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小说 > 魏武大帝 > 治世之能臣 第二十章 惊天大计划

治世之能臣 第二十章 惊天大计划

推荐阅读:银发后重归八零,成了科研大佬心尖宠被逐出宗门后,美人师尊跪求我原谅姐姐逼我祸害她闺蜜洪荒:先天阴阳蛟,再无金蛟剪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一秒加一只烧鸡,女神跪求我收留让我医武双绝,你管这玩意儿叫诅咒?渣男换娶绿茶后糙汉军官惜我如命结婚三年没圆房,随军一夜多胎了!

    历朝历代,最苦的总是底层的农民,供养整个国家的群体却过着最悲惨的生活,好比一头任劳任怨的耕牛,身上被人套着一层又一层的枷锁。

    曹操要做的,就是帮农民卸掉层层枷锁,王福所设的第一层已经卸掉,接下来就是垄断土地的大地主们所设的第二层。不卸掉农民身上的枷锁,积极性就得不到提高,生产力就得不到解放。种出粮食的农民却吃不饱饭,这种极端的扭曲不应该存在。

    当然,他也是存了一定的私心,若把顿丘治理好了,让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获得民心支持,声名传遍出去,日后起兵攻打顿丘甚至攻打任何地方都有了基础,当地的人民如果听说过曹操在顿丘的事迹,就会盼望他来惩治豪强恶霸,提供种种协助。

    事情渐渐平息下来,曹操毕竟掌控着顿丘的正规军队,实力远远不是看家护院的奴才能比的,收获的所有土地按人口数量租赁给各家各户,官府只收取一成的租金,细节上对特别困难的家庭有所优待。

    做到这份上,已经是曹操目前的极限了,至于再下面的苛捐杂税就无能为力了,比如定额为三十取一,也就是三十分之一的田税;每户每年两百钱的户赋;每个成年男子每年三百钱的更赋;不分男女老幼的口赋等等。

    东汉末年的赋税种类繁多,土地上朝廷收的税并不多,主要是当地官员和地主的剥削严重,朝廷更多的是收取乱七八糟的人头税,一年下来,一户四口之家可能要交三四千钱的人头税,要是遇上战争或者天子修建宫殿等等国家大事,还得额外征收赋税、兵役和徭役。

    朝廷方面施加的赋税,曹操无力去改变,眼下去掉地方官府和地主豪强的两层枷锁就是他能做的全部了,多收的一成租金也是为了打点上面的关系,要不然这顿丘令恐怕早换人了。

    “公子,府外有几个乡民送来新鲜的菜蔬瓜果,还有三只母鸡和一只鸭。”环儿笑容满面的说道。

    随着曹操在顿丘的声望日益增长,曹府上上下下都倍感光荣,出门受到的待遇大大不同,买菜买肉的,人家都不肯收钱,说什么收曹大人的钱会挨天打雷劈的。

    “菜蔬收下,至于鸡鸭就让他们收回去吧!府上不缺,还有,人家送礼上门,我们也不能亏待了,多余的衣服可以送他们一些。”曹操批阅着文件,淡然吩咐着。

    最近时不时有百姓上门,送的东西也是千奇八怪,五花八门,曹操都是挑些不值钱的收下,算领了心意,同时再给点回礼,不能让百姓吃亏。

    环儿痴痴的看着眼前的男人,起初不过是看上了他的宅心仁厚和家世地位,想借自己的美色讨要个荣华富贵的身份。可是,环儿渐渐发现在他身边待的越长就越发无法自拔,这个男人完全不似尘世该有的凡人,心怀家国天下,体恤百姓,关怀下人,远远超出了平生所见。如果世上真有普渡众生的佛陀,应该就像公子这样吧,他就是环儿心中的佛陀!

    “觉得累了就去休息吧!我又不是三岁小孩,没病没痛的,需要什么人照顾啊!”曹操含笑道。

    环儿细致入微的照顾他看在眼里,自己不过是做了件平常无奇的小事,得到如此美貌少女的贴身服侍,总有些过意不去。

    “不、不累,我不累,倒是公子忙于官府公务,得多注意身体。”环儿连忙摇头道。

    曹操起身,笑了笑说道:“那你收拾收拾,我去看看飞燕。”

    听到这话,环儿嘴上答应着,眼神却黯淡下来,胸口像是被石头压着,沉重、沉闷,喘不过气来。

    曹操所说的“飞燕”就是刚来顿丘那天王福硬塞给他的歌女,一夜下来,他以为自己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木已成舟就顺势收了做小妾。没想到当晚才发现,飞燕还是处子之身,弄得曹操一阵无语,稀里糊涂的最后还是破了她的身子。

    好在得知飞燕的姓氏身份之后就舒服多了。原来飞燕姓卞,是跟随父亲四处流浪的歌女,这不多见的姓氏加上她的身世,曹操基本能确定卞飞燕就是历史中曹操最喜爱的卞夫人。除了出现时间提前外,其他方面几乎与史书上一模一样,姿容绝色,多才多艺,心地善良,贤惠可人,很快就让曹操深陷其中,对她愈加着迷。

    “字学得怎么样了?”曹操推开房门朝屋里素手持笔的女子问道。

    卞夫人见来的是他,赶忙放下笔,欣喜的过来施礼问候。

    “好了,不是早说了吗?以后见到我不用这么多乱七八糟的礼仪,你别管外人怎么看怎么说,既然是我曹操的女人,只听我一人就行了。”

    曹操拉起卞夫人,稍稍有些不悦,十几年根深蒂固的思想实在难以改变。

    “诺!啊,好,好!”卞夫人意识到自己的口误,惊慌失措。

    桌案上摆着两幅字,一幅平常无奇,水平撑死跟高中生差不多;另一幅字娟秀瑰丽,端正大方,足够放在书画展厅了。

    “妾身照着公子的字日夜练习,还是不行啊,比公子差太多了。”卞夫人一脸的愧疚,低着脑袋不敢看,生怕他会不高兴。

    “咳咳!差距当然是有的,不过你短短一个月就能练到这水平已经很不错了。字嘛,因人而异,人不同,字也不同!你不用照我的字写,保持自己的风格就行。”

    曹操咳嗽了两声,脸色微红,尴尬不已,好在卞夫人并不懂书法的好坏。充当老师的自己居然被徒弟一个月就超过了,这算是荣耀,还是悲哀?

    自从曹操发现卞夫人不识字,他就起了教书的心思,当然教的不是汉代古字,而是现代人常用的简体字。在这个时代,文盲率非常高,普通百姓最多会写自己名字,更多的人连名字都不会写,纯粹是个“白丁”。能认识一两百个字的,那就算书生,算文化人了,往往一个村子就一两个人,很是受尊敬,官府下达公文或者远房亲戚来了书信都会请他们来念给大家听,连孩子取名也要找他们。

    了解到当下社会的情况后,曹操心里生出了一个天大的想法,就是在民间推广现代的简体字,方便实用。在士族阶层肯定会遇到非常大的阻力,但平民百姓就简单多了,也许可以用一场自下而上的变革让历史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

    眼下的卞夫人就是曹操的第一个学生,也是推行简体字计划的第一步,他想看看古人,尤其是不识字的古人对现代简体字的接受能力有多大。

    事实证明,这计划还是有一定的可行性,卞夫人不识字,看不懂这个时代通用的古汉字,除了一开始对简体字心存怀疑外,其他的过程非常顺利。至于卞夫人的疑问,曹操只能用“新创曹体字”这个连他自己都不好意思说的幌子蒙混过去。

    也许,顿丘县可以成为曹操变革的一个试点,反对他的势力已经清除干净,民间声望也是如日中天,要是借助自己县令的权力去推行,或许真能做成也说不定。

    想法一萌芽,就如雨后春笋般疯长,曹操压制不住内心的狂喜,一连串的计划不断冒出来,恨不得立刻去实现。

    在东汉末年,曹操是异类,古人的身体,今人的思维,生活时间越长就越是清楚的发现自己与这个国家、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格格不入。

    要么改变自己去适应时代,要么改变时代去适应自己!

    曹操,选择了后者!

    接下来的大半个月,曹操几乎整日整夜的呆在书房,一项项计划从脑子里的想法变成白纸黑字。你完全无法想象他此时有多么兴奋,吃喝顾不上,公务顾不上,连娇美小妾都顾不上,满脑子都是改变整个时代的宏伟计划。

    熹平四年,十月,冬,朝廷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尚书令廉忠上奏天子,告郑飒等人在秘密谋划篡位夺权,想废黜当今天子刘宏,欲改立渤海湾刘悝为帝。

    这事一出,满朝上下一片哗然,谋朝篡位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要满门抄斩、诛灭九族的滔天大罪啊,死罪中的死罪,没有一丝一毫的余地可商量。

    曹操听到消息后,心顿时凉了半截,他知道自己的制定的一系列计划恐怕没计划实现了,这顿丘令的官帽也戴不了几天了。

    渤海王刘悝是汉桓帝的弟弟,曾一度被贬,后来刘悝贿赂中常侍王甫五千万钱欲恢复王位,没想到汉桓帝驾崩后留下的遗诏命他恢复渤海王之位。这刘悝觉得自己送的五千万钱白给了,老哥本来就想恢复他的王位,王甫根本没出力,最后就没给钱,结果自然遭到了王甫的记恨。

    这次传闻也是王甫一手安排,如今的天子刘宏不理朝政,把事情全交给十常侍处理,碰上有前科的刘悝谋反,加上王甫不断吹风,没多想就信了。

    果然,刘悝很快被冀州刺史逮捕,在狱中不堪酷刑而自杀,渤海国废除,全家上百人无一例外的惨死。

    这场诬陷的谋反案本该发生在曹操穿越之前的公元172年,但现在却推迟了三年,到公元175年十月才发生,曹操为此困惑了好多天。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22/22117/92687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22/22117/926874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