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玄幻魔法 > 替宋 > 第147章 殿试放榜

第147章 殿试放榜

推荐阅读:一千零一个诡异夜重生到60年代被过继叶罗丽:遁后所有人穷追不舍仙界消失:诸仙恐慌杀穿万界不好啦大佬们又在装柔弱白莲青春莫流意外中奖后,爱情也跟着来了宝可梦:从真新镇开始让你重生当辅助,没让你当主角啊九天太清宫

    赵祯见议政殿安静了下来,便站起来严肃的说道:“各位卿家,范大人出此题,也是为了考研他们对时政的一些理解。\"
    “朕深以为,大宋以后的学子们不能只知道诗词歌赋,对眼下的一些政事也要有自己的一些见解。\"
    \"小殿试的初衷,不仅仅是给各位一个恩荫,也是希望你们的后辈能像你们一样,为大宋出谋划策。\"
    赵祯走下了龙椅,来到了丁原身旁,却背对着他,向对着其他人说道:“大家都知道丁大人的父亲丁一劢吧?\"
    众臣纷纷点头,丁原则是有些不太明白,陛下这个时候提他父亲做什么?
    \"丁老在担任三司使的时候,励精图治,日以继夜的工作,为我大宋积攒下了多少财富你们可知?\"
    众臣又纷纷摇头,看向了丁原。
    不等赵祯发文,丁原如数家珍的说道:\"陛下继位之时,我大宋国库尚有铜钱五千万贯,黄金二十万两,银钱五百万两。
    “你们听听,丁老留给了朕如此多的财富!”
    赵祯拍了拍丁原的肩膀,转头对他说道:\"朕也记得,当初你被推荐到国子监,也是悬梁刺股,在小殿试以一篇言辞犀利的策论,直指大宋当时的弊端,深的章圣皇帝的赏识!\"
    丁原听到这里,赶紧的跪了下来,兴许是想到了以前,竟然痛哭流涕了起来。
    赵祯却没有急着把他叫起来,而是继续说道:\"丁原!我说这些,是想让你,也是想让在座的所有人明白!范大人的苦心!”看书溂
    丁原抬头看着赵祯,抹了抹眼泪,但却没有看范仲淹。
    \"好了,你起来吧!今天的事情就先到这里吧!大不了等明年的小殿试再来!”
    丁原听到赵祯这般说辞,心里已经是凉透了,他也不再说什么,直接推出了议政殿其他官员一看,也就随着跟了出去。
    一路上,许多官员都想上前询问,可看到丁原阴沉着的脸,还是没有敢上前。
    第二天,大殿试公开放榜了。
    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与韩琦的长子韩忠言,被录取为并列第一。
    双双进士及第!
    丁原在家里听到下人传来的消息后,竟然平静的没有说话。
    “去把大少爷喊来!\"
    下人得到消息之后,将丁伟喊到了丁原的书房。
    “父亲喊我有何事?\"
    “殿试放榜了,你可知晓?\"
    丁伟没有说一个字,只是有些落寞的点着头。
    “你也不要有任何想法了,国子监咱们也不去了!”
    丁伟猛地抬起头,看着自己的父亲。
    \"父亲这是要放弃我么?\"
    “哼!瞧你这点出息!我打算直接向陛下要个恩荫,你去外面做知州吧!”
    “不!哪怕在京城做个小官,也比出去强!\"
    丁原一拍桌子,不容置疑的说道:\"你只有出去了,我才好放开手脚跟他们斗!你在京城,我怕他们对你不利!\"
    “父亲您要跟范大人他们斗?他们可是有陛下撑腰的!”
    丁原冷笑一声,“那又如何?财政大权在我们家手里,他们要变革总得要钱的,就靠陛下那每个月几百万的收入,如何能撑起这么大的变革?\"
    “那父亲还得找些盟友比较好!\"
    \"我已经写信给黎大人!\"
    “万一他不同意怎么办?\"
    丁原呵呵一笑,拍了拍丁伟的肩膀:“儿啊,我打算向陛下推荐你去宣州任知州!”
    丁伟突然明白了,这是要把自己当做人质放在黎九首身边。
    丁伟心底莫名的升起了一股恨意,若说之前丁原对自己的态度是恨铁不成钢。
    那现在就是赤裸裸的把自己当做交易品了!
    “父亲,就怕黎九首不肯要我呢!\"
    “放心吧!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该怎么做的!”
    果然,在殿试放榜以后十天内,通过丁原和黎九首的共同运作。
    丁伟被直接任命为淮南路宣州的知州,并且旨到即行。
    同时,黎九首被提前调入京师,任开封府判官。
    金不唤在得知这个人信息后,连夜找到了林桐,询问他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你搞你的,他搞他的,井水不犯河水!”
    \"就怕他不是这么想的!\"
    \"金不唤!\",林桐突然直呼其名,“你觉得他会止步于开封府判官么?\"
    “那肯定不会啊!他未来拜相都是有可能的!”
    “那不就是了!他调任判官就是暂时的!你不用太在意,只要不正面冲突就好!”
    金不唤觉得挺有道理的,话锋一转,说道:“听说哪个黎大人之前跟你有些过节?\"
    林桐并不以为然,\"算不上什么过节!如果他非要说是过节,那我只能说他的胸怀也就这么大了!\"
    \"呵呵!我也就是问问!但愿如此吧!\"
    \"金大人!最近这段时间你离改革派远一点!我总感觉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金不唤见林桐说的如此认真,也就记下了。
    放榜后的第二天早朝,金不唤站在了百官的最后面,时刻注意着朝廷上的动态。
    黎九首却站在了第二排,地位仅次于范仲淹与丁原等人之后。
    枢密院先是公布了殿试中举学子们的任命。
    随后,范仲淹紧接着颁布了一条最新的法令:减徭役。
    正当范仲淹要详细介绍法令内容的时候,丁原咳嗽了一声。
    \"咳!范大人!你之前怎么搞新法令我都没有反对过你!但这次,我不得不站出来了!\"
    金不唤觉得林桐就是一个小神棍!
    \"丁大人!我们也不是一言堂!您有什么话尽管说!\"
    “呵呵!你可知道减徭役意味着什么?\"
    “丁大人!我知道你是掌管着财政大权的人!但你可曾知道现在百姓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呵呵!范大人!我确实不知道,要么你详细说说!”
    范仲淹见丁原是这幅模样,便把自己这些年在外做官听到和看到的情况说了出来。
    大体的意思就是赋税残酷、力役烦苛,赋税、徭役迫使贫苦农民纷纷破产,也激起农民起义反抗。
    特别是铸大钱之后,川渝地区出现了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
    到现在狄青还在当地平息起义。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3/3637/23586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3/3637/235869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