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行歌 > 第七十五章 风云激荡

第七十五章 风云激荡

推荐阅读:六十年代,开局就要我娶媳妇恶雌娇又软,众兽夫轮流跪求我宠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我不是小混混之三人行欢迎来到枉死城黑欲人生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为了英雄老婆,成为邪恶大反派金丹重生,校花却要悔婚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

    刘国栋心一横,决定赌一把,朝着夏杰拱手,慨然应道:
    “末将领命!”
    夏守忠伸手挑起车帘,看了眼刘国栋离去的背影,又扫了眼面上若无其事的夏杰,笑眯眯地道:
    “夏爵爷真是好手段,三言两语就收下了高陵卫,老皇爷慧眼识珠,果然没看错人!”
    言毕,夏守忠放下车帘,踩着小太监的肩膀,就下了马车,
    抬眸打量了一眼,跟前的这间三进宅院,青砖碧瓦,小巧别致,颇有别趣,
    门梁上挂着一个酸木匾额,朱底黑字,歪歪扭扭上书“夏宅”两个金漆大字,
    左下边又书,“夏杰书”三个小楷,
    周遭之人见夏守忠一袭绯色蟒袍,白面无须,知他是宫中的太监,更有可能就是太上皇跟前伺候的人,不敢得罪,纷纷退开,让出了一条丈宽的路,供他自在行走。
    夏守忠冷笑一声,也不搭理他们,扶着小太监的胳膊,踏入了院门。
    不用夏杰吩咐,张德平赶紧上前引路,将他引去前厅用茶。
    众人有心上前,同夏杰攀谈交情,可也知此刻不是好时机,踌躇在原地,进退不得。
    夏杰可没心思搭理他们,挥手令裘世安领锦衣卫力士,守卫在大门附近,不让闲杂人等靠近,
    接着就进了宅院,徒留他们在外交头接耳,不知如何是好。
    ·······
    神京,忠顺王府。
    却说,忠顺亲王张有德和北静郡王水溶,下早朝后,一同来外书房,商量今日朝议之事。
    忠顺亲王心腹幕僚——严嵩,见二王神情严肃,却也不敢轻易插嘴,只得躬身束手立在角落。
    严嵩乃是泰康四十年进士,如今已是三十六七年纪,一手丹青,非常了得,时有人重金求字。
    可,严嵩金榜题名,已有六七年了,现在还只是一个,从六品的国子监司业,
    察觉太上皇属意忠顺亲王,严嵩立马择机投到张有德门下,被引为心腹。
    上完茶水后,张有德挥退了小厮,看向一旁神情自若的水溶,急道:
    “水兄,王子腾掌了京营,又在陛下的支持下军改。”
    “本王担心再不动手,京营就真被当今收入囊中了。”
    “时间拖得久了,就是老荣国公在世,怕也是无力回天了。”
    张有德话锋一转,接着道:“宁国府贾珍那里,可有消息传来?”
    水溶接过茶盏,轻轻拨动茶汤,皱鼻嗅了嗅,真香!微微抿了一小口,清俊的脸上,挂上了满足的笑容。
    未几,水溶放下茶盏,抬眸看了眼张有德,笑道:
    “不急!”
    “小王和珍世兄乃是连襟,小王的话,还是有些分量的。”
    “昨日,经过小王的劝说,他已是有所松动。”
    “小王相信,用不了多久,贾珍就会同秦业家退亲。”
    说着,水溶指了指皇宫方向,低声道:“他的私生女——秦可卿,怕是成不了贾家宗妇。”
    听到这里,张有德还满意地点了点头,想到宫禁大内传闻,不禁笑出了声,心道:
    “皇兄,你的丑事早就传到了父皇耳中。”
    “要不然岂会对本王说:‘皇帝德行有亏,汝当勉励之!’”
    自觉弄清楚太上皇,话里的言外之意,张有德干劲十足,恨不得现在就把弘治皇帝,一脚踹下龙椅,好自己坐上去。
    想到近在咫尺的皇位,张有德全身热血沸腾,一对黑白分明的眸子,已是欲火升腾,泛着点点赤红,好似要焚烧一切。
    不过,还好张有德理智尚在,望向水溶,许诺道:
    “水兄且放宽心,只要本王登上那个位子,北静郡王府世袭罔替。”
    水溶听了,站起身来,对着张有德拱手一礼,笑道:
    “小王定当尽心竭力。”
    这时,门外想起了敲门声,唬得他二人一跳,赶紧禁声,狐疑地朝房门望过来。
    “谁?”张有德冷脸问道。
    “启禀王爷,江南甄家急信!”门外之人回道。
    张有德听了,垂首沉吟不语,侧眸瞥了眼严嵩,严嵩会意,朝着张有德和水溶躬身一礼,
    大步走出门外,接过信纸,小心地将房门掩上,恭敬地递给了张有德,就束手退到了一旁,好似不存在一般。
    张有德一把接过,急忙展开,拧眉细看,只是眉头越皱越深。
    一旁的水溶像是,并未察觉张有德的异样,依旧拨弄着茶汤,双眸微闭,自得其乐地品着上贡的,雨前西湖龙井茶。
    看完信纸后,张有德一把将它拍在案桌上,发出“嘭”的一声巨响,抬眸看向水溶,道:
    “甄应嘉来信说,太上皇遇刺,身子有恙,已是大不如前,怕是短时间赶不回神京,阻止当今乱来了。”
    “水兄,咱们得抓紧才是,要不然宁荣二府的老人,可都被王子腾踢出京营了。”
    水溶轻叹一声,放下手里的茶盏,抬眸看了眼急躁的张有德,心道:
    “忠顺王还是太年轻了,不及弘治皇帝老谋深算,怕是不易成事。”
    “每年四月旦日大朝,按制边镇节帅,都得回京述职。”
    “前几日,小王听说当今为了拉拢贾家,敕封有救驾大功的夏杰,为南京节度使。”
    “过不了几日,他就会来京谢恩,到时再私下拉拢他,又有贾珍相助,不信宁荣二府的旧部,还跟王子腾一条道走到黑。”水溶面上平静,不着痕迹地道。
    张有德听了,背负双手,缓缓踱了几步,转首道:
    “本王也听说过此人,坊间传闻,夏杰乃是先荣国公的外孙,故京营游击将军夏德之孙。”
    “若是他肯站在咱们这一边,此事大有可为!”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5/5314/357531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5/5314/357531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