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下部]战争:血与火_第一章 半路从军4
推荐阅读:饥荒年代:我靠空间发家致富!、禅境觅心:修行之路、穿成年代娇娇女,靠空间带飞全家、宿舍求生:给我配校花,我拿校花孵金蛋、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偏执爱恋、神医归来:十个女囚要我负责、刚上高三,系统说校花暗恋我30年?、我是清冷师尊惨死的女儿、冥王出狱、
第一章 半路从军4
所谓“三多”,是世人对川军的冷嘲热讽,意思是说川军一些部队中,军官的老婆比军官多,军官比士兵多,士兵比枪杆子多。话虽然言过其实,但确实川军有些部队军官娶妻纳妾你追我赶,三五个老婆者比比皆是;军官比士兵多肯定不会,只能说明军官数量臃肿;士兵比枪多也不可能,只能说明粥少僧多,川军普遍缺乏枪支弹药,有部队居然配备猎枪,更有甚者配备红樱枪。
“就算蒋委员长不给我们,没有枪敌人给我们造,没有子弹鬼子给我们送上前。”萧浩宇说着说着哼起抗日歌,他听说过川军到前线没有得到得到物资补充并被国军正规部队排斥的事,罗排长夸口到前线发军装发枪,他的愿望是美好的。
罗排长再次询问大家的家庭情况,要求大家不要隐瞒,因为部队按规定要作登记,不符合从军的就不要从军。萧浩宇一行五人,便如实说明:何仑雨老婆快要生孩子,不便去,何顺子体弱多病,不能去,萧浩宇是独子,不能去,还有一个年龄较大者杨松,已过不惑之年不便去,算起来只有一个赵吉豹,在家排行老四,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妹妹,他从军条件最合造,然而赵吉豹不是灌县人,他是相邻崇庆县廖家詹湾村人,是来串亲戚的,是杨松亲戚。不过,赵吉豹表示,自己愿意参军当兵,杀汉奸打鬼子。
罗排长听完大家的情况显得有些失望的,说:“萧浩宇,你也回去算了!一个人符合就一个人,说不定赵吉豹打死一个鬼子司令也说不准,其他人也回家去吧!”
据说,抓壮丁的事情应该是有的,但在抗战时期都江堰很少发生,几乎没有,抓壮丁的高潮应该在解放战争中后期。
萧浩宇便说:“我是独子不是理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何仑雨说:“老婆生孩子,我是应该留在家里照顾老婆,不过没有关系,我家里还有母亲、姐姐和妹妹!”
何顺子说:“我体弱可以为兄弟们做饭,军队上总要有人做饭!”
杨松说:“戏里边那个廉颇八十多岁还冲锋陷阵打敌人,我才四十多岁算什么老呢!再说,我四十多岁,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比你们多一半,打死一个鬼子就是赚,所以我更应该当兵。萧浩宇、何顺子、何仑雨三个人才应该回家去!”
萧浩宇坚决反对杨松的说法:“我看,是你和何顺子必须回去,我们半路从军,家人都不知道我们音讯,会担惊受怕,得有人回去给家里人报信,罗排长,你说是不是?”
“是的,只要是打鬼子,谁都是可以当兵的!听说有些地方招不够兵,采取抓壮丁的办法,我就不信,你看我们灌县人民精忠报国热情何等之高!”罗排长略一思索,萧浩宇肯定是个打鬼子的好手,独生子从军的多的是,开个“后门”,让他参军,何顺子病兮兮的,他没有放翻鬼子鬼子反把他米西了,杨松上有老下有小,岁数也大,他应该回去,想到这,罗排长说:“萧浩宇、何仑雨、赵吉豹,你们三人跟我当兵去,杨松、何顺子,你们两个回去,给各位家里报个信。军令如山,废话少说,就这么定了。”
杨松小声嘀咕:“既然这样,我又不是你的兵,狗屁军令,如什么山!”
萧浩宇三人半路从军,杨松和何顺子准备回家。
天一亮,相互道别,何仑雨、赵吉豹把要带给亲人的话,托杨松两人捎回。
萧浩宇把杨松叫到一旁,问:“你认得字么?”
杨松说:“认得,除了认得我的姓名二字,还认得123456789。”
萧浩宇微微一笑说:“不错,够用了,字认得太多还是用不着。我这里有两封信,麻烦你把这封带给我父母,这封信带给楚香君,告诉他们我参军打鬼子去了,打完鬼子就回家。”萧浩宇说完又仔细交代一番。
信自然没有信封,萧浩宇写给父母的信只有半页,写给香君的信纸对折着,用饭粒粘住边缘,透过缝隙可以看得见信里面只写有五个字。萧浩宇特别叮嘱杨松,香君是他的同学,给香君的信,务必不能给别人看,杨松答应一定没有问题,拱起折叠的信,瞄了里面一眼,只见寥寥五字,心想我认不得你写的是什么,猜得出你写的是相思情书,五个字,不就是“我爱你,香君!”还会是什么。杨松听说过刘一刀被杀的案子,但不知道香君和萧浩宇之间的故事。
何仑雨想问萧浩宇写的是什么,又不好意思问,就说:“能不能也帮我写一封?”
萧浩宇说:“没问题,你想给父母说还是给老婆说?”
“都要!”何仑雨回答。
萧浩宇写完信,萧浩宇和大家依依惜别,杨松说:“祝你们一路平安,到了前线多杀鬼子,胜利归来!”
萧浩宇说:“打完鬼子,青城见!”
相互握手告别。
萧浩宇很懊恼,没有带上从刘一刀那里缴获的勃郎宁手枪。
一天傍晚,何仑雨和萧浩宇坐在一起聊天,何仑雨说:“你投笔从戎多可惜,还和我们一起洗锅涮碗当火头兵,起早贪黑尽吃苦,我去给长官讲明你是大学生,说不定他们会给你个官当。罗排长不落教,让你这个秀才无用秀之地,和我们一起当掏火官……”
萧浩宇三人半路从军,目的就是上战场杀鬼子,正式从军之日,罗排长对他们说:“昨天你们做的饭菜味道很不错,连长说了,为了充分发挥你们的特长,你们暂时编制到炊事班。等到了前线军装和枪支发下来,有枪了,就跟我一起打鬼子!”
没等何仑雨说完,萧浩宇打断他的话说:“没有什么可惜,到了前线,掏火官打鬼子机会也多的是!你们不要给别人说我读过大学,我们参军的目的都一样,保家卫国,上前线打鬼子,不是为当官来的,做个官当起,整天坐在房子里,不能亲手跟鬼子干,那才没意思!”
我连自己的名字都认不得,只能做些笨重粗糙活路,萧浩宇你读过书,上过大学,有知识有文化,知天文懂地理,为什么不说出来,金子埋在泥巴下有什么用,整天跟我们一起围着灶台转啥子意思,人家说笔杆子杀人才厉害,当了官,在屋子里坐镇轻轻松松指挥杀敌,那是多么的痛快!何仑雨觉得让萧浩宇当炊事兵,简直是重炮打蚊子大材小用,委屈了他,萧浩宇却毫无怨言,是不是因为刘一刀横刀夺爱,香君出道当了道姑,萧浩宇心灵受到严重创伤,心灰意懒,才半路从军,甘心情愿当掏火官?何仑雨感觉好像有东西压在心里,不吐不快,于是对萧浩宇说:“上次在西江堰,多谢你和香君替我说好话,不然我们不知道怎么才能够脱得身,我看你们两个是很合适的一对,天成地就,你不辞而别,半路从军,把香君一个人留在青城,她会多担心你挂念你。”
“你怎么也半路从军呢,你就不怕黛滢就担心你挂念你?”萧浩宇反问。
萧浩宇的话让何仑雨陷入深思,你还记得我老婆名字,看来我老婆还是让人难忘呢,我怎么就觉得我老婆没有别人老婆漂亮呢。老婆,对不起,为了消灭侵略者,原谅我不能在你身边照顾你,宝宝出生了,托个梦给我,你问过我宝宝起个什么名字,我想好了,就叫“抗战”,有点难听吧,那就叫“从军”,还是老婆你来取吧,没想好之前就叫 “老大”……想着想着,一天的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又忙活一阵晚饭,何仑雨倍感疲倦,不知不觉进入梦乡。
(——关于抓壮丁的事,不是本人观点,欢迎发表你的意见。)
所谓“三多”,是世人对川军的冷嘲热讽,意思是说川军一些部队中,军官的老婆比军官多,军官比士兵多,士兵比枪杆子多。话虽然言过其实,但确实川军有些部队军官娶妻纳妾你追我赶,三五个老婆者比比皆是;军官比士兵多肯定不会,只能说明军官数量臃肿;士兵比枪多也不可能,只能说明粥少僧多,川军普遍缺乏枪支弹药,有部队居然配备猎枪,更有甚者配备红樱枪。
“就算蒋委员长不给我们,没有枪敌人给我们造,没有子弹鬼子给我们送上前。”萧浩宇说着说着哼起抗日歌,他听说过川军到前线没有得到得到物资补充并被国军正规部队排斥的事,罗排长夸口到前线发军装发枪,他的愿望是美好的。
罗排长再次询问大家的家庭情况,要求大家不要隐瞒,因为部队按规定要作登记,不符合从军的就不要从军。萧浩宇一行五人,便如实说明:何仑雨老婆快要生孩子,不便去,何顺子体弱多病,不能去,萧浩宇是独子,不能去,还有一个年龄较大者杨松,已过不惑之年不便去,算起来只有一个赵吉豹,在家排行老四,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妹妹,他从军条件最合造,然而赵吉豹不是灌县人,他是相邻崇庆县廖家詹湾村人,是来串亲戚的,是杨松亲戚。不过,赵吉豹表示,自己愿意参军当兵,杀汉奸打鬼子。
罗排长听完大家的情况显得有些失望的,说:“萧浩宇,你也回去算了!一个人符合就一个人,说不定赵吉豹打死一个鬼子司令也说不准,其他人也回家去吧!”
据说,抓壮丁的事情应该是有的,但在抗战时期都江堰很少发生,几乎没有,抓壮丁的高潮应该在解放战争中后期。
萧浩宇便说:“我是独子不是理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何仑雨说:“老婆生孩子,我是应该留在家里照顾老婆,不过没有关系,我家里还有母亲、姐姐和妹妹!”
何顺子说:“我体弱可以为兄弟们做饭,军队上总要有人做饭!”
杨松说:“戏里边那个廉颇八十多岁还冲锋陷阵打敌人,我才四十多岁算什么老呢!再说,我四十多岁,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比你们多一半,打死一个鬼子就是赚,所以我更应该当兵。萧浩宇、何顺子、何仑雨三个人才应该回家去!”
萧浩宇坚决反对杨松的说法:“我看,是你和何顺子必须回去,我们半路从军,家人都不知道我们音讯,会担惊受怕,得有人回去给家里人报信,罗排长,你说是不是?”
“是的,只要是打鬼子,谁都是可以当兵的!听说有些地方招不够兵,采取抓壮丁的办法,我就不信,你看我们灌县人民精忠报国热情何等之高!”罗排长略一思索,萧浩宇肯定是个打鬼子的好手,独生子从军的多的是,开个“后门”,让他参军,何顺子病兮兮的,他没有放翻鬼子鬼子反把他米西了,杨松上有老下有小,岁数也大,他应该回去,想到这,罗排长说:“萧浩宇、何仑雨、赵吉豹,你们三人跟我当兵去,杨松、何顺子,你们两个回去,给各位家里报个信。军令如山,废话少说,就这么定了。”
杨松小声嘀咕:“既然这样,我又不是你的兵,狗屁军令,如什么山!”
萧浩宇三人半路从军,杨松和何顺子准备回家。
天一亮,相互道别,何仑雨、赵吉豹把要带给亲人的话,托杨松两人捎回。
萧浩宇把杨松叫到一旁,问:“你认得字么?”
杨松说:“认得,除了认得我的姓名二字,还认得123456789。”
萧浩宇微微一笑说:“不错,够用了,字认得太多还是用不着。我这里有两封信,麻烦你把这封带给我父母,这封信带给楚香君,告诉他们我参军打鬼子去了,打完鬼子就回家。”萧浩宇说完又仔细交代一番。
信自然没有信封,萧浩宇写给父母的信只有半页,写给香君的信纸对折着,用饭粒粘住边缘,透过缝隙可以看得见信里面只写有五个字。萧浩宇特别叮嘱杨松,香君是他的同学,给香君的信,务必不能给别人看,杨松答应一定没有问题,拱起折叠的信,瞄了里面一眼,只见寥寥五字,心想我认不得你写的是什么,猜得出你写的是相思情书,五个字,不就是“我爱你,香君!”还会是什么。杨松听说过刘一刀被杀的案子,但不知道香君和萧浩宇之间的故事。
何仑雨想问萧浩宇写的是什么,又不好意思问,就说:“能不能也帮我写一封?”
萧浩宇说:“没问题,你想给父母说还是给老婆说?”
“都要!”何仑雨回答。
萧浩宇写完信,萧浩宇和大家依依惜别,杨松说:“祝你们一路平安,到了前线多杀鬼子,胜利归来!”
萧浩宇说:“打完鬼子,青城见!”
相互握手告别。
萧浩宇很懊恼,没有带上从刘一刀那里缴获的勃郎宁手枪。
一天傍晚,何仑雨和萧浩宇坐在一起聊天,何仑雨说:“你投笔从戎多可惜,还和我们一起洗锅涮碗当火头兵,起早贪黑尽吃苦,我去给长官讲明你是大学生,说不定他们会给你个官当。罗排长不落教,让你这个秀才无用秀之地,和我们一起当掏火官……”
萧浩宇三人半路从军,目的就是上战场杀鬼子,正式从军之日,罗排长对他们说:“昨天你们做的饭菜味道很不错,连长说了,为了充分发挥你们的特长,你们暂时编制到炊事班。等到了前线军装和枪支发下来,有枪了,就跟我一起打鬼子!”
没等何仑雨说完,萧浩宇打断他的话说:“没有什么可惜,到了前线,掏火官打鬼子机会也多的是!你们不要给别人说我读过大学,我们参军的目的都一样,保家卫国,上前线打鬼子,不是为当官来的,做个官当起,整天坐在房子里,不能亲手跟鬼子干,那才没意思!”
我连自己的名字都认不得,只能做些笨重粗糙活路,萧浩宇你读过书,上过大学,有知识有文化,知天文懂地理,为什么不说出来,金子埋在泥巴下有什么用,整天跟我们一起围着灶台转啥子意思,人家说笔杆子杀人才厉害,当了官,在屋子里坐镇轻轻松松指挥杀敌,那是多么的痛快!何仑雨觉得让萧浩宇当炊事兵,简直是重炮打蚊子大材小用,委屈了他,萧浩宇却毫无怨言,是不是因为刘一刀横刀夺爱,香君出道当了道姑,萧浩宇心灵受到严重创伤,心灰意懒,才半路从军,甘心情愿当掏火官?何仑雨感觉好像有东西压在心里,不吐不快,于是对萧浩宇说:“上次在西江堰,多谢你和香君替我说好话,不然我们不知道怎么才能够脱得身,我看你们两个是很合适的一对,天成地就,你不辞而别,半路从军,把香君一个人留在青城,她会多担心你挂念你。”
“你怎么也半路从军呢,你就不怕黛滢就担心你挂念你?”萧浩宇反问。
萧浩宇的话让何仑雨陷入深思,你还记得我老婆名字,看来我老婆还是让人难忘呢,我怎么就觉得我老婆没有别人老婆漂亮呢。老婆,对不起,为了消灭侵略者,原谅我不能在你身边照顾你,宝宝出生了,托个梦给我,你问过我宝宝起个什么名字,我想好了,就叫“抗战”,有点难听吧,那就叫“从军”,还是老婆你来取吧,没想好之前就叫 “老大”……想着想着,一天的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又忙活一阵晚饭,何仑雨倍感疲倦,不知不觉进入梦乡。
(——关于抓壮丁的事,不是本人观点,欢迎发表你的意见。)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21/21496/908505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21/21496/908505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