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玄幻魔法 > 替宋 > 第143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143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推荐阅读:一千零一个诡异夜重生到60年代被过继叶罗丽:遁后所有人穷追不舍仙界消失:诸仙恐慌杀穿万界不好啦大佬们又在装柔弱白莲青春莫流意外中奖后,爱情也跟着来了宝可梦:从真新镇开始让你重生当辅助,没让你当主角啊九天太清宫

    对于林桐所说的私心二字,范仲淹倒是不以为然。
    “我范希文既然提出改革,那必定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心!”
    “我已让吾儿放弃这次的小殿试,走大殿试进行科考!\"
    林桐拍手称赞,但他接下来的话让范希文不知如何回答。
    “范公实乃百官楷模!你这么做考虑过你的朋友们么?难道你要让韩琦大人他们也把自己的儿孙退出来么?”
    范仲淹听罢也是愁上眉梢,叹着气摇摇头,又是一口酒。
    “如果有将改革推行到底的想法,应该也跟我一样!\"
    “再者说来,他们几位公子的才学是很不错的,就算不走小殿试,也可以获得名词,踏入仕途是不成问题的。”
    林桐没有否认这一点,但是他觉得范仲淹有点忽略了人性,特别是在古代这种封建思想的情况之下。
    长辈辛苦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下一代,再下一代,甚至是世世代代子孙的荣华富贵么?
    他们可以陪你进行强有力的改革,甚至冲锋陷阵。
    但你不能因此而断送了他们后代的上升之路,最起码不能阻拦。
    否则谁还会跟你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跟着你改革,把家里子子孙孙的后路全部断送了,那还弄个什么劲?
    说到底,这些封建社会的士大夫是不会有这样的觉悟的!
    想到这里,林桐反问道:\"如果韩琦大人他们不肯照做,范大人该当如何呢?\"
    也许是酒精的作用,也许是范仲淹心中已经决定破釜沉舟了,他猛喝了一大口酒,大声的说道:\"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怕这怕那,哪怕最后是我自己过独木桥,我也要走到底!
    范仲淹踏着醉醺醺的步伐离开了酒坊,坐车离去。
    “范大人这是要破釜沉舟了?\"
    “哎,也难为他了!且不说这次的改革能撑多久,至少这几天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怎么?你又有什么高见?”
    \"我能有什么高见?这是很容易就猜得出来的!\"
    金不唤摸了摸脑袋,“我怎么就猜不出来?\"
    “所以开封府判官是你最高光的时刻!”
    对于林桐所言,金不唤也没有反驳,而是继续八卦了起来。
    林桐见此刻也没什么生意,与金不唤有一句没一句的聊了起来。
    根据后世的记载,庆历新政只维持了一年左右,就被保守党以各种手段进行攻击。
    再加上赵祯在中后期对新政也产生了怀疑,最终范仲淹被再次罢官,贬谪出京。
    但这是林桐脑海里的记忆!
    而由于历史进程的改变,眼前的庆历新政虽然也有困难,但赵祯的支持力度是空前绝后的。
    这也是范仲淹的底气!
    只不过赵祯的一个好心之举,让范仲淹进退两难。
    就冲着范仲淹刚才的决心,他的几位盟友会不会因此而远离他,甚至投身保守派的阵营。
    这都是一个很大的问好!
    \"其实范大人是可以继续推行关于改革科举的法令的!如果是这样,那所有的压力都会在陛下身上!”
    这一句是关键中的关键,臣子是给皇帝分忧的,而不是给皇帝徒增无故烦恼的。
    赵祯都如此支持范仲淹了,他如果这么做,那就是狠狠地再给赵祯打耳光。
    一生都忠于赵祯的范仲淹,也是做不出这样的事情的。
    “林桐,我真的发现你不去做官可惜了!\"
    \"呵呵!做官风险太大,不如做个小老百姓舒服!萧蔡要的那批酒已经拖走了,估计快到边境了!\"
    “可以啊!你这事情做的不声不响的!连我都瞒着?\"
    林桐却神秘的笑道,“不是我瞒着你!而是现在整个朝野都被新政搞得焦头烂额,没人注意这些事情!”
    “呵呵!那倒也是!\"
    \"行了!你自己去忙吧!我劝你这几天装聋作哑一些,或者干脆称病休息几天,避开这个风头!”
    “有这么严重?\"
    林桐毫不犹豫的说道,“就是有这么严重!”
    回到府上的当晚,金不唤狠了狠心,直接洗了个凉水澡,然后穿着单衣在卧房中晾了一段时间。
    第二天的朝会上,果然是少了金不唤的身影。
    不过他出现与否,不影响大局。
    一上朝,范仲淹就与往常一样,提出了精贡举这一举措。
    并且想赵祯汇报了自己的儿子退出国子监,将会按照流程参加大殿试这么一件事情整个议政殿没有任何声音,因为范仲淹亲自带头,把自己的儿子赶出了国子监。
    保守派还能说什么?
    他们正在绞尽脑汁的措辞,看看如何能禁止这一举措!
    韩琦等人也是错愕不已,他不停的给范仲淹使眼色,意思是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不跟我们商量一下。
    可范仲淹似乎没有听见,没有看见一样,一直等待着赵祯的批复。
    赵祯对于精贡举这一法令,很快就批复了,并立即命令枢密院向各州各县进行传达一旁的丁原也在仔细的思考这这项法令。
    对于入学的时间要求,丁伟已经是满足了。
    但对于改革科举考试内容,他还是有些疑虑的。
    原来无论是进士科还是大小殿试,只注重诗赋,明经科只要求死背儒家经书的词句改革后进士科重策论,也就是治国之道。
    并且要求各位生员能详细阐述经书的意义和道理。
    说白了就是从虚到实,让国家挑选出真正有才学的官员,并且能立即有效处理各项政事。
    这些东西对在场的官场老手都不是问题,但是对于缺乏实践的生员,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了。
    老道的丁原还是和往常一样,即不赞成,也不反对。
    \"众位卿家,如果没有别的事情,就此退朝吧!还有五天便是大小殿试了!朕这几天的好好休息休息!\"
    正当赵祯起身离开,韩琦大声说道:\"陛下,臣有本!”
    “唰!”,大家的眼睛看向了韩琦。
    \"哦?韩卿家有何本要奏?\"
    “我与范公同日回京,而后犬子承蒙陛下恩德,与范公之子同一天入得国子监。”
    韩琦还没说完,大家就都知道他接下来要说什么了。
    果不其然,他也奏请赵祯,把自己的儿子也撤出了国子监。
    范仲淹感激的看向了韩琦,他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的是韩琦。
    赵祯有意思的看着韩琦,即刻恩准了韩琦所奏。
    接下来,富弼与夏竦,也是有样学样,把自己的两个儿子与孙子从国子监撤了出来在一旁记录的胡首德,连连点头,打心底里佩服这四位。
    原本想好了一些措辞的保守派,瞬间也是偃旗息鼓了。
    至此,精贡举成为了新政推行以来,最没有争执的一次法令颁布。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3/3637/23586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3/3637/235869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