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 > 第132章 沽名钓誉,引发滔天骇浪

第132章 沽名钓誉,引发滔天骇浪

推荐阅读:六十年代,开局就要我娶媳妇恶雌娇又软,众兽夫轮流跪求我宠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我不是小混混之三人行欢迎来到枉死城黑欲人生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为了英雄老婆,成为邪恶大反派金丹重生,校花却要悔婚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

    第132章 沽名钓誉,引发滔天骇浪

    “徐兄当满饮此杯!”

    一处僻静的酒肆之中,仪泰正在给徐正接风洗尘。

    现在的仪泰,是京师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仪泰的父亲是朱祁钰原本郕王府长史的仪鸣。

    作为朱祁钰亲信之臣,仪鸣如今被授予南京兵部尚书一职。

    而且仪鸣奉命还会同朱祁钰心腹爱将的毛福顺和韩泰,一起坐镇地方,执掌江南军权。

    有这样一个权势赫赫的父亲,仪泰自然成为不少人巴结的对象。

    就算比之洪武、永乐两朝的勋贵,仪泰见了都可以同他们称兄道弟。

    “今日让仪兄如此破费,在下实在过意不去。”

    徐正在原本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次劝谏朱祁钰。

    当时徐正请求屏退左右后,对着朱祁钰密语。

    “上皇临御岁久,沂王尝位储副,天下臣民仰戴。宜迁置所封之地,以绝人望,别选亲王子育之宫中。”

    徐正这是建议朱祁钰,把已经被废了太子之位,改封为沂王的朱见深送到封地,以此断了朱祁镇一脉对于皇位的继承。

    然而徐正忘了两件事。

    他建议朱祁钰从其他藩王那里过继一个儿子,却忘了朱祁钰一直渴望自己再生一个儿子。

    朱见深是朱祁钰的侄儿,两人血脉最近,就算朱祁钰最后不能生出儿子,皇位也只能由朱见深继承。

    要不然,朱祁钰就没办法去向他的父皇朱瞻基交代。

    徐正原本是想着富贵险中求,借挑动朱祁钰除去太上皇家族的潜在威胁来谋取富贵。

    只不过他没想到自己太过直白的进言,最终害得自己身死。

    消息泄露出去以后,朱祁钰迫于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只能将徐正发配充军边疆。

    而等到朱祁镇复辟之后,立刻就把徐正押送回京师,然后将其分尸泄愤。

    “一会出了酒肆过后,咱们去换个地方寻乐子去。”

    徐正用了一个男人都懂的眼神。

    “我可是听说了,最近的闻香阁来了几个高丽舞姬,咱们也去观摩一下异族舞曲。”

    虽然明太祖朱元璋赐国名朝鲜,可徐正依旧喜欢以“高丽”称呼。

    这次被仪泰宴请的徐正,原本官职是刑科给事中。

    给事中,位卑权重。

    凡制敕宣行,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颁之;有失,封还执奏。凡内外所上章疏下,分类抄出,参署付部,驳正其违误。

    六科给事中不但享有封驳圣旨的权力,还能参与军国大事、官员选拔、重大刑事裁决等。

    徐正和仪鸣、仪泰父子交好。

    当初土木堡之变后,徐正就是听了仪鸣的话,带人围困慈宁宫总管太监李永昌,要李永昌把土木堡之变的实情告诉群臣。

    而为了立朱祁钰身后吴贤妃为太后之前,徐正又前往李永昌的家乡。

    徐正查获李永昌的侄儿作奸犯科,进而图谋弹劾李永昌,以达到剪除孙太后的羽翼。

    徐正两次为难李永昌,也就是两次触犯了孙太后,也就是两次有功于朱祁钰。

    朱祁钰将徐正从地方召回之后,将其由从七品的的给事中,升为了正七品的都给事中。

    “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见到仪泰有了兴趣,徐正更是诵读李白的诗句。

    李白的这首诗,就是描绘的就是高丽民族舞蹈,再现了高丽独特的风情。

    “不会有事?”

    “陛下前次可是发了圣旨,禁止朝廷命官前往青楼寻欢作乐。”

    仪泰有些担心。

    毕竟要是仪泰被抓住了,那可就是打了他父亲仪鸣的脸,更是打了朱祁钰的脸。

    “仪兄,大可不必担心!”

    “你我皆是身穿便服,如今又非是公务之时。”

    徐正脸上一笑。

    就算是被逮到,徐正也相信凭借仪鸣的权势,没人敢为难他的儿子仪泰。

    “你是朝廷命官,我乃一介布衣。”

    “你都不怕,我怕个球!”

    仪泰现在只是中了举人,他还没有高中进士,自然也就无官无职。

    “如此,咱们一会便去试试什么叫做温香软玉!”

    徐正哈哈大笑。

    然而就在此时,雅间的门外突然脚步声大作。

    接着就是房门被人一把推开,一个人影奔了进来。

    “这位兄台,可是走错了?”

    徐正只觉得一股酒气便扑面而来,他忍不住皱紧了眉头。

    来人一身的青衫,相貌不过是个三十多岁。

    徐正从他的装扮上面看来,推断出来人是个读书人。

    扑进来的人红光满面,脚下更是步伐蹒跚。

    很显然他已经是喝得酩酊大醉。

    来人跌跌撞撞地直冲进雅间,然后就是一个不稳的扑倒在了徐正的身上。

    徐正连忙一把扶住他,然后用力拍拍他的后背。

    “这位兄台,这是喝了多少啊?”

    “怎的就醉成了这副样子?”

    “伱的同伴呢,还不快快呼唤他们前来搀扶于你!”

    仪泰站了起来,就要出门查看。

    “哇!”

    那人醉眼朦胧,吐出的污秽差一点就沾到了徐正的身上。

    “这青天白日的大中午,当街醉酒,哪有半点读书人的模样?”

    “如此荒唐行径,简直斯文扫地!”

    纵然是徐正的养气功夫不错,可面对如此场面他也是面露不快。

    只不过徐正忘了,他刚才打算去喝花酒,他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

    “吐你,是看的起你!”

    醉酒之人多少有点借酒装疯的嫌疑,他的话语里面满是不在乎。

    “如此无礼,好生放肆!”

    徐正生气了。

    再怎么说,徐正也是都给其中。

    就算是六部九卿见了徐正,都不敢如此托大。

    “说我放肆,你算个什么东西?”

    “明天过后,我李着就要名扬天下,那个时候你连给我提鞋都不配!”

    这个自称李着的醉汉,还在借酒装疯。

    “店小二何在?”

    “还不快些上来,把这醉酒汉子给我弄走!”

    “败坏了大爷我喝酒的兴致,小心大爷不给酒钱!”

    仪泰一边捂住口鼻,一边就冲出屋外大喊。

    “你们这些个目无纲常伦理的卑劣小人!”

    “这个时节倒是想着把你爷爷我给弄走?”

    “只怕现在是迟了!”

    “爷爷我从广西回来,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我李着也是血气方刚的男儿!”

    “岂容你们这些卑鄙小人,在这里败坏天罡伦常!”

    “礼法大于天!”

    “圣天子尚在,东宫太子尚在,就凭他一个庶出,就想一步登天了?”

    “他这是分明就是篡位!”

    “他必将被天下人所唾弃!”

    名叫李着的醉汉,虽然是满口含糊的说着酒话。

    可是他的话语却是一字不漏的全部进入了仪泰和徐正的耳朵里面。

    “朝廷公议在前,岂容你这厮在这里胡说八道!”

    “李先生,我奉劝你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你最好谨言慎行,免得祸从口出!”

    徐正忍无可忍,从雅间里面走了出来。

    “你算个什么东西?”

    “你可知道,本官就是御史李着?”

    李着哈哈大笑。

    “本官身为御史,那就是要指陈时弊、风闻奏事,乃至维护纲常的。”

    “若不是如此,我还做这个御史作甚!”

    李着说完后就转身想要离去。

    “身为朝廷命官,值此国家危难之际,上不思报国恩,下不体恤百姓。”

    “大白天的就在这里喝酒装疯,简直就是目无王法!”

    徐正却是一把抓住了李着。

    “依我看来,你这个御史只怕也是该做到头了!”

    徐正狠狠的盯着李着,一字一句的说到。

    正纠缠不清间,另一边有几个客人匆匆赶了过来。

    他们一见李着,立马一拥而上的想要把他扶走。

    徐正看到这几个人前来,心中想着,这一定是李着的亲朋好友了。

    其中一人上前拱手一礼。

    “吾友酒品不佳,还让两位看了笑话。”

    “若有得罪之处,还望不要介意才是。”

    李着的好友赔了几句不是,就想要离开。

    “你这位朋友满嘴的胡言乱语,只怕他不是喝多了那么简单!”

    徐正却是上前阻拦。

    “这位兄台,你什么意思?”

    李着的好友这是担心李着因言获罪,他只想扶着李着早点离开。

    “你那朋友满口胡说些什么?”

    “当真混账至极!”

    徐正正愁没有机会向朱祁钰表忠心,这次有人主动送上门,徐正怎么可能放过?

    “兄台,你我皆是读书人,在下也给你赔了不是,何必如此苦苦相逼?”

    见到徐正脸色不善,李着的好友也是陡然升起一股无明火气。

    “徐兄,算了!”

    仪泰见状,生怕惹出事来。

    仪泰连忙上前,一手拦住了徐正,一手将李着和他的同伴推下了楼梯。

    “这个李着,我记下了!”

    徐正狠狠的说。

    ……

    朱祁钰登基也有大半年了。

    铜鹤中烧焚的沉香,也已经换成了他喜欢的味道。

    就连御案上的文房四宝,也摆设的是朱祁钰喜欢的种类。

    大殿之中,朱祁钰此刻正在重臣们商议国事。

    君臣的下首,两个司礼监的小太监,则是相对而坐的在矮几后面,整理着群臣送上来的贺表。

    端午佳节将至,群臣必须上表祝福。

    “启禀陛下,杨信民抵达广州以后,对当地百姓进行安抚,已经初具成效。”

    “贼首黄萧养在和杨信民接洽后,也表示愿意归顺朝廷。”

    “黄萧养说,他当时只是鬼迷心窍,现在愿意拨乱反正。”

    广州之乱,是朱祁钰登基后爆发的一次民变,涉及人口近百万。

    于谦作为兵部尚书,一直紧盯着这事。

    “准!”

    “只要是真心悔改,朕愿意给他一次机会。”

    朱祁钰不想再空耗钱粮,而且也不愿意自己人打自己人。

    所以招安也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户部派往广州的官员,也有本子传回。”

    “陛下赦免疍民贱籍之后,疍民对陛下感恩戴德。”

    “在杨信民和户部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建立一支拥有大船十五,小船二十的水师。”

    “这支水师经广东、福建北上,已经完成一次从江南运粮南下。”

    陈循不愿意看到于谦专美在前。

    “朕心甚慰!”

    朱祁钰对于广州十分重视。

    广州之乱是在朱祁钰登基后爆发的,要是朱祁钰不能彻底将其平息,那么就会有辱朱祁钰的圣明。

    至于用海船运粮前往广州,则是为了继郑和下西洋之后的再一次远航做准备。

    朱祁钰知道下西洋会受到很大的阻力,他只能通过循序渐进的来推动。

    通过海船运输,就是让群臣看到其中的好处,进而堵住他们说劳民伤财。

    因为京师攻防一战的胜利,以及朱祁钰登基后种种仁政,再加上端午将至,各地臣子都是纷纷上表恭贺。

    而翻看群臣贺朝这差事,其实也很是无趣。

    只是因为大臣们的贺表,写得都是千篇一律。

    贺表上面的各种龙飞凤舞字体,也只是用华丽词藻,堆砌出歌功颂德。

    舒良作为郕王府邸出来的旧人,他此刻就带着两个小太监在翻看着这些贺表。

    舒良不断努力睁大眼睛,然而他还是昏昏欲睡。

    “啪!”

    一不小心,舒良手中贺表就就掉落到了地上。

    奏章落地后发出一声闷响,在空旷大殿中格外清脆,也是引来众人侧目。

    “这么冒冒失失的,郕王府的规矩都忘了?”

    朱祁钰恼怒的看了一眼舒良,训斥到。

    “奴婢知错!”

    舒良连忙低下身子,就要去弯腰捡起地上的奏章。

    把奏章拣在手里之后,舒良随手翻开正文一看。

    只是第一句,就看得舒良不由自主打了一个寒颤。

    “下官广西道监察御史李着疏呈殿下!”

    舒良的惊吓,并不是没有依据的。

    如今朱祁钰已经不再是郕王了,所以百官的贺表上面,都是用天子尊称。

    这个御史李着,不可能不知道该怎么来称呼朱祁钰的。

    他就是故意用“殿下”来称呼朱祁钰,就是指出朱祁钰原本王爷身份,拒不承认朱祁钰就是天子!

    如今朱祁钰才刚刚登基不到一年,而且还是取得一场大捷,就有人迫不及待跳出来。

    舒良,被吓得不轻。

    他害怕惹恼了自己的主子,所以轻手轻脚的就要回到位置上去。

    因为过于紧张,舒良不小心又碰到了案几。

    “嘎吱……”

    朱祁钰和群臣们,再一次被舒良弄出声响所吸引了,又是齐刷刷向着这边看了过来。

    “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朱祁钰又一次狠狠的瞪舒良一眼,只觉得他今日给自己接连丢人了。

    只见舒良面色惨白,不知不觉就将手中奏章,颤抖的递了出去。

    “奴婢去看看。”

    王诚毕竟是司礼监的头号人物,加上他被朱祁钰重点扶持。

    所以论到随机应变的功夫,王诚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可比司礼监秉笔太监的舒良高出不少。

    “做事怎么就没轻没重?”

    王诚一把接过奏章以后,就想要圆场过去。

    毕竟都是司礼监,王诚不想让外臣们看笑话。

    然而在细看两眼接过来奏章之后,王诚也是不由得心惊肉跳起来。

    李着的奏章里面,满纸都是“下官”、“殿下”,他这是故意还把朱祁钰给视作亲王!

    不论这个李着是有心,还是笔误。

    反正就凭他这一封这奏章,就可以给他扣上一个“大不敬”罪名。

    轻则罢官发配边疆,重则要掉脑袋!

    王诚是个稳重的人,他知道新君刚立的情况下,这事不但可能让朱祁钰龙颜大怒,还可能在朝堂上掀起惊涛巨浪。

    心中快速衡量利弊后,王诚连忙就把奏章往着衣袖里面塞,意图一会悄悄带出去销毁。

    “不过是一个臣子写错了贺表而已,也没什么大事。”

    王诚随口一说。

    “是吗?”

    然而朱祁钰可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人。

    “王诚,你这是要把奏疏藏到哪儿去?”

    冷不丁的,朱祁钰对着王诚一吼。

    “难不成你也是想学那王振,做一个欺君罔上、祸乱朝纲的权阉不成!”

    朱祁钰很生气。

    对于太监,朱祁钰也是又用又防。

    在经过土木堡事变后,朝堂上下对于太监们都是刻意的打压,人们都不想大明朝再出一个权阉。

    朱祁钰这话,说得很重。

    王诚在听了朱祁钰的训斥之后,他觉得自己后背上浮起了一层白毛冷汗。

    而他正要伸进袖筒的手,也顿时就僵住了。

    “奴婢不敢!”

    原本还不想把事情闹大的王诚,只能转过身来,小步走到御案之前,将手中的奏疏双手奉上。

    王诚可不想因为一个素未谋面的御史,而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混账东西!”

    朱祁钰瞪了王诚一眼,然后才伸手接过了奏章。

    对着案上的琉璃灯,朱祁钰将奏章铺开之后,就仔细的看了起来。

    略显青色的灯光之下,本就肤色白皙的朱祁钰,这下子脸上更是再无一丝血色。

    朱祁钰那十根修长的手指,也是忍不住微微颤抖。

    “啪”!

    朱祁钰将奏章扔到左都御史王文的身上。

    “这就是你们都察院铁骨铮铮御史,真是好得很啊!”

    朱祁钰怒气冲冲的站了起来。

    “陛下恕罪!”

    王文何曾见过朱祁钰发过这么大的火气,他连忙捡起奏章一看。

    然后,他的脸色也是瞬间为之一变!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20/20060/85624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20/20060/856245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