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旧居迎新房 拳法见如意(修)
推荐阅读:银发后重归八零,成了科研大佬心尖宠、被逐出宗门后,美人师尊跪求我原谅、姐姐逼我祸害她闺蜜、洪荒:先天阴阳蛟,再无金蛟剪、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一秒加一只烧鸡,女神跪求我收留、让我医武双绝,你管这玩意儿叫诅咒?、渣男换娶绿茶后糙汉军官惜我如命、结婚三年没圆房,随军一夜多胎了!、
张家新居座北朝南,东厢西灶,南北书房,共有十二房。
马车行到院外已是辰时,四人下了马车,抬头一看。只见门外挂着两盏大红灯笼,左边写着‘百福’,右面写着‘添寿’。正中挂着块匾额,上书“张府”二字,笔力苍如劲松,灵如游龙,一看就是大家手笔。
王诗如挽着小夫君,指着左面红灯,喜道:“百福哥哥看,你的名字写着灯笼上哩。”
张百福拉着诗如小手,笑道:“改日也将你的名字写到灯笼上。”诗如闻言拍手叫好,一旁小王林也连道‘也要’,百福连连称好。拉着二人推门而入,先闻一股清香醒神,借着烛光,可以见院中,种着一颗桂花树,淡金色的小花开满整树。
真是——花满乾坤香满堂,金秋十月飘灵香。
张百福见正堂烛火辉煌,唤着兄长、二小同入堂中。堂内白壁青砖,家具摆设,和旧居一样。正中挂着一张金表的大『福』字,宽高各有三尺一、四尺七,与匾额字迹相同。细观字下红印,印有『希羽散闲』四字。又见王振、萧娘娘,张锦夫妇,还有希羽先生和尊夫人,各分主次,坐与堂中。
百福提步向前,与众人见礼。
礼毕之后,王振笑道:“福儿一去就是大半日,若是再晚些,我和你爹爹就要去寻哩。”百福道:“多谢叔父挂念,孩儿初闻灵虚老师大道,心中欢喜,一时忘了时辰。”小诗如也翠声道:“是哩,老师讲了好些趣事哩。”语毕,接着将今日所学,乖巧说来。
姐姐欢快说出自己所学,其弟则盯着桌上饭菜,暗暗生津。
张锦见后,对先生、王振道:“如今孩儿们已经归来,我们就开宴吧?”见王立转身出门,百福扯道:“大哥何去?不如一起吃顿便饭?”王立闻他邀请,心中暗谢,礼道:“多谢贤弟盛情,愚兄不便同席。”
张锦道:“贤侄。既然你呼犬子一声贤弟,犬子又唤将军一声大哥,已是一家人。何不坐下一起同食,也好尝尝你家伯母手艺?”
王振见张家父子同请王立,也发声道:“王立一同坐下吧,莫要负了福儿一片心意,兄长一片诚意。”
希羽先生道:“有何不便?这里又不是大唐。陛下尚与民同食,将军如何不便与我等同吃?莫做妇人姿态,快快入席。”四位夫人也在一旁含笑点头。
王立见王爷、张锦、希羽先生同请,也不便推辞,就与百福三人同入席中。
桃木红桌上,木耳香菇白玉菜,鸡鸭鱼汤一应全。菜肴虽不及王府繁多,但也是——精炒红焖文火炖,赵杨二氏一片心。
张锦见众人入席,举杯笑道:“今日得贤弟相助,又蒙先生与尊夫人前来,实在是张锦之幸。张锦敬先生、贤弟一杯。”说完,将杯中果酒一饮而尽。
王振、先生同时举杯,掩面饮尽,王振笑道:“兄长又客气了。”
先生道:“主人盛情邀请,胜怎可不来?若是吃惯了尊夫人的佳肴,日后怕是要不请自来哩。”
王振道:“先生说的不假,看我那小儿便知。”众人顺指一看,见那小王林,双手抓着油黄鸡腿,吃的是满面油光。
张锦等人齐声欢笑,纷纷动筷。
你看他们吃的是——
先生连连点头,三小肚圆如珠。
王立虎口大开,笑说明日再来。
正是那——
一席酒宴众人欢,在座不分高低贱。
笑谈趣事欢饮酒,眨眼玉盘已成空。
一顿饭后,主客坐在堂中用茶,四位夫人收拾碗筷。
希羽先生含笑品茶,对百福道:“今闻令尊说,你已入仙道,为何还入人道?”
张百福答道:“回老师。灵虚老师曾说:欲求成仙,先学做人,神仙也是人来做。所以,百福要随先生闻圣贤教诲,懂做人道理。”
先生笑道:“呵呵,不错!神仙也是人来做。真人说的甚是!可惜了,你心向玄门,若是入我儒家,他日,必是一方圣贤。”话中,深有惋惜之意。
百福拱手道:“先生夸赞。虽不能如先生一样,教化一方,栽桃种李。但日后,我若闻得道果,也会学灵虚老师,保一方水土,佑一乡清平。”众人听后,暗暗点头。
先生兴起抚掌,说道:“好百福!好一个‘保一方水土,佑一乡清平’。”语毕,拂衣而起,端起案上茶碗,说道:“老夫就代那‘一方乡土’,敬你一杯。”说完,以茶代酒,轻饮一口。
百福闻言甚是激动,端起茶杯痛饮一口,顿感一股灼热烧心,烧的他猛然跳起,大呼凉气。先生见后,笑的是银须横立,急的萧赵杨三夫人,连忙去端凉水解热。
一盏茶后,众人见天色已晚,纷纷起身告退,张锦一家出门相送。
王立道:“贤弟,拳经云:若要习得好拳法,日月同出最佳时。日月同辉之际,正是阴阳平衡之时。那时修炼拳法,再好不过。明日寅时三刻,我在府外等候贤弟。”
张百福听后点头称诺,小诗如这时走过来,乖巧道:“百福哥哥我走了,明日再来寻你。”说完,抱着赤炎上了马车,王振、萧琳琅也告辞上车。
马车刚行两步,一道红光‘嗽地’从窗内纵出,跳到百福身边。小诗如趴在窗口骂道:“坏赤炎!”,赤炎闻言,立身而起,挥爪相送。诗如见后,对着火兔怒了怒鼻子,又缩回车内。她那可爱模样,喜得张家四人、希羽先生接连欢笑。
片刻后,先生见马车走远,对张锦道:“老夫也该归家了,今日二位夫人做佳肴,吃的老夫是满口清香,久久不散。”
二夫人甚是欢喜,张锦礼道:“要是先生吃的惯,还请常来。”赵杨二氏也是连连点头。
希羽笑道:“那日后,怕是要麻烦二位夫人了。老夫已生乏意,员外请回吧。”百福前礼道:“百福送老师、师母”
希羽笑指自家大门,说道:“区区两三丈路程,老夫还是能走得动。”话后,拉着夫人手臂告退。
张府,东厢房
百福礼送父母后转身回房,见新房和旧居摆设一致,倒是书架上多了些藏书。见他撑起木窗,随意拿出一本,名为《奇兽灵山》的经典,坐在窗前翻看起来。
此书说的是一些野史、传闻,其中还插有小画明意,倒是觉得清新。
开篇图文并茂,讲的是《灵狐嫁女》。
话说山中有一老狐,膝下有三女,大女蓝儿、二女红儿、三女白儿。蓝儿嫁与南山虎王为妻,红儿嫁与北山豹王为妻,只有那白儿迟迟未嫁。
老狐见三女日渐长大,心中暗急,一日与女儿外出猎食,路遇山精恶怪。那怪暗喜白儿美色,欲收为三妾。老狐闻他心性不正,就婉言拒绝,哪只那山精素来蛮横,见老狐不从,就持刀用强。
一番争斗之后,老狐势渐下峰,幸得二位贤婿及时赶到,驱走了山精。山精被他们伤了筋骨,心中怨气直烧天庭!
一日,他下山吃酒,闻大众夸赞山中有一猎人,手段高明,武艺精湛。于是乎,他就毒计暗生,打听猎人家府。
次日明月当空,山精变化成一瘸腿老翁上门。猎人礼问老翁何事,那怪就从头蒙骗。说自己是山中一樵夫,上山砍柴时,被山上妖怪围打,险些命丧虎口,又指着带疮露骨的左脚说,这就是被山妖咬伤的,接着又多番哄骗。
猎人为人刚正,闻恶妖伤人,欲除之。山精听后心中暗喜,一路引导猎人来到老狐洞府,并暗中给猎人下了障眼法。
猎人提刀入洞,瞪睛一看,好妖怪!一虎一豹四狐狸,正在洞中喝着血酒,吃着人肉!再观四周,白骨做椅子,头颅为桌,满地横尸,腥臭恶人!猎人见此情景,一身血气,直冲百会!
老狐见洞外来了猎人,含笑邀请,哪知他提刀就打,慌乱之中老狐提手来挡。只闻刀起手落!随之刀势不停,直劈狐面而去!虎豹二妖见后,提起兵器与猎人争斗。那猎人虽武艺高深,但肉体凡胎,哪里经得住虎豹合击?
片刻被二妖擒下,猎人见身已被擒,不愿被虎豹活食,欲咬舌自尽。好在白儿使了个定身法,止住猎人,后破了他身上的障眼法。
邪法破除后,猎人再观洞内,白骨桌椅化清石,案上人肉变素果。看到此时,猎人神魂呆滞,老狐上前问他,为何欲斩他翁婿三人,猎人实话实说,将山翁之事说与他们。
白儿聪慧,点出山翁话中多出破绽,羞得猎人无地自容。老狐捡起地上断臂,用手一接,又吐出一粒金丹,在伤口上一滚,顿时伤好如初。医好手臂后,又告诉猎人,那山翁是山精所化,又将往日因果告知猎人。
猎人听后怒骂山精贼子,老狐暗出妙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六妖变成虎皮、豹皮、狐皮让猎人拿去下山,试探老翁。
猎人会心,提起血肉模糊的虎皮、豹皮、狐皮,出了洞下了山。来到山脚后,闻一人欢呼迎上,那人正是山精。他见猎人提着虎、豹、狐六皮,大喜查看,他欢喜之余,却不知猎人手握宝刀,若是他稍有异动,提刀斩之。山怪见仇人一死,怒火顿消,又见猎人身强体壮欲食之。只见他变化本来凶相,挥爪向猎人扑去。
猎人将身体一转,宝刀伴月而出,霎时刀起头落!老狐六妖化回人形,将山精抽筋拔骨,又掏出内丹给猎人,并告知妙处,猎人闻言连谢。
白儿观猎人为人刚正,芳心暗许,唤来爹爹耳语轻声。老狐抚须而笑,问猎人可曾娶妻,猎说未曾。老狐暗喜,便将嫁女之意告知与他,猎人见白儿端庄聪慧,面似仙娥,哪里不同意?
猎人与白儿成婚那天,诸兽齐贺,天道吉祥。借着喜庆,老狐传猎人成仙秘法,叫他们做一对神仙伴侣。此后,白儿又为猎人生下一男一女,皆是相貌俊美,仙灵聪慧。
赞诗云:
山精作恶逆天行,该有此劫遭报应。
成全猎人得道果,喜迎造化娶贤妻。
张百福看完此篇奇事,抚掌笑道:“那山怪种下恶根,又唬骗猎人去杀老狐,最后自食恶果,成全了他人。妙!善有善报、恶有恶果,老师此言果真不虚。”赤炎指着画中童儿,嬉笑道:“这儿,应该在加条尾巴哩。”
百福将书合住,含笑道:“故事也看完了,今日早些修炼,明日寅时还要早起哩。”赤炎喜道:“恭喜道友,能不能带我一同前去?”百福道:“若是道兄起得早,就一同前去。”赤炎欢道:“早哩,早哩。”话完跳到床上。
百福闻他又学起诗如语调,心中暗笑道:“果然是:随着善人学善,随着厌人学话。”
寅时一刻,打更人锣声刚过,百福、赤炎,就悄悄起床,打开柴房洁面漱口。清凉的井水,激的张百福精神一振,草草擦面后,一人一兔坐在门外石台之上,仰望着浩瀚星空。
四周幽静,清风伴桂香。
张百福回过神来,见兔儿盯着明月不放,笑问道:“道兄,莫不是广寒宫中有亲戚哩?”赤炎笑道:“不瞒道友,还真有亲哩。那玉兔,便是我家表妹。”
百福闻后神思,暗想道:“道兄前两日说,自己无名无姓,四处云游,如今又说那月兔是他表妹。既然是他表亲,为何不投奔与她?既有亲戚,又怎是无名无姓之辈?”
赤炎见他出神暗想,笑道:“道友当真了?我不过随口玩笑哩。”百福笑道:“天下兔儿一家亲。不过你呼她表妹倒是不妥,若论年龄,道兄应该称她一声奶奶。”赤炎听后前爪抚须,咧嘴而笑。
这时一六尺青袍大汉,手提两个黄皮葫芦,快步走来,赤炎见了伏地而卧,百福连忙起身相迎。
王立笑道:“想不到贤弟一早就来了。”百福道:“也不算早,只是刚刚起床。”王立道:“事不宜迟,玄武城墙处,有一僻静之地,少有人来往,正是习武好去处,不如现在就去?”
张百福点头道:“好,全听大哥吩咐。”说完,对着赤炎一招手,赤炎便跳入百福怀中,二人直朝城墙处走去。
城墙之处,百福环顾点头道:“果然是好去处。”你看四周,群树遮阴,中间有一片五丈空地,因为王立日日在此习练的缘故,地上寸草不生,平展无物。场地外堆放着数块青石,大小不一,大的七尺,小的一寸。
王立将黄皮葫芦放在青石之上,说道:“拳经有云:欲求打得好拳法,先要熬得好筋骨。一般初习武艺之人,先学练法,开通经脉,激活窍穴。我观贤弟任督二脉已开,周身窍穴已开八十,倒是省下不少功夫,我现在先传你拳法,之后在传你练法。”张百福听后,在一旁点头称是。
诸般交代之后,王立站在场中活动筋骨。忽然,你看他手脚一收,笔直似剑,厉道:“贤弟看好了。”语毕,单脚一跺,口发‘嗯’、‘哼’雷音。
声出,身体迎风而动,手臂拉开大弓!
好拳法:云龙风虎,虎豹雷音,雄鹰扑食,狡兔蹬鹰。
再看他——身有虎势,神有兔心,眼似灵蛇,手似雄鹰,动如快马,静如寿龟!
拳未到风先到,罡风未到声先来!罡风吹的百福、赤炎,身形不稳,雷音炸的二人神魂飘忽!
好个如意拳,真是——
雷音炸响苍穹破,罡风吹得草木折。
八方箭打手不停,拳如意念法随心。
风停声灭拳法收,唯有树枝微晃动。
王立将全部招式演练完毕之后,收了拳法,暗吐一口浊气。
张百福两步走的他身边,喜道:“大哥好拳法!一套拳法打下,风雷随身动,惊得愚弟险些神魂出窍。”
王立收拳之后,脱去衣袍,蟒臂一绞,袍上汗水如大雨瓢泼,拿起葫芦边喝边道:“我这还不算什么,具拳经中记载,先祖在沙场之上,才叫风雷齐动,龙虎齐出。”随后又道:“贤弟可上场试试。”说罢,坐在青石之上。
张百福闻兄长让他试拳,点头站入场中。学着王立活动活动筋骨,闭目想象招式,忽然单脚一跺,双手一伸,身体随风而动,学起王立招式,倒也有七分相像。
王立见后跳入场中,一拳打向百福。百福见他提拳打来,大骇之下连连后退,脚法凌乱不堪,又被地上青石一绊,摔得他眼冒金星,头晕目眩。
王立哈哈一笑,将他拉起,百福渐渐回过神来,不解的看着他,不知他为何突然袭来。
王立道:“俗语云:比着葫芦画着瓢。这话用在贤弟身上,真是一点不假,你这拳法全照我打,全无‘如意’之形,无‘如意’之心。日后若遇到凶人恶妖,必遭劫。”
张百福摸了摸作痛的后脑,礼道:“多谢大哥教诲,那如何做到如意形,求得如意心?”赤炎也跳到百福身边,竖起长耳倾听。
王立道:“拳经有云:如意随心动,心到手也到。又云:魂儿归心,手抱如意,若是如意手中拿,千军万马也不怕。”说完,单手鹰爪,向赤炎抓去。赤炎正在细听,忽感一阵罡风刮来,风中带有雄鹰扑兔之意,骇得他红毛倒立,转身跳到青石之上,定睛一看又跳回百福身边。
张百福看着王立、赤炎一人一兔,一息之间变化,有所明悟。王立指着赤炎道:“好兔儿,你倒是跑的快,怕是真鹰也难抓你。”赤炎听到王立夸奖,满眼得意之色。
王立道:“刚才你可看清?我似雄鹰,他是兔。我拳未到,他已经得知。如意拳法的精妙就在于此,他若似狼我似虎,他若似虎我如龟。若要求得真如意,须先做到心眼开,贤弟再试一次。”说完抱起地上赤炎,站到一边观看。
张百福点头站到场中,闭目静心,一盏茶后依然不动,王立见后含笑点头,捡起地上一块石子,嗽地投了过去。
猛然!你看百福,双目一睁似灵蛇,单臂一抬似蛇口,接住石子,单脚一跺,左右开弓!身如蛟龙归海,心似盘蛇而卧,手如龟蛇合击。
拳风一转,正是——
身如虎豹左右扑,脚如马兔荡尘土。
招式一变,又是——
身似宝剑手似刃,旁人哪能进他身。
百福越打越欢,心中畅快无比,索性将丹田真气运起,顺手化为气劲。这一打,身如心意化无方,气如狂风卷落叶!越打越顺,心越展越畅,真是——如意拳法如意心,拳法随心本无形。
好百福,果然天赋慧根!
百福初闻精要,心中畅快无比,心念一动收了真气,对着王立拜道:“多谢大哥授拳!”王立一步跨道百福身前,扶道:“好贤弟,果然是天资聪慧,愚兄稍加点拨,你便明了道理,懂得真意。”
他二人果然有缘,一个是求得妙拳,一个是传得慧徒,真是老天一番造化。
时间来的也快,去的也快,你看这九霄——
天边红日放金芒,星辰明月欲收光。
九霄云彩朝东去,大雾渐起暗降霜。
99mk.cc。wap.99mk.cc
马车行到院外已是辰时,四人下了马车,抬头一看。只见门外挂着两盏大红灯笼,左边写着‘百福’,右面写着‘添寿’。正中挂着块匾额,上书“张府”二字,笔力苍如劲松,灵如游龙,一看就是大家手笔。
王诗如挽着小夫君,指着左面红灯,喜道:“百福哥哥看,你的名字写着灯笼上哩。”
张百福拉着诗如小手,笑道:“改日也将你的名字写到灯笼上。”诗如闻言拍手叫好,一旁小王林也连道‘也要’,百福连连称好。拉着二人推门而入,先闻一股清香醒神,借着烛光,可以见院中,种着一颗桂花树,淡金色的小花开满整树。
真是——花满乾坤香满堂,金秋十月飘灵香。
张百福见正堂烛火辉煌,唤着兄长、二小同入堂中。堂内白壁青砖,家具摆设,和旧居一样。正中挂着一张金表的大『福』字,宽高各有三尺一、四尺七,与匾额字迹相同。细观字下红印,印有『希羽散闲』四字。又见王振、萧娘娘,张锦夫妇,还有希羽先生和尊夫人,各分主次,坐与堂中。
百福提步向前,与众人见礼。
礼毕之后,王振笑道:“福儿一去就是大半日,若是再晚些,我和你爹爹就要去寻哩。”百福道:“多谢叔父挂念,孩儿初闻灵虚老师大道,心中欢喜,一时忘了时辰。”小诗如也翠声道:“是哩,老师讲了好些趣事哩。”语毕,接着将今日所学,乖巧说来。
姐姐欢快说出自己所学,其弟则盯着桌上饭菜,暗暗生津。
张锦见后,对先生、王振道:“如今孩儿们已经归来,我们就开宴吧?”见王立转身出门,百福扯道:“大哥何去?不如一起吃顿便饭?”王立闻他邀请,心中暗谢,礼道:“多谢贤弟盛情,愚兄不便同席。”
张锦道:“贤侄。既然你呼犬子一声贤弟,犬子又唤将军一声大哥,已是一家人。何不坐下一起同食,也好尝尝你家伯母手艺?”
王振见张家父子同请王立,也发声道:“王立一同坐下吧,莫要负了福儿一片心意,兄长一片诚意。”
希羽先生道:“有何不便?这里又不是大唐。陛下尚与民同食,将军如何不便与我等同吃?莫做妇人姿态,快快入席。”四位夫人也在一旁含笑点头。
王立见王爷、张锦、希羽先生同请,也不便推辞,就与百福三人同入席中。
桃木红桌上,木耳香菇白玉菜,鸡鸭鱼汤一应全。菜肴虽不及王府繁多,但也是——精炒红焖文火炖,赵杨二氏一片心。
张锦见众人入席,举杯笑道:“今日得贤弟相助,又蒙先生与尊夫人前来,实在是张锦之幸。张锦敬先生、贤弟一杯。”说完,将杯中果酒一饮而尽。
王振、先生同时举杯,掩面饮尽,王振笑道:“兄长又客气了。”
先生道:“主人盛情邀请,胜怎可不来?若是吃惯了尊夫人的佳肴,日后怕是要不请自来哩。”
王振道:“先生说的不假,看我那小儿便知。”众人顺指一看,见那小王林,双手抓着油黄鸡腿,吃的是满面油光。
张锦等人齐声欢笑,纷纷动筷。
你看他们吃的是——
先生连连点头,三小肚圆如珠。
王立虎口大开,笑说明日再来。
正是那——
一席酒宴众人欢,在座不分高低贱。
笑谈趣事欢饮酒,眨眼玉盘已成空。
一顿饭后,主客坐在堂中用茶,四位夫人收拾碗筷。
希羽先生含笑品茶,对百福道:“今闻令尊说,你已入仙道,为何还入人道?”
张百福答道:“回老师。灵虚老师曾说:欲求成仙,先学做人,神仙也是人来做。所以,百福要随先生闻圣贤教诲,懂做人道理。”
先生笑道:“呵呵,不错!神仙也是人来做。真人说的甚是!可惜了,你心向玄门,若是入我儒家,他日,必是一方圣贤。”话中,深有惋惜之意。
百福拱手道:“先生夸赞。虽不能如先生一样,教化一方,栽桃种李。但日后,我若闻得道果,也会学灵虚老师,保一方水土,佑一乡清平。”众人听后,暗暗点头。
先生兴起抚掌,说道:“好百福!好一个‘保一方水土,佑一乡清平’。”语毕,拂衣而起,端起案上茶碗,说道:“老夫就代那‘一方乡土’,敬你一杯。”说完,以茶代酒,轻饮一口。
百福闻言甚是激动,端起茶杯痛饮一口,顿感一股灼热烧心,烧的他猛然跳起,大呼凉气。先生见后,笑的是银须横立,急的萧赵杨三夫人,连忙去端凉水解热。
一盏茶后,众人见天色已晚,纷纷起身告退,张锦一家出门相送。
王立道:“贤弟,拳经云:若要习得好拳法,日月同出最佳时。日月同辉之际,正是阴阳平衡之时。那时修炼拳法,再好不过。明日寅时三刻,我在府外等候贤弟。”
张百福听后点头称诺,小诗如这时走过来,乖巧道:“百福哥哥我走了,明日再来寻你。”说完,抱着赤炎上了马车,王振、萧琳琅也告辞上车。
马车刚行两步,一道红光‘嗽地’从窗内纵出,跳到百福身边。小诗如趴在窗口骂道:“坏赤炎!”,赤炎闻言,立身而起,挥爪相送。诗如见后,对着火兔怒了怒鼻子,又缩回车内。她那可爱模样,喜得张家四人、希羽先生接连欢笑。
片刻后,先生见马车走远,对张锦道:“老夫也该归家了,今日二位夫人做佳肴,吃的老夫是满口清香,久久不散。”
二夫人甚是欢喜,张锦礼道:“要是先生吃的惯,还请常来。”赵杨二氏也是连连点头。
希羽笑道:“那日后,怕是要麻烦二位夫人了。老夫已生乏意,员外请回吧。”百福前礼道:“百福送老师、师母”
希羽笑指自家大门,说道:“区区两三丈路程,老夫还是能走得动。”话后,拉着夫人手臂告退。
张府,东厢房
百福礼送父母后转身回房,见新房和旧居摆设一致,倒是书架上多了些藏书。见他撑起木窗,随意拿出一本,名为《奇兽灵山》的经典,坐在窗前翻看起来。
此书说的是一些野史、传闻,其中还插有小画明意,倒是觉得清新。
开篇图文并茂,讲的是《灵狐嫁女》。
话说山中有一老狐,膝下有三女,大女蓝儿、二女红儿、三女白儿。蓝儿嫁与南山虎王为妻,红儿嫁与北山豹王为妻,只有那白儿迟迟未嫁。
老狐见三女日渐长大,心中暗急,一日与女儿外出猎食,路遇山精恶怪。那怪暗喜白儿美色,欲收为三妾。老狐闻他心性不正,就婉言拒绝,哪只那山精素来蛮横,见老狐不从,就持刀用强。
一番争斗之后,老狐势渐下峰,幸得二位贤婿及时赶到,驱走了山精。山精被他们伤了筋骨,心中怨气直烧天庭!
一日,他下山吃酒,闻大众夸赞山中有一猎人,手段高明,武艺精湛。于是乎,他就毒计暗生,打听猎人家府。
次日明月当空,山精变化成一瘸腿老翁上门。猎人礼问老翁何事,那怪就从头蒙骗。说自己是山中一樵夫,上山砍柴时,被山上妖怪围打,险些命丧虎口,又指着带疮露骨的左脚说,这就是被山妖咬伤的,接着又多番哄骗。
猎人为人刚正,闻恶妖伤人,欲除之。山精听后心中暗喜,一路引导猎人来到老狐洞府,并暗中给猎人下了障眼法。
猎人提刀入洞,瞪睛一看,好妖怪!一虎一豹四狐狸,正在洞中喝着血酒,吃着人肉!再观四周,白骨做椅子,头颅为桌,满地横尸,腥臭恶人!猎人见此情景,一身血气,直冲百会!
老狐见洞外来了猎人,含笑邀请,哪知他提刀就打,慌乱之中老狐提手来挡。只闻刀起手落!随之刀势不停,直劈狐面而去!虎豹二妖见后,提起兵器与猎人争斗。那猎人虽武艺高深,但肉体凡胎,哪里经得住虎豹合击?
片刻被二妖擒下,猎人见身已被擒,不愿被虎豹活食,欲咬舌自尽。好在白儿使了个定身法,止住猎人,后破了他身上的障眼法。
邪法破除后,猎人再观洞内,白骨桌椅化清石,案上人肉变素果。看到此时,猎人神魂呆滞,老狐上前问他,为何欲斩他翁婿三人,猎人实话实说,将山翁之事说与他们。
白儿聪慧,点出山翁话中多出破绽,羞得猎人无地自容。老狐捡起地上断臂,用手一接,又吐出一粒金丹,在伤口上一滚,顿时伤好如初。医好手臂后,又告诉猎人,那山翁是山精所化,又将往日因果告知猎人。
猎人听后怒骂山精贼子,老狐暗出妙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六妖变成虎皮、豹皮、狐皮让猎人拿去下山,试探老翁。
猎人会心,提起血肉模糊的虎皮、豹皮、狐皮,出了洞下了山。来到山脚后,闻一人欢呼迎上,那人正是山精。他见猎人提着虎、豹、狐六皮,大喜查看,他欢喜之余,却不知猎人手握宝刀,若是他稍有异动,提刀斩之。山怪见仇人一死,怒火顿消,又见猎人身强体壮欲食之。只见他变化本来凶相,挥爪向猎人扑去。
猎人将身体一转,宝刀伴月而出,霎时刀起头落!老狐六妖化回人形,将山精抽筋拔骨,又掏出内丹给猎人,并告知妙处,猎人闻言连谢。
白儿观猎人为人刚正,芳心暗许,唤来爹爹耳语轻声。老狐抚须而笑,问猎人可曾娶妻,猎说未曾。老狐暗喜,便将嫁女之意告知与他,猎人见白儿端庄聪慧,面似仙娥,哪里不同意?
猎人与白儿成婚那天,诸兽齐贺,天道吉祥。借着喜庆,老狐传猎人成仙秘法,叫他们做一对神仙伴侣。此后,白儿又为猎人生下一男一女,皆是相貌俊美,仙灵聪慧。
赞诗云:
山精作恶逆天行,该有此劫遭报应。
成全猎人得道果,喜迎造化娶贤妻。
张百福看完此篇奇事,抚掌笑道:“那山怪种下恶根,又唬骗猎人去杀老狐,最后自食恶果,成全了他人。妙!善有善报、恶有恶果,老师此言果真不虚。”赤炎指着画中童儿,嬉笑道:“这儿,应该在加条尾巴哩。”
百福将书合住,含笑道:“故事也看完了,今日早些修炼,明日寅时还要早起哩。”赤炎喜道:“恭喜道友,能不能带我一同前去?”百福道:“若是道兄起得早,就一同前去。”赤炎欢道:“早哩,早哩。”话完跳到床上。
百福闻他又学起诗如语调,心中暗笑道:“果然是:随着善人学善,随着厌人学话。”
寅时一刻,打更人锣声刚过,百福、赤炎,就悄悄起床,打开柴房洁面漱口。清凉的井水,激的张百福精神一振,草草擦面后,一人一兔坐在门外石台之上,仰望着浩瀚星空。
四周幽静,清风伴桂香。
张百福回过神来,见兔儿盯着明月不放,笑问道:“道兄,莫不是广寒宫中有亲戚哩?”赤炎笑道:“不瞒道友,还真有亲哩。那玉兔,便是我家表妹。”
百福闻后神思,暗想道:“道兄前两日说,自己无名无姓,四处云游,如今又说那月兔是他表妹。既然是他表亲,为何不投奔与她?既有亲戚,又怎是无名无姓之辈?”
赤炎见他出神暗想,笑道:“道友当真了?我不过随口玩笑哩。”百福笑道:“天下兔儿一家亲。不过你呼她表妹倒是不妥,若论年龄,道兄应该称她一声奶奶。”赤炎听后前爪抚须,咧嘴而笑。
这时一六尺青袍大汉,手提两个黄皮葫芦,快步走来,赤炎见了伏地而卧,百福连忙起身相迎。
王立笑道:“想不到贤弟一早就来了。”百福道:“也不算早,只是刚刚起床。”王立道:“事不宜迟,玄武城墙处,有一僻静之地,少有人来往,正是习武好去处,不如现在就去?”
张百福点头道:“好,全听大哥吩咐。”说完,对着赤炎一招手,赤炎便跳入百福怀中,二人直朝城墙处走去。
城墙之处,百福环顾点头道:“果然是好去处。”你看四周,群树遮阴,中间有一片五丈空地,因为王立日日在此习练的缘故,地上寸草不生,平展无物。场地外堆放着数块青石,大小不一,大的七尺,小的一寸。
王立将黄皮葫芦放在青石之上,说道:“拳经有云:欲求打得好拳法,先要熬得好筋骨。一般初习武艺之人,先学练法,开通经脉,激活窍穴。我观贤弟任督二脉已开,周身窍穴已开八十,倒是省下不少功夫,我现在先传你拳法,之后在传你练法。”张百福听后,在一旁点头称是。
诸般交代之后,王立站在场中活动筋骨。忽然,你看他手脚一收,笔直似剑,厉道:“贤弟看好了。”语毕,单脚一跺,口发‘嗯’、‘哼’雷音。
声出,身体迎风而动,手臂拉开大弓!
好拳法:云龙风虎,虎豹雷音,雄鹰扑食,狡兔蹬鹰。
再看他——身有虎势,神有兔心,眼似灵蛇,手似雄鹰,动如快马,静如寿龟!
拳未到风先到,罡风未到声先来!罡风吹的百福、赤炎,身形不稳,雷音炸的二人神魂飘忽!
好个如意拳,真是——
雷音炸响苍穹破,罡风吹得草木折。
八方箭打手不停,拳如意念法随心。
风停声灭拳法收,唯有树枝微晃动。
王立将全部招式演练完毕之后,收了拳法,暗吐一口浊气。
张百福两步走的他身边,喜道:“大哥好拳法!一套拳法打下,风雷随身动,惊得愚弟险些神魂出窍。”
王立收拳之后,脱去衣袍,蟒臂一绞,袍上汗水如大雨瓢泼,拿起葫芦边喝边道:“我这还不算什么,具拳经中记载,先祖在沙场之上,才叫风雷齐动,龙虎齐出。”随后又道:“贤弟可上场试试。”说罢,坐在青石之上。
张百福闻兄长让他试拳,点头站入场中。学着王立活动活动筋骨,闭目想象招式,忽然单脚一跺,双手一伸,身体随风而动,学起王立招式,倒也有七分相像。
王立见后跳入场中,一拳打向百福。百福见他提拳打来,大骇之下连连后退,脚法凌乱不堪,又被地上青石一绊,摔得他眼冒金星,头晕目眩。
王立哈哈一笑,将他拉起,百福渐渐回过神来,不解的看着他,不知他为何突然袭来。
王立道:“俗语云:比着葫芦画着瓢。这话用在贤弟身上,真是一点不假,你这拳法全照我打,全无‘如意’之形,无‘如意’之心。日后若遇到凶人恶妖,必遭劫。”
张百福摸了摸作痛的后脑,礼道:“多谢大哥教诲,那如何做到如意形,求得如意心?”赤炎也跳到百福身边,竖起长耳倾听。
王立道:“拳经有云:如意随心动,心到手也到。又云:魂儿归心,手抱如意,若是如意手中拿,千军万马也不怕。”说完,单手鹰爪,向赤炎抓去。赤炎正在细听,忽感一阵罡风刮来,风中带有雄鹰扑兔之意,骇得他红毛倒立,转身跳到青石之上,定睛一看又跳回百福身边。
张百福看着王立、赤炎一人一兔,一息之间变化,有所明悟。王立指着赤炎道:“好兔儿,你倒是跑的快,怕是真鹰也难抓你。”赤炎听到王立夸奖,满眼得意之色。
王立道:“刚才你可看清?我似雄鹰,他是兔。我拳未到,他已经得知。如意拳法的精妙就在于此,他若似狼我似虎,他若似虎我如龟。若要求得真如意,须先做到心眼开,贤弟再试一次。”说完抱起地上赤炎,站到一边观看。
张百福点头站到场中,闭目静心,一盏茶后依然不动,王立见后含笑点头,捡起地上一块石子,嗽地投了过去。
猛然!你看百福,双目一睁似灵蛇,单臂一抬似蛇口,接住石子,单脚一跺,左右开弓!身如蛟龙归海,心似盘蛇而卧,手如龟蛇合击。
拳风一转,正是——
身如虎豹左右扑,脚如马兔荡尘土。
招式一变,又是——
身似宝剑手似刃,旁人哪能进他身。
百福越打越欢,心中畅快无比,索性将丹田真气运起,顺手化为气劲。这一打,身如心意化无方,气如狂风卷落叶!越打越顺,心越展越畅,真是——如意拳法如意心,拳法随心本无形。
好百福,果然天赋慧根!
百福初闻精要,心中畅快无比,心念一动收了真气,对着王立拜道:“多谢大哥授拳!”王立一步跨道百福身前,扶道:“好贤弟,果然是天资聪慧,愚兄稍加点拨,你便明了道理,懂得真意。”
他二人果然有缘,一个是求得妙拳,一个是传得慧徒,真是老天一番造化。
时间来的也快,去的也快,你看这九霄——
天边红日放金芒,星辰明月欲收光。
九霄云彩朝东去,大雾渐起暗降霜。
99mk.cc。wap.99mk.cc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23/23209/959586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23/23209/959586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