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祭祖宝珠落 两家喜结亲(修)
推荐阅读:银发后重归八零,成了科研大佬心尖宠、被逐出宗门后,美人师尊跪求我原谅、姐姐逼我祸害她闺蜜、洪荒:先天阴阳蛟,再无金蛟剪、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一秒加一只烧鸡,女神跪求我收留、让我医武双绝,你管这玩意儿叫诅咒?、渣男换娶绿茶后糙汉军官惜我如命、结婚三年没圆房,随军一夜多胎了!、
书接上回『母子情深拥泣,旁人闻之心欢。』
双方礼毕后各回其位,王振礼道:“多谢员外出手救下小女!此恩,比山高,比海深。真是感激不尽,感激不尽啊。”话语之间,眼角含泪。
张锦连忙还礼,说道:“当不起王爷大礼。本想今日将公主送回府上,却不想王爷亲自来了,真是折杀了小民。”语调倒显得激动。
王振抹泪道:“却说昨日,大唐仙师前去除恶妖,我派遣百余精兵相助,谁知小女贪玩偷偷跟去。”说完瞪了女儿一眼,唬得她趴在母亲怀中,闻他又道:“小女走失之后,我便满城寻找,后闻逃回来的将士说,小女偷偷跟随仙师除妖,如今仙师被食,小女也怕是入了虎口!我心痛之下,就去求灵虚仙师,仙师卜课之后,笑说小女无命之忧,又指引我来此地,寻找员外。”
张锦点头道:“原来如此,灵虚仙师果然神机妙算。”
王振端起案上茶碗,拨了拨飘起的青叶,问道:“敢问员外,你是如何从那恶妖手中,救下小女哩?”萧娘娘怀抱女儿,也好奇的看着张锦,等他答话。
张锦放下手中茶碗,提袖道:“正要与王爷说起此事。话说昨日,小民一家驱马回乡,行至青云山附近,不知何物惊得马儿嘶叫、不敢前行。小民怕有何祸事,便唤起小儿、妻妾下了马车。忽见山中巨木摇摆不定,片刻见公主就从林中跑出,身后跟着九尺大汉。那大汉不是旁人,正是虎王所化,小民与他把酒详谈,才知事情有番因果。”
王振抚须道:“是何因果?”张锦道:“据虎王所说,他正与虎儿在山中猎食,那道人就带着精兵,与公主一路猎杀他们。虎王说一无伤人,二无触犯王法,欲和那大唐道人理论。谁知那厮不由分说,就命王爷精兵提箭射杀!万箭之下,伤了虎子,虎王一怒便咬杀了道人,惊散了精兵。随后,一路跟随着公主,欲前去王爷府上理论,称要问问王爷,为何派道人打杀他父子。后小民出言劝解,才消了虎王怒气。”此番话,讲的是绘声绘色、宛如现场。
王振面色懊悔,说道:“原来如此,怪不得灵虚仙师说,此事定有蹊跷。”张锦问道:“敢问王爷,虎王所犯何罪,惹得王颜震怒。要诛杀他父子?”王振又羞又怒,拍案道:“唉!张兄有所不知,容我道来。”
张锦拱手相请,王振接道:“前两日从南瞻部洲来一道人,他说如儿根骨奇佳,欲收为入室弟子。本王喜道,大喜之下将道人请入府中,奉为上宾。次日道人外出归来,说青云山上有恶妖食人,欲为我傲来子民降妖除魔。我闻后深感道人仁心,便派遣家中百余精兵助道人。”
话到此时,王爷怒震龙须,厉道:“后听闻灵虚仙师与张兄言语,想必那大唐妖道,定是在哄骗我!若是让妖道得逞,虎王魂入酆都城,必在阎君殿前告我。”说完又哭道:“羞煞我也,羞煞我也!”
张锦闻后深感王爷真心,扶案劝道:“王爷宽心,莫要愧疚。俗语云:日防夜防,小人难防。好在虎王法力高深,未让妖道得手。素闻那南瞻部洲,多是欺世盗名,不似我傲来善诚。”
王振擦泪道:“多谢张兄劝解。那道人真是不当人子,扯得大谎骗我。”随之接道:“我观张兄年长与我,不如张兄今年何寿?”
张锦见他发问,礼道:“小民五十有二,虚活半百。”王振道:“愚弟今年四十有一。兄长何必自谦,愚弟观兄长麟儿,知礼聪慧,又闻灵虚仙师说,令郎已拜入上仙门下,修得妙法。如何算虚活?”
张锦闻他称兄,连忙起身道:“折杀小民也。如何当得王爷呼兄?”王振上前扶道:“当得、当得。如何当不得?先不说兄长对小女的救命之恩,就说我傲来王法,律曰: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兄长莫要因我身在皇族,就斩了我结交之心啊。”这话说的真是,语中见心,目中见诚。
萧娘娘将诗如放下,道了个万福,说道:“叔叔莫要拒绝,伤了夫君一片诚心。”张锦观王爷、娘娘言语真切,索性道:“如此,小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话后,对着二人拱手礼道:“愚兄见过贤弟、弟妹。”
王爷哈哈大笑,还礼道:“愚弟见过兄长。”又对二夫人道:“见过二位嫂夫人。”慌得二人连忙还礼。
这时张百福前行拜见,呼道:“孩儿百福,见过叔父、叔母、如儿妹妹。”龙凤闻礼欢喜,诗如也跳出来,拜道:“女儿诗如,见过伯父、二位伯母、百福哥哥。”
诸般礼毕,其乐融融。
张锦叫来管家,备上酒席招待王爷、萧娘娘。不过片刻,一桌美食便上齐,在主人邀请下,大众同入席中。
接下,正是那——
兄弟二人互敬酒,姐妹欢喜各夹菜。
两小无猜真欢乐,火兔只知麻糕甜。
酒过三巡,菜下一半。
萧娘娘看着小百福,连连点头心中暗喜,扯了扯夫君衣袖。王振拍了拍玉手,开口笑道:“实不相瞒,愚弟……”话位说完,这时王诗如“咦”了一声,摸着身上小袄,含泪道:“不见哩!”
王振心中不喜,问道:“何物不见?”诗如又摸了摸小袄,哭道:“百福哥哥给我的宝珠不见了。”
百福听后心中一颤,猛然起身,言语僵硬道:“如儿妹妹再找找,想想忘记哪里了?”诗如抱着哥哥,连连抽泣道:“百…百福哥哥,我……我记得在手里哩……才一看不……不见哩!”
王振闻女儿哭的心痛,忍不住心酸道:“福儿,不知是何宝珠?叔父库中也些有宝珠,赔你一个可好?”张锦等人也时发问。
张百福礼道:“回叔父。那宝珠是老师虚空所赐,助百福修行之用。今日借与如儿妹妹玩耍,却不想……”话到此时,不在下说。
众人听后鸦雀无声,王振猛然将手中玉杯摔在地上,怒道:“好个逆女!兄长有恩与你,你不思回报,还索要恩人重宝。如今仙宝遗失,你你你……”说到这里,怒极攻心,瘫倒在地。
张锦连忙将他扶起归座,小诗如哭着跑到爹爹身旁,王爷正是恼怒,挥手向其面打去。百福忙抱住其臂,说道:“叔父息怒。此事并不怨如儿妹妹,若不是我将宝珠交予妹妹玩耍,也不会丢失。今日上山祭祖之时,我还见妹妹拿着宝珠,下山之后便不见。想必是掉在后山,以孩儿之见,现在上山寻找,兴许还能找到。”
王振闻后连忙起身,慌道:“对对对,百福所欲言极是。”速对堂外呼道:“左右何在?”堂外侍卫应声而入,闻他又道:“本王命你二人,调动村前精兵,上山寻找宝珠,找到者赏金千两。”侍卫行礼称诺,还未出门,便被百福叫住。
张百福道:“二位大哥且慢,我那辟邪宝珠,透如琉璃,内放青光……”这时忽感脚下异动,只见赤炎咬着他裤角,正在拉着。接着你看他,前爪连拍着肚皮,几下之后,从其口中吐出一个琉璃宝珠,慢慢的滚到自家主人脚边。
百福心中甚是欢喜,捡起宝珠后,对着兔儿唱了个大喏,说道:“多谢赤炎!”赤炎立身挥爪,笑眯眯的看着小诗如。诗如见后,一把将他抱住,泣声道:“好兔儿、乖赤炎。”
张锦哈哈大笑,也对着赤炎一拜,赞道:“好兔儿,当受得一拜。”王爷、萧琳琅也是对着赤炎一拜。你看赤炎,提起前爪,对着众人连连作揖,活似人态。
众人重归其位,不过席位上多了一兔儿。
王振看着他,笑问道:“兄长如何来的灵兔?”张锦笑道:“此兔入我家门,倒有些缘法,容我道来。”稍微一顿,将杯中果酒饮尽后,接道:“在遇虎王之前,先遇猎人……”
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张锦道尽缘法后,笑道:“想不到兔儿如此灵性,重宝失而复得,真是多亏了赤炎。”王爷闻后抚须而笑,说道:“果然应验了仙师的批语,咱家福儿,真乃多福之人哩。”说完,又对赤炎道:“赤炎兄,多谢你带回重宝。王振敬你一杯。”语毕,一饮而尽,赤炎前爪一拜,又指了指空杯,众人闻意恍然。
张锦笑道:“倒是在下疏忽,却不想赤炎还饮酒哩。”又对孝子道:“福儿,快快给恩人倒上。”
张百福含笑拿起酒壶,给兔儿倒上一杯,赤炎提爪谢过,捧起酒杯贪吃起来。
那模样,惹得大众是——
三妇掩面娇声笑,诗如嘻嘻拍手欢。
王振击案再敬酒,张锦笑说八百坛。
百福此时对赤炎道兄,真是感激不尽,又是倒酒又夹菜。一壶美酒下腹后,见他直勾勾的盯着麻糕,百福笑道:“倒是忘了。”语毕,夹起一块麻糕,放在赤炎盘中。你看他捧起麻糕片刻就吃完,完后又盯着盘中。
张锦见状抚须欢笑,说道:“看来拙荆糕点,甚和赤炎兄胃口。莫看,兄台只管享用,若是不够,我在让拙荆多做一些。”说完,将整盘端到赤炎脚下。兔儿欢喜行礼,捧起芝麻糕吃了起来,看的赵氏喜欢得紧。
王振抚须笑道:“实不相瞒。此次前来还有一事,我还有一事,要与兄长商量。”张锦敛袖问道:“贤弟何事?只管说来。”
王爷道:“此事倒是与福儿有关。临行前,仙师曾对我说,小女和福儿乃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今日见咱家福儿灵气十足、玉面红光。又闻乡邻言,福儿一岁能言、二岁识字、三岁便知孝道,将来必是一方贤士。愚弟高攀,欲和兄长结为亲家,不知兄长意下如何?”说完抚须看着张锦,萧娘娘也是竖耳倾听。
赵杨二妇暗喜,赵氏暗道:“祖宗显灵了!想不到早上才许下愿来,日中便如意,媳妇多谢祖宗相助。”想到此时,又看了看老爷,暗暗点头。
张锦闻意欢喜,面红道:“不瞒贤弟,如儿乖巧懂事,愚兄妻妾三人甚是喜欢,就怕高攀了王府。”
其实昨晚,杨氏便与他说过结媒之事。他虽喜爱诗如,但恐王府地位,说‘高攀不得’并叫杨氏不要再提。谁想王爷居然亲自提出,当真是喜出望外。
王振闻他有意,暗喜道:“哥哥此言差矣!如何配不上?如何高攀?先说哥哥对如儿有救命恩情,再说百福又乃上仙弟子,如何配不上?只怕高攀的是我家如儿哩!愚弟看哥哥心中有意,不如就这么定下,如此,你我两家喜上加喜,岂不是更妙?”
张锦大笑道:“若是愚兄再不同意,岂不是寒了贤弟一片真心,辜负了苍天的一番造化?”王振欢喜道:“是了,是了,莫要辜负了老天一番造化。”
好情缘,果然是——
天定造化人定缘,凤仙万劫今结缘。
来日携手笑风雨,共生共死共黄泉。
双方家主敲定之后,萧娘娘看着百福,是越发喜欢,赵杨二夫人,也是喜笑掩面。
满堂欢喜一兔悲,赤炎闻言爪中麻糕掉地,心中暗悲道:“如何是好?如何是好?这小娘子自幼狠毒,长大如何得了?天道欺我!!!”
诗如不知亲家何意,拉着未来夫君的小手,小声问道:“哥哥,结成亲家,是不是可以和哥哥,永远一起玩哩?”她声音虽小,但众人都听得清楚。
众目所望,烧的百福面如红碳,闻他小声道:“这个……是吧。”诗如大喜,拍手道:“好哩!那咱俩就结为亲家。”
王振大笑道:“哈哈,如儿和福儿,果然天生一对,造化!”张锦含笑点头,三位夫人嬉笑不停。
众人饭后归位用茶,王振放下茶碗,说道:“还有一事,要与哥哥商量。”张锦含茶笑道:“贤弟请讲。”王振道:“法会前,从南瞻部洲大唐国来了一位先生。尊姓陈,高名胜,字希羽。先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本是大唐国朝中贤臣。”
张锦抚须道:“先生来我国,可有因果?”王振点头道:“正是。却说大唐国,奸党乱纲。一日上朝,希羽先生见奸臣欺主,便当朝教训。奸臣暗恼先生,回府后立下假圣旨,欲将他除之。好在希羽先生福深,得贵人相助一家外逃。哪里知道奸党得知后,安排死士追杀。先生孝子,为助他和夫人逃脱,身中数箭。悲痛之下,先生与夫人欲求一死,却被恩人劝住。于是就暂来我傲来国躲避。”
大众闻言皆骂‘奸臣该死!’王振含茶道:“我闻欲请先生高才,欲求他出相,奈何先生无意做官。后借愚弟白银千两,在玄武城,开一书院,广收桃李,传圣贤教诲。我观咱家百福灵智早开,若是能受圣人教诲,他日定是一方贤达。”
张锦喜道:“先生能来我傲来,实乃我傲来之福。不知先生何日开讲,可有限制?”
王振道:“先生明日开讲,但凡六岁以上孩童,均可前去听讲。依愚弟之见,可让百福前去受教。正好,我在玄武城中有一独院,与希羽先生相隔一墙。哥哥嫂嫂不如搬入那里,一来省得哥哥嫂嫂思念,二来百福也受得教诲,岂不是两全其美?”
张锦甚是动心,喜道:“这如何使得?”
王振扶案道:“如何使不得?哥哥先是与如儿有救命恩情,如今你我又结为亲家,若是推辞,实在见外哩。”说完,指着堂外喜道:“俗语云:风雨散去金光现,正是前行好时辰。哥哥你看,天公真是作美。”
众人顺指看去,堂外金光洒下。地上积水受阳光照射,波光粼粼宛如金玉。诗如拍手道:“真漂亮!”随之拉着百福,跑到堂外玩耍。
堂外,你看小诗如,踩着青砖积水,溅起水珠一片,金光照耀生彩虹,环绕百福显吉祥。
你看彩虹环绕中的百福,正是那——
展臂抬头心观日,面笑神安融自然。
金水霓虹仙家景,撑托其身大庄严。
萧娘娘如见天人,赵杨夫人面喜如花,赤炎呢喃果然如此,满堂上下,谁人不夸?
王振暗喜道:“此子前身,不是圣贤也是仙!得此贤婿,真乃造化。”张锦暗道:“福儿决不能蒙尘与我手,不然死后,必遭祖宗怒斥。”转头对王振道:“既然如此,愚兄就愧领了。”王振笑道:“哥哥莫要见外。”
阳光渐渐被乌云遮住,金光缩为一线,聚与百福眉心消去。百福回神之后,见五人十目皆看着自己,顿时面色一红,拉着诗如朝堂中走去,小诗如咧着小嘴嘻嘻一笑,当真是——天真烂漫小金风,难怪天道赐福缘。
99mk.cc。wap.99mk.cc
双方礼毕后各回其位,王振礼道:“多谢员外出手救下小女!此恩,比山高,比海深。真是感激不尽,感激不尽啊。”话语之间,眼角含泪。
张锦连忙还礼,说道:“当不起王爷大礼。本想今日将公主送回府上,却不想王爷亲自来了,真是折杀了小民。”语调倒显得激动。
王振抹泪道:“却说昨日,大唐仙师前去除恶妖,我派遣百余精兵相助,谁知小女贪玩偷偷跟去。”说完瞪了女儿一眼,唬得她趴在母亲怀中,闻他又道:“小女走失之后,我便满城寻找,后闻逃回来的将士说,小女偷偷跟随仙师除妖,如今仙师被食,小女也怕是入了虎口!我心痛之下,就去求灵虚仙师,仙师卜课之后,笑说小女无命之忧,又指引我来此地,寻找员外。”
张锦点头道:“原来如此,灵虚仙师果然神机妙算。”
王振端起案上茶碗,拨了拨飘起的青叶,问道:“敢问员外,你是如何从那恶妖手中,救下小女哩?”萧娘娘怀抱女儿,也好奇的看着张锦,等他答话。
张锦放下手中茶碗,提袖道:“正要与王爷说起此事。话说昨日,小民一家驱马回乡,行至青云山附近,不知何物惊得马儿嘶叫、不敢前行。小民怕有何祸事,便唤起小儿、妻妾下了马车。忽见山中巨木摇摆不定,片刻见公主就从林中跑出,身后跟着九尺大汉。那大汉不是旁人,正是虎王所化,小民与他把酒详谈,才知事情有番因果。”
王振抚须道:“是何因果?”张锦道:“据虎王所说,他正与虎儿在山中猎食,那道人就带着精兵,与公主一路猎杀他们。虎王说一无伤人,二无触犯王法,欲和那大唐道人理论。谁知那厮不由分说,就命王爷精兵提箭射杀!万箭之下,伤了虎子,虎王一怒便咬杀了道人,惊散了精兵。随后,一路跟随着公主,欲前去王爷府上理论,称要问问王爷,为何派道人打杀他父子。后小民出言劝解,才消了虎王怒气。”此番话,讲的是绘声绘色、宛如现场。
王振面色懊悔,说道:“原来如此,怪不得灵虚仙师说,此事定有蹊跷。”张锦问道:“敢问王爷,虎王所犯何罪,惹得王颜震怒。要诛杀他父子?”王振又羞又怒,拍案道:“唉!张兄有所不知,容我道来。”
张锦拱手相请,王振接道:“前两日从南瞻部洲来一道人,他说如儿根骨奇佳,欲收为入室弟子。本王喜道,大喜之下将道人请入府中,奉为上宾。次日道人外出归来,说青云山上有恶妖食人,欲为我傲来子民降妖除魔。我闻后深感道人仁心,便派遣家中百余精兵助道人。”
话到此时,王爷怒震龙须,厉道:“后听闻灵虚仙师与张兄言语,想必那大唐妖道,定是在哄骗我!若是让妖道得逞,虎王魂入酆都城,必在阎君殿前告我。”说完又哭道:“羞煞我也,羞煞我也!”
张锦闻后深感王爷真心,扶案劝道:“王爷宽心,莫要愧疚。俗语云:日防夜防,小人难防。好在虎王法力高深,未让妖道得手。素闻那南瞻部洲,多是欺世盗名,不似我傲来善诚。”
王振擦泪道:“多谢张兄劝解。那道人真是不当人子,扯得大谎骗我。”随之接道:“我观张兄年长与我,不如张兄今年何寿?”
张锦见他发问,礼道:“小民五十有二,虚活半百。”王振道:“愚弟今年四十有一。兄长何必自谦,愚弟观兄长麟儿,知礼聪慧,又闻灵虚仙师说,令郎已拜入上仙门下,修得妙法。如何算虚活?”
张锦闻他称兄,连忙起身道:“折杀小民也。如何当得王爷呼兄?”王振上前扶道:“当得、当得。如何当不得?先不说兄长对小女的救命之恩,就说我傲来王法,律曰: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兄长莫要因我身在皇族,就斩了我结交之心啊。”这话说的真是,语中见心,目中见诚。
萧娘娘将诗如放下,道了个万福,说道:“叔叔莫要拒绝,伤了夫君一片诚心。”张锦观王爷、娘娘言语真切,索性道:“如此,小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话后,对着二人拱手礼道:“愚兄见过贤弟、弟妹。”
王爷哈哈大笑,还礼道:“愚弟见过兄长。”又对二夫人道:“见过二位嫂夫人。”慌得二人连忙还礼。
这时张百福前行拜见,呼道:“孩儿百福,见过叔父、叔母、如儿妹妹。”龙凤闻礼欢喜,诗如也跳出来,拜道:“女儿诗如,见过伯父、二位伯母、百福哥哥。”
诸般礼毕,其乐融融。
张锦叫来管家,备上酒席招待王爷、萧娘娘。不过片刻,一桌美食便上齐,在主人邀请下,大众同入席中。
接下,正是那——
兄弟二人互敬酒,姐妹欢喜各夹菜。
两小无猜真欢乐,火兔只知麻糕甜。
酒过三巡,菜下一半。
萧娘娘看着小百福,连连点头心中暗喜,扯了扯夫君衣袖。王振拍了拍玉手,开口笑道:“实不相瞒,愚弟……”话位说完,这时王诗如“咦”了一声,摸着身上小袄,含泪道:“不见哩!”
王振心中不喜,问道:“何物不见?”诗如又摸了摸小袄,哭道:“百福哥哥给我的宝珠不见了。”
百福听后心中一颤,猛然起身,言语僵硬道:“如儿妹妹再找找,想想忘记哪里了?”诗如抱着哥哥,连连抽泣道:“百…百福哥哥,我……我记得在手里哩……才一看不……不见哩!”
王振闻女儿哭的心痛,忍不住心酸道:“福儿,不知是何宝珠?叔父库中也些有宝珠,赔你一个可好?”张锦等人也时发问。
张百福礼道:“回叔父。那宝珠是老师虚空所赐,助百福修行之用。今日借与如儿妹妹玩耍,却不想……”话到此时,不在下说。
众人听后鸦雀无声,王振猛然将手中玉杯摔在地上,怒道:“好个逆女!兄长有恩与你,你不思回报,还索要恩人重宝。如今仙宝遗失,你你你……”说到这里,怒极攻心,瘫倒在地。
张锦连忙将他扶起归座,小诗如哭着跑到爹爹身旁,王爷正是恼怒,挥手向其面打去。百福忙抱住其臂,说道:“叔父息怒。此事并不怨如儿妹妹,若不是我将宝珠交予妹妹玩耍,也不会丢失。今日上山祭祖之时,我还见妹妹拿着宝珠,下山之后便不见。想必是掉在后山,以孩儿之见,现在上山寻找,兴许还能找到。”
王振闻后连忙起身,慌道:“对对对,百福所欲言极是。”速对堂外呼道:“左右何在?”堂外侍卫应声而入,闻他又道:“本王命你二人,调动村前精兵,上山寻找宝珠,找到者赏金千两。”侍卫行礼称诺,还未出门,便被百福叫住。
张百福道:“二位大哥且慢,我那辟邪宝珠,透如琉璃,内放青光……”这时忽感脚下异动,只见赤炎咬着他裤角,正在拉着。接着你看他,前爪连拍着肚皮,几下之后,从其口中吐出一个琉璃宝珠,慢慢的滚到自家主人脚边。
百福心中甚是欢喜,捡起宝珠后,对着兔儿唱了个大喏,说道:“多谢赤炎!”赤炎立身挥爪,笑眯眯的看着小诗如。诗如见后,一把将他抱住,泣声道:“好兔儿、乖赤炎。”
张锦哈哈大笑,也对着赤炎一拜,赞道:“好兔儿,当受得一拜。”王爷、萧琳琅也是对着赤炎一拜。你看赤炎,提起前爪,对着众人连连作揖,活似人态。
众人重归其位,不过席位上多了一兔儿。
王振看着他,笑问道:“兄长如何来的灵兔?”张锦笑道:“此兔入我家门,倒有些缘法,容我道来。”稍微一顿,将杯中果酒饮尽后,接道:“在遇虎王之前,先遇猎人……”
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张锦道尽缘法后,笑道:“想不到兔儿如此灵性,重宝失而复得,真是多亏了赤炎。”王爷闻后抚须而笑,说道:“果然应验了仙师的批语,咱家福儿,真乃多福之人哩。”说完,又对赤炎道:“赤炎兄,多谢你带回重宝。王振敬你一杯。”语毕,一饮而尽,赤炎前爪一拜,又指了指空杯,众人闻意恍然。
张锦笑道:“倒是在下疏忽,却不想赤炎还饮酒哩。”又对孝子道:“福儿,快快给恩人倒上。”
张百福含笑拿起酒壶,给兔儿倒上一杯,赤炎提爪谢过,捧起酒杯贪吃起来。
那模样,惹得大众是——
三妇掩面娇声笑,诗如嘻嘻拍手欢。
王振击案再敬酒,张锦笑说八百坛。
百福此时对赤炎道兄,真是感激不尽,又是倒酒又夹菜。一壶美酒下腹后,见他直勾勾的盯着麻糕,百福笑道:“倒是忘了。”语毕,夹起一块麻糕,放在赤炎盘中。你看他捧起麻糕片刻就吃完,完后又盯着盘中。
张锦见状抚须欢笑,说道:“看来拙荆糕点,甚和赤炎兄胃口。莫看,兄台只管享用,若是不够,我在让拙荆多做一些。”说完,将整盘端到赤炎脚下。兔儿欢喜行礼,捧起芝麻糕吃了起来,看的赵氏喜欢得紧。
王振抚须笑道:“实不相瞒。此次前来还有一事,我还有一事,要与兄长商量。”张锦敛袖问道:“贤弟何事?只管说来。”
王爷道:“此事倒是与福儿有关。临行前,仙师曾对我说,小女和福儿乃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今日见咱家福儿灵气十足、玉面红光。又闻乡邻言,福儿一岁能言、二岁识字、三岁便知孝道,将来必是一方贤士。愚弟高攀,欲和兄长结为亲家,不知兄长意下如何?”说完抚须看着张锦,萧娘娘也是竖耳倾听。
赵杨二妇暗喜,赵氏暗道:“祖宗显灵了!想不到早上才许下愿来,日中便如意,媳妇多谢祖宗相助。”想到此时,又看了看老爷,暗暗点头。
张锦闻意欢喜,面红道:“不瞒贤弟,如儿乖巧懂事,愚兄妻妾三人甚是喜欢,就怕高攀了王府。”
其实昨晚,杨氏便与他说过结媒之事。他虽喜爱诗如,但恐王府地位,说‘高攀不得’并叫杨氏不要再提。谁想王爷居然亲自提出,当真是喜出望外。
王振闻他有意,暗喜道:“哥哥此言差矣!如何配不上?如何高攀?先说哥哥对如儿有救命恩情,再说百福又乃上仙弟子,如何配不上?只怕高攀的是我家如儿哩!愚弟看哥哥心中有意,不如就这么定下,如此,你我两家喜上加喜,岂不是更妙?”
张锦大笑道:“若是愚兄再不同意,岂不是寒了贤弟一片真心,辜负了苍天的一番造化?”王振欢喜道:“是了,是了,莫要辜负了老天一番造化。”
好情缘,果然是——
天定造化人定缘,凤仙万劫今结缘。
来日携手笑风雨,共生共死共黄泉。
双方家主敲定之后,萧娘娘看着百福,是越发喜欢,赵杨二夫人,也是喜笑掩面。
满堂欢喜一兔悲,赤炎闻言爪中麻糕掉地,心中暗悲道:“如何是好?如何是好?这小娘子自幼狠毒,长大如何得了?天道欺我!!!”
诗如不知亲家何意,拉着未来夫君的小手,小声问道:“哥哥,结成亲家,是不是可以和哥哥,永远一起玩哩?”她声音虽小,但众人都听得清楚。
众目所望,烧的百福面如红碳,闻他小声道:“这个……是吧。”诗如大喜,拍手道:“好哩!那咱俩就结为亲家。”
王振大笑道:“哈哈,如儿和福儿,果然天生一对,造化!”张锦含笑点头,三位夫人嬉笑不停。
众人饭后归位用茶,王振放下茶碗,说道:“还有一事,要与哥哥商量。”张锦含茶笑道:“贤弟请讲。”王振道:“法会前,从南瞻部洲大唐国来了一位先生。尊姓陈,高名胜,字希羽。先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本是大唐国朝中贤臣。”
张锦抚须道:“先生来我国,可有因果?”王振点头道:“正是。却说大唐国,奸党乱纲。一日上朝,希羽先生见奸臣欺主,便当朝教训。奸臣暗恼先生,回府后立下假圣旨,欲将他除之。好在希羽先生福深,得贵人相助一家外逃。哪里知道奸党得知后,安排死士追杀。先生孝子,为助他和夫人逃脱,身中数箭。悲痛之下,先生与夫人欲求一死,却被恩人劝住。于是就暂来我傲来国躲避。”
大众闻言皆骂‘奸臣该死!’王振含茶道:“我闻欲请先生高才,欲求他出相,奈何先生无意做官。后借愚弟白银千两,在玄武城,开一书院,广收桃李,传圣贤教诲。我观咱家百福灵智早开,若是能受圣人教诲,他日定是一方贤达。”
张锦喜道:“先生能来我傲来,实乃我傲来之福。不知先生何日开讲,可有限制?”
王振道:“先生明日开讲,但凡六岁以上孩童,均可前去听讲。依愚弟之见,可让百福前去受教。正好,我在玄武城中有一独院,与希羽先生相隔一墙。哥哥嫂嫂不如搬入那里,一来省得哥哥嫂嫂思念,二来百福也受得教诲,岂不是两全其美?”
张锦甚是动心,喜道:“这如何使得?”
王振扶案道:“如何使不得?哥哥先是与如儿有救命恩情,如今你我又结为亲家,若是推辞,实在见外哩。”说完,指着堂外喜道:“俗语云:风雨散去金光现,正是前行好时辰。哥哥你看,天公真是作美。”
众人顺指看去,堂外金光洒下。地上积水受阳光照射,波光粼粼宛如金玉。诗如拍手道:“真漂亮!”随之拉着百福,跑到堂外玩耍。
堂外,你看小诗如,踩着青砖积水,溅起水珠一片,金光照耀生彩虹,环绕百福显吉祥。
你看彩虹环绕中的百福,正是那——
展臂抬头心观日,面笑神安融自然。
金水霓虹仙家景,撑托其身大庄严。
萧娘娘如见天人,赵杨夫人面喜如花,赤炎呢喃果然如此,满堂上下,谁人不夸?
王振暗喜道:“此子前身,不是圣贤也是仙!得此贤婿,真乃造化。”张锦暗道:“福儿决不能蒙尘与我手,不然死后,必遭祖宗怒斥。”转头对王振道:“既然如此,愚兄就愧领了。”王振笑道:“哥哥莫要见外。”
阳光渐渐被乌云遮住,金光缩为一线,聚与百福眉心消去。百福回神之后,见五人十目皆看着自己,顿时面色一红,拉着诗如朝堂中走去,小诗如咧着小嘴嘻嘻一笑,当真是——天真烂漫小金风,难怪天道赐福缘。
99mk.cc。wap.99mk.cc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23/23209/95958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23/23209/959585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