,徐徐图之。”
    萧绍瑜认清了现实,防御性国防政策乃南梁之首选。
    北魏在军事上的优势,短期之内是难以超越的。
    《梁书·武帝纪》载曰:
    帝督夷陵县子、豫州刺史裴公邃,战魏军重骑数万而不败,大梁罕有之。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5/5479/36655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5/5479/366555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