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人才来投

推荐阅读:文娱:开局反串最美贵妃全网爆红重生我要复仇我恨的人七零:霍团长,你媳妇被国家收编啦!变身女剑仙,她们总想当我道侣五年内必死?我选择速通修仙界!大夏世子,从一介书生开始重回60年代不遗憾杀疯!真千金横冲直撞整顿豪门!红楼:贾琮崛起当欧皇穿成七零年代大佬的团宠妻

    经济学原理,在人大出版了。

    这本书比较浅显,外行也都看得懂。

    按道理来说,应该很畅销的。

    只是赵宏图没好意思问高教授,这本书到底卖了多少钱。

    接过编写西方经济学教材奖励的两百元后。

    高教授和赵宏图谈经济学原理了。“小赵,这本经济学原理,我看比当初你写的那本国家竞争优势,在海外应该更畅销。”

    “假期要是有时间,建议你把这本书给翻译过来,到时候再送到米国那边出版。”

    高教授看过非常多的经济学教材,塞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写的经济学一书,历史悠久而内容全面。

    麦可尔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严谨,内容有一定的深度。

    ……

    米国市场上,每一部经济学着作,都有自己的特色。

    米国经济学家,也一般年会修改一下自己的经济学教科书,竞争十分激烈。

    但从来没有一本经济学教材,能像赵宏图编写的这本,具有简明性、通俗性和趣味性。

    能以通俗的事例、故事和政策分析来介绍深奥的经济学原理,使沉闷的经济学能让人读起来轻松和愉快。

    相比之下,高教授自己主编的西方经济学,那就只讲理论,枯燥而无味了。

    不过,作为教材,高教授还是更倾向自己主编的那本书。

    “好的,高教授。”赵宏图对于写学术专着为自己扬名这件事,还是很乐意的。

    特别是借鉴米国人的教材,在米国赚钱,扬名,这种感觉,还是很爽的。

    当然,这也为赵宏图站在这世界上,立起来了另外一只脚。

    万一哪天,他被郎叫兽给盯上了,总不能和顾某军一样进去。

    “还有啊,再写一篇论文,作为你研究生毕业的论文。”高教授又来了一句。

    赵宏图有点摸不着脑子了,他什么时候有研究生资格了,“我?”

    “废话,我招个研究生,还要别人说三道四吗?我想了想,学位提不上去,你就是职称上去也没意义。”高教授在经济学领域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名下补录个研究生根本没什么难度。

    赵宏图这是有点受宠若惊了,当初苏教授让他读研究生,他确实没兴趣。

    但要是不用上课,只是写篇论文,平白捞一个研究生文凭,还是很乐意的。

    这在以后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后来都要参加全国统一的研究生考试,就是保送生都要参加接收学校组织的研究生复试,哪里有这么简单就搞个硕士学位。

    有了这么个学位,以后要是他再晋升副教授,那也是硕士学位晋升的。

    本科学位跟硕士学位晋升职称还是有差别的,本科学位的副教授可能只是个名片教授,也就比名誉教授高一点档次。

    “高教授,那我写哪方面的?”赵宏图掰着手指头算,他现在论文涉及的可有农村经济学,博弈论,竞争理论,西方经济学,涉足很广的。

    按理说,高教授是西方经济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赵宏图写这方面的论文,应该是最合适的。

    但这方面,他还真不擅长。

    高教授本来想随便赵宏图自己写一篇就行。

    但想了想,说道。“当下,国内物价上涨,但华远集团在这方面做的很不错,要不就写写物价改革方面。”

    赵宏图低着头斟酌想着怎么回应,这个题目太大了。

    涉及很多人的利益。

    写得好,可能会得罪一批人。

    万一写得不好,又被看上了,还可能误导发展。

    影响太大了。

    赵宏图不敢下笔。

    “行了,你先去忙。”高教授还以为赵宏图在想着怎么写,挥手让他先回去。

    赵宏图无奈的笑了下,算了,写就写,历史上,我国最终还是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和苏北方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

    听说五月份,吴敬连和领导坐在一起,讨论物价的问题。

    当时领导想借鉴棒子国的物价改革,但吴敬连坚决反对,他就与领导之间发生激烈的辩论,争得脸红脖子粗。

    这都没有结果。

    赵宏图自认为,怎么也比不过吴。

    不能把自己太当回事了。

    也不可能自己写篇论文,就能改变历史进程了,那自己这只蝴蝶的翅膀,威力也太大了。

    如果自己的论文,能让这次物价上涨的风波,早点结束,那也是一件大善事。

    想开了,赵宏图准备放手去写。

    反正今年,集团也避不开这个问题,就当结合实际工作,写一篇感想文章好了。

    说起论文,1986年下学期博弈论那门课。

    赵宏图布置了一个大作业,有几个学生写的确实很不错。

    赵宏图帮忙找了一些从国外带回来的资料,亲自指导。

    几个学生多次修改后,赵宏图帮忙投递到了国外的一些期刊上。

    在这学期,陆陆续续都发表了。

    历时都一年多了。

    真不容易。

    好在赶在了学生毕业前。

    学校还给他们发了一笔奖励。

    对他们分配工作,以及以后工作的时候,评定职称之类的,多少有点用。

    毕竟,这可是海外发表的论文。

    这也是赵宏图出版了一本博弈论教材,在海外还算比较畅销,学术界的名气也比较大。

    投递的论文,录用率就相对高一点。

    只是就算赵宏图这位名师。

    也有教不了的学生。

    人大经济系计量经济学专业的一个研究生。

    向赵宏图请教过毕业论文的事情。

    赵宏图也用心地教了,只是最后,这个学生,还是没有完成硕士毕业论文,没能完成硕士学位。

    这人在后世还非常有名气,人称段菲特。

    就在这学期结束,赵宏图收拾好东西,准备走人的时候。

    段菲特找了过来。

    “赵老师,我想毕业后跟着你干。”段菲特硕士毕业后,和赵宏图说道。

    段菲特在人大的时候,最欣赏的老师就是赵宏图。

    只因为赵宏图这短短两三年内,不仅仅是在学术圈,而且在商业领域,折腾出很大的场面。

    赵宏图看着眼前这个爱笑的小伙子,不由得有点心动。

    段菲特毕业论文不能完成,不是因为智商不够,也不是因为赵宏图指导不到位,而是因为他的心思没在上面。

    赵宏图多少对眼前的小伙子,有点了解,这其实也是一个狠人。

    说是小伙子,其实段菲特是1961年生的,比赵宏图还要大一岁。

    1977年,他就参加了高考,四门课加在一起,才80多分,总分离高考分数线的距离,也就羊城到京城的距离。

    但这人,复习了整整一年后,第二年以总分400多分的好成绩,成为浙江大学无线电专业的一份子。

    可以说,这人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并且通过努力能实现自己的想法。

    毕业后,段菲特被分配到了京城电子管厂。

    干了三年后,段菲特做出了一个外人无法理解的决定,辞掉“铁饭碗”,跳出国企,并考取了人民大学计量经济学研究生。

    从国企辞职这种魄力,可不是一般人都具备的,但段菲特就这么果断地离开了,有人说他太草率,也有人佩服他的勇气。

    读研期间,更是学当年的自己。

    尝试自己做生意,只是折腾了一圈也没挣多少钱。

    赵宏图尽管心中很想把眼前这人招到自己手下,但说出来的却是,“菲特,我知道,你读研的时候,有几家不错的单位看中了你,而且还能提供京城户口,这个时候,京城户口要一万多,相当于普通工薪阶层好几年的工资。要是跟着我干,可没有京城户口。”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28/28631/112019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28/28631/1120190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