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结盟
推荐阅读: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抢我人生?重生七零,我嫁军少走巅峰!、傲世狂帝恩仇录、禅境觅心:修行之路、诡玲珑、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都市:开局送金砖,秒升大宗师、大师兄万岁!、摆烂后,满级大佬成了团宠真千金、穿成唯一远古圣雌被强制索爱、
“太子请宴,挟五侯世子以令诸侯。江衮王废世子尹相成游说其父,致尹仁认罪归降,聚五诸侯联兵十五万,不日横渡琉璃海,开赴琉璃应战大楚。”
“太子遇刺,四皇子白百里携忠臣林琛亲兵救之。”
这是那日五侯世子大宴之后,史书对于那惊心动魄的一天的寥寥记载。
沐之在看到史官的记载之后,真的很想把那“忠臣”二字给抠出来!
不过关于她遇刺得救,是谁救的,似乎并没有人关心。
全天下只关心一件事:得无尘蛊,北离太子乃不死神身。
更是有民间传言,太子既为不死之身,更为君谋略大成,擅权谋,擅治军。势必将开战四方,直至一统天下!
无数真真假假的消息传进大楚和云炎。
云炎立刻派使臣带着成山的礼物赶来觐见,表示了万分的服从归顺,也表示绝不参与北离与大楚之间的战争。希望沐之不会用她的万年时间吞并云炎。
而正在琉璃诸岛接连大获全胜的大楚,听闻消息后,顿时犹如霜打的茄子一般萎靡不振。
听说在琉璃前线的大楚军已然军心动摇,不少士兵弃军出逃,偷渡出海,又被抓回以逃兵处死。
大楚军营内甚至流传着一个说法:“我们只能活几十年,但那个太子能活多少年?大楚被吞并只是早晚的事,还做什么无谓的挣扎?”
从前助西北众国收复国土时,沐之就以“白甲神兵”获得了西北民生的“神”级信奉。
而这一次,凭借无尘蛊,她又在三国内火了一把。
正当三国之内皆流言滔天,几乎越传越神,就快把她吹捧成哪吒下凡的时候,北离境内又传出她排除异己及其党羽,血洗京都的恐怖传闻。
据说,为刺杀之事,她震怒之下将京都掀了个底朝天:
查处涉案官员百余名,上至八十老妪,下至襁褓婴儿,全部屠杀灭族!
更恐怖的是,接连几夜,总会有大批的太子亲兵闯入民宅,将家中的青壮年男子从睡梦中抓走,定罪谋反,第二天,他们的头颅就会悬挂在城门口。一时间,京都血流成河,百姓惶恐!
传言,京都城内运出来的死尸已经填满了乱葬岗,尸体多得都来不及掩埋,只得焚烧才行。
这恐怖传闻一出,舆论一片哗然,不少政客、史学家甚至放话:白夙沙为人阴鸷,手段狠辣而有谋略,是一统天下的最佳人选。
当这些个传闻从京都散播出去,又在三国之内流转一圈,传回到她耳朵里的时候,她简直哭笑不得。
她不过是下令清查了太子府中几百个下人的底细,将十几个奸细给逐出府门,而白慕容气不过,又大半夜地把他们抓回来严刑揍了一顿而已。
再有就是,刺杀一事给了她很大的灵感,古代这种官编人口的方式已经不太够用。
她开始尝试在京都大力推广录入户籍和指纹的人口统计方法,便率先从几个太子亲党的官员家族中实施了。
谁知道只是几件不起眼的小事,却因为她正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而直接被渲染成了她实施什么恐怖苛政
她真是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叫人类的想象力
好在京都内还比较太平,就是在听说她乃不死之身之后,见到她的官员们都更诚惶诚恐了。
要说有谁为这事高兴,那就是白轩辕。
在听闻传言后,他龙颜大悦。从前,奏折都由她批阅完,再拣重要的交给白轩辕过目。现在他干脆下令,连过目都不过了,直接罢朝。
他自己则天天躲在烟雾缭绕的神殿里炼仙丹,但凡来大臣想要见他,他都会打发他们去见沐之。
沐之纵使再不情愿,也不得不每三日就出面主持一下早朝。
也许是她先前铺垫的好,白慕容,白赫连,白百里,再加上沐霁言,司徒牛使,段玉等等,朝中大多数都是她的人,所以对于她摄政这件事,除了云贞音和林琛,并无人有异议。
看起来她一手遮天,权力正盛。但她却对那股隐在幕后的神秘黑暗的势力耿耿于怀,誓要将他揪出来不可。
而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在过去的一年中,京都乃至各地,所有重要的职位上,在她钦命的大臣就职之时,都还同时上任了一名师爷,或者文官,或者同等职位的大臣。
似乎在她的朝局之下,有人借用她太子的威望和名声为掩护,享用所有她辛苦得来的势力资源,叫一个躲在阴暗处的完整的暗朝廷,悄悄地庞大发展,似乎在等待着取而代之的一天。
于是,她下令各处细细清查,从云贞音到林琛,从太子府到太子内阁,没有她不查的。
却翻来覆去只得到个“听命主人,可得起死回生血”。
她感到后背一阵冷汗。看来那个神秘幕后人的确是在以她的血为奖赏,招募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组织,只为夺取北离朝政江山!
没人知道她所承担的忧虑和烦恼,多少个日日夜夜,她不是时时担忧盟主与太子的双重身份会被揭穿,就是为朝政寝食难安。
她为因她的决策而无辜受罪的百姓愧疚不已,为自己每一个未知结果的决定惴惴不安,却还要强撑出一副强势的模样来昭告天下她有多英明神武
数不尽的狡诈计谋和大大小小的局,像密织的蜘蛛网一般将她死死捆住,又像座怎么都移不走的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世人们只赞叹她谋略阴鸷。只用了短短十日,五大诸侯的封地军队就集结在了东河,由戴罪归降的江衮王尹仁带兵,十五万五侯联军已然浩浩荡荡地开往琉璃。
而众诸侯的世子们全都被软禁在了太子府,只等诸侯军队凯旋,她才会放人。
只有尹仁和尹洛知道她真正的计谋。这一切只是个开始而已。
待尹仁领着诸侯军,即将横渡琉璃海,攻占在琉璃的楚军调动全部兵力,准备迎战的时候,才是她带着二十万天狼军精兵,借大运河水流之速,一日千里行军,大军压境直至北楚交界,与尹仁两头夹击大楚之时!
她要亲自奔赴的,是北离与大楚交战十八年来,北离第一次攻进大楚的东境主战场!
因此,再有五日,尹仁率诸侯军横渡琉璃海时,她就该起兵,沿运河而下,率军东征了。她想,是时候将手头的事好好交待一番了。
…………………………
…………………………
大军东征前五日。
睨云殿上的一番骚乱,很快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对于沐之来说,虽未揪出那个与自己势不两立的幕后黑手,但漫布睨云殿的毒药也好,血腥味也好,也都慢慢淡化了。
但她知道,有一个人,怕是要用一生才能淡化了。
下了早朝,朝服未换,她径直去往剪枝宫。
早朝的时候,林琛参了白百里一本,参奏他在宫中大摆灵堂,实为大不敬之死罪。
果然,她走进剪枝宫,只见从宫大门,到宫内正殿、偏殿,上从宫顶瓦羽,下到青石地面,整个剪枝宫都一圈圈挂着繁层的白纱,满地铺着蓬松清冷的白菊花瓣。
满目霜色,她几乎以为冬天到了。
正殿里布置起灵堂,一个大大的墨色“奠”字,悬在一片惨白之间。沉重的棺椁放置在灵堂正中,未盖棺盖。
一众宫人都跪在大殿里,呜呜咽咽地哭着,拿袖子不停地抹着并不存在的眼泪,似乎是在守灵。
见沐之走进来,宫人们以为要问罪,全都吓得连连磕头,反倒真哭了起来。
“呵你走了,他们也伤心呢”白百里跪在最前面,手抚着棺椁,轻声说到。
沐之挥手示意,宫人们迅速退下。
一瞬间,大殿内只剩白百里还跪在巨大又冰冷的棺椁前。
看着他孱弱不支的身影,一个刚近三十年岁的人,短短几日就生出了白发。
白烛渺渺,此情此景,沐之放佛知道了什么是书上说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虽然不是沐之杀的莞尔,但那个活泼灵动的小宫女,也是因她而死。
不顾身上正穿着太子朝服,沐之走上前,一撩外袍,跪在地上。
“四皇嫂,走好。”沐之说罢伏地,叩了个头。
听到“四皇嫂”三个字,白百里的身子颤了一下。
“我已下令追封莞尔为四皇妃,以皇妃礼制入殓,入皇陵,就安置在四哥的百年吉地。”她说到。
白百里点点头,悲戚而笑,“生时未能同寝,死后定当同穴——太子殿下这般安排,也是力排众议才争取到的。”
她不知道说什么好,白百里却扭过头来看着她。
深凹的眼圈,参差的青胡茬,苍白得没有血色的瘦削面容。几天不见,他竟消靡至此。
看着他平淡的,却隐忍着杀机恨意的目光,她不由心中一阵惋惜长叹。
曾经那个孤洁世事,虽身处尔虞我诈的泥沼皇权,却独独一支莲花置身事外的白百里,已然远去了。
她有些不理解,爱情真的能改变一个人吗?
她没有爱过人,也不知爱一个人是什么感觉——大抵就是古诗里说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好在他不像白独孤那般少年得志,丧母后便迷失了心性。
现在的白百里,就像一条沉睡的巨蟒,只为复仇而苏醒。
“只要你帮我找出杀莞尔的幕后主使,我便帮你掣肘深宫内事,与沐丞相一起帮理朝政。除此,你还要我做什么。”
白百里直视着沐之的眼睛,叫她只能看见那深不见底的仇恨。
“现在就要说这事吗?”她犹豫地看着他。
他苦笑,“不为这,我还有什么活着的必要。”
她点点头,“好,五日后我将出征,朝政之事便交由四哥与丞相监理。不过此次出征日期事关机密,若被泄露,恐给了大楚调兵应对的时间,还请四哥保密。”
她说罢,从袖中拿出一支密封的净瓶,白玉通透的瓶子里,隐约可见暗红色的液体。
她将净瓶交给他,“另外,我要你好好活着。”
他接过瓶子,毫不犹豫地饮下瓶中血。
血腥味又苦又涩,可他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只望着莞尔凝睡般的脸,最后一次痛哭起来。
在白百里心碎的哭声中,沐之离开剪枝宫。将一卷密信交给了庄初。
“悄悄处理掉,不许四哥知道——不,不许任何人知道。”
庄初大概猜到那信关乎什么事,不由惊问:
“殿下,您仍坚持要与四殿下同盟吗?您别忘了,他曾背叛过您一次,一旦这信的真相泄露,他会背叛您第二次的!就连四殿下自己都说,当时一心只想着报仇,忘了您拥有宝血这回事,不然他一定将此事告知云妃娘娘和林大人。他可握着您的把柄呢!”
“我知道,正因如此,我只能同他结盟。”
…………………………
…………………………
大军东征前四日。
许久未到万一门,当沐之的飘飘白袍和银光流溢的银瓷面具出现时,万一门的弟子们正在广场上习武晨练,她的出现立刻激起了一阵欢呼雀跃。
众弟子兴奋不已,纷纷向沐之行礼问安,不少平日里与她亲近些的弟子,全都跑来与她攀谈问候。
众弟子光顾着“盟主”“盟主”叫个不停,全都聚在一起议论说笑,也不像往日一般好生练武了。
致使习武督教们不得不屡次拉下脸来,才勉强维持住晨练的秩序,不至于在她这个盟主面前失态。
她向弟子们一一回应,又在正殿召集了各督教堂主,像在朝中上早朝一般地,细细过问了万一门近日来的大小事宜。
听得几位老督教都说,自从有了她这武林盟主和万一门之后,这一年多来,江湖上的纷争少了许多,她心下总算宽慰了些。
随后,她遣散众人,又单独细细询问了门中大管事,得知万一门一切安好,并没有像朝廷一般,在要职上被安插进奸细,她心下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好在万一门还是一方净土。看来那幕后黑手并不知道她掌握江湖势力之事,否则怎可能任由她独大江湖?
可再细想一下,知道沐之身兼太子与盟主两重身份的,除了白轩辕,尹仁,尹洛,就只有白慕容,和她府上那四位了。
如果幕后黑手染指万一门,岂不是轻易就暴露了自己的所在范围。
她一边心中纠葛不停,一边朝后山归墟殿而去。
还未过索桥,就感到地动山摇,索桥一阵猛烈摇晃,一座金色的小山朝她飞奔而来——
大嗷兴奋地咧着大嘴,扑扇着毛茸茸的大耳朵,哼哧哼哧地跑过来,高兴地扑在了她身上。
她被大嗷小山一样的体型得压够呛,赶忙使出内力,才不至被压出五脏六腑。
“好家伙,才多少日子,你就又胖了?”
大嗷喉咙里发出兴奋的咕噜声,止不住地拿头蹭她,几乎要把头顶蹭秃噜了。
她摸摸它的大虎脑袋,将脸埋在它胸前绒绒的皮毛里,深吸一口气,道:
“乖大嗷,我也想你了。”
“那你可有想我?”姬如霜站在索桥另一端,撑着已将临盆的大肚子,朝她笑到。
“如霜,近来可安好?”她连忙扶着姬如霜往归墟殿内走,嘱咐道:“崖口风大,可不要着凉了。”
姬如霜一抿嘴,脸颊上晕开淡淡的粉红,“哪有那么娇气——对了,你这次在门中待多久?”
“夜里就得走了。”
“那什么时候再回来?”
沐之的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要月余了。”
“当真一天都待不住?”姬如霜失望地问,随即摇摇头,强迫自己甩开女儿家的小情绪,朝沐之笑笑:
“算啦,待不住就待不住,反正接生婆和侍女,我早已经打点好了。我记得你说过,云游四海汇集天下武功秘法,这是一等一的大事,你只管安心去忙。”
见姬如霜如此通情达理,深深地相信着沐之随口编的不在门中的借口,沐之心里更愧疚了。
再怎么说,她也是姬如霜名义上的丈夫,却长久地将姬如霜晾在这孤山中,让她作为个产妇,独自打理接生的事宜,更在临盆之期,都不能陪在她身边。
于是,虽然只有短短一天的时间,沐之还是竭尽所能,陪姬如霜用膳,散步,聊天,仔细地听大夫把脉探诊后的嘱咐,又细细地嘱咐了接生婆一番。
姬如霜一整天都处于兴高采烈之中,入夜后便有些困乏,沐之便扶姬如霜在榻上睡下,她则坐在榻边,和姬如霜断断续续地聊着天。
直到姬如霜嘴角带着微笑,安心睡去,她才悄悄抽出一直被姬如霜握住的手。
走出内殿,又和守夜的侍女嘱咐了一番,她才准备离去。
见她要走,侍女赶紧拦住,道:“盟主,有几句话,奴婢不知该不该说。”
“但说无妨。”
侍女望了望内殿里睡得正香的姬如霜,小心地关上内殿的门,道:
“盟主有所不知,夫人自怀孕以来,先是害喜三个月,什么都吃不下,喝点水都想往外吐,但为着身孕,又不得不强迫自己吃下东西;
而后三个月,夫人又全身浮肿,朝来困倦,夜不能安,整个人别提多难过了。好不容易挨过了胎像最不稳的时候,夫人却又开始心神不宁,郁郁不乐,白日里整日整日地坐在湖边,望着索桥
这大半年来,盟主回来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夫人都强打起精神,装作安好,也嘱咐所有侍从们,不许将任何不好的消息告诉盟主,可奴婢瞧着夫人抑郁憔悴,实在心有不忍
今日因着盟主突然回来,夫人高兴得不得了,可盟主这么快又要走,夫人怕是又要日日守着索桥了”
山风从殿外吹进来,摇晃的烛火投映在沐之的银面具上,泛出阴明不定的鹅黄色。
见她不说话,侍女赶紧下跪行礼,“请盟主饶恕奴婢多嘴,奴婢只是可怜夫人如此期盼盟主能常常回来其实不只夫人,听门中各位督教们说,全万一门的弟子们,都日日盼着盟主回来呢”
沐之心里泛上一股说不清的滋味,愧疚,酸涩,又难堪
“你何罪之有。我应该谢谢你,若不是你,我怎知她如此”
只有今后更加尽力地弥补,才能稍稍消减她心中的愧疚,消减姬如霜的忧愁。她拍拍侍女的肩膀,“好生照顾夫人。”
刚一走出大殿,睡卧在湖边的大嗷就小跑了过来,伸着大舌头,直拿头蹭她。
她摸摸它洁白的獠牙,感到它的獠牙已钝了许多。
身为万兽之王,远古奇兽,它正是最活泼好动的年岁,却被她困在这步可丈量的山中。
“大嗷,是我疏忽你了,对不起”她抱着它的大脑袋,低低说到。
大嗷自然听懂她的遗憾心酸,也颇为懂事地呼噜了两声,安慰地舔舔她的头。
她一头青丝都被它舌头上的倒刺舔得火辣辣得疼,只得捂着脑袋,拼命躲开它热情的舔舐。
她正和大嗷玩得起劲,却耳朵微动,听见一阵绝好的轻功悄然而至,落在了烛火照不到的阴影里。
一个年轻又坚定的声音说道:
“属下柳下程,拜见太子殿下。”
“太子遇刺,四皇子白百里携忠臣林琛亲兵救之。”
这是那日五侯世子大宴之后,史书对于那惊心动魄的一天的寥寥记载。
沐之在看到史官的记载之后,真的很想把那“忠臣”二字给抠出来!
不过关于她遇刺得救,是谁救的,似乎并没有人关心。
全天下只关心一件事:得无尘蛊,北离太子乃不死神身。
更是有民间传言,太子既为不死之身,更为君谋略大成,擅权谋,擅治军。势必将开战四方,直至一统天下!
无数真真假假的消息传进大楚和云炎。
云炎立刻派使臣带着成山的礼物赶来觐见,表示了万分的服从归顺,也表示绝不参与北离与大楚之间的战争。希望沐之不会用她的万年时间吞并云炎。
而正在琉璃诸岛接连大获全胜的大楚,听闻消息后,顿时犹如霜打的茄子一般萎靡不振。
听说在琉璃前线的大楚军已然军心动摇,不少士兵弃军出逃,偷渡出海,又被抓回以逃兵处死。
大楚军营内甚至流传着一个说法:“我们只能活几十年,但那个太子能活多少年?大楚被吞并只是早晚的事,还做什么无谓的挣扎?”
从前助西北众国收复国土时,沐之就以“白甲神兵”获得了西北民生的“神”级信奉。
而这一次,凭借无尘蛊,她又在三国内火了一把。
正当三国之内皆流言滔天,几乎越传越神,就快把她吹捧成哪吒下凡的时候,北离境内又传出她排除异己及其党羽,血洗京都的恐怖传闻。
据说,为刺杀之事,她震怒之下将京都掀了个底朝天:
查处涉案官员百余名,上至八十老妪,下至襁褓婴儿,全部屠杀灭族!
更恐怖的是,接连几夜,总会有大批的太子亲兵闯入民宅,将家中的青壮年男子从睡梦中抓走,定罪谋反,第二天,他们的头颅就会悬挂在城门口。一时间,京都血流成河,百姓惶恐!
传言,京都城内运出来的死尸已经填满了乱葬岗,尸体多得都来不及掩埋,只得焚烧才行。
这恐怖传闻一出,舆论一片哗然,不少政客、史学家甚至放话:白夙沙为人阴鸷,手段狠辣而有谋略,是一统天下的最佳人选。
当这些个传闻从京都散播出去,又在三国之内流转一圈,传回到她耳朵里的时候,她简直哭笑不得。
她不过是下令清查了太子府中几百个下人的底细,将十几个奸细给逐出府门,而白慕容气不过,又大半夜地把他们抓回来严刑揍了一顿而已。
再有就是,刺杀一事给了她很大的灵感,古代这种官编人口的方式已经不太够用。
她开始尝试在京都大力推广录入户籍和指纹的人口统计方法,便率先从几个太子亲党的官员家族中实施了。
谁知道只是几件不起眼的小事,却因为她正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而直接被渲染成了她实施什么恐怖苛政
她真是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叫人类的想象力
好在京都内还比较太平,就是在听说她乃不死之身之后,见到她的官员们都更诚惶诚恐了。
要说有谁为这事高兴,那就是白轩辕。
在听闻传言后,他龙颜大悦。从前,奏折都由她批阅完,再拣重要的交给白轩辕过目。现在他干脆下令,连过目都不过了,直接罢朝。
他自己则天天躲在烟雾缭绕的神殿里炼仙丹,但凡来大臣想要见他,他都会打发他们去见沐之。
沐之纵使再不情愿,也不得不每三日就出面主持一下早朝。
也许是她先前铺垫的好,白慕容,白赫连,白百里,再加上沐霁言,司徒牛使,段玉等等,朝中大多数都是她的人,所以对于她摄政这件事,除了云贞音和林琛,并无人有异议。
看起来她一手遮天,权力正盛。但她却对那股隐在幕后的神秘黑暗的势力耿耿于怀,誓要将他揪出来不可。
而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在过去的一年中,京都乃至各地,所有重要的职位上,在她钦命的大臣就职之时,都还同时上任了一名师爷,或者文官,或者同等职位的大臣。
似乎在她的朝局之下,有人借用她太子的威望和名声为掩护,享用所有她辛苦得来的势力资源,叫一个躲在阴暗处的完整的暗朝廷,悄悄地庞大发展,似乎在等待着取而代之的一天。
于是,她下令各处细细清查,从云贞音到林琛,从太子府到太子内阁,没有她不查的。
却翻来覆去只得到个“听命主人,可得起死回生血”。
她感到后背一阵冷汗。看来那个神秘幕后人的确是在以她的血为奖赏,招募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组织,只为夺取北离朝政江山!
没人知道她所承担的忧虑和烦恼,多少个日日夜夜,她不是时时担忧盟主与太子的双重身份会被揭穿,就是为朝政寝食难安。
她为因她的决策而无辜受罪的百姓愧疚不已,为自己每一个未知结果的决定惴惴不安,却还要强撑出一副强势的模样来昭告天下她有多英明神武
数不尽的狡诈计谋和大大小小的局,像密织的蜘蛛网一般将她死死捆住,又像座怎么都移不走的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世人们只赞叹她谋略阴鸷。只用了短短十日,五大诸侯的封地军队就集结在了东河,由戴罪归降的江衮王尹仁带兵,十五万五侯联军已然浩浩荡荡地开往琉璃。
而众诸侯的世子们全都被软禁在了太子府,只等诸侯军队凯旋,她才会放人。
只有尹仁和尹洛知道她真正的计谋。这一切只是个开始而已。
待尹仁领着诸侯军,即将横渡琉璃海,攻占在琉璃的楚军调动全部兵力,准备迎战的时候,才是她带着二十万天狼军精兵,借大运河水流之速,一日千里行军,大军压境直至北楚交界,与尹仁两头夹击大楚之时!
她要亲自奔赴的,是北离与大楚交战十八年来,北离第一次攻进大楚的东境主战场!
因此,再有五日,尹仁率诸侯军横渡琉璃海时,她就该起兵,沿运河而下,率军东征了。她想,是时候将手头的事好好交待一番了。
…………………………
…………………………
大军东征前五日。
睨云殿上的一番骚乱,很快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对于沐之来说,虽未揪出那个与自己势不两立的幕后黑手,但漫布睨云殿的毒药也好,血腥味也好,也都慢慢淡化了。
但她知道,有一个人,怕是要用一生才能淡化了。
下了早朝,朝服未换,她径直去往剪枝宫。
早朝的时候,林琛参了白百里一本,参奏他在宫中大摆灵堂,实为大不敬之死罪。
果然,她走进剪枝宫,只见从宫大门,到宫内正殿、偏殿,上从宫顶瓦羽,下到青石地面,整个剪枝宫都一圈圈挂着繁层的白纱,满地铺着蓬松清冷的白菊花瓣。
满目霜色,她几乎以为冬天到了。
正殿里布置起灵堂,一个大大的墨色“奠”字,悬在一片惨白之间。沉重的棺椁放置在灵堂正中,未盖棺盖。
一众宫人都跪在大殿里,呜呜咽咽地哭着,拿袖子不停地抹着并不存在的眼泪,似乎是在守灵。
见沐之走进来,宫人们以为要问罪,全都吓得连连磕头,反倒真哭了起来。
“呵你走了,他们也伤心呢”白百里跪在最前面,手抚着棺椁,轻声说到。
沐之挥手示意,宫人们迅速退下。
一瞬间,大殿内只剩白百里还跪在巨大又冰冷的棺椁前。
看着他孱弱不支的身影,一个刚近三十年岁的人,短短几日就生出了白发。
白烛渺渺,此情此景,沐之放佛知道了什么是书上说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虽然不是沐之杀的莞尔,但那个活泼灵动的小宫女,也是因她而死。
不顾身上正穿着太子朝服,沐之走上前,一撩外袍,跪在地上。
“四皇嫂,走好。”沐之说罢伏地,叩了个头。
听到“四皇嫂”三个字,白百里的身子颤了一下。
“我已下令追封莞尔为四皇妃,以皇妃礼制入殓,入皇陵,就安置在四哥的百年吉地。”她说到。
白百里点点头,悲戚而笑,“生时未能同寝,死后定当同穴——太子殿下这般安排,也是力排众议才争取到的。”
她不知道说什么好,白百里却扭过头来看着她。
深凹的眼圈,参差的青胡茬,苍白得没有血色的瘦削面容。几天不见,他竟消靡至此。
看着他平淡的,却隐忍着杀机恨意的目光,她不由心中一阵惋惜长叹。
曾经那个孤洁世事,虽身处尔虞我诈的泥沼皇权,却独独一支莲花置身事外的白百里,已然远去了。
她有些不理解,爱情真的能改变一个人吗?
她没有爱过人,也不知爱一个人是什么感觉——大抵就是古诗里说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好在他不像白独孤那般少年得志,丧母后便迷失了心性。
现在的白百里,就像一条沉睡的巨蟒,只为复仇而苏醒。
“只要你帮我找出杀莞尔的幕后主使,我便帮你掣肘深宫内事,与沐丞相一起帮理朝政。除此,你还要我做什么。”
白百里直视着沐之的眼睛,叫她只能看见那深不见底的仇恨。
“现在就要说这事吗?”她犹豫地看着他。
他苦笑,“不为这,我还有什么活着的必要。”
她点点头,“好,五日后我将出征,朝政之事便交由四哥与丞相监理。不过此次出征日期事关机密,若被泄露,恐给了大楚调兵应对的时间,还请四哥保密。”
她说罢,从袖中拿出一支密封的净瓶,白玉通透的瓶子里,隐约可见暗红色的液体。
她将净瓶交给他,“另外,我要你好好活着。”
他接过瓶子,毫不犹豫地饮下瓶中血。
血腥味又苦又涩,可他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只望着莞尔凝睡般的脸,最后一次痛哭起来。
在白百里心碎的哭声中,沐之离开剪枝宫。将一卷密信交给了庄初。
“悄悄处理掉,不许四哥知道——不,不许任何人知道。”
庄初大概猜到那信关乎什么事,不由惊问:
“殿下,您仍坚持要与四殿下同盟吗?您别忘了,他曾背叛过您一次,一旦这信的真相泄露,他会背叛您第二次的!就连四殿下自己都说,当时一心只想着报仇,忘了您拥有宝血这回事,不然他一定将此事告知云妃娘娘和林大人。他可握着您的把柄呢!”
“我知道,正因如此,我只能同他结盟。”
…………………………
…………………………
大军东征前四日。
许久未到万一门,当沐之的飘飘白袍和银光流溢的银瓷面具出现时,万一门的弟子们正在广场上习武晨练,她的出现立刻激起了一阵欢呼雀跃。
众弟子兴奋不已,纷纷向沐之行礼问安,不少平日里与她亲近些的弟子,全都跑来与她攀谈问候。
众弟子光顾着“盟主”“盟主”叫个不停,全都聚在一起议论说笑,也不像往日一般好生练武了。
致使习武督教们不得不屡次拉下脸来,才勉强维持住晨练的秩序,不至于在她这个盟主面前失态。
她向弟子们一一回应,又在正殿召集了各督教堂主,像在朝中上早朝一般地,细细过问了万一门近日来的大小事宜。
听得几位老督教都说,自从有了她这武林盟主和万一门之后,这一年多来,江湖上的纷争少了许多,她心下总算宽慰了些。
随后,她遣散众人,又单独细细询问了门中大管事,得知万一门一切安好,并没有像朝廷一般,在要职上被安插进奸细,她心下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好在万一门还是一方净土。看来那幕后黑手并不知道她掌握江湖势力之事,否则怎可能任由她独大江湖?
可再细想一下,知道沐之身兼太子与盟主两重身份的,除了白轩辕,尹仁,尹洛,就只有白慕容,和她府上那四位了。
如果幕后黑手染指万一门,岂不是轻易就暴露了自己的所在范围。
她一边心中纠葛不停,一边朝后山归墟殿而去。
还未过索桥,就感到地动山摇,索桥一阵猛烈摇晃,一座金色的小山朝她飞奔而来——
大嗷兴奋地咧着大嘴,扑扇着毛茸茸的大耳朵,哼哧哼哧地跑过来,高兴地扑在了她身上。
她被大嗷小山一样的体型得压够呛,赶忙使出内力,才不至被压出五脏六腑。
“好家伙,才多少日子,你就又胖了?”
大嗷喉咙里发出兴奋的咕噜声,止不住地拿头蹭她,几乎要把头顶蹭秃噜了。
她摸摸它的大虎脑袋,将脸埋在它胸前绒绒的皮毛里,深吸一口气,道:
“乖大嗷,我也想你了。”
“那你可有想我?”姬如霜站在索桥另一端,撑着已将临盆的大肚子,朝她笑到。
“如霜,近来可安好?”她连忙扶着姬如霜往归墟殿内走,嘱咐道:“崖口风大,可不要着凉了。”
姬如霜一抿嘴,脸颊上晕开淡淡的粉红,“哪有那么娇气——对了,你这次在门中待多久?”
“夜里就得走了。”
“那什么时候再回来?”
沐之的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要月余了。”
“当真一天都待不住?”姬如霜失望地问,随即摇摇头,强迫自己甩开女儿家的小情绪,朝沐之笑笑:
“算啦,待不住就待不住,反正接生婆和侍女,我早已经打点好了。我记得你说过,云游四海汇集天下武功秘法,这是一等一的大事,你只管安心去忙。”
见姬如霜如此通情达理,深深地相信着沐之随口编的不在门中的借口,沐之心里更愧疚了。
再怎么说,她也是姬如霜名义上的丈夫,却长久地将姬如霜晾在这孤山中,让她作为个产妇,独自打理接生的事宜,更在临盆之期,都不能陪在她身边。
于是,虽然只有短短一天的时间,沐之还是竭尽所能,陪姬如霜用膳,散步,聊天,仔细地听大夫把脉探诊后的嘱咐,又细细地嘱咐了接生婆一番。
姬如霜一整天都处于兴高采烈之中,入夜后便有些困乏,沐之便扶姬如霜在榻上睡下,她则坐在榻边,和姬如霜断断续续地聊着天。
直到姬如霜嘴角带着微笑,安心睡去,她才悄悄抽出一直被姬如霜握住的手。
走出内殿,又和守夜的侍女嘱咐了一番,她才准备离去。
见她要走,侍女赶紧拦住,道:“盟主,有几句话,奴婢不知该不该说。”
“但说无妨。”
侍女望了望内殿里睡得正香的姬如霜,小心地关上内殿的门,道:
“盟主有所不知,夫人自怀孕以来,先是害喜三个月,什么都吃不下,喝点水都想往外吐,但为着身孕,又不得不强迫自己吃下东西;
而后三个月,夫人又全身浮肿,朝来困倦,夜不能安,整个人别提多难过了。好不容易挨过了胎像最不稳的时候,夫人却又开始心神不宁,郁郁不乐,白日里整日整日地坐在湖边,望着索桥
这大半年来,盟主回来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夫人都强打起精神,装作安好,也嘱咐所有侍从们,不许将任何不好的消息告诉盟主,可奴婢瞧着夫人抑郁憔悴,实在心有不忍
今日因着盟主突然回来,夫人高兴得不得了,可盟主这么快又要走,夫人怕是又要日日守着索桥了”
山风从殿外吹进来,摇晃的烛火投映在沐之的银面具上,泛出阴明不定的鹅黄色。
见她不说话,侍女赶紧下跪行礼,“请盟主饶恕奴婢多嘴,奴婢只是可怜夫人如此期盼盟主能常常回来其实不只夫人,听门中各位督教们说,全万一门的弟子们,都日日盼着盟主回来呢”
沐之心里泛上一股说不清的滋味,愧疚,酸涩,又难堪
“你何罪之有。我应该谢谢你,若不是你,我怎知她如此”
只有今后更加尽力地弥补,才能稍稍消减她心中的愧疚,消减姬如霜的忧愁。她拍拍侍女的肩膀,“好生照顾夫人。”
刚一走出大殿,睡卧在湖边的大嗷就小跑了过来,伸着大舌头,直拿头蹭她。
她摸摸它洁白的獠牙,感到它的獠牙已钝了许多。
身为万兽之王,远古奇兽,它正是最活泼好动的年岁,却被她困在这步可丈量的山中。
“大嗷,是我疏忽你了,对不起”她抱着它的大脑袋,低低说到。
大嗷自然听懂她的遗憾心酸,也颇为懂事地呼噜了两声,安慰地舔舔她的头。
她一头青丝都被它舌头上的倒刺舔得火辣辣得疼,只得捂着脑袋,拼命躲开它热情的舔舐。
她正和大嗷玩得起劲,却耳朵微动,听见一阵绝好的轻功悄然而至,落在了烛火照不到的阴影里。
一个年轻又坚定的声音说道:
“属下柳下程,拜见太子殿下。”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20/20505/87318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20/20505/873182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