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巻 赳赳武夫,国之干城 第八章 泰山奠基(二)
推荐阅读:离家后,我的医圣身份曝光了、都市逍遥邪医、极恶仙人传、穿越贝利亚,我洗白了、灵卡杂货铺、饥荒年,我囤货娇养了古代大将军、一人之下:我自红尘逍遥、神颜爱豆,他只想活命、纵她生欢、热血传奇:天灾道主、
“维天有漢,维漢有衣”躺在草地之上,看着那满目的琳琅,王超不由想到了这一句话。
远处篝火摇曳,人声鼎沸,在忙活了几个时辰之后,总算把这两千来人安顿好了,入夜之后的警戒工作,则交由虎卫来负责,忙碌过后,剩下的一些琐事就扔给了王家父子,自己便跑出来偷懒了。
摸着身上的甲胄,看着满目的星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来自心灵的宁静,“这古代的空气也确实好啊,不知道这个算不算福利?”自嘲了一句,看着那星光,脑中不由自主地跑起了马儿。
根据历史书的记载,这是一段被极力掩饰的黑暗时代,前有雄秦强汉,后有隋唐辉煌,夹在中间的就是令每一个有血性的炎黄子孙都会感到屈辱和悲愤的:五胡乱华。
自从东汉以来,胡人内迁之势便不可阻挡,东汉、魏、晋三朝时内迁的胡人,有被当时的政府强迁进来的,有自己迁进来的,有武装打进来的,在晋朝统治时期,在“南达长江,北到燕辽,西起关陇,东至东海”的广阔区域,不断有胡酋占山为王,但都是小打小闹,没有构成大的威胁。
胡人的大量内迁,使得汉胡百姓得以更多地接触,但是这个接触过程和结果绝对不是那么和谐的,虽然部族越大,汉化程度越高,但是底层的部民却因为种种原因,基本保持着原有的风俗,汉化程度有限,导致双方相互仇视,加之晋末吏治糜烂不堪,清谈成为主流,干实事的反而被刁难嗤笑,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危机日益严重。
对于不服管教的边疆部族,历代的做法都是武力平定叛乱之后,举族迁入汉人聚居地区,依靠汉人的人口优势来压制他们,可时过境迁,到了晋末,北方的汉人对胡人已经没有人口优势了,加之八王之乱,及大地消耗了汉人的实力,使得汉人再也无法压制住胡人,而上上下下的官僚和世家,则使得汉人也巴不得晋朝灭亡。
屋漏偏逢连夜雨,除了人口不再占优势,连用来平定天下,威慑胡人的军队也烂到了根,雄秦强汉之时所传流下来的尚武习气被浮夸奢靡之风所取代,大部分军队是由兵户组成的,士气不振,战斗力极其低下,加上国力在内乱中虚耗过重,自此汉人对胡人的优势不再。
自刘渊起兵之后,各地群起效尤,以胡人为主的叛乱势力,扫荡北方,史载:“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屠戮殆尽。”北方的胡人,第一次通过大规模的屠杀,取得了对汉人的人口优势。
而对于王超这样的穿越者来说,穿越到了这个五胡乱华的乱世,华夏,便是自己唯一的信仰了,对民族的信仰,总是比对虚无缥缈的国家要坚定些,二战的时候,比利时的德裔可没管自己的国籍是比利时,也没管比利时是被侵略的,欢迎德军和参军打盟军的积极性可是不输德国本土,相对于一张轻飘飘的纸,还是拥有血缘和文化认同的民族更能让人拼命。
但是这些流民的民族认同感怎么才能激起来呢???脑子里面顿时就头疼了起来,华夷之辨可不是麾下的流民能够理解的,他们当下可是只知道胡人劫掠和杀人,还有就是迫使他们背井离乡,对于这个难题,还是得靠自己发扬学识,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等等!猛然坐起,王超突然想到了一件事,这些流民可是被胡人赶出家园的,乞活军的勇悍可是天下闻名,而乞活军也是流民组成,能够让华夏族这个农耕民族拼命的只能是土地,胡人肆掠,杀的人不少,谁的亲属没有被胡人杀,谁想被胡人欺压,在永嘉之乱前,这种耻辱就从来就没有在汉人身上出现过,自从汉武帝大破匈奴以来,汉人在胡人面前都是昂首挺胸的,几时像今天这样惶惶不可终日,连自己的生命都是朝不保夕的。
只不过,如何才能鼓动他们那颗不甘的心,沸腾那不屈的血液呢,踌躇半刻,脑中却是想起了一首战歌。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百年国恨,沧海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
秦有锐士,谁于争雄!”
虽是低吟,可依旧令人热血沸腾,这首老秦人的战歌,诞生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失信天下,被犬戎乘机攻破镐京之后,周平王召集天下诸侯讨敌,老秦人便唱着这首战歌,举族东进,响应周室,因此挣来了西岐之地。
而今,也是该有一首战歌让华夏族传唱,也是该有一首战歌来唤醒汉人的热血,也是该以炎黄子孙的热血与生命来恢复华夏了。
有了老秦人的战歌做底稿,没花多大功夫,王超已经改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纠纠炎黄,复我华夏!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哀我炎黄,沦为口食!
血仇族耻,沧海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
荡灭虏寇,还我太平!”
虽然不是很好,可眼下一时间又找不出更改的词句,也就先将就一下,先传唱,有问题再改。
巡视完营地,楚江汉径自来到王超身后:“公子,营地一切正常,各处哨位都没有发现敌情,请指示。”
被自己改出来的战歌鼓荡的差点不能自已的王超,听见一切正常之后,从地上起来,拍了拍身上的草屑,想起还要教几个都统枪术,便下令道:“道平,将王凛和那几个都统都叫到这里来,记得叫他们带根棍子。”
“诺!”看着楚江汉离开,舒展了一下手脚,拿起一根已经削好的木棍,开始进行热身活动,今天的事情有很多,还远不到休息的时候。
他的练兵之法很是简单:先把六个都统教会,再让都统回去教屯长,屯长回去教什长,什长回去教兵,自己不就轻松多了,何必非要事必躬亲,搞得自己和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样也太悲剧,太辛苦了,适当的放权是有好处的,而且,总要下面的人有事干才行啊。
弓步突刺,无比简单的一招,却也是最致命的一招,枪术套路技法虽众,但剔去那些不适合战场的招式,最简单实用的就只剩下弓步突刺了。
“预备!”大喝一声,昂首挺胸收腹,双目平视前方,猛然,“杀!”伴着一声炸喝,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带着凛然杀气,上步、提棍、弓步、突刺!
尽管只是一根木棍,但站在旁边的王凛、楚江汉及那六个都统却只感觉寒毛倒竖,恍若窒息,这就是以必死之心刺出的一枪,弓步突刺,在枪手使上了全身的气力突刺出的一枪面前,没有谁敢托大,一枪刺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战场上面没有那么多慈悲心肠,活下去的才是赢者。
将要义和注意事项一一交代妥当之后,看着离去的诸人,王超长舒了一口气,在花了半个时辰来教导他们学习之后,见他们都已经练得有模有样,便放他们回去折磨下面的士兵了。而某人却是没有休息,径自带着楚江汉向着打铁之声不绝于耳的地方奔去。
虽说这些匠人都打了最少十年的铁,但王超还是不敢掉以轻心,相对于王凛的拍胸脯,还是眼见为实比较让自己安心一点。
叮叮当当的打铁声自从用过晚餐之后就没有停歇,通红的铁条在铁锤的敲打之下,犹如面团一般,不断变换形状,直到最终变成了枪头的样子才罢休,淬火,开刃,看着一根根铁条完成工序,变成了一把把寒光闪闪的枪头,王超不由暗自感叹后世工业生产的优势,这种锻造法,虽然质量上面有保障,但是工时和人力也确实耗费太大了一点。
“可惜他们造不出环首刀啊。”看着那些汗流浃背的铁匠在锻造杀人利器,王超不无遗憾地想道,打造环首刀的工艺远比打造这些枪头要繁杂,不单是技术水平,还有工艺水平也不是这些平日只造过农具的匠人所拥有的。
红日如盘,漫山碧翠,微风徐徐,山涛涌动。当朝阳照耀在大地,早早起来了的王超被这美轮美奂的场景给吸引住了,“好久没有见到这么舒爽的场景了啊。”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不禁想起了以前在电脑上面见到过的美景。
穿越到这里已经有了数日,人的适应性是很强的,他已经开始习惯了这个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更加不会有互联网的世界,虽然因为不太习惯而感觉日子有点难熬,但他也只能安慰自己:“习惯就好。”
这座山谷的地理,楚江汉他们在这些日子已经摸透了,也不须王超再事必躬亲地再去趟一次,但是关于以后的事情,却是只能自己费心了。
现今最为紧要的,就是要筹划建军,眼下这些百姓人心惶惶,不知道自己带着他们到底要干嘛,万一猜错了,引起他们的反弹,那就糟糕了,虽然建军不会变出武器装备,但名不正则言不顺,除了便于指挥这些流民,更加顺利地使用手中的物资之外,也可以安定一下人心,不至于因为猜测而引起误解,他可是有听到不好的流言。
建军也不是这么轻松的,至少还要再练几天兵,最起码“令行禁止”这几个字要刻入他们脑子里面,军队之所以叫军队,就是因为有军法,有严明的纪律,这些青壮还远远不够格。要让流民认同自己的领导地位,只有从军权上面入手,只要这些拿兵器的听自己的指挥,其他人自然也听话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句话还是很精辟的。
“道平,以你之见,这山谷应当如何防守。”看见美景,心情大好的王超也先放下了那烦心之事,指着那谷口便向着楚江汉问道。
“深沟坚壁,强弓劲弩。”听见这话,王超有点赞许,这的确是很合自己的心意,却并不符合实际。
远处篝火摇曳,人声鼎沸,在忙活了几个时辰之后,总算把这两千来人安顿好了,入夜之后的警戒工作,则交由虎卫来负责,忙碌过后,剩下的一些琐事就扔给了王家父子,自己便跑出来偷懒了。
摸着身上的甲胄,看着满目的星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来自心灵的宁静,“这古代的空气也确实好啊,不知道这个算不算福利?”自嘲了一句,看着那星光,脑中不由自主地跑起了马儿。
根据历史书的记载,这是一段被极力掩饰的黑暗时代,前有雄秦强汉,后有隋唐辉煌,夹在中间的就是令每一个有血性的炎黄子孙都会感到屈辱和悲愤的:五胡乱华。
自从东汉以来,胡人内迁之势便不可阻挡,东汉、魏、晋三朝时内迁的胡人,有被当时的政府强迁进来的,有自己迁进来的,有武装打进来的,在晋朝统治时期,在“南达长江,北到燕辽,西起关陇,东至东海”的广阔区域,不断有胡酋占山为王,但都是小打小闹,没有构成大的威胁。
胡人的大量内迁,使得汉胡百姓得以更多地接触,但是这个接触过程和结果绝对不是那么和谐的,虽然部族越大,汉化程度越高,但是底层的部民却因为种种原因,基本保持着原有的风俗,汉化程度有限,导致双方相互仇视,加之晋末吏治糜烂不堪,清谈成为主流,干实事的反而被刁难嗤笑,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危机日益严重。
对于不服管教的边疆部族,历代的做法都是武力平定叛乱之后,举族迁入汉人聚居地区,依靠汉人的人口优势来压制他们,可时过境迁,到了晋末,北方的汉人对胡人已经没有人口优势了,加之八王之乱,及大地消耗了汉人的实力,使得汉人再也无法压制住胡人,而上上下下的官僚和世家,则使得汉人也巴不得晋朝灭亡。
屋漏偏逢连夜雨,除了人口不再占优势,连用来平定天下,威慑胡人的军队也烂到了根,雄秦强汉之时所传流下来的尚武习气被浮夸奢靡之风所取代,大部分军队是由兵户组成的,士气不振,战斗力极其低下,加上国力在内乱中虚耗过重,自此汉人对胡人的优势不再。
自刘渊起兵之后,各地群起效尤,以胡人为主的叛乱势力,扫荡北方,史载:“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屠戮殆尽。”北方的胡人,第一次通过大规模的屠杀,取得了对汉人的人口优势。
而对于王超这样的穿越者来说,穿越到了这个五胡乱华的乱世,华夏,便是自己唯一的信仰了,对民族的信仰,总是比对虚无缥缈的国家要坚定些,二战的时候,比利时的德裔可没管自己的国籍是比利时,也没管比利时是被侵略的,欢迎德军和参军打盟军的积极性可是不输德国本土,相对于一张轻飘飘的纸,还是拥有血缘和文化认同的民族更能让人拼命。
但是这些流民的民族认同感怎么才能激起来呢???脑子里面顿时就头疼了起来,华夷之辨可不是麾下的流民能够理解的,他们当下可是只知道胡人劫掠和杀人,还有就是迫使他们背井离乡,对于这个难题,还是得靠自己发扬学识,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等等!猛然坐起,王超突然想到了一件事,这些流民可是被胡人赶出家园的,乞活军的勇悍可是天下闻名,而乞活军也是流民组成,能够让华夏族这个农耕民族拼命的只能是土地,胡人肆掠,杀的人不少,谁的亲属没有被胡人杀,谁想被胡人欺压,在永嘉之乱前,这种耻辱就从来就没有在汉人身上出现过,自从汉武帝大破匈奴以来,汉人在胡人面前都是昂首挺胸的,几时像今天这样惶惶不可终日,连自己的生命都是朝不保夕的。
只不过,如何才能鼓动他们那颗不甘的心,沸腾那不屈的血液呢,踌躇半刻,脑中却是想起了一首战歌。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百年国恨,沧海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
秦有锐士,谁于争雄!”
虽是低吟,可依旧令人热血沸腾,这首老秦人的战歌,诞生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失信天下,被犬戎乘机攻破镐京之后,周平王召集天下诸侯讨敌,老秦人便唱着这首战歌,举族东进,响应周室,因此挣来了西岐之地。
而今,也是该有一首战歌让华夏族传唱,也是该有一首战歌来唤醒汉人的热血,也是该以炎黄子孙的热血与生命来恢复华夏了。
有了老秦人的战歌做底稿,没花多大功夫,王超已经改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纠纠炎黄,复我华夏!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哀我炎黄,沦为口食!
血仇族耻,沧海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
荡灭虏寇,还我太平!”
虽然不是很好,可眼下一时间又找不出更改的词句,也就先将就一下,先传唱,有问题再改。
巡视完营地,楚江汉径自来到王超身后:“公子,营地一切正常,各处哨位都没有发现敌情,请指示。”
被自己改出来的战歌鼓荡的差点不能自已的王超,听见一切正常之后,从地上起来,拍了拍身上的草屑,想起还要教几个都统枪术,便下令道:“道平,将王凛和那几个都统都叫到这里来,记得叫他们带根棍子。”
“诺!”看着楚江汉离开,舒展了一下手脚,拿起一根已经削好的木棍,开始进行热身活动,今天的事情有很多,还远不到休息的时候。
他的练兵之法很是简单:先把六个都统教会,再让都统回去教屯长,屯长回去教什长,什长回去教兵,自己不就轻松多了,何必非要事必躬亲,搞得自己和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样也太悲剧,太辛苦了,适当的放权是有好处的,而且,总要下面的人有事干才行啊。
弓步突刺,无比简单的一招,却也是最致命的一招,枪术套路技法虽众,但剔去那些不适合战场的招式,最简单实用的就只剩下弓步突刺了。
“预备!”大喝一声,昂首挺胸收腹,双目平视前方,猛然,“杀!”伴着一声炸喝,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带着凛然杀气,上步、提棍、弓步、突刺!
尽管只是一根木棍,但站在旁边的王凛、楚江汉及那六个都统却只感觉寒毛倒竖,恍若窒息,这就是以必死之心刺出的一枪,弓步突刺,在枪手使上了全身的气力突刺出的一枪面前,没有谁敢托大,一枪刺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战场上面没有那么多慈悲心肠,活下去的才是赢者。
将要义和注意事项一一交代妥当之后,看着离去的诸人,王超长舒了一口气,在花了半个时辰来教导他们学习之后,见他们都已经练得有模有样,便放他们回去折磨下面的士兵了。而某人却是没有休息,径自带着楚江汉向着打铁之声不绝于耳的地方奔去。
虽说这些匠人都打了最少十年的铁,但王超还是不敢掉以轻心,相对于王凛的拍胸脯,还是眼见为实比较让自己安心一点。
叮叮当当的打铁声自从用过晚餐之后就没有停歇,通红的铁条在铁锤的敲打之下,犹如面团一般,不断变换形状,直到最终变成了枪头的样子才罢休,淬火,开刃,看着一根根铁条完成工序,变成了一把把寒光闪闪的枪头,王超不由暗自感叹后世工业生产的优势,这种锻造法,虽然质量上面有保障,但是工时和人力也确实耗费太大了一点。
“可惜他们造不出环首刀啊。”看着那些汗流浃背的铁匠在锻造杀人利器,王超不无遗憾地想道,打造环首刀的工艺远比打造这些枪头要繁杂,不单是技术水平,还有工艺水平也不是这些平日只造过农具的匠人所拥有的。
红日如盘,漫山碧翠,微风徐徐,山涛涌动。当朝阳照耀在大地,早早起来了的王超被这美轮美奂的场景给吸引住了,“好久没有见到这么舒爽的场景了啊。”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不禁想起了以前在电脑上面见到过的美景。
穿越到这里已经有了数日,人的适应性是很强的,他已经开始习惯了这个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更加不会有互联网的世界,虽然因为不太习惯而感觉日子有点难熬,但他也只能安慰自己:“习惯就好。”
这座山谷的地理,楚江汉他们在这些日子已经摸透了,也不须王超再事必躬亲地再去趟一次,但是关于以后的事情,却是只能自己费心了。
现今最为紧要的,就是要筹划建军,眼下这些百姓人心惶惶,不知道自己带着他们到底要干嘛,万一猜错了,引起他们的反弹,那就糟糕了,虽然建军不会变出武器装备,但名不正则言不顺,除了便于指挥这些流民,更加顺利地使用手中的物资之外,也可以安定一下人心,不至于因为猜测而引起误解,他可是有听到不好的流言。
建军也不是这么轻松的,至少还要再练几天兵,最起码“令行禁止”这几个字要刻入他们脑子里面,军队之所以叫军队,就是因为有军法,有严明的纪律,这些青壮还远远不够格。要让流民认同自己的领导地位,只有从军权上面入手,只要这些拿兵器的听自己的指挥,其他人自然也听话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句话还是很精辟的。
“道平,以你之见,这山谷应当如何防守。”看见美景,心情大好的王超也先放下了那烦心之事,指着那谷口便向着楚江汉问道。
“深沟坚壁,强弓劲弩。”听见这话,王超有点赞许,这的确是很合自己的心意,却并不符合实际。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22/22029/924184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22/22029/924184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