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辽东雄狮 > 第七十八回 心细如发

第七十八回 心细如发

推荐阅读:六十年代,开局就要我娶媳妇恶雌娇又软,众兽夫轮流跪求我宠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我不是小混混之三人行欢迎来到枉死城黑欲人生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为了英雄老婆,成为邪恶大反派金丹重生,校花却要悔婚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

    对于朝廷勋贵,熊廷弼很没有好感。
    这是当然的。
    京师周围遍布勋贵的庄园,却不用向朝廷上缴一粒米粮。
    导致朝廷无饷可发,前线的士兵经常饿肚子。
    一碰就碎。
    因此他再次招来方震孺,询问一些事。
    “听闻杨承应和朝廷不少达官显贵有往来,这事是不是真的?”
    熊廷弼问道。
    “回经略的话,确有此事。”
    方震孺如实禀报:“不过杨承应和他们不算熟,只是合作关系。杨承应需要钱粮供养大军和百姓,朝廷勋贵的船只需要水师保护,各取所需。”
    “真的是各取所需?”
    熊廷弼感到一丝丝的怀疑。
    这年头,自己不往自己兜里装点钱,可不多见啊。
    方震孺知道熊廷弼话里的意思,无奈地笑道:“大人不信,可以看看他临时的住处就知道。除了伙食比较好,杨承应不爱赌、不好色、连偷懒的时间都没有。”
    巡按方震孺是个正派的大员,熊廷弼信他的话。
    不然,也不会屡屡问他这些事。
    “你看,我到底该怎么处理他呢?此人似乎不愿意接受朝廷官职。”
    熊廷弼终于说出自己的心病。
    不接受官职,等于是不受朝廷节制。
    方震孺想了一下,答道:“杨承应年仅十八岁,的确不能接受大一点官职。封官太小,又压不住这些辽东的将领。”
    “是这个道理,我想,等回到京城就请旨,给他另外安排一些荣耀的勋爵,既能起到拉拢的作用,又能起到节制作用。”
    “如此甚好。”
    天色已晚,方震孺起身告辞。
    熊廷弼突然问道:“方巡按,杨承应麾下士卒的兵器从何而来?”
    “这……”方震孺又回到座位,“我还真不知道,似乎是出自茅元仪之手。”
    “哦,是这样啊。”
    “大人,莫非有问题?”
    “朝廷对于兵器盔甲管理甚严,且质量不行。但看杨承应麾下士卒,兵器盔甲都十分精良,这里面恐怕有门道。”
    “确实。大人如果追查的话,会不会不妥?”
    “不急,等我搞清楚事情来龙去脉,再寻思如何处理。”
    “是。”
    对于金州卫手里的兵器,方震孺早就注意到了。
    只是时间仓促,奴酋大兵压境,没时间追究此事。
    现在,熊经略突然提出来,方震孺心头一紧,自己头上会不会落个督查不严的责任啊。
    私造兵器盔甲是大罪,万一被揭穿,好友茅元仪是不是也会遭到牵连。
    越想越后怕,方震孺离开馆驿后,没敢回自己住处,而是直奔茅元仪的住处。
    茅元仪正要就寝,听到好友星夜赶来,连忙穿好衣服,开门迎接。
    闪烁的灯下,方震孺问起兵器甲胄的事情。
    茅元仪也是一惊:“熊经略发现了?他……打算怎么处理?”
    “熊经略还没想好,但是……贤弟莫非也参与其中?”
    “这……”
    茅元仪犹豫,该不该告诉他。
    “哎呀,贤弟就不要瞒我。你我现在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谁也逃不掉。别忘了我是辽东巡按,负有监督职责。”
    方震孺着急道。
    “确有此事。”
    茅元仪想了一下,语气肯定的说道:“没有兵器,他们拿什么打仗。”
    “这……天啊!私造兵器甲胄,可是……可是谋反大罪啊!”
    “谋反?那……朝廷勋贵个个都是反贼。”
    “这话怎么说?”
    “哼!实话告诉你吧,朝|鲜国小民贫哪有许多貂皮人参,勋贵通过船只把生铁等违禁品运到朝|鲜,再借朝|鲜商人之手转运到奴酋换取貂皮人参,然后把貂皮人参转运回来。”
    这条曲折复杂的贸易路线,以前不需要这么麻烦。是万历年间,朝廷对女真实施禁运后,勋贵想出来的一条发财之路。
    相比之下,正常的生意往来,哪有这么暴利。
    客观上也造成了双方贸易往来的暴增,给了杨承应发展军备和民生的物资。
    方震孺虽有耳闻,但第一次听茅元仪详细说明情况,惊出一身冷汗。
    “那……杨承应为什么不阻止?”方震孺震怒道。
    “阻止?拿什么阻止?稍微收一点过路费,勋贵就把游士浑派来金州,差点让将军破产,间接导致没有多余的钱粮安抚百姓,引发百姓围攻金州城。”
    茅元仪语气里充满了无奈。
    “现在该怎么办?”
    方震孺彻底没了脾气。
    “容我去见了将军,再说吧。”
    茅元仪也很无奈。
    事实上,得罪这些朝廷勋贵可不是好事。
    他们嘴上不说,却在暗暗的寻找机会,只要时机成熟,这一击毒箭必然发出。
    连熊廷弼都未必招架得住。
    旅顺港,杨承应府邸。
    “什么?你说,熊经略已经察觉到我的兵器有问题?”
    杨承应眉头微皱,想不出自己哪方面做错了。
    宁完我道:“除了长枪阵,还有兵器的质量似乎不对,质量太好了!”
    “哎,百密一疏。”
    杨承应一拍额头。
    “将军不必感到忧虑,熊经略就算看出来也不会说出去。”
    宁完我自信地道。
    “为什么?”茅元仪好奇地问。
    “诸位发现没有,熊经略来了金州处处透露着古怪,并没有展现出传闻中的‘眼里不揉沙子’!”
    宁完我自信地笑道:“这和局势有关。”
    原来在熊廷弼前往广宁之后,朝廷又派了蓟辽总督王象乾驻守山海关。
    再把登莱巡抚换成袁可立。
    这就导致熊廷弼名义上节制广宁、登莱和金州、复州等地,实际上权力被分割。
    还有,王化贞吃了败仗没有以前那么不听调令,等他恢复过来,在兵部尚书张鹤鸣的支持下有卷土重来之势。
    “想要实现三方布置,就必须稳定三足。可是他手上,可没有一只‘足’啊!”
    宁完我分析道。
    杨承应听罢,若有所思。
    片刻之后,他问道:“我们做这只‘足’,怎么样?”
    “将军的意思是……”宁完我猜出了一二,但不敢确定。
    茅元仪眼前一亮。
    “明天要开战略会议,听取朝廷对我金州的命令,咱们顺势而为。”
    杨承应说道:“这可是我的长项啊。”
    宁完我和茅元仪对视一眼,都认可的点了点头。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3/3717/23953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3/3717/239533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