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 > 第111章 正不能胜,便出奇袭

第111章 正不能胜,便出奇袭

推荐阅读:社恐我装的,凶手我追的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全民船娘:我的船娘全是BUG级!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和前女友分手后!天降京都大小姐剑道仙宗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太虚剑主!和离后,矜贵夫君跪求我原谅

    第111章 正不能胜,便出奇袭

    当然,朱祁钰还有一句话没有说。

    朱祁钰借着这次用海船运粮,便是图谋再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亦是为了参与到即将到来的大航海中去。

    “陛下高见,臣等不能及也!”

    这一次,不止是陈循,就连韩青、毛福顺、善增、郝义,都是深深向着朱祁钰一拜。

    “刘定之是你的科举门生?”

    朱祁钰突然问起了陈循。

    “陛下,不是臣指使刘定之上奏,以诋毁于尚书的。”

    陈循一下子就拜到在了朱祁钰的面前。

    虽然陈循一直都想和于谦一较高低,可是这样只是自己的门生,还是在朱祁钰侧重战事的时候,陈循也知道时机不对。

    “于谦现在忙着处理大军南下广州之事,所以朕没有留他参与这次小范围御前会议。”

    “于谦不在,陈卿不用紧张。”

    朱祁钰笑了笑,上前扶起陈循。

    扶持陈循,就是为了防止于谦太过一家独大。

    为君者,一定要采取平衡之道的权术。

    “朕的意思是,刘定之这样眼高手低的空谈之辈,如若还继续留在京师,难免还会有诋毁重臣的言论。”

    “刘定之留在京师,只会给身为他科举座师的陈卿惹麻烦。”

    “所以朕以为就趁着这次大军南下广东平乱的机会,将刘定之改任到广东地方上为官。”

    “若是刘定之能够造福一方,朕便不追究他妄言之罪。”

    “若是刘定之德不配位,那么他的官运也就到头了。”

    朱祁钰很卑鄙。

    明明是他看不惯刘定之,却还趁机卖给了陈循一个人情。

    刘定之前不久曾经上书,说了很多于谦和石亨的坏话。

    刘定之的这一种行为,是属于攻击主战派,朱祁钰当然不可能再留他在京师给自己添堵。

    只不过当时刘定之的奏章闹得满城风雨,朱祁钰也不好当时就对刘定之下狠手。

    如今群臣的目光被广州民变,以及废除贱籍所吸引,这也就给朱祁钰时间和空间来收拾刘定之。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处置刘定之这个清流的领袖,就是防止清流们一天不干正事,还在朱祁钰耳朵边上唧唧歪歪。

    “臣以为然。”

    陈循点头同意了。

    因为刘定之弹劾于谦、石亨,陈循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一些仰慕于谦和石亨功绩的年轻官员,更是私底下给陈循冠上了一个嫉贤妒能的骂名。

    “朕以为,岭南之地文风不盛,疍民亦是教化不兴。”

    “刘定之身为翰林侍读,本是满腹经纶之士。如此,可令刘定之前往广东提督学政。”

    朱祁钰坚定的,要把刘定之这个清流领袖给送走。

    “瓦剌大军退到哪里了?”

    处置完繁杂的政务过后,朱祁钰再一次得以把心思转移到明蒙之战上。

    此时距离瓦剌人从京师城下退兵,时间已经过去小半个月了。

    “根据军报,瓦剌人北上抵达了居庸关下。”

    “罗通正率领关城守军和瓦剌人日夜激战。”

    回答的是项忠。

    项忠虽然是朱祁钰在军中的嫡系心腹,可项忠是以文臣转为武将。

    正是因为曾经是文臣,所以项忠对于太监们还是有一种天生的抵触情绪。

    所以在回答朱祁钰的时候,项忠只提到了罗通,而没有提到身为监军,身为御马监提督太监的成敬。

    “派人一日三探,朕要随时知道瓦剌人的动向!”

    朱祁钰语气很重。

    ……

    阿剌知院率领的三万瓦剌大军终于退了,罗通也终于可以睡一个好觉了。

    “罗大人,你醒了吗?”

    昏睡到第二天下午的罗通,在朦朦胧胧之中,似乎觉得有人在叫他。

    罗通努力的睁开双眼,缓了一会后,他才清醒了过来。

    “罗大人,你醒了吗?”

    罗通确定自己没有听错,门外也再一次响起了声音。

    “什么人?什么事?”

    罗通问得很简洁。

    “大人,瓦剌太师也先带领数万大军,从京师奔赴着居庸关而来。”

    门外传来的声音,是居庸关参将潘成的。

    光是一个阿剌知院,就已经让罗通感到吃力了。再来一个也先,罗通唯有苦笑。

    居庸关前的战斗更加猛烈了。

    瓦剌也先部和阿剌知院部,共计十余万人马,正日夜不停的发动猛攻。

    因为从居庸关退回草原,是最近的一条路。

    成敬和罗通带着明军,已经在不下十万瓦剌军队的轮番攻击下,坚守了十天之久。

    在明朝京师城下进攻失利也就算了,现在居然连一个小小的居庸关也打不下来?

    也先发怒了,他感觉自己胸膛里面有一团火。

    这团火,每过一天,就烧得更旺一分。

    此刻的天气已经进入寒冬腊月,这也是也先着急的原因之一。

    瓦剌大军如今正裹挟这大量俘虏来的明朝百姓北上,他们还带着不少的战利品。

    只是一天不能出塞,也先就一日不能安心。

    胡天八月即飞雪,居庸关虽然距离明朝明朝京师不远,不过亦属于边塞。

    这两天北风愈发凶猛,天空中的雪花亦开始飘落。

    “我军可往城墙上泼水,以此来阻止瓦剌人的进攻。”

    看着奋力攀爬的瓦剌士兵,瘦弱、矮小、不再年轻的罗通,不由得心中生出一计。

    “罗大人之言,深合兵法之道。”

    “此时天气寒冷,几乎可以说得上是滴水为冰。我军泼水之后,城墙可以更加坚固!”

    成敬也是精通行伍之人,在听了罗通的打算后,不由得佩服起来。

    “而且好处还不止这一个。”

    “城墙外面被冰面包裹,必定会湿滑。这样一来,瓦剌人想要攀城,只会是难上加难!”

    成敬当初可是跟着汉王朱高煦的,而朱高煦也是一员猛将。

    对于军事,成敬也多有了解。

    “谬赞了!”

    “此计,前人用过无数次,非是我罗通首创。”

    罗通虽然嘴上谦虚,可他神色亦是十分自得。

    罗通虽然是文臣,可他也是在战场搏杀过的。

    罗通字学古,江西吉水人,永乐十年进士。

    先是被任命为御史,奉旨巡按四川,后来委任为交趾清化州知州。

    宣德元年,黎利造反,明军大将王通战败,擅自传檄割让清化州以南的各城献给黎利。

    罗通与指挥打忠一起固守清化城,趁着敌人守备松弛的时候突袭黎利军,杀伤不少叛军。

    后来朱瞻基放弃交趾,罗通也就回到了内地。

    罗通后来又先后担任户部员外郎、兵部郎中,只不过因为他贪腐淫乱,而被王骥弹劾。

    再然后,罗通就被贬官。

    朱祁钰启用罗通,是因为于谦和陈循的共同举荐。

    于谦是看重罗通的军事才能。

    陈循除了看重罗通的军事才能以外,还因为罗通和陈循都是江西人。

    陈循是希望自己的老乡罗通能够建功立业,以后两人就可以在朝堂上相互照应。

    “当初仁宗皇帝留守北平,李景隆率数十万南军围困。”

    “仁宗皇帝在被十倍之敌围攻的情况下,便是用了泼水成冰来挡住了南军的攻城。”

    罗通这个人贪财好色,同是也是一张大嘴巴。

    他还不知道,他在说到仁宗朱高炽的时候,成敬已经心生不满。

    成敬本来是进士出身的文臣,要不是受到朱高煦造反牵连,成敬也不用受宫刑变成了太监。

    “即刻让将士们往城墙上泼水,咱们筑起一座冰雪之城!”

    成敬不想再听朱高煦和朱高炽两兄弟的恩怨,所以成敬打断了罗通的追忆,并且对着居庸关内的明军将领下达军令。

    ……

    在明军泼水之后,冰墙立成。

    也先催动的瓦剌大军努力的攀爬城墙,可是冰面太滑,加上明军居高临下的阻击,瓦剌不但没能爬上城头,更是摔死摔伤无数。

    十天!

    整整十天!

    在十万瓦剌大军的内外围攻下,居庸关还是屹立不倒,明军还在坚守。

    夕阳西下,也先终于让人鸣金收兵,停止了对居庸关的进攻。

    居庸关前,安静了下来。

    “真他娘的冷!”

    杨信已经累了一天了,汗水打湿了他盔甲里面的布衣。

    一阵晚风吹过,杨信才感觉到了刺骨的寒意。

    杨信,宣府总兵杨洪的侄儿。

    十七岁时,杨信就以勇气谋略闻名,亦善于骑射。

    杨洪自知,要不是他儿子杨俊,放弃了宣府外围的独石、马营等堡垒,阿剌知院率领的数万瓦剌骑兵,就不会西进后同也先各围明军于土木堡。

    虽然朱祁钰饶恕了杨洪和杨俊父子,可是杨洪还是心中不安。

    为了显示对朱祁钰的忠心和感激,杨洪特意派他侄儿杨信领兵南下拱卫京师。

    只不过杨信带领的宣府骑兵走到居庸关后就没有再南下京师,而是被朱祁钰帝师的成敬给留在了居庸关。

    因为瓦除了也先领着十万大军攻打明朝京师以外,阿剌知院还领着数万人马猛攻居庸关。

    也先和其部下阿剌知院,希望可以复制土木堡夹击明军的案例。

    “伱们过分了,只顾着自己烤火取暖,也不叫上老子一起。”

    杨信钻进了一群聚集在火堆前取暖的明军里面,他这是为了和士兵们打成一片。

    杨信一边往里拱,一边就和士兵们开起了玩笑。

    “狗日的不懂事,快点闪开,给杨将军腾出一个位置。”

    一个小队长,一边说,一边给杨信让出位置。

    小队长还装模作样的,抬脚踢向他旁边的士兵。

    看着四周的明军士兵,杨信觉得他们眼生得很。

    “你们不是居庸关原来的人马,你们是从哪里赶来的?”

    出于好奇,也是为了拉近和士兵们的距离,杨信和他们攀谈起来。

    “俺是从河南赶过来的。”

    小队长的话,满是河南口音。

    “你也是河南的?”

    杨信点了点头,又问旁边另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士兵。

    “俺不是河南的,俺就是北直隶的。”

    “俺们是乡勇,在县尉的带领下,来的这居庸关。”

    被问话的少年士兵连忙起身回答。

    “我也是直隶人。”

    杨信哈哈大笑。

    “将军,原来咱们是老乡啊!”

    小兵瞬间来了兴趣。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我也想和你是老乡。”

    “只不过我是南直隶应天府人士。”

    杨信刚才故意不说清楚,就是为了现在反转。

    这样子,杨信才能让士兵们觉得他没有架子。

    “杨将军,末将有事想和你商议。”

    就在杨信和士兵们闲话家常的时候,负责居庸关防守的参将潘成走了过啦。

    “潘将军,你说什么事。”

    看着潘成着急的样子,杨信立即离开了火堆。

    “末将有一些想法,所以特意前来找杨将军商议。”

    潘成说出了他的来意。

    “但说无妨。”

    听到这里,杨信的神色不由得为之严肃起来。

    杨信知道如今居庸关形势不容乐观,而潘成也不会平白无故来找到自己。

    居庸关本来就兵力不足,虽然朝廷有向居庸关增兵,不过仍然显得势单力薄。

    在被瓦剌人内外夹击下,明军已经是左支右绌,被弄得狼狈不堪。

    居庸关守军的组成力量,也是鱼龙混杂。

    有原本守卫城关的驻军,有临时招募的团练,也有自发投军的勇士。

    “鉴于我们现在的处境,只怕实在是不能坚持多久。”

    “关城被攻破的危机,近在眼前。”

    潘成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告诉了杨信。

    “潘将军既然要说军中大事,我们还是一起去找到罗大人和成提督。”

    “毕竟如今还是应当群策群力为好。”

    杨信说的罗大人就是罗通,成提督就是御马监提督太监的成敬。

    “是我故糊涂了!”

    潘成一听,心中不由得暗暗咒骂自己一时糊涂。

    罗通和成敬才是居庸关的主将,潘成自然应该是找他们,再由他们召集众将一起商议。

    ……

    “若论堂堂正正,我军不是瓦剌人的对手。”

    “既然正不能胜,那就出其不意。”

    历经宦海沉浮,罗通虽然已经不再年轻,可他还是热衷于追求功名利禄。

    “潘将军的计策,咱家也认为可行。”

    成敬在经过仔细思考过后,也是点头同意。

    “潘将军,既然大家都认可,那么这一次就按照你的方法一试。”

    “那接下来,就由你来分配!”

    成敬乐于看到明军中涌现出可用的年轻将领,所以他故意给了潘成一个表现的机会。

    “末将领命!”

    潘成大喜过望,连忙对着罗通和成敬躬身作揖。

    ……

    居庸关的精锐明军,很快被组织了起来,约有三四千人。

    召集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夜袭!

    “潘将军,我们回来了。”

    “瓦剌大军在夜晚休息的时候,是两个人睡在一起的。瓦剌士兵都是睡在睡袋里面,睡袋旁边栓着战马。”

    一群穿着一身夜行衣的明军夜不收,外出刺探敌情后回来了。

    “两个人睡在一起,还在战马旁。看来瓦剌人也是担心我们发动夜袭。”

    “一旦有情况,只要有其中一人醒了,就会叫醒另外一个同伴,并且还可以快速上马。”

    听了夜不收的回报,潘成开始沉吟。

    潘成又问:“还有没有别的情况?”

    “瓦剌的精锐重装骑兵,将其他军队围在当中,这些重装骑兵们的身边还带着不少军犬。”

    夜不收据实回报。

    潘成暗骂,瓦剌人真是防卫严密。

    先是用重装骑兵为屏障,来保护其他军队,然后又用军犬来戒备。

    瓦剌人如此小心谨慎,明军想要夜袭瓦剌大营,以居庸关守军现有的兵力,谈何容易。

    “我军想要夜袭,必须先搞掉瓦剌人的军犬!”

    潘成想了一会,狠狠的说到。

    “我们可以下毒!”

    杨信作为外来户,他本来不想插手潘成的指挥。

    不过杨信在看到潘成一时半会没有主意过后,也是忍不住开动脑筋起来。

    “只要是狗,都贪吃。”

    “我们可以对着瓦剌军犬投食,而且还是投食下毒的肉!”

    杨信能文能武、文武双全,很得杨洪器重和栽培。

    “杨将军,真妙计也!”

    潘成脸上一喜。

    说动就动。

    潘成连忙让手下明军士兵宰杀了几十只羊,并把羊肉放到水里煮,而且在羊肉里下了毒药。

    ……

    居庸关的城门,在夜色中缓缓打开了一条缝。

    上百名身穿黑衣、黑裤的明军夜不收,悄无声息的出了关城。

    而在这些夜不收的后面,则是一队人衔枚、马裹蹄的明军精锐骑兵。

    这一次,居庸关明军可是拿出了压箱底的全部家当。

    杨信带来的宣府铁骑,成敬带来的御马监勇士,都出现在这一次夜袭的序列之中。

    明军夜袭部队在夜不收的引导下,小心翼翼的靠近了瓦剌人的驻扎地。

    他们取出下了毒的羊肉,丢给了瓦剌人的军犬。

    见到有美食送上门,军犬们当然是不会放过的。

    只不过这些瓦剌军犬在吃下美食后,过了没一会就纷纷倒地不起。

    “都给我机灵点!”

    “干好了,赏赐丰厚。”

    “干砸了,瓦剌人可不会对你们客气。”

    杨信和潘成在给手下训话之后,夜不收们就四散而去,隐没在了茫茫夜色中。

    没有了军犬的戒备,明军夜不收们得以靠近瓦剌人的战马。

    瓦剌人战马的四蹄,被绳索套出住,战马不能任意奔走。

    “咕咕咕咕……”

    等到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明军夜不收们,才吹响了约定的暗号。

    “兄弟们,建功立业、荣华富贵就在此时!”

    “兄弟们,跟我冲!”

    潘成为了鼓舞士气,他用的是“跟我冲”,而不是“给我冲”。

    潘成大喊一声后,就率先向着瓦剌人冲了上去。

    居庸关内的明军,紧跟着潘成的步伐,也是嗷嗷叫的涌了上去。

    “轰轰轰……”

    几架明军火炮同时喷出怒火,炮弹在瓦剌人的营地里炸开了花。

    “杀!”

    明军围绕着瓦剌大营,往来奔,举火鼓噪。

    天地间,一时杀声震天。

    瓦剌军队是在毫无防备下被袭击的。

    刚刚睡醒后的瓦剌士兵,迷迷糊糊的睁开双眼,还不知道周围发生了什么事情。

    人影穿梭、火光四起、人喊马嘶……

    瓦剌士兵们大惊失色,纷纷跨上战马,准备迎战。

    可是瓦剌人的战马,受到明军火把、鼓噪和火炮的惊吓,早就变得狂躁不安,失去了控制。

    战马发出一声声的嘶鸣,咆哮着、跳跃着,它们想要逃离这个地方。

    战马们越是跳跃、越是挣扎,套在马蹄上的绳索,越是收缩得更紧。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20/20060/85624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20/20060/856243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