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德殿
推荐阅读:觉醒世界:我觉醒了动漫世界、被甩后,我医武双绝,你求复合做什么?、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离婚后,前夫日日痛哭跪求我复婚、重生后公府长媳要跑路,首辅大人疯魔了、风云九门之绮梦惊澜、身为耐活王,南梁鬼差不肯放过我、被骂上热搜后,顶流赖上我炒CP、极道剑尊、F级骷髅兵?校花契约后我直升大帝!、
麟德殿内,女皇手拿一纸信笺端坐正中,面上阴晴不定,外面艳阳高照,春光正好,但是殿内随侍的众人却个个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哼哼——”女皇突然笑了,一听这笑声,众人顿觉有针芒在背、瑟瑟不已。
“这事当真有趣,怎么,狄怀英从司刑寺还没有回来吗!”
“回陛下,狄阁老刚刚到了,已在宫门之外。”宫人急忙上前回禀。
“宣。”
看见狄公悠然的步入殿内,众人心中都舒了一口气,满朝文武之中似乎也只有这位狄阁老能揣摩圣意,常敢出言直谏,而陛下还多不以为杵。
“怀英,司刑寺里的那个人——那具尸身,你检验的如何?”
“回陛下,臣已经看过了,那人左侧太阳穴部位受致命伤,而损伤瘀痕也主要分布在左面部和身体的左侧,死者年岁老迈,表面上看应该是身体偏左头朝下失足摔死。”
“别拿司刑寺的仵作的那一套来敷衍朕,朕就是对此心存疑虑才派卿家去看,而你刚刚也说那是表面上看,那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呢?”
“回陛下,臣打散了死者的发髻,细细的查看了一下,发现死者的右颅之后侧有一处瘀痕,虽不致命,但臣依此怀疑此人是先被人击打后颅,受伤转身后再被击打太阳穴,然后再被布置成失足而死的假象。”
“嗯。”女皇点点头,沉思了片刻后,好像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望向狄公。
“怀英可知那人究竟是谁?”
“臣不知。”
“此人是先帝时集贤殿书院写御书手姚希文。”
“姚希文? 臣听闻过此人——先帝时有些名气的书法家,在臣的印象中此人不是早就乞骸骨告老还乡了吗?”
“是啊,可是前日他被人发现死在神都的客栈云来居之中。”
“是这样。”虽然嘴上这么应着,狄公心中却不是这么想。集贤殿书院写御书手,就算是薄有微名,也不过正九品下的小小官吏,这样一个人却能被陛下亲自过问,缘由绝不会简单。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问不当问,这姚希文可是陛下招来回京的?”
“不错,狄怀英就是狄怀英,什么事情似乎都瞒不过你。”女皇点头微笑。
狄公陪笑。
“姚希文确实是朕招回京的,所为的是当年的一件往事,可是谁想到这姚希文刚刚到达神都就身死于客栈。若是他真的是失足而死,那也只能说他命该如此,怨也惘然,可是怀英你验过他的尸身,死因确有可疑之处,那么就实在不能不让朕在意。”
“臣斗胆问陛下,是什么样的往事。”
“近日门下省理匦使在朕设的铜匦内,有人匿名投入了这样一封信笺。怀英,你来看看。”女皇并没有正面回答狄公的问题,而是将一直拿在手中信笺递给狄公。
狄公接过信笺展开一看之下,不仅大惊,偷眼看女皇的神色,真是最麻烦的状况——看不出她老人家的喜怒。狄公心中一时间千头万绪,未敢轻易开言,只有在心中暗暗思忖那信中的内容还有与那死去的姚希文之间的关联。
那信上说的只有一件事:太子私藏书法大家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于府内。
“怀英,你说太子他可有这个胆量私藏此物?”
“陛下,这显然是最恶毒的陷害,人人都知太宗皇帝生前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至极,临终前有遗诏要求以《兰亭序》殉葬,《兰亭序》的真迹早已不在这世间!如若陛下怀疑此为盗墓所得,那更是谬以千里,寻常百姓都不会擅动自家坟茔,何况太子,怎么可能自盗祖坟!”
“难道他没有可能从宵小之人手中私买?”
“陛下,私盗墓冢,我朝例律是绞刑,王族贵戚的坟墓,都受到特殊的保护,更何况是守护森严的昭陵!陛下可否记得,当年武卫大将军权善才误砍昭陵柏树,先帝便大怒,立刻就要诛杀他,当年臣冒死直谏才求得先帝饶得他的性命。如今若是真的有人敢偷盗昭陵,在太宗陛下的棺椁中盗得这《兰亭序》,那可真的是灭九族的大罪。退一步讲,就算有人冒死犯下如此滔天大案,也不可能轻易出手,而就算最后真的出手买卖,也绝对不可能去卖给太子殿下,那不是急着往黄泉路上走吗?望陛下千万莫信小人挑拨,伤了与太子之间的母子亲情!”
“可是,怀英,不由的你不信,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你且来看看这样东西。”
狄公的眼睛瞪大了,《兰亭序》的真迹狄公未曾有幸得见,但是他也见过几幅其它王羲之的真迹和许许多多《兰亭序》的摹本,这些摹本虽然各有千秋,但在笔法意境上却总是少了几分神韵或是有些微缺憾。但是面前的这件墨宝显然与从前看过的都绝不相同,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尤其是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那股洒脱飘逸更是让人赞叹不已。
狄公讶然:“陛下,这是?”
“从太子府中得到的,朕也正是觉得此事大有可疑,所以没有大张旗鼓去搜查,只是亲自去了一趟,结果真的让朕给要出来了。”
“陛下,世间有许多《兰亭序》的摹本流传,据臣所知太宗皇帝之时曾敕令侍臣赵模、冯承素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分赐众臣,当然还有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太子手中的莫不是其中之一?”
“李显说这是有人献给他的《兰亭序》的摹本,是太宗皇帝时书法名家冯承素所摹写,世间的摹本虽多,但每一份皆有不同,摹写的各家都会留有自己的特殊记号,可是这一份,相信怀英也能看出——不同寻常。”
狄公点点头,再细细的查看手中的墨宝。
“陛下,若是冯承素的摹本,虽然他人已离世,但是想要辨认,何不请他的家人来辨认一下。”
“冯承素生前的作品多为名士望族所收藏,其中《兰亭序》的摹本都是由太宗皇帝亲赐,所以下落都有处可查,其中并没有如此完美的摹本。而冯承素的子嗣没有子承父业,虽来辨认也是莫衷一是,但其子却提供了一个线索,那就是冯承素生前曾经写过一幅《兰亭序》私下赠送给了他的至交好友姚希文。”
“所以陛下就招来了姚希文,想询问一下,可是姚希文在觐见陛下之前就被杀了。”
“是啊!所以才更令朕心生疑窦,这幅《兰亭序》的真伪也更让人思量。”
“ 陛下觉得姚希文是冯承素的好友,常常出入冯承素所在的弘文馆,有机会接触真迹,所以才……但是陛下您也知道太宗皇帝对《兰亭序》的熟稔程度,偷梁换柱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所以怀英,此事的关键就是辨别这《兰亭序》的真伪,为了让怀英你有对比参照之物,朕有一样东西可以提供给你。”
女皇一招手,女官呈上一个用锦缎黄绫覆盖的紫檀木匣来,女皇屏退众人,上前揭开黄绫打开木匣,从中取出一件物什,轻柔的在案上展开。
“怀英你来看,这幅《兰亭》与从李显的可有不同?”
任是狄公见识多广,粗一看这两幅《兰亭序》,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一模一样!不仅是笔法、行款、神韵、甚至是纸张、墨色都几乎一般无二!”
“敢问陛下,此幅《兰亭》又是从何而来?”
女皇突然微笑起来,在狄公看来,那笑容显得有些神秘。
“这一幅,嗯——也是冯承素的摹本,先帝留给朕的。朕将这两幅《兰亭序》都托付给卿家,希望怀英你将此案彻查清楚,分辨出这两份《兰亭序》的真伪!”
“臣遵旨。”
99mk.cc。wap.99mk.cc
“哼哼——”女皇突然笑了,一听这笑声,众人顿觉有针芒在背、瑟瑟不已。
“这事当真有趣,怎么,狄怀英从司刑寺还没有回来吗!”
“回陛下,狄阁老刚刚到了,已在宫门之外。”宫人急忙上前回禀。
“宣。”
看见狄公悠然的步入殿内,众人心中都舒了一口气,满朝文武之中似乎也只有这位狄阁老能揣摩圣意,常敢出言直谏,而陛下还多不以为杵。
“怀英,司刑寺里的那个人——那具尸身,你检验的如何?”
“回陛下,臣已经看过了,那人左侧太阳穴部位受致命伤,而损伤瘀痕也主要分布在左面部和身体的左侧,死者年岁老迈,表面上看应该是身体偏左头朝下失足摔死。”
“别拿司刑寺的仵作的那一套来敷衍朕,朕就是对此心存疑虑才派卿家去看,而你刚刚也说那是表面上看,那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呢?”
“回陛下,臣打散了死者的发髻,细细的查看了一下,发现死者的右颅之后侧有一处瘀痕,虽不致命,但臣依此怀疑此人是先被人击打后颅,受伤转身后再被击打太阳穴,然后再被布置成失足而死的假象。”
“嗯。”女皇点点头,沉思了片刻后,好像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望向狄公。
“怀英可知那人究竟是谁?”
“臣不知。”
“此人是先帝时集贤殿书院写御书手姚希文。”
“姚希文? 臣听闻过此人——先帝时有些名气的书法家,在臣的印象中此人不是早就乞骸骨告老还乡了吗?”
“是啊,可是前日他被人发现死在神都的客栈云来居之中。”
“是这样。”虽然嘴上这么应着,狄公心中却不是这么想。集贤殿书院写御书手,就算是薄有微名,也不过正九品下的小小官吏,这样一个人却能被陛下亲自过问,缘由绝不会简单。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问不当问,这姚希文可是陛下招来回京的?”
“不错,狄怀英就是狄怀英,什么事情似乎都瞒不过你。”女皇点头微笑。
狄公陪笑。
“姚希文确实是朕招回京的,所为的是当年的一件往事,可是谁想到这姚希文刚刚到达神都就身死于客栈。若是他真的是失足而死,那也只能说他命该如此,怨也惘然,可是怀英你验过他的尸身,死因确有可疑之处,那么就实在不能不让朕在意。”
“臣斗胆问陛下,是什么样的往事。”
“近日门下省理匦使在朕设的铜匦内,有人匿名投入了这样一封信笺。怀英,你来看看。”女皇并没有正面回答狄公的问题,而是将一直拿在手中信笺递给狄公。
狄公接过信笺展开一看之下,不仅大惊,偷眼看女皇的神色,真是最麻烦的状况——看不出她老人家的喜怒。狄公心中一时间千头万绪,未敢轻易开言,只有在心中暗暗思忖那信中的内容还有与那死去的姚希文之间的关联。
那信上说的只有一件事:太子私藏书法大家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于府内。
“怀英,你说太子他可有这个胆量私藏此物?”
“陛下,这显然是最恶毒的陷害,人人都知太宗皇帝生前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至极,临终前有遗诏要求以《兰亭序》殉葬,《兰亭序》的真迹早已不在这世间!如若陛下怀疑此为盗墓所得,那更是谬以千里,寻常百姓都不会擅动自家坟茔,何况太子,怎么可能自盗祖坟!”
“难道他没有可能从宵小之人手中私买?”
“陛下,私盗墓冢,我朝例律是绞刑,王族贵戚的坟墓,都受到特殊的保护,更何况是守护森严的昭陵!陛下可否记得,当年武卫大将军权善才误砍昭陵柏树,先帝便大怒,立刻就要诛杀他,当年臣冒死直谏才求得先帝饶得他的性命。如今若是真的有人敢偷盗昭陵,在太宗陛下的棺椁中盗得这《兰亭序》,那可真的是灭九族的大罪。退一步讲,就算有人冒死犯下如此滔天大案,也不可能轻易出手,而就算最后真的出手买卖,也绝对不可能去卖给太子殿下,那不是急着往黄泉路上走吗?望陛下千万莫信小人挑拨,伤了与太子之间的母子亲情!”
“可是,怀英,不由的你不信,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你且来看看这样东西。”
狄公的眼睛瞪大了,《兰亭序》的真迹狄公未曾有幸得见,但是他也见过几幅其它王羲之的真迹和许许多多《兰亭序》的摹本,这些摹本虽然各有千秋,但在笔法意境上却总是少了几分神韵或是有些微缺憾。但是面前的这件墨宝显然与从前看过的都绝不相同,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尤其是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那股洒脱飘逸更是让人赞叹不已。
狄公讶然:“陛下,这是?”
“从太子府中得到的,朕也正是觉得此事大有可疑,所以没有大张旗鼓去搜查,只是亲自去了一趟,结果真的让朕给要出来了。”
“陛下,世间有许多《兰亭序》的摹本流传,据臣所知太宗皇帝之时曾敕令侍臣赵模、冯承素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分赐众臣,当然还有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太子手中的莫不是其中之一?”
“李显说这是有人献给他的《兰亭序》的摹本,是太宗皇帝时书法名家冯承素所摹写,世间的摹本虽多,但每一份皆有不同,摹写的各家都会留有自己的特殊记号,可是这一份,相信怀英也能看出——不同寻常。”
狄公点点头,再细细的查看手中的墨宝。
“陛下,若是冯承素的摹本,虽然他人已离世,但是想要辨认,何不请他的家人来辨认一下。”
“冯承素生前的作品多为名士望族所收藏,其中《兰亭序》的摹本都是由太宗皇帝亲赐,所以下落都有处可查,其中并没有如此完美的摹本。而冯承素的子嗣没有子承父业,虽来辨认也是莫衷一是,但其子却提供了一个线索,那就是冯承素生前曾经写过一幅《兰亭序》私下赠送给了他的至交好友姚希文。”
“所以陛下就招来了姚希文,想询问一下,可是姚希文在觐见陛下之前就被杀了。”
“是啊!所以才更令朕心生疑窦,这幅《兰亭序》的真伪也更让人思量。”
“ 陛下觉得姚希文是冯承素的好友,常常出入冯承素所在的弘文馆,有机会接触真迹,所以才……但是陛下您也知道太宗皇帝对《兰亭序》的熟稔程度,偷梁换柱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所以怀英,此事的关键就是辨别这《兰亭序》的真伪,为了让怀英你有对比参照之物,朕有一样东西可以提供给你。”
女皇一招手,女官呈上一个用锦缎黄绫覆盖的紫檀木匣来,女皇屏退众人,上前揭开黄绫打开木匣,从中取出一件物什,轻柔的在案上展开。
“怀英你来看,这幅《兰亭》与从李显的可有不同?”
任是狄公见识多广,粗一看这两幅《兰亭序》,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一模一样!不仅是笔法、行款、神韵、甚至是纸张、墨色都几乎一般无二!”
“敢问陛下,此幅《兰亭》又是从何而来?”
女皇突然微笑起来,在狄公看来,那笑容显得有些神秘。
“这一幅,嗯——也是冯承素的摹本,先帝留给朕的。朕将这两幅《兰亭序》都托付给卿家,希望怀英你将此案彻查清楚,分辨出这两份《兰亭序》的真伪!”
“臣遵旨。”
99mk.cc。wap.99mk.cc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22/22758/94470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22/22758/944701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