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 > 第94章 人心,真的可以预判

第94章 人心,真的可以预判

推荐阅读:社恐我装的,凶手我追的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全民船娘:我的船娘全是BUG级!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和前女友分手后!天降京都大小姐剑道仙宗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太虚剑主!和离后,矜贵夫君跪求我原谅

    第94章 人心,真的可以预判

    一些学识渊博的大臣,在听到朱祁钰说出“南吴杨氏皇族”后,都是忍不住脸色为之一变。

    南唐代南吴之后,南唐开国皇帝李昪除了把已经成为道士的南吴末帝杨溥杀害,还将其他杨氏皇族成员全部囚禁起来。

    对于老人来说,尚可忍受。

    然而杨氏皇族中,大多都是青壮。

    这囚禁的岁月,对这些年轻力壮的皇族成员来说,是一种深深的煎熬。

    刚开始,皇室成员们还可以忍受住内心的冲动,还能克己。

    可是随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们就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欲望。

    被囚禁的南吴皇族中,不仅有男人,还有很多女人。

    传统道德的束缚,最初还能制约这些皇室成员,但随着生理的欲望和冲动,道德底线最终被打破。

    起始,还只有个别皇室成员之间违背道德伦理。

    时间一长,又无人出来制止后,这种违背天伦的事情就一发不可收拾。

    杨氏皇族之间,后来演变成正大光明的同姓婚配嫁娶。

    为此,杨氏皇族也生出了一堆的畸形儿。

    南唐新皇帝李昪,为了证明前朝皇室的丑陋不堪,为了证明他改朝换代的合法性。

    让人四处传播杨氏皇族的丑闻,闹得南唐人人皆知。

    然而这还不算完。

    周世宗有心获取江南百姓的民心,意图出兵解救被囚禁的杨氏皇族。

    南唐中主李璟得知后,担心被囚禁的杨氏皇族配合造反。

    如此,那南唐不就是要亡国?

    为此,李璟派人将被囚禁长达十八年的的杨氏皇族全部杀害,一个不留。

    “建庶人虽然不及南吴杨氏悲惨,然朕亦不是南唐李氏那般暴虐无道。”

    “朕为大明天子,当有宽宏大量之志,当有仁爱之心。”

    朱祁钰这是在对群臣威逼利诱。

    你们不是要朕做仁君吗?

    朕都可以大度到释放建文后裔,朕就是千古仁君!

    要是你们还不同意,那么你们就是表里不一,伱们就是衣冠禽兽!

    “陛下,臣以为相煎何太急之事,不该发生在我大明。”

    “陛下释放建庶人,微臣附议!”

    都察院左都御史,内阁大学士,朱祁钰最亲近的文臣,王文,第一个站了出来。

    王文此人,是景泰文人重臣中的一个异类。

    满朝诸公都是南方人,只有王文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人。

    王文也清楚,正是因为自己是北方人,所以才会被朱祁钰重用。

    王文和朱祁钰,这是就是典型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古人云,君子豹变。”

    “陛下力主抗战,不畏箭矢亲自上阵杀敌,颇有太祖太宗刚烈之风。”

    “陛下仁政爱民,又能亲厚同族,实为有仁宗宽厚之风。”

    “臣以为,陛下就是君子豹变!”

    王文的这个马屁,拍得很响。

    王文这是把朱祁钰抬高到了,和明朝之前几个明君一样的高度。

    “臣思来想去,亦觉得陛下用心良苦,亦觉得陛下仁厚。”

    “臣附议!”

    吏部天官王直,也改变了他之前的说辞。

    王直的想法,是因为他找到了一个自以为是的切入点。

    想当初,朱祁钰登基的时候,是和孙太后,以及群臣之间,都有达成过两个协议的。

    第一,立朱祁镇长子朱见深为明朝太子,入主东宫。

    等到朱祁钰百年之后,皇位由朱见深继承。

    如此,朱祁钰这个小宗还位于朱祁镇这个大宗,群臣亦不用背负“篡夺”和“乱臣贼子”之名。

    第二,在打退瓦剌对京师的围困后,朱祁钰必须尽可能的迎回太上皇朱祁镇的圣驾。

    只有朱祁镇归国,大明才不会因为被俘皇帝死在异国他乡,成为南宋第二。

    而大明,也算是洗刷了一点耻辱。

    朱祁钰如今释放建文后裔的朱文圭,那就是说明朱祁钰友爱亲族。

    王直看到朱祁钰这样厚重亲情,也就认为朱祁钰不会致朱祁镇这个皇兄不顾,朱祁钰就会尽可能把朱祁镇给接回来。

    出于对孙太后和群臣的承诺,王直当然乐于看到朱祁钰释放建文后裔的朱文圭。

    “臣亦附议!”

    礼部尚书胡濙,也不再继续坚持。

    胡濙不仅仅是是当世大儒,还是当世的医家圣手。

    当初帮着朱棣寻访建文帝下落,胡濙是希望能够登上高位,得以操持权柄,得以一展胸中所学。

    深受儒家文化的千年传承,华夏早就已经把官本位思想,给深深的烙印进了民族的基因里面。

    读书,除了明智,还是一种获取富贵的手段。

    天下人,不就是期盼着,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吗?

    晨为读书郎,不就是希望可以幕登天子堂吗?

    只不过如今年过古稀,胡濙也想通了很多。

    对于建文帝,胡濙也觉得自己有违背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也有“助纣为虐”的“不忠不义”。

    如今能够帮助建文后裔重获自由,胡濙也觉得自己算是弥补了一些以往的“过错”。

    而一旦人们知道胡濙帮着建文后裔脱离监禁,那么胡濙的名声也会变好一些。

    如此,胡濙不至于被人骂成是叛逆,也不会被人写进《贰臣录》里面。

    人,年轻的时候会贪图权势,老了反而会看来很多。

    正是基于这样的人生感悟,所以胡濙才不再反对朱祁钰释放建文后裔。

    “臣当附议!”

    陈循,不甘人后的站了出来。

    朱祁钰对待建文后裔都这般宽厚,陈循觉得自己以后就不会伴君如伴虎。

    “于卿,你以为呢?”

    朱祁钰点了于谦的名。

    朱祁钰本来希望于谦能够站出来,可于谦却像快木头一样的一动不动。

    这让朱祁钰很不爽。

    老小子,朕刚刚才给你加官进爵,你都不知道表示感谢?

    朱祁钰在心里恶趣味了一下。

    “陛下释放建庶人,乃是仁政。”

    “既然是仁政,臣当附议!”

    于谦只关心天下苍生,他本来不想参与皇族家事。

    可朱祁钰都已经点名了,于谦也不能不出声。

    “甚好!”

    看到于谦如此,朱祁钰脸上喜怒不形于色。

    这个于谦,当真是个呆子!

    他既然一心天下为公,难道他就不他知道,朕要是是个明君,是个仁君,他就可以实现胸中抱负,可以协助朕造福天下吗?

    朱祁钰又暗暗诽谤了一下。

    “诸位爱卿,释放建庶人一事,可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朱祁钰当然知道,群臣不可能再有反对之声。

    朱祁钰只是想要表现出,一个善于纳谏的明君形象。

    朱祁钰也知道,自己越是表现得仁厚,群臣的心中就会越窃喜。

    做臣子的,都希望君臣之间相处融洽,没有哪一个愿意和残暴不仁的君王同处朝堂之上。

    朱祁钰的好大哥,可不是一个仁厚的君主。

    重用阉党,朱祁镇心急火燎的想要证明自己,而疏远了文武大臣。

    重用王振、马顺、喜宁之辈,让群臣被欺压了许久。

    群臣私底下把朱祁钰和朱祁镇这么一对比,立马就会高下立判。

    “陛下圣明,臣等附议!”

    一众臣纷纷拜服在了御座之下。

    不出朱祁钰的意料,群臣之中再无反对之声。

    “王诚,代朕拟旨!”

    见到自己的决策又一个被通过,朱祁钰心情大好。

    朱祁钰的这一次,就是通过对人心的预判,来增加了他的仁厚、圣明之声。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20/20060/856242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20/20060/856242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