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世之能臣 第二十七章 大厦将倾时
推荐阅读:银发后重归八零,成了科研大佬心尖宠、被逐出宗门后,美人师尊跪求我原谅、姐姐逼我祸害她闺蜜、洪荒:先天阴阳蛟,再无金蛟剪、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一秒加一只烧鸡,女神跪求我收留、让我医武双绝,你管这玩意儿叫诅咒?、渣男换娶绿茶后糙汉军官惜我如命、结婚三年没圆房,随军一夜多胎了!、
送别桥玄,曹操感慨万分,一代名臣却生于大厦将倾之时,满朝上下都是些乱臣奸佞,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找不到,那种孤独与怅恨,痛苦难言。
“天下将乱,能安邦定国的人也就只有你了!”临走前桥玄的一句话久久回荡在曹操心中。
天下何其大,英雄豪杰何其多,能明白自己心思的却只有恩师桥玄,他的志向连曹洪夏侯惇这些亲信都没看明白。
庭院中,芳草萋萋,葡萄藤缠着木架肆意生长,在天热的时候形成一处凉爽树荫。丁夫人带着两岁大的曹昂在院子里嬉戏,阳光打在她脸上泛出灿烂的金色光辉,整个人像是沐浴在圣光中的圣母玛丽亚,在自己孩子面前,每个母亲都是圣母。
曹操一把抱起白胖胖的儿子,失落的心情顿时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所充斥,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亲情”、“幸福”吧!
“过两天我得去京城洛阳,桥公知道吧,就是那位一直提携我的恩师,他向天子举荐我当议郎。”曹操一边逗弄着儿子,一边淡淡的说道。
丁夫人的笑容黯淡下来,只是“嗯”了一声,微微点了点头。
“把环儿带上吧,她知道你的脾性,带着她你有个人照顾,我也好放心。”
曹操无法想象她是以何种心情说出这句话的,但听入耳中,落在心上,沉甸甸的,那份重量压得曹操喘不过气来。
接着又和刘夫人以及卞夫人告别,刘夫人还是摆脱不开丫鬟的习性,唯唯诺诺的,只知道点头称是,这让曹操很不舒服。
倒是卞夫人通情达理,年纪轻轻的却没有半点小女人的娇柔黏人,识大体,晓大局,只是叮嘱他多带些衣服,省得天凉冻着身子。
曹操笑着答应下来,当然,他知道自己这个议郎当不了几天,也就是去洛阳走个过场,向那些曹家的敌人说一声“我曹操回来了”。
曹洪曹仁几人听说他要去洛阳,一个个自告奋勇的要跟去。
“你们当京城是什么地方了?龙潭虎穴还是阎罗地狱?我是去当官,又不是去上战场,哪来的危险?”曹操哭笑不得,拍了拍夏侯惇肩膀道,“你年纪虽然不是最大的,却是他们几个中最明白道理的,等我去了京城,这群人就交给你了,该打就打,该骂就骂,别留情!谁要是不听话,记着,等我回来再好好教训一番。”
夏侯惇说了声“好”,简单的字眼却份量不轻。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时代属于我们!”
曹操这句话让夏侯敦眼睛一亮,胸中热血滚滚沸腾。
两天后,曹操从老家沛国谯郡出发,再次来到京城洛阳,这个大汉帝国的心脏所在,同时也是一切腐烂的根源之地,病入心肺,无药可医!
第几次来洛阳了?曹操也记不清了,第一次是来读太学,“帝之辅弼,国之栋梁”,八个大字犹记心中,那时候的大汉帝国只是感染风寒,小毛病,还能医治;第二次是吕伯奢举荐孝廉,曹操因此入宫当了个随侍天子左右的郎官,那时候的大汉帝国高烧不退,病情不断加重,下猛药,还有机会;第三次是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推举自己当洛阳北部尉,当然其中也少不了恩师桥玄的暗中推力,那时候的大汉帝国已经把普通的肿瘤养成了癌症,在荒淫无道的天子和一干宦官推动下,癌细胞迅速扩散。
这一回是第四次了,曹操抬头看了眼城门口上方的“洛阳”两个石刻大字,脸上不再忧虑,而是欣喜、期待,甚至是迫不及待。
大汉帝国,你他娘的能早点去死吗?
驾!
曹操踢了下马肚子,陪伴自己三四年的老伙计哒哒哒的加快脚步,转眼间穿过了城门。
议郎,其实也是郎官的一种,官秩为六百石,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主要工作就是参政议政,类似今天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就是给朝廷提提意见,给天子提提意见,也可以对百官进行监督,弹劾官员,不过作用不大,顶多是嘴巴上说几句,跟发牢骚差不多。
与普通郎官不同,议郎的工作量小了很多,不需要轮流当差,也不需要临时充当宫门守卫,空闲时间挺多的,说白了就是在清水衙门当个闲差。
“曹大人,我准备弹劾大长秋曹节,这人欺君罔上,祸乱朝纲,简直是乱臣贼子,我四百年大汉早晚要亡在他手上!”
曹操冷眼瞥了他一下,没有说话。
这人叫李淳正,和曹操一样也是个议郎,不过他本来是个颇有孝名的贫寒书生,被人举荐来做了议郎,对他而言算是一步登天了。
四十多岁的年纪,寒窗苦读多少年了,胸中还依然积累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抱负,一当上议郎以为自己苦等的机会终于来了,每天都是热情高涨,一篇又一篇的奏折报上去,今天弹劾这个贪官,明天训斥这个奸臣,说到底不过是个纸上平天下的书生。
曹操对他一直是不冷不热,能附议的就附议,有些个大麻烦就尽量避开。其他人当然是把李淳正当成了大瘟神,唯恐避之不及,听到有他声音,甚至直觉上他要过来找自己,立马撒腿就跑,生怕和他沾染上关系,被那些个把持朝纲的“奸臣”误认为同党。
久而久之,李淳正就不再找别人了,而是整天来找曹操,心里一有想法就来他这大谈特谈,倒是费了曹操不少好酒。
大长秋曹节?对这个臭名昭著的大宦官,曹操一直没什么好脸色,他就是个小人,纯纯粹粹的小人,所想所做全是为了多捞钱,多把权。至于帝国如何,百姓如何,那是不管的,关老子屁事,反正老子没男人那东西,没儿子没孙子,活着的时候能享尽荣华富贵就行了。
弹劾曹节,结果当然是毫无疑问的,轻则罢官免职,重则那就惨了,关乎身家性命。
“好,附上我的名字。”
曹操不知道发了什么神经,自己也搞不清楚,就是想骂曹节一顿,狠狠骂一顿。
“天下将乱,能安邦定国的人也就只有你了!”临走前桥玄的一句话久久回荡在曹操心中。
天下何其大,英雄豪杰何其多,能明白自己心思的却只有恩师桥玄,他的志向连曹洪夏侯惇这些亲信都没看明白。
庭院中,芳草萋萋,葡萄藤缠着木架肆意生长,在天热的时候形成一处凉爽树荫。丁夫人带着两岁大的曹昂在院子里嬉戏,阳光打在她脸上泛出灿烂的金色光辉,整个人像是沐浴在圣光中的圣母玛丽亚,在自己孩子面前,每个母亲都是圣母。
曹操一把抱起白胖胖的儿子,失落的心情顿时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所充斥,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亲情”、“幸福”吧!
“过两天我得去京城洛阳,桥公知道吧,就是那位一直提携我的恩师,他向天子举荐我当议郎。”曹操一边逗弄着儿子,一边淡淡的说道。
丁夫人的笑容黯淡下来,只是“嗯”了一声,微微点了点头。
“把环儿带上吧,她知道你的脾性,带着她你有个人照顾,我也好放心。”
曹操无法想象她是以何种心情说出这句话的,但听入耳中,落在心上,沉甸甸的,那份重量压得曹操喘不过气来。
接着又和刘夫人以及卞夫人告别,刘夫人还是摆脱不开丫鬟的习性,唯唯诺诺的,只知道点头称是,这让曹操很不舒服。
倒是卞夫人通情达理,年纪轻轻的却没有半点小女人的娇柔黏人,识大体,晓大局,只是叮嘱他多带些衣服,省得天凉冻着身子。
曹操笑着答应下来,当然,他知道自己这个议郎当不了几天,也就是去洛阳走个过场,向那些曹家的敌人说一声“我曹操回来了”。
曹洪曹仁几人听说他要去洛阳,一个个自告奋勇的要跟去。
“你们当京城是什么地方了?龙潭虎穴还是阎罗地狱?我是去当官,又不是去上战场,哪来的危险?”曹操哭笑不得,拍了拍夏侯惇肩膀道,“你年纪虽然不是最大的,却是他们几个中最明白道理的,等我去了京城,这群人就交给你了,该打就打,该骂就骂,别留情!谁要是不听话,记着,等我回来再好好教训一番。”
夏侯惇说了声“好”,简单的字眼却份量不轻。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时代属于我们!”
曹操这句话让夏侯敦眼睛一亮,胸中热血滚滚沸腾。
两天后,曹操从老家沛国谯郡出发,再次来到京城洛阳,这个大汉帝国的心脏所在,同时也是一切腐烂的根源之地,病入心肺,无药可医!
第几次来洛阳了?曹操也记不清了,第一次是来读太学,“帝之辅弼,国之栋梁”,八个大字犹记心中,那时候的大汉帝国只是感染风寒,小毛病,还能医治;第二次是吕伯奢举荐孝廉,曹操因此入宫当了个随侍天子左右的郎官,那时候的大汉帝国高烧不退,病情不断加重,下猛药,还有机会;第三次是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推举自己当洛阳北部尉,当然其中也少不了恩师桥玄的暗中推力,那时候的大汉帝国已经把普通的肿瘤养成了癌症,在荒淫无道的天子和一干宦官推动下,癌细胞迅速扩散。
这一回是第四次了,曹操抬头看了眼城门口上方的“洛阳”两个石刻大字,脸上不再忧虑,而是欣喜、期待,甚至是迫不及待。
大汉帝国,你他娘的能早点去死吗?
驾!
曹操踢了下马肚子,陪伴自己三四年的老伙计哒哒哒的加快脚步,转眼间穿过了城门。
议郎,其实也是郎官的一种,官秩为六百石,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主要工作就是参政议政,类似今天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就是给朝廷提提意见,给天子提提意见,也可以对百官进行监督,弹劾官员,不过作用不大,顶多是嘴巴上说几句,跟发牢骚差不多。
与普通郎官不同,议郎的工作量小了很多,不需要轮流当差,也不需要临时充当宫门守卫,空闲时间挺多的,说白了就是在清水衙门当个闲差。
“曹大人,我准备弹劾大长秋曹节,这人欺君罔上,祸乱朝纲,简直是乱臣贼子,我四百年大汉早晚要亡在他手上!”
曹操冷眼瞥了他一下,没有说话。
这人叫李淳正,和曹操一样也是个议郎,不过他本来是个颇有孝名的贫寒书生,被人举荐来做了议郎,对他而言算是一步登天了。
四十多岁的年纪,寒窗苦读多少年了,胸中还依然积累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抱负,一当上议郎以为自己苦等的机会终于来了,每天都是热情高涨,一篇又一篇的奏折报上去,今天弹劾这个贪官,明天训斥这个奸臣,说到底不过是个纸上平天下的书生。
曹操对他一直是不冷不热,能附议的就附议,有些个大麻烦就尽量避开。其他人当然是把李淳正当成了大瘟神,唯恐避之不及,听到有他声音,甚至直觉上他要过来找自己,立马撒腿就跑,生怕和他沾染上关系,被那些个把持朝纲的“奸臣”误认为同党。
久而久之,李淳正就不再找别人了,而是整天来找曹操,心里一有想法就来他这大谈特谈,倒是费了曹操不少好酒。
大长秋曹节?对这个臭名昭著的大宦官,曹操一直没什么好脸色,他就是个小人,纯纯粹粹的小人,所想所做全是为了多捞钱,多把权。至于帝国如何,百姓如何,那是不管的,关老子屁事,反正老子没男人那东西,没儿子没孙子,活着的时候能享尽荣华富贵就行了。
弹劾曹节,结果当然是毫无疑问的,轻则罢官免职,重则那就惨了,关乎身家性命。
“好,附上我的名字。”
曹操不知道发了什么神经,自己也搞不清楚,就是想骂曹节一顿,狠狠骂一顿。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22/22117/92687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22/22117/926878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