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玄幻魔法 > 萧梁帝业 > 第105章 妄许破梁

第105章 妄许破梁

推荐阅读:狼群行动山村孩子王穿越成小姑娘,圣上封我为大国师穿成温柔炮灰大师姐噬锤快穿大佬的灭世日记重生之青樱回来后整顿后宫星穹铁道:仗着师父华为所欲为!兵王令武龙青春烙印

    尽管宗焕表现得极为镇定,元沐却知魏帝必已心急如焚。
    他又何尝不急呢?
    若非连绵春雨相阻,他早就一战而定乾坤,了却君王天下事了。
    然数日拖延,也许他率军来援的消息,已被梁军哨探侦知。
    果若如此,再想速胜梁军、生擒梁帝,便失去了突然性,胜算大降。
    而再拖下去,粮道受扰的弊端便将凸显,牵制陆瀚洲的偏师亦将凶多吉少。
    身为魏军统帅,元沐云淡风轻的外表下,其内心的急切并不亚于魏帝。
    然而,他却极为自信的说道:
    “请代本王奏于陛下:梁将各怀心思,其力不合,臣破其军,必于月内!”
    战机误于春雨,腹中尚无万全良谋。
    元沐却不得不表现出胜券在握之态,以安魏帝之心。
    “下官听闻军中镇将多有怨言,果能破梁于月内乎?”
    宗焕质疑道。
    他必须确定战局走势,以便魏帝于庙堂早作准备。
    同时,他并非不信任元沐的统军之能、帷幄之智。
    只因军中气氛微妙,他不得不多此一问。
    闻言,元沐二目一瞪,沉声道:
    “鲜卑男儿若要牛羊满圈、荣华富贵,岂能畏刀避剑、遇阻便退?
    敢于阵前擅自撤兵、动摇军心者,不用请旨陛下,本王立斩之!”
    随即,他一掌重重拍于帅案,双眸炯炯,王帅之威尽显。
    “殿下息怒,下官失礼了。”
    见元沐动了怒气,宗焕当即起身,为前言致歉。
    然而,他的心中却是另有所想:
    “彭城王之怒,不过是做戏而已。
    若本官所料不差,随军镇将怕是不能返回北方了!”
    擅自撤兵,死于军法;刀剑无眼,殁于阵中;建功立业,封于淮南。
    三者必中其一,焉有北返之理?
    他将元沐之言,理解为:
    “不论胜败,本王必为陛下改革扫清障碍。”
    怒气化于无形,元沐笑言:
    “宗常侍,言重了。陛下那里便有劳你多加美言了,呵呵。”
    “下官必将殿下之意如实陈奏。”
    雨过天晴,两个聪明人相视而笑,魏帝的差事便算了了。
    待宗焕走后,等候多时的杨彦超,终于见到了元沐。
    一见面,他便迫不及待地说道:
    “殿下,机不可失啊,下令出战吧!”
    同时,奉上谢韬手书。
    元沐正苦于无策破梁,久拖必生变的窘境。
    忙阅手书,随即双眸放光,如久旱逢甘霖,并于心中反复推敲。
    “谢韬与阿超之间早有默契,又有申屠昆从旁确认,此书当为真。
    战后两国和议,划江而治,正是我朝所求。
    此于南梁有损,却于谢氏有益,符合谢宣怀的行事风格。
    毕竟类似的事,十年前他就做过。
    不同的是,十年前牺牲的是范氏父子,当下却是梁帝!”
    元沐信了七分,并不完全排除是计的可能。
    他于心中冷笑:
    “若是计,那本王便将计就计。
    总之,淮南千里之地,我大魏吞定了!”
    他又想了想,问道:
    “梁帝对南康郡王与范雍,可有褒奖、封赏?”
    萧锋伤重,梁军之中可虑之将,惟范雍与萧绍瑜。
    范雍久负盛名,战绩剽悍,自不必说。
    萧绍瑜以弱冠之龄,却屡败杨彦超,元沐不得不重视之。
    虽说战功多半应归于范雍,然萧绍瑜屡屡身陷战阵,勇气可嘉也。
    其之勇气,足以激励梁军士气。
    辅以范雍之能,二人合璧必为劲敌。
    与萧绍瑜同龄的陆氏兄弟,重要性次之,却不需元沐过于关注。
    若是换作其父陆瀚清,则另当别论。
    谢韬、曹兴霸,重要性再次之。
    至于叶清玄、范氏兄弟、柳文菲等将,元沐或不知其存在,或无视之。
    元沐需要确定的是:萧绍瑜和范雍,是否已得梁帝重用。
    从而预估胜算。
    “据申屠昆提供的情报,南康郡王已奉梁帝之命,前往督军沿江防线。
    范雍同行南返新昌,并辅佐之。
    二人已率本部人马离开梁军大营,并无封赏。”
    杨彦超回道。
    此刻,梁魏大军对峙,无论胜负如何,萧绍瑜确无必要北返睢陵。
    魏军胜,则千里淮南终属魏,睢陵必然易主。
    梁军胜,则千里淮南化险为夷,败退的魏军便无暇顾及睢陵。
    睢陵的命运,已不取决于萧绍瑜,而决于大势。
    调萧绍瑜督军沿江防线,梁帝应是出于稳健之考量。
    所谓:未虑胜而先虑败。
    须知若梁军决战不力,长江天堑便是梁都建康的惟一屏障。
    故惟有守住长江,方可保建康,保江南广袤而富庶的国土。
    此老成谋国之策也。
    与梁帝打了二十年交道的元沐,却能拨云见日,透过现象看本质,入木三分。
    “看来梁帝对十年前的旧事,仍是耿耿于怀。
    如此,便是天助我大魏了!”
    在元沐看来,梁帝之命看似布局合理,实则不然。
    他猜测,梁帝是担心范雍重掌京营劲旅,会对自己构成威胁。
    当然,萧绍瑜掌京营,也是一样的。
    调二人南返,便是排除隐患,以利大战。
    本质上,梁帝仍是弃范雍而不用。
    元沐的心中,再增胜算,已然有了八分。
    双雕之计酝酿于胸,他沉声大喝:
    “击鼓升帐!”
    闻令,杨彦超顿时喜形于色,大呼:
    “殿下英明!”
    王帐亲兵不敢怠慢,闻令即行击鼓。
    一时间,魏军大营鼓声大作。
    持续数日的春雨,渐有停歇之势。
    鲜卑镇将的心情刚有起色,便被大作的鼓声弄得紧张起来。
    击鼓聚将,便意味着将有大战。
    而此刻,梁军兵强马壮,京营劲旅云集,在兵力上亦与魏军相当。
    在此番南征期间,这支梁军当属最强。
    何况还有梁帝坐镇中军呢。
    已然萌生退意的鲜卑镇将,自然并不情愿出战,并对战局持悲观态度。
    但元沐的王令,他们还不敢违背,只好纷纷赶往王帐。
    待诸将齐聚王帐,元沐先声夺人:
    “诸位将军,我大魏破梁的时机,到了!”
    精神振奋,气概豪迈,可谓意气风发也。
    《梁书·武帝纪》载曰:
    魏彭城王元沐妄许魏帝,月内破梁,海内狂徒也。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5/5479/366546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5/5479/366546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