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宋末年:帮助吕文焕守襄阳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当街下寨

第一百一十九章 当街下寨

推荐阅读:权力巅峰之绝处逢生和离书你签的,我嫁太子你管得着惊!农门小锦鲤,早死的夫君他活了!神魂:双世战争最强师祖,谁动我宗弟子,我灭谁网游:神级骑士,我的血量无上限天命不凡,我却一心只想摆烂顶级折磨!被傲娇大小姐强掳回家傲天纪绝世桃运

    第119章 当街下寨

    “我们发动了几万名劳役,在二十天内,将二十万石粮草,从大良城、礼义城搬到荣城。如今大军云集,随时可以出发攻打赤牛城。”汪惟正首先开口。

    如今蒙古东川行院的大军,只需要翻过明月山,就能再次进攻赤牛城,围攻万州。

    “此番大战,我西川精兵尽出,将宋朝大军全部拖在叙州、泸州一带。只要王爷领大军攻下万州、涪州等地,吕师圣插翅难飞。到时候,攻占川蜀的功劳,都是王爷的。”

    李德辉见万事俱备,又一次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听我号令,全军出击!”合丹大王发出了军令。

    大战一触即发!

    叙州城里,留下余守直、空见守城。吕师圣准备亲自领军去堵截刘垓。

    “吕帅,此去危险,让我们去。你留在叙州城坐镇指挥就行。”

    “不,正因为这是决定此战成败的关键,我更要亲自上阵。”

    吕师圣非常坚决,决定命运的时刻,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毛主席当年在评论马谡失街亭的时候,就说过“初战亮宜自临阵”。在决定战役成败的第一场恶战时,主帅一定要亲自到阵前指挥。

    岷江之上,数十艘的宋军战船逆流而上。蒙元的骑兵斥候在岸上追踪。

    战船并不停歇,一直开到紫云城外,对着紫云城连续炮轰了三日。

    这一个月来,宋军的战船经常跑来炮轰紫云城,企图攻破紫云城后,逼迫刘垓后撤。

    刘垓认为自己已经判断出宋军的意图,早就加强了紫云城防守,宋军战船数次无功而返。

    这一次,宋军的长时间炮击,终于把紫云城的城墙砸出了一条很小的豁口。但是宋军依然无法冲到山坡上去。

    过了一个晚上,元军就将豁口修补好了。对于宋军来说,又是无功而返的一次出击。

    看着宋军战船掉头向下游离去,紫云城城头的元兵都纷纷出言嘲讽:“回去,下次别来了。来多少次都是一样的。”

    宋军毫不理会,升起风帆,船只加速,向着下游飞一般的冲去。

    船舱中,赫然坐着吕师圣、王安节、张世杰、阳顶天三人。

    “吕帅,你这一招真是高明。鞑子对我们的袭扰已经习以为常,丝毫没有防备。”

    “身处敌后,万事都要小心戒备,不要得意忘形。”

    “是。之前潜伏的兄弟回报,鞑子在仙侣山大营里储存了一部分粮草,如今十日运一次粮。但是鞑子骑兵每日早晚各两次,在粮道上巡视。不定期还有斥候、信使往来。”

    “今夜抵达真溪口,按照演练的内容,迅速行动。在明早鞑子骑兵巡视到这里之前,要将营寨立起来。”

    王安节、张世杰、阳顶天三人答应一声,连忙起身去各处检查准备情况。

    黄昏时分,船队抵达真溪口。战船靠近南岸,然后纷纷抛锚。

    早就有在这里潜伏的数十名士卒,在岸边等候:“将军,鞑子的巡视骑兵已经离开了。”

    吕师圣一声令下,众人迅速按照演练的内容,有条不紊的开始行动。

    水师先是放下两条小船,上百名士卒掏出浆板,一起用力,将小船划到真溪。

    小船前行五十米后,就靠在岸边,士卒下船。然后从小船里分别扛出十几根木头,支在峡谷底部,真溪的两侧。

    不一会儿功夫就搭成了好几个简易的支架。士卒掏出滑轮,挂在支架上,穿好绳索。将绳子的另一端送到江边的大船上。

    大船停靠在真溪口,船上的士卒将绳子紧紧的绑在原木上,然后将原木扔进江中。

    支架那边的士卒,连忙拉动绳子,在滑轮的帮助下,将江面上的原木一根一根的拉到真溪里。

    早就有大批的步卒和工匠从大船里下来,在河谷里等候。一小队人马顺着河谷在前开路,有的劈开荆棘,消除荒草树木;有的负土填坑,挖开阻挡的石头。

    河谷只有三里路,一千五百米,很快就铺出一条可以供人行走的道路。

    士卒排着队,接过绳子,拉动原木继续往河谷里面走去。木头在溪水上漂浮,士卒沿着刚刚铺好的路,像纤夫一样,拉动木头往前走。这是最省力最快的搬运方式。

    前方开路的士卒,达到平地之后,迅速开始平整场地,夯实基础。

    工匠们就开始按照操练时的步骤,快速的组装原木。

    一艘大船上的木头卸完之后,立即换下一艘。士卒们交替着把木头扔到江中、拉入真溪、拖过河谷,最后交给工匠拼装。

    流水线一样的流程,大大的提高了效率。之前在泸州经过多次演练,每个人对于自己要做的事都非常熟练。

    张世杰在船上指挥水师轮流卸下木头,王安节在平地指挥士卒工匠搭建营寨,阳顶天领着虎贲营,分别往东西三里之外埋伏,防备鞑子信使、斥候靠近。

    吕师圣站在河谷旁边的山岭上,看着忙碌而有序的人群,居中策应。

    天色渐渐的完全黑了,众人点亮火把、篝火,继续完成各自的工序。

    一个个串楼被工匠组装起来,高达五米,下面由四根粗壮的木头支撑,上面有平台、围栏、防护顶,就是一个箭塔模样。

    每隔十步放一个串楼,用几根原木横着搭成桥,将串楼连接起来,士卒可以在上面站立、奔跑。串楼之间再竖起木栅栏作为城墙,就组成了简易的营寨。

    营寨长宽都是五百步。另外在营寨外围,挖掘壕沟。挖出来的土,堆在木栅栏外面,加固木栅。

    到了半夜子时,营寨逐渐成型。

    士卒和工匠又来到山岭上,组装滑轮和支架。把原木吊上山岭,在这里也要扎下一个小营地,抢占制高点,安放神炮和火炮。

    在士卒忙着装卸原木的同时,其他的船只也在卸载火炮。因为此处没有栈桥,只能是小船停在大船侧面,然后用滑轮把炮卸到小船上。再把小船划到江边,将重炮拖上岸。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20/20806/882820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20/20806/882820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