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商议

推荐阅读:一不小心掉到富贵人家穿书后成了顶流女明星和男配HE了四大家族:禁欲大佬宠上天我在暴力城市当刑警小师妹天生神力,一拳就能捶破天我靠表情包杀成一字并肩王!一人之下:带着十四亿人成仙笔友来信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撩你又不肯,我死遁后你疯什么?

    众人品尝过后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然后又埋头吃了起来,更没有谁说为什么是秦封做饭。

    这让谢栗悄悄松了口气,在谢家,就算他有事不在家,也是杨英子做饭,谢有才几人从不进厨房,杨英子总说,哪有男人做饭的?

    所以刚成亲的时候,谢栗也想包揽厨房里的活,没想到被秦封拒绝了。

    他说谁说男的不能做饭?那孤身一人的男的不饿死了?他秦家没有这个规矩,做饭商量着来。

    谢栗当时半信半疑,以为秦封照顾他,故意这么说。

    今天他还担心被指责,现在看众人好像没有谁觉得秦封做饭有什么不对,他觉得好像真的是秦封所说那样。

    其实也不怪谢栗会这么想,毕竟秦大伯和高烈叔他们看起来都是人高马大的,让人想象不出他们进厨房的样子。

    连谢有才这样的人都从来不下厨房,所以他这么想也无可厚非。

    不过秦封可是知道的,他听他爹说过。

    白叔么刚刚被高烈叔买回来的时候,整个人又瘦又弱,高烈叔都担心,生怕下一刻他就直接没了,他养了许多年才养好。

    做糕点就够费时费力的,他舍不得夫郎辛苦,只要有时间都是他做饭。

    秦封小时候经常去他家蹭饭,十有八九都是高烈叔在做饭。

    秦大伯秦二伯就别提了,做饭比大伯母二伯么还好吃,几个堂哥也和他们一脉相承,所以在秦家,真的是谁有空谁做饭,没有规定谁做饭的道理。

    就连秦爷爷在世时,也是一手好厨艺,秦封现在还记得,秦爷爷做的烤兔子,味道真是一绝, 比什么祖传秘方还好吃。

    只不过村里人干活,男子体力比女子更好, 心疼自己媳妇儿的,让她们回来做饭,做完了也能休息会儿。

    而不是像杨英子所说的那样男人不进厨房。

    锅里的牛肉吃了差不多之后,大家纷纷在里面加入自己想吃的菜。

    昨天买的牛肚清洗干净之后,秦封把它切好了,整齐的码在盘子里,在滚开锅里烫上几下,脆弹可口。

    除此之外,秦封还泡发了海带干笋豆皮, 去后院掐了豌豆尖和菠菜,烫进滚烫香浓的汤里面,别提有多好吃了。

    众人大快朵颐,被烫了也没停嘴,直到把菜都吃了干干净净,这才一个两个的,摊着摸了摸肚子感叹

    “太好吃了”

    “小六,你的手艺是这个” 秦全竖起了大拇指。

    “不错不错,咱们栗哥儿以后可有福气了”就是秦奶奶笑着说的,打趣着谢栗。

    经过刚刚两人一番告白,谢栗也没有那么敏感了。

    秦奶奶和善仁慈,他明白秦奶奶只是单纯的打趣,而不是说在敲打他、在阴阳怪气的讽刺。

    他脸上红红的,觉得有秦封,才是他的福气。

    “娶到栗哥儿是我的福气”秦封脸上勾起一抹幸福的笑容,毫不客气地炫耀着。

    两夫夫竟然想到了一起。

    刚刚秦奶奶的话,就已经脸红的谢栗,被秦封这番话弄得脖子根都红透了。

    “你知道就好”秦奶奶拉着谢栗的手,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

    “奶奶,到底我和栗哥儿谁是你亲孙子啊?”

    秦封故意说装作吃醋的样子。

    “我以为你知道,栗哥儿是我的亲孙子呀”秦奶奶做吃惊样。

    “哈哈哈哈哈哈”众人都哄笑起来

    气氛热闹。

    “对了,小六,你去府城打听到什么了?”停止了打闹后,秦大伯说起了正事。

    其他人也都安静下来,看向秦封。

    “大伯,北方旱灾已经有两年了,只不过我们一直都不知道而已,今年北边实在是熬不下去了,有不少人都背井离乡的南下”

    “难道朝廷都不管吗”秦文问的这话受到了大家的赞同。

    “怕是管不住了”秦封自然不会把这个消息隐瞒他们。

    “那该怎么办,流民不会跑到咱们村里来”此话一出,众人都有些慌了。

    “慌什么慌什么,让秦封说完”秦大伯出来掌控大局。

    “那我就接着说啊,除此之外,老师还告诉我,蜀郡那边已经快一旬未下雨,怕的不是流民,而是我们这边会不会有旱灾”

    秦封说完,整个院子里鸦雀无声,众人都面色凝重。

    农户人家哪有什么丰厚的家底,不过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看天吃饭罢了。

    风调雨顺的一年,不仅人人都能吃上饱饭,还能有多的粮食卖了,给家里人都做上一身新衣,过个好年。

    若是遇到那缺水、干旱、和暴雨,一年的收成大减,就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那条件更难的人家,说不得还要卖儿卖女卖地,去别的地方某出路。

    这也是北方流民南下的原因,这两年南方的收成都不错,朝廷也弄了大批粮食去北方赈灾。

    可重重剥削下来,到北方也所剩无几,北方的农户本想着熬过一年就好,没想到第二年也是旱灾,有不少人都饿死了,所以他们才拖家带口的南下谋一份生路。

    “家里都囤着有粮食,大家先别着急”秦大伯抬手安抚着众人。

    “可粮食只有这么多,万一我们这边旱灾,颗粒无收,明年又该怎么办呢?”秦二伯抽了口旱烟,愁眉不展。

    “就怕像北方那样,一旱旱两年”秦奶奶接着说,语气凝重。

    “……”秦封抿了抿嘴,何止是一年旱灾或者是两年旱灾的事啊,他怀疑还有别的灾难。

    只不过现在他不能说这话,只能委婉的提醒一下他们。

    “奶奶,大伯,二伯,依我看,这两年的天气有些不同寻常,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多做打算为好,万一两三年的旱灾,总得让一家人都活下去”

    “你说的也不无道理”秦大伯赞同的点点头,作为一家之主,他免不了要为这一大家子人打算。

    “那我们去买粮,还愣着干啥?”性子急躁的秦二伯站起来,急促的说。

    “老二,你坐下,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你着什么急”

    “咱们还是商量一下该买些什么囤些什么,也有个章程”秦奶奶经历过一次旱灾,那年她失去了两个孩子,心痛不已。

    听闻旱灾又来,她忍住心痛,和儿孙们商议起来,该买些什么东西。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20/20490/87259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20/20490/872599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