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大势已去

推荐阅读:爱情公寓:我成为了电台主持!亲爱的灵石太子妃她断案如神乱说天国夫人重生?疯批反派强吻不放手!崩铁:51章旋转肘击纳努克卷王的修炼手册带着空间,躺平青石湾掐指一算:不可,那是你姐!盘古神藏

    皇城军都静默了,青女字字珠玑,像是一把铁锤撞击在了所有人的心上。

    黄庭眼中含泪,甄敏却是表情呆滞,脑子里嗡嗡作响。

    甄敏是太后的侄子,可是虽然他平日里骄纵挥霍,好大喜功,但他本性却是不坏的。

    现在听了青女说出这样的话,他一时不能接受。

    青女继续说道:“二十年前,先皇后病故,甄氏被册封为皇后,她为了稳固自己和当时才几岁尚未封王的三皇子的地位,暗中勾结当时还是大商国都察院都御史的乌良,并极力推荐军中的弟弟甄容出征西关,只要战胜归来,甄氏母子便有军中的力量作为支持。乌良利用甄氏的亲笔书信诬陷大商国的宪王和穆将军通敌叛国,宪王死了,穆氏满门被斩,西关群龙无首,甄容大胜而归。”

    青女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然而十年前,甄太后发觉甄容愈发的不好控制,害怕当年的事情暴露,于是痛下狠手。这些年,甄容无时不刻的不在忏悔,他在赎罪,当年为了家族的利益,他出卖了自己的良心,落得今天的下场是老天爷的报应,而今天,他就在这里,把他的良心活生生的捧给你们,他知道错了,他希望你们能原谅他。”

    青女深深的看着甄容,看着自己的丈夫,她的眼角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甄容痛苦的哭泣着,没有眼泪,只能听见他口中发出嗷嗷的声音,但这声音却是让对峙的双方将士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要说甄容是错,那他们自己更是错,他们是守卫疆土的战士,为什么要自相残杀!

    为什么要卷入权谋相斗的夺嫡之中!

    他们本该有一个安稳美好的国土,为什么要将它变成残缺的焦土!

    “啪嗒”一声脆响。

    皇城军中一名战士将手中的大刀扔在了地上,眼含泪光单膝跪地一抱双拳恳切地说道:“末将愿跟随云王。”

    这一声让这场战况骤然转变,大半的将士悔不当初,都扔下了手中的大刀,纷纷跪地表示愿意跟随云王。

    其他还未跪下的将士都默默的垂下了头。黄庭泪眼朦胧,心中酸涩,脸色由于激动而涨得通红,他突然解下自己腰间的大刀,毫不犹豫的啪地扔在在地上,右手捂上自己的左胸口,微躬着身躯,表情坚硬,毅然的说道:“末将愿意跟随云王征战天下!”

    甄敏眼见自己的叔叔弄成如今这幅样子,也是心疼,他已经对甄太后不抱任何希望了,当即扔掉手里的大刀,愤然地道:“末将愿意追随云王,为叔叔报仇!”

    那些还没有扔下刀枪、长矛的战士们眼看皇城军的主将和副将都倒戈相向了,也都纷纷跪地齐齐同声表示从今往后归列为云王的军队。

    言子君翻身下马,目光坚毅,神色肃然,高举长剑于头顶,大声宣道:“在这里的全都是西楚英勇的战士,你们愿意跟随本王,本王就答应你们,一定还西楚一个完整的疆土!”

    这霸气的声音,这雄浑的语调,激扬着在场的所有将士,势必要还西楚一个太平盛世!

    建文元年正月,言子君亲率十万大军从卫城出发,由木城南下,直逼楚慈城;另外两路分别由黄庭、甄敏为主将,各率五万大军,由花都、风都成羽翼状围攻楚慈城。

    自从甄氏恶毒残害自己亲弟弟的罪孽传开了以后,但凡有点儿良心的朝中大臣全都纷纷躲回自家的府邸,谎称病重无法上朝。

    甄氏如热锅上的蚂蚁着急得团团转,而丞相庞忠却是一方面假意奉承,一方面想尽办法救囚禁在皇城中的大皇子言景钟。

    清宁宫中,太后甄氏面色阴沉,胸腔里的怒气就快要从天灵盖冲了出去,她就快要气炸了,胸腔随着她满腔的怒火巨大的起伏。

    枯槁的五根手指紧紧的扣住楠木扶手,长长的指甲深深的掐进了木屑里,隐约能看见一丝丝血痕。

    甄氏阴森森的冷笑道:“全都怪本宫,全都怪本宫,要不是当年念在他是本宫的亲弟弟,本宫绝对不会留他性命!本宫还是太过心慈手软了!”

    甄氏的眸子愈发的阴沉,满眼血红,面色狰狞,只见她突然大笑,“本宫是绝对不会认输的!”

    随后,甄氏下令命孟回率领五万大军死守楚慈城,命禁卫军严密守护在皇城外,整个皇宫被围困得像是牢笼一样,连只麻雀都飞不出去。

    丞相庞忠眼看没有办法救出大皇子楚景王,只得另想法子联合一些忠臣向楚云王求救,并表示愿意辅佐他登基称帝。

    眼看西楚的局势愈发的激烈了,甄太后没有法子,终于做出了最后一个决定:调动常年驻扎在大商国边界的三十万大军。

    这一决定引起了朝中上下一片唏嘘,虽然如今大商国处于内战之中,但要是调走守卫边疆的三十万大军,却也是十分冒险的行为。

    秦泽、秦符两兄弟不合,但要是为了利益联手,他们西楚不就全完蛋了吗!

    甄氏满脸冰冷的说道:“既然众爱卿对本宫调动边关大军颇有微词,那么就请你们帮本宫出出主意,把你们的府兵和私养的军队借给本宫用一用。”

    甄氏语气缓慢,御书房内在场的几位朝中老臣却能听出她话中的警告,纷纷闭上了嘴不再插言,更何况要他们交出自己的军队,还不如调遣边关的大军回来呢。

    毕竟西楚是生是灭似乎与自己没多大关系,倒是他们千辛万苦花重金培育的军队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

    然而当建文帝言仲桓派亲信拿着兵符马不停蹄的赶往边关的时候,玄羽帮的人早就埋伏在了路上,还没等那亲信抵达边界,就被莫名其妙的一帮子山贼抓起来了,不仅兵符被抢走,连自个儿的生命都受到了极严重的威胁。

    大军没有调回来,自己的亲信却毫无踪迹可循的失踪了,太后甄氏气得差点儿吐血。

    “真是没用的家伙!枉本宫一直对他不错,没想到竟然背叛本宫,趁机逃走了。”

    言仲桓斜挑着眼尾,也是怒气不小,一双阴郁的眸子与他那母亲如出一辙,但转而一想,又觉得不对。

    “母后,朕觉得有些不对劲,您想,要是他想逃,早就可以逃走了,为何要等到现在?”

    言仲桓敛眉道:“朕觉得他会不会是遇上了什么事?”

    甄芳一听,惊了一跳,“该不会是撞上山贼了吧?”

    “可是,山贼图个什么呢?他只身一人前去边关,这次的行动可是计划的密不透风,那些山贼是怎么就撞上了?”

    言仲桓虽然平日里没什么作为建树,但这话却是一下说到了甄芳的心口上去了。

    要知道,这次下的可是密令,这去边关的路线从头到尾也只有禁卫军统领薛时和几位朝中偏向他们母子两人的老臣知道,就连丞相庞忠也是不知道的。那么会是谁泄露出去的呢?

    薛时对她可谓是忠心耿耿,这次宫变也多亏了他囚禁言景钟,说什么也不会是他啊!

    要是不是薛时,就有可能是那几位拿过他们母子钱财的老臣了。

    甄芳一想到这帮老臣虚假的嘴脸,就气得浑身抽搐。

    见钱眼开的老秃子,果然还是靠不住!

    甄芳派人传唤禁卫军统领薛时觐见,秘密下令命薛时不动声色的调查此事。

    两天后,薛时回禀:“余安这帮老臣这些天来正在暗中收拾打点行装,连在圣安城的店铺、酒楼都如数典当了,恐怕是要携家眷逃走。”

    甄芳闻言,脸红筋暴,勃然变色道:“枉本宫每日当供佛一样的供着他们,他们竟然做出如此大孽不道的事来!”

    甄芳横眉冷眼的吩咐道:“薛时听命,今日之内,将余安这帮老臣全部抓入天牢!”

    薛时领命,率领禁军去这帮老臣的府里抓人。这件事突如其来,余安等人毫无准备就被禁军关进了天牢。

    余安植发穿冠,裂目怒吼道:“你们知不知道本官是什么人!胆敢对本官不敬,小心要了你们小命!”

    反压住他胳膊的禁军冷笑道:“我说余国公,你就省点儿力气吧,我们也只是听从上头的指令,上头要你死,就算你再挣扎,我们也没法子啊。”

    余安一张老脸面色一变,惊道:“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带本官去见太后,带本官去见太后。”

    那禁军斜睨了他一眼,神色惋惜道:“余国公,我看你就别挣扎了,太后说了,不会再见你的,你就好好呆着等死吧。”

    余安一听,面色惨白,干枯的唇皮张了张,一屁股啪地坐在了地上。

    早知道有今天,当初他就不该收下甄氏那妖妇的金条,害了景王又害了自己呐!

    很快,这帮老臣被抓的消息传了个遍,圣安城里人人自危,朝中的大臣们整日担惊受怕。

    余安等被抓老臣的亲属们,纷纷联合在一起,召集府兵与私养的军队,找到丞相庞忠求救。

    支持庞忠与大皇子言景钟的大臣们却是心高气傲的不肯帮衬。他们只好按兵不动,等待最好的时机。

    甄太后夜不能眠,食不下咽,眼看楚云军就要逼进楚慈城,却是毫无法子,整个人一下憔悴了如同鬼魅,就算是抹了一层厚厚的胭脂,也遮挡不住她眼角如沟渠一般的皱纹。

    最后,她不得不以余安等人的性命相要挟,逼迫这帮老臣府上的府兵和私养的军队联合抗敌。

    建文元年正月初十,楚云军由三路抵达楚慈城,分别围困都城的北门和东西两门。

    虽然这些朝中大臣的军队加起来也能凑个十几万兵力,但战斗力远不如来自云都的楚云军,只有率领皇城军的黄庭和率领各府府兵的甄敏能与他们交上个手。

    经过黄庭、甄敏的一番劝说,甄太后派出的兵力一大半归了楚云军,还有两万多兵力死守在东西两门,四万兵力死守在北门。

    不过,他们的内心却是十分挣扎的,看似每个人都坚守在自己的岗哨上,但他们的心思却是已经涣散了。

    这样的军队不堪一击,加上楚慈城里的内应,这场战役仅仅两天就结束了,誓死抵抗的这些将士大多毫发无损,只是被抓住成了楚云军的俘虏,可是他们受到的待遇却是和军中普通的将士一样的,有粥喝粥,有饭吃饭,绝不会减少谁的吃食和用度。

    因为楚云王知道,这些人里面很多都是亲戚朋友兄弟,以往为了生活也是迫不得已成了各府的府兵。楚云王善待俘虏,还特别声明,如果有人想明白了,愿意为他效犬马之力,他会不计前嫌,一视同仁。

    剩下还未归顺的将士纷纷归顺楚云王。

    太后甄氏打算拼死一搏,然而就在这时,禁卫军统领薛时倒戈相向,将甄太后与建文帝言仲桓分别囚禁在宫中。

    甄氏大势已去。

    幽深的清宁宫中,甄氏凄怨的望着把手在院子门前的禁卫军,终于大彻大悟想明白了一件事。

    原来在她身边的叛徒并不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39/39778/166075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39/39778/1660751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