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家人无条件的信任

推荐阅读:一千零一个诡异夜重生到60年代被过继叶罗丽:遁后所有人穷追不舍仙界消失:诸仙恐慌杀穿万界不好啦大佬们又在装柔弱白莲青春莫流意外中奖后,爱情也跟着来了宝可梦:从真新镇开始让你重生当辅助,没让你当主角啊九天太清宫

    因为禁止屠宰的时间还没解封,市面上根本买不到肉。

    还好程小玉在空间备了不少食材,所以一顿大餐完全不在话下。

    当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坐在饭厅的桌子边,看到满满一大桌的珍馐美馔,都惊讶得说不出话,谁也没有先动筷子。

    “给你们介绍一下啊,这是子姜鸭、辣子鸡、酸菜鱼、京酱肉丝、麻婆豆腐……”她一口气将十几菜介绍完,父母和哥哥们,看得是目瞪口呆。

    这些菜名,他们大多听都没听过,同时,更是第一次看见,这样色香味俱全的菜品。

    “当当当当……”

    程小玉揭开桌子中间的汤碗盖子,瞬间飘出异香。

    “这道汤,名为紫金排骨汤,世间仅此一份!”

    不能说她讲大话,这碗汤真的是世间独一无二的。

    因为用到的材料主要是,上次她进山采的紫色毒蘑菇!

    之前不懂药理,采到空间后就移植在小土坡上,任由它自然生长。

    后来升级有了技能,她分辨出这种蘑菇确实有致命的毒素。

    但是,它味道却异常鲜美,超过任何山珍海味!

    而且这种毒的克星特别简单,就是何首乌的嫩芽。

    所以她特别凉拌了一盘何首乌芽尖,用作化解蘑菇的毒素。

    “这个汤不能单独吃,一定要吃了这个凉菜,才可以喝!”关于这一点,她郑重的向家人介绍。

    想到重要的东西,她接着道:“娘亲吃其他菜品就好,你现在的身体,这个千万不要吃。”

    她虽然做过实验,但是却不敢拿孕妇开玩笑。

    “玉儿已经为娘亲,专门炖了一盅茶树菇排骨汤。”说着,她端来一个盅碗,放在李氏面前。

    然后她先夹了一片酸菜鱼,放进父亲的碗里,“爹爹,请吃菜。”

    随着程大川动筷子,一家人也都埋头苦干,大快朵颐,吃得那叫一个满足。

    他们都默契的没有问,这些鸡鸭鱼肉是从哪里来的,也很自觉的选择,不会向任何人提起。

    这是家人对她,最大的信任和保护。

    愉快的用完大餐,这一家人的战斗力非常强大,没有浪费一粒粮食,妥妥的光盘行动。

    终于不用在晚饭后下河洗澡,他们现在有自己的冲凉房,院子里还打了水井,用水简直不要太方便。

    每个人回到自己的房间,躺在宽大舒适的床上,本以为会比在破草床上更快入睡。

    谁知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或许是太兴奋,也可能是害怕睡着了,一觉醒来,发现这样美好的事物,只是一个梦。

    最后,困意实在太浓,才渐渐进入梦乡。

    ……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程大川的病情已明显好转。

    他的双腿开始恢复知觉,只是行走还有些困难,于是程小玉给他准备了一副拐杖。

    他也每天加强练习,希望早日丢开拐杖,自主行走。

    至于三个哥哥,入学的事已经敲定。

    只是他们没有参加过蒙学,若是与启蒙班那些三到七岁的孩子一起念书,恐怕他们会很尴尬。

    三人目前分别是十岁,十二岁和十四岁,属于入学划分的“幼童”阶段,即九岁以上,十四岁以下的儿童。

    每年有三个学期,分三次开学,第一次在正月,第二次在夏末秋初,第三次在十一月。

    目前,他们已错过,正月和夏末秋初的两次学习,直接进入“冬学”肯定又会有些难度。

    南宋诗人陆游的《冬日郊居》诗中亦云,“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

    所以农家十月,遣子弟入学的这个学期,谓之“冬学”。

    程小玉不想错过,今年最后的这次,把三个哥哥一起送入小学的机会,于是她做了一个决定。

    由她亲自给哥哥们教导,之前两个学期学习的《六甲》《九九》《三仓》等启蒙读物。

    这样他们以“幼童”的身份,进入小学,就能在冬季的学期,跟其他学子一起学习《论语》《孝经》两本书,不至于到时候听得云里雾里,学问与同窗们,有太大的差距。

    兄弟三人也非常期待,能够进入学堂,那是多少农家子弟盼望,却又永远实现不了的梦想啊!

    因为作为普通农家,就算举全家之力,都未必供得起一个孩子求学。

    一般只有那种进项比较多,且收入稳定的家庭,才会从家里挑选出一名,大家公认的最聪明的孩子,将其送入学堂。

    然后所有人,都会为了这个求学的孩子而努力,家中银钱都花在他的身上。

    只求有朝一日,他能考取功名,混个一官半职。

    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

    带着一大家子,甚至整个家族,过上兴旺的好日子。

    可是,功名利禄,是那么容易就能到手的吗?

    大多数送去学堂的孩子,最终就是比在家务农的人,多些学问,多识些字罢了。

    而程小玉的目的很简单,她并非指望哥哥们能够考取功名,当然,能考上就再好不过。

    她其实最希望的是,他们学了知识,长了见识,以后能够走出小小的村镇,去到更大、更美好的天地。

    而不是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守着这方寸之地,岁岁年年,看天吃饭。

    遇到年成不好,还得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贫苦生活。

    她相信“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适用于任何朝代,任何人群。

    她将哥哥们送去的书院,由一位老秀才担任山长,名为“秀山书院”。

    因为问道学院中,有一位出名的鲁山长坐阵,每年都有大批的人,挤破脑袋想进去,每月的束修自然也不便宜。

    与之不同的秀山书院,就明显清静了许多,束修方面,也低了不少。

    虽然是这样,读小学的人,每个月的束修也要一两银子,还不算吃住和购买笔墨纸砚的钱。

    所以粗略计算了一下,三个哥哥求学期间,一个月得花六两银子。

    这对她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可是对于其他家庭,这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三个男孩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珍惜学习的机会,给妹妹一个满意的结果!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21/21071/89548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21/21071/895482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