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下部]战争:血与火_第二章 两战秋野1
推荐阅读:饥荒年代:我靠空间发家致富!、禅境觅心:修行之路、穿成年代娇娇女,靠空间带飞全家、宿舍求生:给我配校花,我拿校花孵金蛋、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偏执爱恋、神医归来:十个女囚要我负责、刚上高三,系统说校花暗恋我30年?、我是清冷师尊惨死的女儿、冥王出狱、
第二章 两战秋野1
投笔从戎,上前线杀敌寇是萧浩宇梦寐以求的愿望,从学校到练兵场都没有实现这个从军愿望,不想半路上愿望意外成为现实。萧浩宇喜出望外,一直沉浸在喜悦的兴奋中,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尽管道路崎岖,千山万水被轻松踩在脚下,一路上兴奋之余,常常思绪万千,深感歉意,来不及向亲人告别,爷爷奶奶万般疼爱的孙子,父母期望陪伴身边的儿子,竟然不辞而别,可是国家不存哪有我家,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请原谅我的不孝;香君,我不会忘记我们的约定,杨松把我的信带到了吗,有好多的话,只给你捎去五个字:从军去,等我!不要怪我写得这么少,千言万语浓于其中,你一定要等我凯旋归来。
杨松一直以为萧浩宇写给香君的信中五字是:我爱你,香君!
因为好奇,三人“三顾茅芦”返回,部队已经起程,前进的方向就只一条崎岖山路,萧浩宇想,一千多人的部队,全都步行,肯定没有走多远,便和大家小步开跑,追赶部队。
何仑雨边跑边说:“罗排长不等我们,我们何必厚着脸皮,跟他们屁股后面跑?那么多人出川,也不缺我们三个。”
赵吉豹说:“我们上山没有向长官请过假,我们追上部队,会不会因为我们私自外出,用军纪处罚我们,说我们想当逃兵,有口莫辩,我们不如趁此机会,干脆溜之乎大吉。”
“照你这样,我们真的成逃兵了!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快马一鞭,岂有没有穿着起军装就当逃兵的道理,穿起军装也不能当逃兵!罗排长他们肯定不会走多远,追上他,讲清楚情况就是!”萧浩宇不容分说,右手拉起赵吉豹就继续追赶。
“萧浩宇,我们追上部队,我担心是自投罗网,会被军法从事,我听说逃兵要被关禁闭,甚至要被咔嚓一声——杀头的,听说去年出征的部队就有半路上当逃兵的,逃兵被抓回来后不是被枪毙就是被砍头。”何仑雨磨磨蹭蹭跑步,边跑边说。
“我们不是逃兵,哪有逃兵逃了还要返回来的。如果要受军纪处罚,你们把责任都往我身上推好了。”萧浩宇安慰道。
“我们三个出来,应该同甘共苦,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出了事怎么能让你一个人担当,再说,你愿意一个担当也担当不了!”赵吉豹仍然很担心地说。
部队徒步行军,在崎岖山路上速度快不起来,萧浩宇三个人约摸追了几里路,终于看见部队出现在前面山腰上,三个人加快步伐追上部队,找到罗排长。
“谢天谢地,你们终于回来了!”罗排长丝毫没有责怪三人,反而显得很高兴地说,“我以为你们三个不会回来了,陈团长是个怪人,他的口头禅是出其不意,今天他又搞了一次,弟兄们正休息,他突然命令立即出发,我来不及通知你们,大家一路如此辛苦,我还担心你们三个趁此机会开溜了。”
赵吉豹暗暗感叹萧浩宇妙算:“罗排长自我检讨,责任不在我我们,我们平安无事了!”
三个人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拍手相庆。
罗排长说:“家有家规,军有军纪,你们以后如果外出,一定要向长官请示,否则要按违反军法处罚!”
赵吉豹便问:“像我们今天的情况,按军法怎样处罚?”
“可以按逃兵处理,枪毙、砍头!”罗排长严肃回答,不像开玩笑。
听到罗排长这样说,三个人心有余悸,何仑雨说:“照你说的那个样子,我们还会跑回来送死,只有真的开溜了!”
“你们不要想得这么简单,要参军当兵,就要严格服从军纪,违者必罚!只要是逃兵,就要把你抓回来正法!戚家军战倭寇为什么百战百胜,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既然你们要从军当兵打鬼子,就不准自由散漫,你们已经是军人了,一言一行就要按军人的要求去做,今天你们私自外出的事只有我知道,你们知道,下不为例,否则要受到军法的严惩!”罗排长没有了先前的笑容满面,神色越来越严肃。
这些道理,萧浩宇都明白,所以他没有说一句话。
由于时局变幻莫测,战时需要,311团计划原计划奔赴山西作战,中途接到命令,展转前往湖北。一个阴雨霏霏的下午,经数月的长途跋涉, 311团终于到达了抗日前线湘鄂边区大洪山一带驻扎。311团大多是招募的新兵,出川时候不像其他很多出川部队身着单衣,很多家庭给子弟兵准备了御寒的衣服,途中受冻生病的人与前两年相比,人数大大降低。
去年川军出川,是9月份初,时农历夏末,艳阳高照,还有秋老虎的热气,不少士兵便身着单衣出发,准备到目的地添加衣服,谁知一路坎坷,翻山越岭,靠步行一天走不了多少路,走到秦岭山上,气温陡降,又没有后勤供给,到了前线,不少士兵伤病奄奄,中央军又推三阻四,拒不接收。对于里迢迢来到第二战区参加山西保卫战,身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山西省主席阎锡山不但拒不接收,还讽刺挖苦“川军是一群不会打仗的叫花子部队”,是“抗日不足,扰民有余的土匪军”,一支被红军打得丢盔弃甲的散兵游勇,不仅不能为抗战出力,反为党国增加负担,于是电请蒋总统将川军他调。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李宗仁将军同样认为:“川军习气较坏,官长均视物质享受为当然,不能与士卒共甘苦,各将领间,因为省内长期互战的结果,彼此均积不相能。”同样拒绝接收,川军豪情万丈,怀着满腔抗日的热血 ,千里迢迢奔赴抗日前线,被当头泼了一身冰冷的水。但川军将士并没有因为受到冷遇而气馁,滕县保卫战等战役,川军用刺刀对大炮,手榴弹拼坦克,老套筒打飞机,硬是以衣着单薄的血肉之躯将日军一次又一次击退,蜀中将士将最后一滴鲜血洒在抗日的土地上,王铭璋将军身先士卒,端起机枪冲锋在血与火残酷战斗第一线,热血洒战场,为祖国川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军,川军的行动彻底征服了那些自以为是的将军们,让他们瞠目结舌,哑口无言,再次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当年川军出川抗日,没有运输车辆,千里步行,翻山越岭,十分辛苦,出川抗战老兵们每每讲到这些,令人无不肃然起敬,故记之)
投笔从戎,上前线杀敌寇是萧浩宇梦寐以求的愿望,从学校到练兵场都没有实现这个从军愿望,不想半路上愿望意外成为现实。萧浩宇喜出望外,一直沉浸在喜悦的兴奋中,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尽管道路崎岖,千山万水被轻松踩在脚下,一路上兴奋之余,常常思绪万千,深感歉意,来不及向亲人告别,爷爷奶奶万般疼爱的孙子,父母期望陪伴身边的儿子,竟然不辞而别,可是国家不存哪有我家,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请原谅我的不孝;香君,我不会忘记我们的约定,杨松把我的信带到了吗,有好多的话,只给你捎去五个字:从军去,等我!不要怪我写得这么少,千言万语浓于其中,你一定要等我凯旋归来。
杨松一直以为萧浩宇写给香君的信中五字是:我爱你,香君!
因为好奇,三人“三顾茅芦”返回,部队已经起程,前进的方向就只一条崎岖山路,萧浩宇想,一千多人的部队,全都步行,肯定没有走多远,便和大家小步开跑,追赶部队。
何仑雨边跑边说:“罗排长不等我们,我们何必厚着脸皮,跟他们屁股后面跑?那么多人出川,也不缺我们三个。”
赵吉豹说:“我们上山没有向长官请过假,我们追上部队,会不会因为我们私自外出,用军纪处罚我们,说我们想当逃兵,有口莫辩,我们不如趁此机会,干脆溜之乎大吉。”
“照你这样,我们真的成逃兵了!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快马一鞭,岂有没有穿着起军装就当逃兵的道理,穿起军装也不能当逃兵!罗排长他们肯定不会走多远,追上他,讲清楚情况就是!”萧浩宇不容分说,右手拉起赵吉豹就继续追赶。
“萧浩宇,我们追上部队,我担心是自投罗网,会被军法从事,我听说逃兵要被关禁闭,甚至要被咔嚓一声——杀头的,听说去年出征的部队就有半路上当逃兵的,逃兵被抓回来后不是被枪毙就是被砍头。”何仑雨磨磨蹭蹭跑步,边跑边说。
“我们不是逃兵,哪有逃兵逃了还要返回来的。如果要受军纪处罚,你们把责任都往我身上推好了。”萧浩宇安慰道。
“我们三个出来,应该同甘共苦,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出了事怎么能让你一个人担当,再说,你愿意一个担当也担当不了!”赵吉豹仍然很担心地说。
部队徒步行军,在崎岖山路上速度快不起来,萧浩宇三个人约摸追了几里路,终于看见部队出现在前面山腰上,三个人加快步伐追上部队,找到罗排长。
“谢天谢地,你们终于回来了!”罗排长丝毫没有责怪三人,反而显得很高兴地说,“我以为你们三个不会回来了,陈团长是个怪人,他的口头禅是出其不意,今天他又搞了一次,弟兄们正休息,他突然命令立即出发,我来不及通知你们,大家一路如此辛苦,我还担心你们三个趁此机会开溜了。”
赵吉豹暗暗感叹萧浩宇妙算:“罗排长自我检讨,责任不在我我们,我们平安无事了!”
三个人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拍手相庆。
罗排长说:“家有家规,军有军纪,你们以后如果外出,一定要向长官请示,否则要按违反军法处罚!”
赵吉豹便问:“像我们今天的情况,按军法怎样处罚?”
“可以按逃兵处理,枪毙、砍头!”罗排长严肃回答,不像开玩笑。
听到罗排长这样说,三个人心有余悸,何仑雨说:“照你说的那个样子,我们还会跑回来送死,只有真的开溜了!”
“你们不要想得这么简单,要参军当兵,就要严格服从军纪,违者必罚!只要是逃兵,就要把你抓回来正法!戚家军战倭寇为什么百战百胜,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既然你们要从军当兵打鬼子,就不准自由散漫,你们已经是军人了,一言一行就要按军人的要求去做,今天你们私自外出的事只有我知道,你们知道,下不为例,否则要受到军法的严惩!”罗排长没有了先前的笑容满面,神色越来越严肃。
这些道理,萧浩宇都明白,所以他没有说一句话。
由于时局变幻莫测,战时需要,311团计划原计划奔赴山西作战,中途接到命令,展转前往湖北。一个阴雨霏霏的下午,经数月的长途跋涉, 311团终于到达了抗日前线湘鄂边区大洪山一带驻扎。311团大多是招募的新兵,出川时候不像其他很多出川部队身着单衣,很多家庭给子弟兵准备了御寒的衣服,途中受冻生病的人与前两年相比,人数大大降低。
去年川军出川,是9月份初,时农历夏末,艳阳高照,还有秋老虎的热气,不少士兵便身着单衣出发,准备到目的地添加衣服,谁知一路坎坷,翻山越岭,靠步行一天走不了多少路,走到秦岭山上,气温陡降,又没有后勤供给,到了前线,不少士兵伤病奄奄,中央军又推三阻四,拒不接收。对于里迢迢来到第二战区参加山西保卫战,身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山西省主席阎锡山不但拒不接收,还讽刺挖苦“川军是一群不会打仗的叫花子部队”,是“抗日不足,扰民有余的土匪军”,一支被红军打得丢盔弃甲的散兵游勇,不仅不能为抗战出力,反为党国增加负担,于是电请蒋总统将川军他调。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李宗仁将军同样认为:“川军习气较坏,官长均视物质享受为当然,不能与士卒共甘苦,各将领间,因为省内长期互战的结果,彼此均积不相能。”同样拒绝接收,川军豪情万丈,怀着满腔抗日的热血 ,千里迢迢奔赴抗日前线,被当头泼了一身冰冷的水。但川军将士并没有因为受到冷遇而气馁,滕县保卫战等战役,川军用刺刀对大炮,手榴弹拼坦克,老套筒打飞机,硬是以衣着单薄的血肉之躯将日军一次又一次击退,蜀中将士将最后一滴鲜血洒在抗日的土地上,王铭璋将军身先士卒,端起机枪冲锋在血与火残酷战斗第一线,热血洒战场,为祖国川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军,川军的行动彻底征服了那些自以为是的将军们,让他们瞠目结舌,哑口无言,再次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当年川军出川抗日,没有运输车辆,千里步行,翻山越岭,十分辛苦,出川抗战老兵们每每讲到这些,令人无不肃然起敬,故记之)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21/21496/908506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21/21496/908506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