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朝毕

推荐阅读:饥荒年代:我靠空间发家致富!禅境觅心:修行之路穿成年代娇娇女,靠空间带飞全家宿舍求生:给我配校花,我拿校花孵金蛋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偏执爱恋神医归来:十个女囚要我负责刚上高三,系统说校花暗恋我30年?我是清冷师尊惨死的女儿冥王出狱

    “虽说这不合常理,但若郑卿坚持,朕愿意给郑卿一个机会,自证清白。”

    这世上,自证清白才是最难的。

    清白的人,尚且百口莫辩。

    更遑论似荥阳郑氏这般罪状罄竹难书的。

    尚书中司侍郎:他没有!

    出身郑氏,又官居正四品下尚书中司侍郎,虽久留长安,但又如何不知郑氏在荥阳的肆无忌惮飞扬跋扈的行径。

    但一直以来,郑氏在荥阳以土皇帝自居,将当地通往长安的言路堵的死死的,就连当地的父母官,也隐隐有尊郑氏一族的主的趋势。

    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

    郑氏盘踞荥阳已经百年了,比大雍这个新兴的王朝还要久远的多。

    可近些年来,郑氏对荥阳的掌控远不如以往了。

    确切的说,先帝爷在位时,便开始有意无意的削弱世家了。

    “莫谦虚。”

    “朕允了。”

    “若卿无法替荥阳郑氏证实清白,那也可以选择戴罪立功助钦差收集证据,届时,朕放你家中妻儿一条生路。”

    “你在朝堂上操劳辛苦,这是朕给你的恩典。”

    乱。

    水至清则无鱼,总得让荥阳郑氏自己先乱起来,她才能一击即中。

    尚书中司侍郎欲哭无泪,咬牙领命。

    见机行事。

    如果郑氏尚有挽救的可能,那只好牺牲那位所谓的钦差了。

    如果荥阳郑氏这艘大船注定沉沦,那他另寻出路。

    这种小花招,崔灿雯心知肚明。

    崔灿雯叹了口气,颇为沉重“朕心中也很是为难,以防出现冤假错案,朕除了派钦差前往荥阳外,还秘密派遣了旁人,如今又有尚书中司侍郎毛遂自荐,三方查案,也算是能将冤假错案的几率降至最小了。”

    梁少渊:还有人?

    尚书中司侍郎:还有人!

    何人为钦差,并不难查。

    暗中的那个人,才是最要命的。

    天要亡郑氏啊!

    尚书中司侍郎心中想要脚踏两条船随机应变的苗头,还没来得及生根发芽,就已经烂了。

    陛下的花招,何时这般层出不穷了。

    罢朝几日,其实是在恶补?

    群臣们心中,不约而同的升起了这种荒谬的想法。

    可是,恶补能不能补些正常的,不要这么剑走偏锋,让他们根本想不出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站在玉阶上的王福:都别看他,他只知道盛景和盛大人去了荥阳,另一波,他也不知道……

    自陛下昏厥醒来后,他就再也不是陛下的肚子里的蛔虫了。

    梁少渊失神的呆坐着,这早朝毫无他用武之地。

    “今天就到此为止!”

    梁少渊扭头看着崔灿雯,嘴巴翕动,无声的警告着。

    太多事情,他得理理,否则他签下那份字据千辛万苦的临朝就变得没有意义。

    今日的崔灿雯,锋芒毕露,让他胆寒。

    那种仿佛与生俱来的尊贵和威仪,信手拈来的为君之道理政之法,更是让他忌惮不已。

    与他相比,崔灿雯更像是承袭了先皇遗风的君王。

    她敢于挑衅,却又知适合而止。

    今日的早朝的种种,崔灿雯皆是游刃有余。

    一介女子,为何要如此!

    崔灿雯皱皱眉,并没有继续挑战梁少渊的耐心和底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万事开头难,总有一日,她会将梁少渊的耐心一磨再磨。

    “今日,让诸位大臣受惊了。”

    “朕再说一事,就各自回去用膳。”

    “想来,朕曾请太医一事,爱卿们都有所耳闻。”

    梁少渊一听这话脸沉的都像是能滴出水来。

    难不成崔灿雯竟要不知羞耻的将缘由讲出来?就像是在谢太后面前那番让他无地自容的话!

    他敢做,但绝不敢让人说。

    他太清楚先帝爷在那些老臣们心中不容撼动的地位了。

    在梁少渊灰败的脸色,绝望的神情中,崔灿雯接着道

    “许是一病,便心有所感。伤身的原因不在外物,大多是由嗜欲以成其祸。”

    “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

    “所以,朕三省己身,幡然醒悟,决定重新做人。”

    “所以,诸位臣工,往后莫要再寻那些哗众取宠的小玩意儿讨朕欢心了。”

    “为君之道,何以为明?功不滥赏,罪不滥刑;谠言则听,谄言不听;王至是然,可为明焉。”

    “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还望诸位日后尽心辅佐,为朕,为自己,也为天下百姓。”

    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她没死,大病了一场,不省人事那么久,有所感悟再正常。

    至于那些话,先帝爷和周老太傅长挂在嘴边,只是梁少渊没有入心罢了。

    群臣们有些恍惚,有那么一瞬间还以为时光倒流。

    坐在御台龙椅上的是先帝爷,德高望重两袖清风的周老太傅也拄着拐杖站在百官之首。

    他们也还没有这么多的私心,这么大的贪欲。

    唉。

    罢了,陛下若真能有此心,先帝爷泉下有知,也会欣慰一些。

    至于他们,还是再多观望些时日。

    没有人想步周老太傅的后尘。

    “陛下能有此感悟,天下幸甚!”

    “吾皇英明。”

    “退朝。”

    王福抬高声音,朗声道“退朝。”

    “恭送吾皇。”

    百官站在原地目送着帝后离开乾阳殿,高高悬着的心也落在了肚子里。

    今日的早朝,格外诡异。

    他们一向一问三不知的帝王竟然有底气主导了整个朝堂。

    是谁给的勇气?

    崔皇后?

    那陛下那些看似发自肺腑的话呢?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哪有人天就变了本性,十有八九又是出自崔皇后或者是谢太后之手。

    崔皇后,可不仅仅是出身名门望族那么简单。

    她有高贵的身份,也有足够的才学。

    先帝爷在时,就对崔氏这位嫡姑娘赞不绝口。

    当年,他们家中的女眷,仰慕雍王,却无人敢觊觎雍王的正妻之位。

    旁敲侧击,也至多敢肖想一下侧妃。

    只可惜,雍王至死都未曾娶妻纳妾。

    阴差阳错啊。

    “崔侍郎!”

    “崔侍郎。”

    正在出神想事情的崔时凛被惊到。

    “诸位大人。”微微拱手,芝兰玉树,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20/20452/87185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20/20452/871853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